芡实米的营养价值芡实米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藏期间,定期检查,对小量轻度虫蛀的商品,可及时曝晒,筛去虫尸、 碎屑,然后装袋或置陶容器内密封。量大的可密封抽氧充氮或用磷化铝熏蒸。平 时应注意防鼠。
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
选择地处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的湖泊、池沼。要求水源正常,水流稳定, 水质较肥,水深在 60-100 厘米,水底污泥层较厚的水段。选好后,划出一定面 积,清除杂草,以待播种。
2、加工
采下的果实,可堆集沤烂其果肉及假种皮,然后放入清水中淘洗干净,捞出种子 晒干,用机器脱去硬壳,取出种仁,也可把干种子放入开水中浸泡,湿润至外种 皮发软,快刀削切、取出种仁晒干。前一种方法加工快,适用于量大的加工,但 加工出的种仁破碎较多,出仁率低,并降低商品规格等级。后一种方法加工较慢, 费时费力,但种仁破碎较少,商品规格等级高,适用于少量加工。
2. 芡实有较强的收涩作用,便秘、尿赤者及妇女产后皆不宜食。
芡实米食疗作用: 性平、味甘涩、无毒,人脾、肾经;
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利湿健中之功效;
主治腰膝痹痛,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等病症。
应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经常性腹泻:芡实散 30 克,加白糖适量调匀, 加水煮成糊状服,每天 3 次,连服 10 天。
芡实米的营养价值
芡实米知识介绍:
古药书中说芡实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粮菜佳品,它具有“补而 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是秋季进补的首选食物。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 熟种仁,主产于江苏、山东、湖南、湖北、安徽等省区,其他地区亦有产。
1. 芡实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为人体提供热能,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碳 物质,保证体内营养所需成分;
此外,大牲畜和家禽(鹅、鸭)不能放入栽培芡实的池塘游牧,以免损伤 芡实茎叶与花蕾、果实;如结合养鱼,则只能在秋冬放水捕捞,否则将会影响芡 生长。
药典标准
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 种皮),哂干。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多为破粒,完整者直径 5-8nm。表面有棕红色内 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 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 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
用法与用量: 9-15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芡实米做法指导:
1. 吃芡实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
2. 芡实与鱼头同食,还有健脑效能,可以治疗神经衰弱。
选购技巧
没霉味、没酸酸臭、没硫磺味、籽粒饱满均匀、无病斑、无破损新鲜成 熟的芡实米为佳,适合选购。
食用方法
芡实米常用于泡茶、煮汤、蒸饭、熬粥。
芡实米的常见菜谱有酒酿鸡蛋汤、芡实米莲子饭、芡实米粥等。
2.
芡实可以加强小肠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萝卜素浓度;实验 证明,血清胡萝卜素水平的提高,可使肺癌、胃癌的发病机率下降,大大减少癌 症发生的机会。
芡实米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芡实米的功效与作用
1. 适宜白带多、肾亏腰脊背酸的妇女、体虚尿多的儿童、小便频数的 老人、遗精早泻者、慢性腹泻者、慢性肠炎者;
,蹙衄如沸,面青背紫,茎叶皆有刺。
五六月生紫花,花开向阳结苞,外有青刺,如猬刺及栗球之形。花在苞 顶,亦如鸡喙及猬喙,剥开内有斑驳软肉裹子,累累如珠玑。壳内白米状如鱼目。 深秋老时,泽农广收,烂取芡子,藏至
石,以备歉荒,其根状如三棱,煮食如芋。"以上历代本草所述特征及用途,均 与现今用之芡实相符。(常用中药材)
种植方法
选籽粒饱满、无病斑、无破损新鲜成熟的种子,或干种子播种。每亩撒 种 1-1.5 公斤。春季播种,取干种子 2-3 粒,用湿润的粘性泥土包成 3 厘米左右 的泥团,晒干,按株行距 1.2-1.5 米沉入水底。秋播在"处暑"至"白露"之间,种 子成熟时,采下新鲜种子,均匀地撒入水中,踩入污泥内,来年即可发芽生长, 以后,每年都有成熟种子自然落到水中,第 2 年自行发芽生长,一般不必再播种, 播种 1 次可连续收获。
田间管理
春季幼苗出水后,及时匀苗、移密补稀、保持适当的株行距。出苗后管 理的关键在
于调节池塘的水量,一般按芡不同生长期的要求,掌握"春浅、夏深、秋放、冬 蓄"的规律。即春季种苗期,水深在 0.5-0.7 米;夏季生长旺期,水深在
1-1.3 米;秋季雨水大时要及时将多余的水放出,保持水量稳定,可促进果实成 熟;冬季保持水深 0.5 米左右以保温,使种子在水底安全越冬,来年发芽生长。 生育期间水深不得低于 60 厘米,过浅叶面不能伸展,尤其遇旱断水,茎叶易致 全枯。
一般肥塘,每株芡能结果实 60-70 个,瘦塘结果 40-60 个。肥塘每亩可 收种子 150 公斤左右;按出仁率 62-66%计算,可得芡实米约 100 公斤。
储藏养护
芡实用双层麻袋包装,置干燥、通风处贮存,温度 30℃以下,相对湿度 70-75%。商品安全水分 11-13%。
本品富含淀粉,易遭虫蛀及鼠害。为害的仓虫主要有锯谷盗、咖啡豆象、 锈赤扁谷盗、米黑虫、谷蠹、粉斑螟、米象等。
搭配宜忌
宜:
芡实米与鱼头同食,可健脑,治疗神经衰弱。
芡实米与鸡胗同食,治遗精。
产地
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 江、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
主产于山东东平、梁山、微山;江苏扬州、淮阴、徐州、苏州、洪泽、 盱眙、泗洪、宝应、高邮、吴县;湖北宣恩、咸丰、来凤、巴东、长阳、远安、 宜昌、咸宁、孝感、襄樊、郧阳;湖南湘潭、常德;黑龙江肇源、肇东、肇州、兰 西、泰来、宾县、杜尔伯特、望奎、呼兰、双城、阿城、延寿、木兰、五常;吉
芡实米的营养价值芡实米的功效与作用
芡实米别名鸡头米、鸡头莲、刺莲等。是我国较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 悠久,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主要分布于黑 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地。芡实米是一种常用中药材。
我国应用芡实在西汉《史记》中即有记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别名鸡头。梁代陶弘景曰:"茎上花似鸡冠,故名鸡头。"李时珍曰:"芡茎三月 生叶贴水,大如荷叶,皱纹如
生态环境
芡实生于蓄水充足、水量正常、水底污泥松软的池沼、湖泊、塘堰、水 库、沟渠中。急流冲砂或过于冷浸的水中不生长。
生物学特性
芡实性喜温暖,需充足光照。早春种子在水中发芽生长,长出粗短根茎, 其上生多数须根分布于污泥中,茎不明显,抽出长叶柄。初生叶沉水,后生叶片 大,浮于水面,以便充分吸收阳光。抽出花葶,部分伸出水面,7-8 月开花,9-10 月结果,种子成熟后,植株枯死,果实腐烂,种子落入水底,沉于污泥中,翌春 再度发芽、生长发育。
采收及加工
1、采收
芡实采收季节为白露-霜降之间,见种皮呈红褐色采收。南方分多次采收,即随 熟随采;四川及北方地区均 1 次采收。采收时乘小船或大木盆进入塘、池中,用 镰刀割取成熟果实,或捞取已自行开裂浮在水面上的种子(时间久了自行沉底)。 多次采收的,种子成熟,但费工费时,只适用于水库及湖泊;1 次采收的,种子 部分不成熟,颗粒大小不匀,幼嫩种子,加工时易碾碎,成米率较低。应根据各 地情况不同,因地制宜。采收时,应留下一部分果实,让其自行脱落,扩大自然 繁殖。
林扶余、九台、前郭尔罗斯;辽宁辽中、新民、铁岭、彰武、海城、辽阳、沈阳、 法库、庄河。
形态特征
为 1 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全株多刺。叶浮于水面,圆盾形或盾状心形, 上面多皱折,边缘向上折呈浅盘状,表面绿色,背面紫色,脉上具刺。花梗伸出 水面,顶生 1 花,紫红色昼开夜合;萼片 4,宿存,内紫外绿;花瓣多数;子房 8 室,嵌入膨大的花托中,柱头圆盘形。果实如鸡头,外被尖刺,内呈海绵状,内 有种子 20-100 粒,种子球形,种皮坚硬,假种皮肉质,胚乳白色粉质。
鉴别:本品粉末类白色。主为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 1-4μm,大粒 脐点隐约可见;复粒多数由百余分粒组成,类球形,直径 13-35μm,少数由 2-3 分粒组成。
炮制:芡实 除去杂质。
麸炒芡实 取净芡实,照麸炒法(附录Ⅱ D)炒至微黄色。
性味与归经: 甘、涩,平。归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温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 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