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程度
例:《黄山奇石》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二至第五自然段。 2.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 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 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 石头,并写一写。
燕子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 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 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 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 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 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 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 的赞歌。
《黄山奇石》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五自 然段。 2.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 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 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二、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策略 A
行为主体
行为条件
完整的教学目标
行为动词
例:“阅读”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一目标 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 思。 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 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 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 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感谢聆听
11月份
01
02
03
02
03
想象
联想
比较
推理
概括
想象
《 渔歌子 》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描写水的词语:
清风徐来、水波粼粼、 碧波荡漾 水趣盎然 、清澈见底、悠悠烟水
比较
《泊船瓜洲》王安石
春风又吹江南岸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春风又过江南岸 春风又入江南岸 春风又满江南岸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绿江南岸
《泊船瓜洲》王安石
青箬笠,绿蓑衣
《渔歌子张志和
万条垂下绿丝绦
《咏柳》贺知章
例:整本书阅读:《穿条纹衣服的男孩》
是谁杀死了布鲁诺?
教学策略:想象、 联想、推理、比 较、概括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11月
北京师范大学石家庄附属学校 李会平
01
02
03
01
A
二、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策略 A
课程总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阶段目标(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
“知识与能力”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 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则促进和优化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目标的整合与达成,三者紧密联系,相互渗透, 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例:《燕子》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 “俊俏、 聚拢、光彩夺目、掠过”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粗知文章大意。 3.通过看图、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能 用简单的语言叙述课文内容,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 3.学会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 4. 体会语言的生动,感悟词句表达的感情。
例:第一学段“阅读”目标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 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 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在贯彻落实总目标时,要努力体现以学生为 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实 践能力贯穿于“识字与写字”、“阅读”、 “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的内容之中。
例:《燕子》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教会12个生字;2.分析“俊俏、聚拢、 光彩夺目、掠过”等词语的意思;3.指导学生了解燕 子的生活习性。 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 粗知文章大意;2.组织看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 文内容;3.教给学生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描写事物的 方法。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悟词 句表达的感情;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描写山的词语:
青山绿水、 满山苍翠、山高树茂 山花烂漫、群山连绵、蜿蜒起伏
《少年闰土》——鲁迅
雪地捕鸟 看瓜刺猹 海边拾贝 看跳鱼儿
《少年闰土》——鲁迅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 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 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 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 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 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 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比较:闰土和鲁迅的对比。 联想:20年后的闰土是怎样的?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 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 这记忆上 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这 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 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 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 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 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例: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黄山奇石》
第一学段阅读目标(7条)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 文。
部编版二上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 2.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例:不同内容中“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学段) 识字与写字: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 端正、整洁。 阅读: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 感受和想象。 口语交际: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 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综合性学习: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 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