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红都莫斯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关安检,莫名其妙被安检员斥退到警戒线外等候。

说也白搭,俄语就一文盲,哭也没用,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半小时后安检员换岗,"娜塔婶"换成“达莉娅",有惊无险通关。

后来知道缘由,我摊上概率不高的抽检。

所幸不在某些国度,免遭“小黑屋"质询的尴尬。

被滞留的机场与斯诺敦相同,莫斯科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

进入莫斯科,密密麻麻的
树木扑面而来,树比房高,比
车密,比人安静。

时值仲秋,
色彩斑斓的树叶犹如机场安
检的眼晴,注视着过住的行人
……
1800平方公里的外围绿
化带护卫着着2500平方公里
的莫斯科,森林就是城市的风
衣。

110公里的环城高速包
围着900平方公里的莫斯科
城,几近2000万人口超过
800万辆汽车的城市,堵车不
是稀罕事。

莫斯科没有雾霾,
干燥的空气中散发着落叶的
芬香,蔚蓝的天空下解读着行
人的悠闲,大概是所有的污染
排放都被森林过滤。

人均
1500美元月收入的莫斯科
人,同时享受着一线城市的繁
荣和三线城市的消费,自然是
乐此不疲。

普京说过这样的话:俄罗
斯不依靠任何人,靠三样东西
绿色红都莫斯科
就能生存五百年。

他指的是森林、能源和矿藏。

17世纪之前,欧亚大陆群雄逐鹿,开疆拓土强者为尊,俄罗斯拥有了世界上最广袤的疆土。

成吉思汗的铁骑一度横扫欧亚,却对脚下寒冷漫长鸟兽不及的土地不屑一顾,谁曾想到数百年后,深埋地下的宝藏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每升不到四元人民币的油价和莫斯科彻夜不眠的灯火,还有铺设油气输出管道的大把合同,无不印证着俄罗斯能源的丰盈。

尽管消耗的过度已见端倪,其能源经济能支撑多久的质疑不断。

但,石油、天然气之外俄罗斯还有宝石。

媒体报道,俄罗斯发现的宝石藏量和质量超过了斯里兰卡和巴西。

普京说的或许不是狂言,即便戏言,也与中国那位想活五百年的康熙皇帝情归一处。

还在中国的清王朝消失
不久,俄罗斯就开始了天翻地
覆的历史进程。

随着惊魂未
定的沙俄皇帝落荒而逃,沸腾
的人流涌入冬宫……苏维埃
政权还都莫斯科,莫斯科市民
激动不已,一边喊着“让列宁
同志先走”,一边告慰八百年
前打败希腊人建都莫斯科的
大公多尔哥鲁基:我们终于又
回来啦!此时的中国,废除了
皇帝却看不到前途,不过已有
几个睿智者从俄国十月革命
中去找寻民族的未来强盛之
路……
无论历史如何书写,也无
论争议是否延续,列宁的功绩
和魅力都是客观存在。

这位
具有俄罗斯、德意志和犹太血
统的辛尔比斯克人,身材短小
却是思想巨人,他神灵般的智
慧和天才般的演讲撬动了欧
洲,震撼了世界。

在莫斯科,
列宁挥手演讲的雕像已成地
标,墓地瞻仰遗容的人群络绎
不绝……他所创建的苏维埃
共和国虽已分崩离析,但由他
建立的制度体系和经济体系,
至今仍是俄罗斯人强国富民
的借鉴和基础,思想的光芒从
未消失。

到莫斯科,向列宁深
鞠一躬,更多的是表达对人类
过往的审视。

列宁用20年给
俄罗斯一个红色的莫斯科,普
京说: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
大的俄罗斯。

他们同样改变
了历史,又开创着未来。

红场与克里姆林宫,是有
关莫斯科久远而深刻的印象,
身临其境,缩小了心中的距离
感。

红场不大,九万平米的面
积不足天安门广场的四分之
一。

天安门建于1417年,比
红场早241年,改造在1651
年,比红场还早7年,当年俄
国沙皇肯定没有到过北京,

62
202005/VACATION TOUR
管财富和奢靡已远非中国皇帝能比,但广场建得稍逊气派,只能冠以美丽而非宏大。

红场的建筑错落有致,别有情调,尤以红色立体的国家历史博物馆最为醒目。

红场西侧的无名烈士墓建于60年代,卫兵的每次换岗和"不灭的火炬"总能吸引人们的视线。

恰不凑巧,没能看清卫兵凝重的表情,不识俄文,你看不懂墓碑上的铭文。

上面刻着一句非常简洁又非常温暖的话: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万世长存。

克里姆林宫保存了俄罗斯最优秀的古典建筑和文化遗产,选择庄重典雅的巴洛克建筑办公或宅居,让人有安全感和归宿感。

这种风格的建筑在欧洲比比皆是。

陈列在花园中的大钟和大炮巨大无比,矗立在花园里的圣母大教堂历经沧桑,它们告诉人们的是历史,留给世界的是文化,但有很多很多方面,则已渐行渐远。

在克里姆林宫花园中俯瞰莫斯科城,但见莫斯科河穿城而过,远处森林如海,近处古木参天,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绿萌掩映中的莫斯科,此时一切归于平静……不远处一块黄绿相间的草地,是
接送总统上下班的停机坪
……经历战争无数的俄罗斯,
莫不是将对和平的祈盼,托付
给了这满城的绿色?
莫斯科的轻工业发达,尤
以纺织业著名,有"花布城市"
之美誉。

国立商场私营商店,
摆满了色彩艳丽的服装、形态
各异的"套娃"、价值不菲的石
头珠宝、精巧别致的音乐盒
……偶尔也能见到中国元素,
毛泽东头像备受俄罗斯顾客
的青睐。

在莫斯科弄个花店开间
书吧不愁生意,因为莫斯科人
喜好文学,酷爱读书,钟情花
卉。

普希金、菜蒙托夫、契科
夫、托尔斯泰等人的经典经久
不衰,探亲访友鲜花更是随行
必备。

但凡在有空隙的场所,
总能见到看书阅报的莫斯科
人。

莫斯科的国立图书馆世
界最大,藏书最丰;个人图书
馆世界最多,读者最众。

拥有
近三万学生的国立罗蒙诺索
夫大学,规模居全球之首,实
力排世界十二。

星罗棋布的
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远远
多于五星级酒店,精神追求由
此可想而知。

或许是因农副产品稀少
而饮食简单,或因饮食简单而
缺少餐饮文化。

总之,吃着俄
罗斯的饭菜,想到的是赶快回
家。

黝黑的燕麦面包、半生不
熟的牛肉、看似诱人食之无味
的土豆,还有令血糖高者望而
生畏的果酱,简直让人罢食不
能,欲吃无奈!哪能比得上中
国人的饮食丰富,文化承传?
一种面条能够做出五花八门,
一个鸡蛋可以煮得有色有
味。

味道远比其它重要,何况
有了味道未必就少了健康。

公开数据俄罗斯的人口增长
率为2.5%,传说俄罗斯男性平均寿命仅为60,除了酗酒,饮食缺少营养是否原因之一?
文化的渗透在不知觉中开始。

走进高尔基大街的一家中餐馆,几乎所有的座位都被俄国人占据,好不容易落坐,服务生竟既不懂汉语也不会说英语,我们只好用手比划按图点菜。

于是我想,莫斯科人对中国餐饮的喜爱,是否会在某一天等同于他们的文学、鲜花和读书?
俄罗斯禁止在公共场所和室内吸烟,莫斯科的大街小巷便有了数不尽的烟民。

社会的管理一直就存在着两面,一面是管理者用法律的条规来约束被管理者的行为,另一面是被管理者想方设法去钻法律的空子,一切如此合理正常。

美女吸烟是莫斯科街头的风景,其自如优雅无不传递这样的信息:她们让法律有了尊严,也让自己拥有自由……
她们不会去莫斯科效外的森
林吸烟。

其实,再深奥的理
论,再好的法律,无非都是文
字的排列组合,法律不仅要体
现公正、权威和严谨,还要体
现对生命个体的人文关怀。

黄昏的莫斯科,古城共林
海一色。

夜色渐浓,很想去莫
斯科的郊外,体会那首古老情
歌的意境……今日不成,留待
他日亦可。

64
202005/VACATION TOU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