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 赵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赵晶
发表时间:2020-11-30T13:56:17.980Z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作者:赵晶[导读]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对教育产业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在教育行业中,语文已成为主要学科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第二中学校赵晶 150500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对教育产业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在教育行业中,语文已成为主要学科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相关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改善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鉴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阅读是学生个体行为的表现,也是学生收集信息和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阅读不仅是语文课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还是学生探索未来世界、提出问题、激发思考的有效过程。

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充分展示阅读教学的实效,已成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

一、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一)目标不明确自新课程标准出版发行以来,教育目标所反映出来的主要就是学生的地位逐渐在提升。

但是如今所出现的问题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模糊,不明确应该注重的是哪一个方面。

比如说:教师在引导学生去阅读文章之时,自己并没有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也不清楚引导学生阅读最终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应该把文章的拓展知识点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是单纯的让学生分数提高?这样的情况下,只能导致学生做阅读的时候只是稀里糊涂地将这篇阅读读完,几乎没有任何收获。

教育的目标如果不明确,教育工作的开展就十分的困难。

而如今,个别教师呈现出来的问题就是一味地注重成绩,进行机械化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浅显新课程标准的实行,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所秉承的宗旨应该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其目标与内容的结合,突出阅读的有效性。

但是,目前的教学状况来说。

课堂之上所呈现出来的内容比较浅显,只是将表层的内容作为重点进行讲解。

阅读之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目标,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体现不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无法有效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二、通过朗读提升阅读有效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方面就是朗读。

朗读可以促进学生收获知识、理解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使得学生在阅读之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所以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在教授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通过朗读的教学来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适当的提升.不过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

应该让学生独立阅读,积极思考、在头脑之中形成丰富的想象。

除此之外,也应该关注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学生可以独立进行阅读之时,并不是意味着学生不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合作模式的开展可以很好地促使学生发现阅读中的问题,加深对阅读文章的理解。

最后,鼓励学生勇敢地发言。

在课堂之上,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去理解阅读之中所表达的情感。

所以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之上应该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阅读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阅读之时注意力集中,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多去思考一些问题、多去询问一些好奇之处。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得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不再像以往的课程之上出现的溜号、走神、不注意听讲等状况。

三、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一些教育研究资料表明:如果学生拥有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对于学生智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作用。

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之时,就应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从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中可以明确地看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的一项重要因素。

那么教师就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出学生的阅读能力。

但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一些阅读活动和竞赛,去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主动去寻找一些适合阅读的作品,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与此同时,写作能力也会得到适当的增强。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阅读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在教学过程中。

而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环节,就可以利用图像、文字、声音等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以此来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这样的教学氛围,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比如说: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月是故乡明》这一篇课文之时。

就可以播放《月是故乡明》的课件.为了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可以在课件之中加入一些有关于“月亮”和“思乡”的诗句和图片,这样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插入名家朗读这些诗句的音频和视频,让学生去观看和倾听,再进行模仿和朗读比赛。

这样,不仅提升了阅读的能力水平,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训练了阅读能力,并展开了奇妙的想象。

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就达到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五、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所以在这一环节之中,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慎重地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方式,不管是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还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都应该找寻到适合学生的阅读模式。

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有可能真正地做到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所以相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拥有一定的耐心,争取做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麻生杰吉.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青海教育,2020(05):32.
[2]王昌盛.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措施的探究[J].学周刊,2020(14):69-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