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批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批改
作者:陆晓洁
来源:《教师·上》2010年第04期
好的学习策略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同样,好的作业批改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作业漂亮而又美观,而且使教师批改得轻松,学生学习得愉快,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批改作业作为教师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作业批改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创新作业批改方法,以符合素质教育“因材施教”的目标。

在长期的教学中,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作业面批,提高效果
教师批改作业是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学生学习信息,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

为了使学生对枯燥无味的数学作业感兴趣,我在批改数学作业时,一改以往那种把作业本统统抱进办公室,背着学生,由老师一手包办的批改作业方法,而是尝试走到学生中间。

具体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时间,一边巡视学生做作业,对个别作业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辅导;一边有重点、有目的地批改作业,便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粗心的学生及时叮嘱,使其细心答题,减少“笔下错”,而对于比较优秀的作业,我则采用在课堂上及时表扬的激励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长此以往,学生“犯错”的机会大大降低,作业完成的正确率自然得到提高,学生们更是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因此,面批作业是课堂教与学的沟通,是使教学过程和谐融洽不可或缺的环节,更是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符合小学数学新课程的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批改错题,标新立异
众所周知,学生在翻看自己的作业本时,总是希望看到红“√”。

当看到自己的作业本上全部是“√”,学生便获得成功的喜悦,内心也得到满足,这对提高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自觉性,激发学生以更好的学习状态投入习题、作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肯定会遇到难题,出现错误也就在所难免。

当学生看到习题上打“×”时,有的自卑,有的反感,要求订正的
问题也就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甚至于自暴自弃,课后作业干脆不做,随便老师“处置”。

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改进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因此,建议在批改数学作业时,在错题前打“△”符号,要求学生拿到作业本时凡是看到有“△”的都要把错误的地方擦去,仍在原处订正。

而教师对于已订正好的作业,就把题前“△”符号划去,再在题上打“√”。

通过这样的方法,教师既掌握了学生学习的情况,达到了了解教学效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作业本上远离“×”号,在无形中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德育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适当点评,激发兴趣
随着小学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笔者认为,小学生数学作业上也应该有适当的批语。

教师应该因势利导、以生为本,在数学作业中引入人性化、朋友式的激励性评语。

如对作业写得好的同学给予“你真棒,起到了榜样作用,望继续保持”的评语;发现作业有进步的同学,则是“你的作业多认真呀,今天全做对了,让老师刮目相看,望今后继续努力,使成绩更上一层楼”;对于有错误的同学,就需要加上“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利用公式代入试试看”等评语来指导学生正确解题;当发现学生的创新思维时,就更需要教师采用引导式的话语:“你的方法太好了,还可以用几种方法解题呢?”这种亲切的赞扬和鼓励对学生来说似乎是柔柔的春风、融融的阳光,鼓舞和鞭策着他们认真学习。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批改作业的方式使他们感到新奇、高兴、自豪,每当数学作业本发下来时,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打开作业本,看看老师给他们的作业评语,是表扬了自己还是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适当改变小学生数学作业的批改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在学习上形成“竞争”;还能使教师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作业,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形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愿意学习,在作业批改中体现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经济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