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异位妊娠并要求保守治疗的患者共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

对照组使用甲氨喋呤注射液肌注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本院治疗异位妊娠的自拟方进行治疗。

结果:经过1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妊娠包块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程度更明显。

观察组有效率87.50%,对照组有效率7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异位妊娠,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标签:异位妊娠;甲氨喋呤;中西医结合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没有出现在正常应该着床的部位,而在子宫腔之外的部位着床,从而造成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根据患者受精卵着床的部位的不同,可以将异位妊娠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宫颈妊娠以及腹腔妊娠等。

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显示,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妇产科临床的常见病之一[1]。

这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逐渐开放,人工流产的人数不断增加有密不可分的联系[2]。

异位妊娠的发生,不仅给患者造成腹部疼痛等,同时患者可能会因为异位妊娠的破裂大出血而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异位妊娠治疗方法的研究对保护育龄期妇女的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通过对本院收治的异位妊娠的患者采用中西药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2 保守治疗适应证(1)患者的心、肝以及肾功能没有明显异常;(2)不患有明显的感染性疾病;(3)没有甲氨喋呤的药物使用禁忌证;(4)异位妊娠尚未发生破裂出血或者流产;(5)患者的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在2000 IU/L以下,血孕酮的水平在5 ng/ml以上;(6)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患者的妊娠包块直径在5 cm以下,且没有明显的血管搏动;(7)患者没有内出血的征象,各项基本生命体征平稳[3]。

1.4 观察指标观察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异位妊娠包块的大小。

1.5 疗效评价标准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腰酸、下腹部隐痛等临床症状消失,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下降30%~5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异位妊娠包块停止增大、缩小或者消失,孕囊明显缩小或者消失;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缓解甚至有所加重,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下降在30%以下甚至有所增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异位妊娠包块未见缩小甚至有所增大[4]。

2 结果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5],有相关的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占妊娠的1.9%~2.5%,是导致育龄期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6-7],严重威胁广大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

在对异位妊娠的治疗上,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提供了条件[8-9]。

本组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异位妊娠进行治疗,甲氨蝶呤能够抑制嘌呤和嘧啶的合成,阻止胚胎滋养细胞的分裂,造成胚胎的死亡。

本病在中医方面属于“癥瘕”等的范畴,治疗上以消癥杀胚,活血化瘀为法。

本组研究的自拟方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采用活血化瘀要为主进行治疗。

两者互补,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0-11]。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异位妊娠,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顾惠芳.187例异位妊娠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4):38-39.
[2] 肖帆.异位妊娠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2):封3.
[3] 郑培榆,李应霞,张琴,等.甲氨蝶蛉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20):2029-2030.
[4] 高植明,何建新.甲氨蝶蛉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45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7):7,9.
[5] 李云香.未婚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5):90-91.
[6] 代仲文.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526例疗效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1,24(9):78-79.
[7] 李家娥.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异位妊娠5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4):95-96.
[8] 任国平,张彤,毕春燕.中西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56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88-89.
[9] 卢金玲.中西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
(18):2749-2750.
[10] 张洪.中西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40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8):89.
[11] 欧幸甘,骆玉兰.中西药结合保守治疗90例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8):89-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