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驻小红桥的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魂驻小红桥的阅读答案
【篇一:期末考试】
s=txt>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及运用(共18分)
2. c(2分)
3.(1)a (2)b (3)b(共3分,每小题1分)
4. (1)老骥伏枥(2)似曾相识燕归来(3)谁家新燕啄春泥(4)枯藤老树昏鸦(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评分标准:共8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5.(共3分)
(1)伊索寓言(评分标准:共1分;如果出现错别字,但能看得出填的是这部作品,也正常给分)
(2)答案示例:人们往往喜欢挑剔(或更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
却无视(或不易看到)自身的缺点。

(评分标准:共2分,言之成理即可。

完全照抄最后一个句号的内容,未加任何改变,给1分。

只答出“答案示例”中“却”之前或之后
的意思,给1分。

意思完全不对,0分)
二、综合性学习(共6分)
6.答案示例:幸福、美丽、温情、温暖、诗意、雨中??
(评分标准:共1分;所填入的词能体现画面内容,与“郑州”搭配
得当;以上两点均具备得1分,缺少任意一点,该空不得分。


7.答案示例略
(评分标准:共2分;其中,主题鲜明,能围绕所填写的词语,表
现画面的主要内容,1分;语言生动,比如,运用了生动鲜活的修饰语、适当的成语、修辞手法、变化多样的句式等等,1分。


8.答案示例:遵守交通规则,关心生命安全。

遵守规则靠自觉,盲目从众要不得。

[评分标准:共3分;其中内容2分(能扣住文明出行、交通安全这
一主题,无语病,得2分;所写内容跟交通无关,但跟材料有关,
比如写做事不要盲目从众、随大流等等,得1分;能扣住文明出行、交通安全这一主题,但有严重的语病,得1分;所写内容完全脱离
材料,0分);书写1分(书写正确,字体规范、端正,1分;书写
不清晰,不易辨认,或有明显的错别字,0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13分)
魂驻小红桥
■莹澈
出征的队伍绵亘十几里,风萧马嘶秋冷,红军将士们行色悲壮。


次突破敌人的封锁线,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战斗队减员严重,而
担架队却越来越长,任务也随之越来越艰巨。

一个清瘦干练的姑娘
穿梭在队伍里,像踩着风火轮似的,跑前跑后,安排抬担架的、照
顾负伤的。

这是她的职责,她是担架队队长。

据说她是自己从家里
跑出来参加红军的,英子这个名字也是当兵后她自己取的。

20岁的她,已参加红军4年、入党3年,麻利、果断、机智、勇敢的作风
常让人忘了她是个姑娘。

因此在长征前她受领了队长一职。

临危受命,意味的不再是权力,而是用性命兑现所有的责任。

困难、问题、危险,接踵而来。

担架不够用,伤员有增无减!有的担架员
受伤了,雇来的民工逃跑了。

十几个担架被扔在路上,重伤员血污
模糊地躺着,较轻一点的伤员发出阵阵痛苦的呻吟。

触目的情景让
她心如刀绞,血直往头上冲。

年轻的队长杏眼瞪圆,咬着嘴唇,狠
狠地说:“背也要背着走!”
她对担架员的任务进行了分配,尽力找回逃走的民工,尽量安顿好
每个伤员。

可安排到最后,再也匀不出担架和人来抬一个伤势严重、生命垂危
的小战士了。

看着前方的路,看着奄奄一息的小战士,英子决定背
着他走。

队员们反对,劝她留下这个伤员。

因为矮小、单薄的她看上去实在
不堪重负,而且这个伤员伤势太重。

可英子看着四周的荒山野岭,说:“丢下他,不就等于让他死吗。

决不能!”于是,再没有多说什么,她背着他在崎岖泥泞的路上,迈开了沉重的步子??
伤员的手无力地搭在她的肩上,微弱地声音说:“放——下——我,放——下——我吧??”英子充耳不闻,薄薄的嘴唇坚强地抿起。

是奇迹吗?弱小的她,背着比她高、比她重的战士,翻山越岭,竟
然走过了许多路程。

而受伤的战士,也顽强地抗争着,在缺医少药
的情况下居然开始好转!
一路辛苦,一路历险,一路化险为夷。

担架队艰难而曲折地前进着。

而英子却越来越瘦,她总是将少得可怜的食物分给担架员和伤员;
她也越来越弱,她总是将金贵的盐和水送进战友的嘴里??
队伍来到山里的一座小桥时,仿佛春天正好等在这里,娇嫩的小花
与新绿扑面而来。

劳顿不堪的战士们愣了一下,然后,都恍然大悟
似地停下脚步,深呼吸??
那个重伤的战士已经可以拄着棍子走了,也许是受了这美景的鼓励,他走到英子队长面前,说:“队长,我要编个花环给你!”英子笑了,那开心而生动的笑脸让人想起她也只是个孩子,她点点头回答:“嗯,好。

”可接着又故意板起脸说:“但是,你现在还需要休息。

”这是她
一生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为了给伤员舀水喝,她坠到了桥下的河水里。

她坠落的声音那么小,她甚至没有挣扎,就顺水飘去??
一去七十年!白云苍狗,世事变迁。

很多事情改变了,但有些故事
永远不会褪色。

就像此刻——一个垂暮老人,站在小桥边,凝视远方。

山青水碧、草青花艳,和平的阳光照耀大地。

他的眼睛湿润了,半晌才说:“不一样了,但又一点都没有变。


过了许久、许久,老人又开口说:“如果英子队长多吃一点东西,
可能就能坚持下去,可能就??”
老人缓缓地在草地上采来缤纷的野花,用颤抖的手认真地编起一个
花环,轻轻挂在桥头??9.答案示例:长征路上,担架队长英子不
放弃一个伤员,她用柔弱的身体背负伤员前进,给伤员舀水喝时,
因过于虚弱而坠河身亡。

(评分标准:共2分;故事背景、人物、主要事迹、结果四个要素,能答出三个以上,得2分;缺少两个要素,得1分;缺三个以上,0分)
10. 示例一:“颤抖的”表现了老人的老态龙钟和激动、复杂的心情。

示例二:“轻轻地”表现了老人神态、动作的庄重,体现了老人对死
者的尊敬,仿佛唯恐惊扰了死者的安宁。

(评分标准:共2分,意思对即可。

能从动作和情感两个角度来分析,或者只从情感这一个角度来分析,言之成理,均给 2分;只从
老人因年老而手颤抖、动作缓慢这一角度来分析,给1分;分析错误,0分)
11. 答案示例:运用了比喻手法,用踩风火轮来比喻英子脚步(或动作)的轻快、轻盈(速度快、迅速、敏捷、麻利、利索等,任何一
个加点词或者它们的近义词均可),生动形象地写出英子跑前跑后
为伤员服务的积极、热情。

(评分标准:共3分,意思对即可;能答出比喻手法,指出用什么
比喻什么,或答出用比喻表现了什么,并能进一步答出人物的性格、精神等,给3分;能指出用什么比喻什么,或答出用比喻表现了什么,给2分;只答出比喻,没有任何分析,或者分析错误,给1分;修辞手法判断错误,或者看不出是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的,如果解
说还有一定的道理,酌情给1分;如果修辞与分析都错误,0分。

) 12.答案示例:“不一样”的是时代和环境:世事变迁,很多事情改变了,眼前的景物也变了。

//“一点都没有变”的是英子的精神和我们对
英子的怀念与尊敬:有些故事永远不会褪色,英雄的形象和精神永
驻人们心间。

(评分标准:共4分;其中“不一样”2分,照抄原文,或者自己概括,意思对即可;“没有变”2分;能答出英子的精神不变或者人们对
她的怀念不变,即可得2分,但只回答“有些故事永远不会褪色”,
得1分,完全理解错误0分)
示例二:文章对英子坠河情景的描写深深地打动了我。

她坠落的声
音那么小,甚至没有挣扎,可以想象她有多瘦小,多疲惫,多虚弱。

这一细节,让我感受到了英子的无私,让我为一个年轻美丽的生命
就这样凋零而深深惋惜和悲伤。

[评分标准:共2分。

其中能说出是什么打动自己(打动自己的可以
是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可以是故事中的某个情节、细节等等)1分;
能分析出为什么打动自己1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一棵树的幸福
朱国喜
一棵树,傲然挺立了几十年,突然间竟“残废”了。

这是一棵老桐树,树干很粗壮,树冠伸展开来遮天蔽日,云一样罩
在我们家属院的上空。

多年来,这棵树一直立在我的卧室前,一年
四季展示着它的美,给我带来心灵上的宁静。

春风走过这座小城的
时候,老桐树看见城外的草绿了、广场上的花开了,也迫不及待地
跃跃欲试,拿出积蓄了一冬的力量,绽开了满树的花朵。

一朵朵紫
色的喇叭花吹响了春天的续曲,也吹响了老桐树一季的华丽。

满树
桐花在蓝蓝的天空下摇摇晃晃,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鸟雀来了,登
这枝,瞅那枝,唧唧喳喳;蜜蜂来了,钻这朵,吮那朵,嘤嘤嗡嗡;风儿来了,吻着每一朵桐花;细雨来了,涂抹得每一朵花都娇艳欲滴。

当夏天来临时,老桐树伸出绿叶,撑起一片蘑菇云似的绿阴,清凉
了整个院子。

邻居们在树下娱乐、纳凉,尽情享受老桐树的呵护。

偶尔,风雨突至,来不及避雨的男女,躲在老桐树硕大的树冠下,
任凉风侵袭,听雨水滴答,悠闲惬意。

老桐树也因这个季节和这样
的天气活出了价值,活出了风采。

夏去秋来,老桐树的叶子渐渐变黄,但它生命的秋天同样华美壮观。

一片片金黄的桐叶悠然脱离树枝,旋转着、飞舞着,以写意的姿态
落入母亲的怀抱,化作春泥,滋养来年的一树丰茂。

谁说生命的陨
落是谢幕的悲剧,只要放眼未来,顺应规律,何尝不是一种壮美。

当大雪纷飞时,老桐树呈现出了另一种华美。

满树琼枝简直是一幅
冰清玉洁的好画。

这幅画,无需华丽的背景,无需鸟喧蜂闹,安静
而玉立的姿态令人肃然起敬。

它仿佛在暗示我们,无论尘世多么喧嚣、世事如何沧桑,只要心灵保持宁静,就会坦然处之。

然而,就是这样一棵老树,生命却遭遇了重挫,一场风暴夺去了它
的部分肢体。

它的树冠不复存在,折断的树枝零乱地散落在地上,
生命的狼藉令人心颤不止。

没有人前去收拾,大家以一种特殊的注
视和保留为它默哀,为它祈祷。

感谢老桐树,在城市绿地稀缺的今天,在楼房越来越多、树越来越
少的小城里,咫尺之外,曾经有这样一团花和一团绿与我昼夜相守,我还有什么奢求呢?
老桐树,你还能焕发生机吗?来年春天,你该是一番什么景象
14.示例:撑起绿阴,给人们带来清凉(或:为人们带来阴凉,为人
们遮风挡雨);满树琼枝,安静玉立。

(评分标准:共2分;每空1分,能根据文意适当概括即可,对句
式不作要求)
15.(1)b(2)c(3)a
(评分标准:共2分;对一处给1分,对两处以上给2分)
16. 示例一: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雀、蜜蜂的活泼可爱和它们对桐花的喜爱,/侧面表现了桐花的美丽芬芳。

(评分标准:共3分;其中能说出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能具体分
析出修辞效果1分;能进一步说出其作用1分。

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二:这句话全部使用短句子,/简洁活泼,节奏欢快,/生动地表
现出老桐树的勃勃生机和开花时的热闹景象。

(评分标准:共3分;其中能说出句式上的特点给1分;能具体分析使用这种句式的好处1分;能进一步说出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1分。

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三:这句话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有诗一样的节奏。

(评分标准:共3分;其中能说出对偶的特点1分;能分析出对偶的效果2分。

言之成理即可。


【篇二:初中英语练习题单元测试三四五六加期中期末
测试】
分(24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4分)
旌旗( ) 汩汩( ) 瞻仰( )
上溯( ) 逾越( ) 天堑( )
免冠徒跣( ) 怫然( )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加强勉强倔强强制
b.差遣差役出差钦差
c.恶习恶毒恶心厌恶
d.参观参军参与参差
3.根据诗文填补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4分)
(1)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义成仁今日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鹤楼》一诗中表达诗人浓浓乡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渡荆门送别》的颔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 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 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
速度和规模。

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又名紫禁城,___________。

故宫东
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面积达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

故宫___________,外围是一条护城河,四周是3400米的城墙。

城墙
上开有4座城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
珑剔透,造型别致,___________。

①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②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
③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 ①③②
6.右图是一幅有关“世界读书日”的漫画,请说说标题“借?光”?的
妙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

(6分)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2周年。

你所在的学校
为此特别举行了“长征诗词朗诵赛”和“长征歌曲大家唱”的活动。


你完成以下任务。

(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活动前一天,请你为校文学社拟写“长征诗词朗诵赛”的活动细则。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长征歌曲大家唱”的主持人,请拟写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不少于5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

(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这首诗前三句着重___________,后一句抒情,抒发了诗人
___________的感情。

(2分)
9.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4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
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
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
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
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
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
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
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0.解释加点的词。

(4分)
(1)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君逆寡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千里不敢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跪而谢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
敢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表达方式看,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简析“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表达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中国历史上,像唐雎这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有着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还有很多,试举一例,加以简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4分)
魂驻小红桥
①出征的队伍绵亘十几里,风萧马嘶秋冷,红军将士们行色悲壮。

每次突破敌人的封锁线,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战斗队减员严重,而担架队却越来越长,任务也随之越来越艰巨。

一个清瘦干练的姑娘穿梭在队伍里,像踩着风火轮似的,跑前跑后,安排抬担架的、照顾负伤的。

这是她的职责,她是担架队队长。

据说她是自己从家里跑出来参加红军的,英子这个名字也是当兵后她自己取的。

20岁的她,已参加红军4年、入党3年,麻利、果断、机智、勇敢的作风常让人忘了她是个姑娘。

因此在长征前她受领了队长一职。

②临危受命,意味的不再是权力,而是用性命兑现所有的责任。

困难、问题、危险,接踵而来。

担架不够用,伤员有增无减!有的担架员受伤了,雇来的民工逃跑了。

十几个担架被扔在路上,重伤员血污模糊地躺着,较轻一点的伤员发出阵阵痛苦的呻吟。

触目的情景让她心如刀绞,血直往头上冲。

年轻的队长杏眼瞪圆,咬着嘴唇,狠狠地说:“背也要背着走!”
她对担架员的任务进行了分配,尽力找回逃走的民工,尽量安顿好每个伤员。

可安排到最后,再也匀不出担架和人来抬一个伤势严重、生命垂危的小战士了。

看着前方的路,看着奄奄一息的小战士,英子决定背着他走。

队员们反对,劝她留下这个伤员。

因为矮小、单薄的她看上去实在
不堪重负,而且这个伤员伤势太重。

可英子看着四周的荒山野岭,说:“丢下他,不就等于让他死吗。

决不能!”于是,再没有多说什么,她背着他在崎岖泥泞的路上,迈开了沉重的步子……
伤员的手无力地搭在她的肩上,微弱的声音说:“放——下——我,放——下——我吧……”英子充耳不闻,薄薄的嘴唇坚强地抿起。

是奇迹吗?弱小的她,背着比她高、比她重的战士,翻山越岭,竟
然走过了许多路程。

而受伤的战士,也顽强地抗争着,在缺医少药
的情况下居然开始好转!
一路辛苦,一路历险,一路化险为夷。

担架队艰难而曲折地前进着。

而英子却越来越瘦,她总是将少得可怜的食物分给担架员和伤员;
她也越来越弱,她总是将金贵的盐和水送进战友的嘴里……
队伍来到山里的一座小桥时,仿佛春天正好等在这里,娇嫩的小花
与新绿扑面而来。

劳顿不堪的战士们愣了一下,然后,都恍然大悟
似地停下脚步,深呼吸……
那个重伤的战士已经可以拄着棍子走了,也许是受了这美景的鼓励,他走到英子队长面前,说:“队长,我要编个花环给你!”
英子笑了,那开心而生动的笑脸让人想起她也只是个孩子,她点点
头回答:“嗯,好。

”可接着又故意板起脸说:“但是,你现在还需要
休息。

”这是她一生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为了给伤员舀水喝,她
坠到了桥下的河水里。

她坠落的声音那么小,她甚至没有挣扎,就
顺水飘去……
一去七十年!白云苍狗,世事变迁。

很多事情改变了,但有些故事
永远不会褪色。

就像此刻——一个垂暮老人,站在小桥边,凝视远方。

山青水碧、草青花艳,和平的阳光照耀大地。

③他的眼睛湿润了,半晌才说:“不一样了,堡墨二点都没有变。


过了许久、许久,老人又开口说:“如果英子队长多吃一点东西,可
能就能坚持下去,可能就……”
老人缓缓地在草地上采来缤纷的野花,用颤抖的手认真地编起一个
花环,轻轻挂在桥头……
15.通读全文,简要概括英子在长征途中所做的事情。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画线句①属于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上下文,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别说说画线句②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画线句③,谈谈你对“不一样了,但又一点都没变”的理解。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结尾写老人采野花编花环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连云港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4分)丑兵
莫言
1976年冬天,排里分来了几个山东籍新战士,丑兵王三社就是其中之一。

与其他人站在一起,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长得丑,就老老实实的,少出点风头吧,他偏不,他对任何事情都热心得让人厌烦,口齿又不太清楚,常常将我姓郭的“郭”字读成“狗”字,于是我在他嘴里就成了“狗”排长。

不久,春节到了。

省里的慰问团来部队慰问演出。

政治处让我们排派十个公差去当临时服务员。

我立即挑选了九个战士,命令他们换上新军装,就在我指指划划地做“战前动员”时,丑兵回来了。

一进门就嚷:“?狗?排长,要出公差吗?”他这一嚷破坏了我的兴致,我便气忿忿地说:“什么狗排长,猫排长,你咋呼什么!”他的嗓门立时压低了八度,“排长,要出公差吗?我也算一个。

”我随口揶揄他说:“你去干什么?去让慰问团看你那副漂亮脸蛋儿?”这些话引得在一旁的战士们哈哈大笑。

和丑兵一起入伍的小豆子也接着我的话茬说:“老卡(他们称丑兵为卡西莫多)你呀,还是敲钟去吧!”
战士们又是一阵大笑。

丑兵像是挨了两巴掌,本来就黑的脸变成了青紫色,他脑袋耷拉着,慢慢地退出门去。

后来,丑兵向连里打了一个报告,到生产组喂猪去了。

三年过去了,我已提升为副连长,主管后勤工作。

1979年初,中越边境关系紧张到白热化程度,战争犬有一触即发之势。

动员大会之后,决心书、请战书一摞摞地堆在连部桌子上。

有的人
还咬破指头写了血书。

全连唯有丑兵没写请战书。

说实话,我很恼火。

晚上,支委会正式讨论去南边的人员名单,会开到半截,丑兵闯了
进来。

指导员疑惑地笑着问:“王三社同志,你?”
丑兵眼睛潮乎乎地说:“我想上前线。

我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我
也是个人,中国青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丑兵被批准上前线了。

开完欢送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就披衣下床,向丑兵住
的房子走去——他单独睡在猪圈旁边一间小屋里。

半个月亮明灿灿
地照着营区,像洒下一层碎银。

小屋里还亮着灯,我推开门走进去,丑兵正在用玉米糊糊喂一头小猪崽,见我进来,他慌忙站起来。


喂好的小猪抱进一个铺了千草的筐子里:“这头小猪生下来不会吃奶,放在圈里会饿死的,我把它抱回来单养……”
我说:“小王,咱们就要分手了,你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吧,千万别憋
在肚子里。


他沉吟了半晌:“副连长,我这次是抱着拼将一死的决心的,不打出
个样子来,我不活着回来。


“我不敢指望人们喜欢我,也不敢指望人们不讨厌我。

爱美之心,人
皆有之;厌丑之心,人亦皆有之。

谁也不能扭转这个规律,就像我
的丑也不能改变一样。

但是,美,仅仅是指一张好看的面孔吗?小
豆子他们叫我卡西莫多,开始我认为是受了侮辱,渐渐地我就引以
为荣了……”
“两年来,我读了不少书,并开始写一部小说。


他从被子下拿出厚厚一叠手稿,把手稿递给我,我小心翼翼地翻看着,从那工工整整的字里行间,仿佛有一支悠扬的歌子唱起来,一
个憨拙的孩子沿着红高梁烂漫的田间小径走过来……
“副连长,我就要上前线了,这部稿子就拜托您给处理吧……”
我紧紧地拉着他的手:“好兄弟,谢谢你,谢谢你给我上了一场人生课……” 几个月后,和丑兵一块上去的战友纷纷来了信,但丑兵和
小豆子却杳无音讯。

丑兵的小说投到一家出版社,编辑部很重视,来信邀作者前去谈谈,可是丑兵却如石沉大海一般,这实在让人心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