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循环推进教学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实验循环推进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初中新课标中对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即初中物理教师
需要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循环推进的教学方法,自循环推进教学模式下,激发学生
主动获取物理知识的积极性,锻炼他们探究式的理念、方法和能力,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

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实验中应用循环推进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策略
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循环推进;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应用循环推进教学模式时将其分为了假设猜想、设计方案、开展实验、总结分享反思这样四个教学环节。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物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大大减少,学生的主导地位得以凸显、自主探究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发展,进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
进学生物理实验的学习效果。

一、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模式实验取代了传统实验
所谓实验就是指实践检验,然而,在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发现有部分教师利用
模拟实验取代了传统实验,部分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展现完美的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便舍弃了传统实验,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物理实验[1]。

模式实验的确具有节省时间、
方便教学、避免实验失误、节约实验器材等优点。

但模拟实验所具有的不良影响也是显而易
见的,模拟实验缺乏真实性,学生们无法深切感知实验的具体操作、实验失误、实验现象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长期如此,不利于学生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给予的实验引导过于详细,导致学生在实验中照葫芦画瓢
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出于担心学生操作失误的心情,总会在物理实验开始之前,就将实验
内容、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例如,实验物品的具体用量、实验电路图、实
验实物连接图等)、实验器材的操作、实验结论等都详细地告知学生。

过于详细的实验指导,容易导致学生在实验中照葫芦画瓢,在这样依赖的心理下,学生会将实验教学理解为实验操作,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也不会去注重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对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的观察
和分析,对实验结论的总结。

久而久之,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物理知识将无
法得到有效提高。

二、初中物理实验中应用循环推进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策略
(一)创设物理实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假设猜想
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他们对于要获取的知识其实是未知的,另外,所有的知识都
需要学生获取后进行思维加工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才能逐渐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初中物理新课程理念中要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然而,探究精神的培养其实就是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重视物理实验问题情境的创设,将是实践循环
推进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策略之一[2]。

关于创设物理实验问题情境的
方法最主要的就是直观性的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进行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
节“摩擦力”的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问: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会根据生活经历和直觉回答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所受压力、物体的运动速度等。

进而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带着上述的问题根据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器件组装和实
验操作,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学生如何自主设计物理实验和合作完成物理实验。

以下两点是笔者根
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物理实验设计的能力的要点。

一是教师需要告
诉学生在开始设计实验之前,首先需要静下心来分析实验需要探究的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实验原理、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可以利用的实验方法等。

只有找准了这些“源头”,才能更好
更快地确定实验方案。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实
验时,教师可以先讲述阿基米德洗澡的故事作为引入,引发学生猜想后直奔主题,请学生复
述或教师自行再次讲解浮力的基本概念。

随后让学生带着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和无关的
问题,借助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溢水杯、烧杯、水等实验器材开展探究性实验。

二是
善用等效替代法。

所谓等效替代法就是指以效果相同为出发点,使用一些与规定器材相似或
是具有同种性质的其他器材进行一种等效处理的方法。

该方法是物理实验研究中常用的一种
方法,具有启迪学生思考、扩展视野、触类旁通的积极作用。

(三)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开展实验
合作学习具有培养学生相互团结、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作用,因此,该方式一直都是
新课改中强烈推广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适当的
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力求每个小组的整体实验水平基本相当、每个小组内部的成员能够优势互补[3]。

二是教师需要提前告诉学生实验目标,并要求小组内部提
前进行组内分工,即谁负责资料查询、谁负责公式计算等。

三是当小组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承担起监工的角色,适时给予学生点拨和指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鉴于现阶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观念、学
生学习主动性、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出现问题的情况,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开展着手于将循环推
进的教学模式应用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中,脚踏实地的做好假设猜想、设计方案、开展实验、总结分享反思这四个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刘小毛. 初中物理实验循环推进教学策略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9(03):88-96.
[2]王明花. 试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