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家参谋
社会视野
-236-
NONG JIA CAN MOU
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
戴兵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摘 要】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管理和
内部管理的重要指标。
本文阐述了内部控制的概念,分析了内部控制与内
部控制制度的区别,并考虑了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实施,最后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系统;审计
内部控制是经济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分配内部责任以提高经济效率和
实现有效业务目标的一种方法。
它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管理工具。
了解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系统之间的差异将促进更好的内部控制,并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1 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经济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分配内部责任以提高经济效率和
实现有效业务目标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帮助公司实现良好的绩效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内部控制需要控制和监督企业内部财务,加强对企业的经济管理。
内部控制属于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发展和完善,对规范企业经济活动,促进企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2 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内部控制的经济性质来
看,内部控制是人类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交易。
人类经济活动可分为生产性经济活动和贸易经济活动。
生产性经济活动是人类对自然的生产和利用,以及有利于人类生活发展的物质的生产,是人与人之间不经改变而发生的经济活动是交易性经济活动。
在交易经济活动中,它可以分为三类:平等交易、管理交易和限制交易。
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交易,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一种交易控制和管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混淆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系统。
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从经济角度来看,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内容与系统的区别
在经济活动中,交易需要一定的成本,交易成本会影响人们之间的交易活动。
追逐成本最小化是经济交易的本质。
交易成本越低时,交易利润就会越高。
因此,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成本,人们将对交易活动进行一系列的规定,而这些规则就是交易规则,其基本作用是降低交易成本。
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系统等同于交易和交易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容和机构之间的关系。
内部控制是一种交易活动管理,内部控制系统是交易活动管理的一种系统规范。
内部控制必须在内部控制系统下进行。
内部控制系统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规则,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允许在此框架内合理管理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系统不能混淆。
内部控制是一种交易管理活动,内部控制系统是一种管理这种管理活动的系统。
内部控制是一种动态活动,一种是经济交易管理的过程,内部控制系统是一种静态系统和一种内部控制规则。
2.2 经济活动中博弈论的差异
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系统之间的区别也可以从经济活动中的博弈关系中看出。
内部控制是一个游戏过程,游戏过程需要受到某些游戏规则的约束,内部控制系统承担游戏规则的作用。
内部控制系统对游戏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内部控制系统的不同对象将决定不同的内部控制策略。
内部控制目标即是对所有游戏目标的统一把握,这将控制整个游戏的进度。
游
戏的目标是在游戏规则下实现最佳效果,内部控制是在内部控制系统下实现最佳管理。
游戏行为受游戏规则的约束,但不受游戏规则的控制。
在游戏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游戏行为可以自由发挥。
同样,在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系统之间的关系中,内部控制也可以在内部控制系统的范围内自由控制。
3 实现内部控制审计目标
内部控制审计是评估和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结果的过程。
内部审计目标
的实施主要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3.1 制定适当的内部控制评估标准
要实现内部控制的审计目标,首先需要制定一套适当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评估标准对于实现最终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控制和控制经济活动。
与会计准则相比,内部控制的管理主要是非数据管理,即非数据财务的控制和管理比会计管理困难得多。
目前世界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尚未统一,因此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制定的难度。
在制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时,必须严格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需要参与制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3.2 设计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计划
设计内部控制审计计划是实现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核心部分,其制定对有效实现审计目标的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
在设计内部控制审计具体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审计流程、审计步骤和审计方法。
在进行审计时,应使用充分的证据作为支持,以确保审计过程的客观性。
内部控制审计计划是实现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关键。
因此,审计计划的设计必须保证其客观性、真实性、全面性和可行性。
3.3 确定审计审计计划
完成内部控制评级标准和内部控制升级程序的设计后,进入审核阶段。
在审计阶段,内部控制活动,包括财务支出和财务分配等一系列内部财务管理内容,需要审计部门进行全面审计。
在审计过程中,经常会重复审计。
因此,对于某些重复审计,有必要相互核对并在对账过程中收集新证据,以便更好地审计和实现审计目标。
审核结束后,有必要整合审核以提高审核的有效性。
4 结束语
内部控制是企业有效管理内部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内部控制系统是
一种有效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系统。
在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有必要设计使得内部控制的审计目标实现。
健全的科学审计计划和步骤对于更好的内部控制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姚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研究:一种新的内部控制审计观及其实现[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2]谢晓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
[3]王桂莲.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创新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4]丁一.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5]杨雄胜.内部控制范畴定义探索[J].会计研究,2011(8):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