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景要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声 景 要 素 的 意 境 营 造
第二部分:声景要素的意境营造 [环境]
环境的组织使景观元素更具协调性
物质环境是组成声景的重要元素之一,既包括了视觉形象景 观,也包括了听觉景观。视觉景观能使人客观地、理性地感受环 境,而听觉景观则带有更多的主观因素,较为感性。视觉与听觉 的结合,可以演绎出美妙的艺术效果。因此,视听景观设计的结 合,更有可能设计出较为完整的景观环境。视觉景观与听觉景观 有的需要相互协调,来强化景观主题;有的则相互对比,以动衬 静,或者试图显现冲突矛盾用以发人深省;还有的景观中融入了 声音元素后,使人的视觉与听觉产生互动,例如音乐喷泉水柱随 着音乐起伏而摆动。
5
声 景 要 素 的 意 境 营 造
第二部分:声景要素的意境营造 [听者]
听者的体验使景观设计更具多变性
听者作为声景研究中的主体,是声景的直接感知者。听者的 社会背景和即时状态对他们的声景体验有着显著的影响【4】。使 用者的社会背景包括年龄、性别、文化层次、职业等。调查表明, 年轻人比较偏向轻快前卫的音乐, 喜欢诸如马达轰鸣、篮球鞋摩 擦地面等刺激的声响, 对交通噪声不太反感。而受到良好教育的 中年男子却更容易对交通噪声发出抱怨。听者的状态, 是指听者 在不同心理条件下感受景观时, 对声音有不同感知。听者在轻松 平和的状态下能对声景观有比较客观的评价。而听者如果心绪烦 躁,对环境中的噪声就更难以忍耐。听者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不 同,对声景中包含的美的情趣和意境的蕴涵也是具有多变性的。
“Shiru- ku Road”公园里设置了很多听声音的装置, 由Kuo Rokkaku Architect & As sociate 设计。这个公园体现出零设 计的听觉设计手法, 对公园原有的自然声响不做任何更改, 设计 一些声音装置来收集自然声音。这些装置形态各异, 吸引了很多 儿童, 增强了他们与大自然亲近的经验。这些装置可以使我们听 到平时听不到的声音。有的声音装置可以收集来自很高处的声响, 仿佛让你长出2 只长长的耳朵, 可以听见空气中树叶颤动的声 响。有的声音装置则需要你趴在地上聆听, 它们为你收集了地表 昆虫的聒噪声
6
声 景 要 素 的 意 境 营 造
第二部分:声景要素的意境营造 [声音]
声音的来源使景观空间更具层次性
对听觉景观进行空间布置, 我们可以从分析游赏方式入手。 借鉴日本园林的游赏方式, 按视点的固定和移动分为3 种形式: 定视式、露地式和回游式。定视式是指从某一固定位置观赏庭院, 注视感强烈, 呈现绘画性的、静止的景观。回游式是指可以沿循 环的路线观赏园内各个部分, 园林对于观者本身来说呈现立体的 景观构成。露地式是介于定视和回游之间, 沿着固定、单一的方 向移动,呈现连续的景观空间构成变化【4】。当我们在某个景点 观赏时, 就是定视式, 我们布置声音位置时, 就可以将声音像画 面那样分成远景、中景和近景, 分别在距离观赏者不同位置和方 向的地方播放声响,从而增强画面的层次感。例如在远景中是树叶 的沙沙声和风声, 偶尔配上一些鸟叫声, 在中景中加一些水流的 淙淙声, 近景则为游客自身所发出的交谈的声响。
1
声景要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目录
第一部分:声景的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声景要素的意境营造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第四部分:结语
2
概 念
[最早提出]
第一部分:声景的基本概念
芬兰地理学家格拉诺(Granoe)在1929年提出,这个词类推于“景 观”(Landscape)
[最早阐释]
加拿大音乐家和作曲家谢弗(R. Murray Schafer)于20世纪60年代 末首先阐释“声景”(Soundscape)的概念——“the music of theenvironment”,即在自然和环境中,从审美角度和文化角度值 得欣赏和记忆的声音 “世界声景计划”给出了声景的定义:“一种强调个体或社会感知 和理解的方式的声音环境”。 这清楚地表明声景是作为一种社会文 化事件来理解的,通过声音来理解人们在特定的时代中与环境作用 的方式。
因此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声景营造需要根据场地的不同主题和功能来确定所要表达的意境然后充分利用各种设计手段来创造声响引导人们以全身的感官去感受所要表达的意境并激发内心的感受和体验以期达到人与环境的相互交零设计日本shirukuroad小公园shirukuroadpocketpark悬挂的耳朵第三部分
声景要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12
谢谢观看!
13
3
声 景 要 素 的 意 境 营 造
第二部分:声景要素的意境营造 [声景要素]
1、听者 2、声音 3、环境
[意境]
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 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 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
4
声 景 要 素 的 意 境 营 造
第二部分:声景要素的意境营造 [声景要素]
9
案 例 分 析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零设计———日本“Shiru- ku Road” 小公园( Shiru- ku RoadPocket Park)]
图5 攀爬的耳朵 图6 伸长的耳朵 图7 悬挂的耳朵
10
案 例 分 析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零设计———日本“Shiru- ku Road” 小公园( Shiru- ku RoadPocket Park)]
在古典园林中,声景的营造往往体现了园主人对园林整体意 境的营造和追求。风过松林、雨打芭蕉、流水叮咚、虫呜鸟叫、 古寺钟鸣、传统仪式等声音,都能人景,引发人们动心动情,产 生无穷的意境遐想,正如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 “声音固然 是一种表现和外在现象,但是它这种表现正因为它是外在现象而 随生随灭。耳朵—— 听到它,它就消失了;所产生的印象就马上 刻在心上了;声音的余韵只在灵魂最深分:结语
景营造的最大特色就是从声音的选择、听者的定位到环境 的营造各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园林的整体意境。而这一点也正是声 景观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声景已不仅仅局限于降低噪音的干 扰,而更多的是需要关注声音、听者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 期达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的声音能够给人带来美好、和谐的 声景观体验。因此,声景要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感受景观空间。
8
声 景 要 素 的 意 境 营 造
第二部分:声景要素的意境营造 [声景要素]
而在现代景观设计中, 由于对环境中的意境营造缺 乏关注,常常会忽略人们身 在环境中的各种感官体验及 内心感受。因此,在现代景 观设计中的声景营造需要根 据场地的不同主题和功能来 确定所要表达的意境,然后 充分利用各种设计手段来创 造声响,引导人们以全身的 感官去感受所要表达的意境, 并激发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以期达到人与环境的相互交 融。
声 景 要 素 的 意 境 营 造
第二部分:声景要素的意境营造 [环境]
环境的组织使景观元素更具协调性
物质环境是组成声景的重要元素之一,既包括了视觉形象景 观,也包括了听觉景观。视觉景观能使人客观地、理性地感受环 境,而听觉景观则带有更多的主观因素,较为感性。视觉与听觉 的结合,可以演绎出美妙的艺术效果。因此,视听景观设计的结 合,更有可能设计出较为完整的景观环境。视觉景观与听觉景观 有的需要相互协调,来强化景观主题;有的则相互对比,以动衬 静,或者试图显现冲突矛盾用以发人深省;还有的景观中融入了 声音元素后,使人的视觉与听觉产生互动,例如音乐喷泉水柱随 着音乐起伏而摆动。
5
声 景 要 素 的 意 境 营 造
第二部分:声景要素的意境营造 [听者]
听者的体验使景观设计更具多变性
听者作为声景研究中的主体,是声景的直接感知者。听者的 社会背景和即时状态对他们的声景体验有着显著的影响【4】。使 用者的社会背景包括年龄、性别、文化层次、职业等。调查表明, 年轻人比较偏向轻快前卫的音乐, 喜欢诸如马达轰鸣、篮球鞋摩 擦地面等刺激的声响, 对交通噪声不太反感。而受到良好教育的 中年男子却更容易对交通噪声发出抱怨。听者的状态, 是指听者 在不同心理条件下感受景观时, 对声音有不同感知。听者在轻松 平和的状态下能对声景观有比较客观的评价。而听者如果心绪烦 躁,对环境中的噪声就更难以忍耐。听者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不 同,对声景中包含的美的情趣和意境的蕴涵也是具有多变性的。
“Shiru- ku Road”公园里设置了很多听声音的装置, 由Kuo Rokkaku Architect & As sociate 设计。这个公园体现出零设 计的听觉设计手法, 对公园原有的自然声响不做任何更改, 设计 一些声音装置来收集自然声音。这些装置形态各异, 吸引了很多 儿童, 增强了他们与大自然亲近的经验。这些装置可以使我们听 到平时听不到的声音。有的声音装置可以收集来自很高处的声响, 仿佛让你长出2 只长长的耳朵, 可以听见空气中树叶颤动的声 响。有的声音装置则需要你趴在地上聆听, 它们为你收集了地表 昆虫的聒噪声
6
声 景 要 素 的 意 境 营 造
第二部分:声景要素的意境营造 [声音]
声音的来源使景观空间更具层次性
对听觉景观进行空间布置, 我们可以从分析游赏方式入手。 借鉴日本园林的游赏方式, 按视点的固定和移动分为3 种形式: 定视式、露地式和回游式。定视式是指从某一固定位置观赏庭院, 注视感强烈, 呈现绘画性的、静止的景观。回游式是指可以沿循 环的路线观赏园内各个部分, 园林对于观者本身来说呈现立体的 景观构成。露地式是介于定视和回游之间, 沿着固定、单一的方 向移动,呈现连续的景观空间构成变化【4】。当我们在某个景点 观赏时, 就是定视式, 我们布置声音位置时, 就可以将声音像画 面那样分成远景、中景和近景, 分别在距离观赏者不同位置和方 向的地方播放声响,从而增强画面的层次感。例如在远景中是树叶 的沙沙声和风声, 偶尔配上一些鸟叫声, 在中景中加一些水流的 淙淙声, 近景则为游客自身所发出的交谈的声响。
1
声景要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目录
第一部分:声景的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声景要素的意境营造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第四部分:结语
2
概 念
[最早提出]
第一部分:声景的基本概念
芬兰地理学家格拉诺(Granoe)在1929年提出,这个词类推于“景 观”(Landscape)
[最早阐释]
加拿大音乐家和作曲家谢弗(R. Murray Schafer)于20世纪60年代 末首先阐释“声景”(Soundscape)的概念——“the music of theenvironment”,即在自然和环境中,从审美角度和文化角度值 得欣赏和记忆的声音 “世界声景计划”给出了声景的定义:“一种强调个体或社会感知 和理解的方式的声音环境”。 这清楚地表明声景是作为一种社会文 化事件来理解的,通过声音来理解人们在特定的时代中与环境作用 的方式。
因此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声景营造需要根据场地的不同主题和功能来确定所要表达的意境然后充分利用各种设计手段来创造声响引导人们以全身的感官去感受所要表达的意境并激发内心的感受和体验以期达到人与环境的相互交零设计日本shirukuroad小公园shirukuroadpocketpark悬挂的耳朵第三部分
声景要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12
谢谢观看!
13
3
声 景 要 素 的 意 境 营 造
第二部分:声景要素的意境营造 [声景要素]
1、听者 2、声音 3、环境
[意境]
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 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 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
4
声 景 要 素 的 意 境 营 造
第二部分:声景要素的意境营造 [声景要素]
9
案 例 分 析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零设计———日本“Shiru- ku Road” 小公园( Shiru- ku RoadPocket Park)]
图5 攀爬的耳朵 图6 伸长的耳朵 图7 悬挂的耳朵
10
案 例 分 析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零设计———日本“Shiru- ku Road” 小公园( Shiru- ku RoadPocket Park)]
在古典园林中,声景的营造往往体现了园主人对园林整体意 境的营造和追求。风过松林、雨打芭蕉、流水叮咚、虫呜鸟叫、 古寺钟鸣、传统仪式等声音,都能人景,引发人们动心动情,产 生无穷的意境遐想,正如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 “声音固然 是一种表现和外在现象,但是它这种表现正因为它是外在现象而 随生随灭。耳朵—— 听到它,它就消失了;所产生的印象就马上 刻在心上了;声音的余韵只在灵魂最深分:结语
景营造的最大特色就是从声音的选择、听者的定位到环境 的营造各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园林的整体意境。而这一点也正是声 景观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声景已不仅仅局限于降低噪音的干 扰,而更多的是需要关注声音、听者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 期达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的声音能够给人带来美好、和谐的 声景观体验。因此,声景要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感受景观空间。
8
声 景 要 素 的 意 境 营 造
第二部分:声景要素的意境营造 [声景要素]
而在现代景观设计中, 由于对环境中的意境营造缺 乏关注,常常会忽略人们身 在环境中的各种感官体验及 内心感受。因此,在现代景 观设计中的声景营造需要根 据场地的不同主题和功能来 确定所要表达的意境,然后 充分利用各种设计手段来创 造声响,引导人们以全身的 感官去感受所要表达的意境, 并激发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以期达到人与环境的相互交 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