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宜昌城市景观设计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 农业与环境
宜昌,古称夷陵,位于湖北西南部,长江中游,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境区内有山区、平原、丘陵,是鄂、渝、湘三省市的交汇地[1],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曾经是楚文化和巴文化发展的重要地望。

更是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也成为湖北省省域的副中心城市。

宜昌位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水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城区有大面积的天然绿地,是适合人类聚居植物生长的良好地域。

近年来,随着三峡工程的不断建设,以及国家推行的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施,宜昌及周边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但随着历史的变迁、人口的迁徙,原有的自然资源不断地遭受蚕食,生态环境也受到破坏。

虽然城市绿地面积有一定数量的增长,但是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又有一些绿地被侵占,城市的发展被迫靠近河流和山体,对于城市的生态景观格局有着很大的影响。

所以,宜昌要建成旅游名城,不单依靠水力发电,更要合理的利用地理和自然资源优势,在城市规划中,体现出山水园林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城市意象,使自然资源与人文有机结合,形成“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使宜昌发展成为人类宜居的生态城市之一[2]。

1 宜昌城市形象定位分析
(1)“水电之都”宜昌的水资源丰富,城市的最大的资源优势是水电,国内两个较大型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和“葛洲坝”都位于宜昌市,说宜昌是“世界电都”都毫不夸张。

(2)宜昌市境内风光旖旎,素以三峡旅游为闻名,宜昌是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

宜昌境内有三游洞、白马洞、桃花村、玉泉寺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

因神农氏(炎帝)曾在此遍尝百草而得名的神农架,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原始森林,林中古树参天,野花遍地,珍禽异兽时有出没,是休闲避暑、滑雪赏景、探险猎奇的好去处[1]。

(3)宜昌坐落在长江的二三阶地上,两侧多是低山和丘陵,有良好的天然植被;在宜城城区也有大面积的天然绿地和人工绿地,城市公园数量多、规模大,具有成为山水园林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2 宜昌市景观设计方略
“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市”是现
代社会城市建设的一个主题,也是指导宜
昌市成为“山水园林城市”的主题。

2001年,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就提出了促
进人和自然的和谐,是人们在优美的生态
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生态文明理念。

宜昌
应该充分发挥“城在绿中,绿在城中,人在
绿中”的城市风格和魅力。

在城市的景观设
计中,要正确的把握“尊重自然、尊重人、尊
重文化”的三大原则。

城市是开放的、包容
的,每一个人都是城市的主人,城市的景观
规划设计归根结底是为了城市的居民创造
出更加宜居、和谐的生活空间,用最小的投
入、最合理的维护,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的自
然资源和地理环境优势,最终达到城市景
观设计与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相互
融合,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环
境。

2.1借山
宜昌得名于“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
陵”的山川地势而得名,地貌有得天独厚的
优势。

引起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所以空间
层次十分丰富。

以借山的手法,对山体景观
采取三种处理手法,临江的山体形态丰富、
样式多变,应着重保护山体形态、丰富植被
色彩;在城区的山系,应该适度开发,营造
休闲娱乐环境;城东的连绵的山体应当禁
止开发,保护生态环境。

在主城区的江对面
有一座磨基山,磨基山是宜昌市的第一制
高点,因此,在山上设置生态公园和观景台
再合适不过,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保留山
的本色,无论是从城区放眼望去,还是从游
船上观赏,都能够感受到山川自然的壮丽。

结合景观规划和城市结构布局,布设类型
丰富、分布均衡的绿地广场,公园布局依山
傍水,与自然山形、水体贯通,将自然引入
城市中心[3]。

2.2亲水
宜昌城区的建设不仅应该“借山”,而
且还要“亲水”。

长江哺育了宜昌,宜昌因江
而立、因江而荣。

所以宜昌的城市景观建设
应当将这种“水文化”体现出来。

能否运用
好水是一个城市有没有灵气的重要体现。

黄柏河位于西陵峡口,是三峡游览的起点,
也是宜昌市总体规划制定的旅游、度假、娱
乐服务区,是宜昌市景观核心区之一。

在水
体景观的开发利用中,应该对江上的水上
活动予以严格控制,建设桥梁水上景观;对
水库和运河的维护应该增加自然情趣,适
度的布置小品景观。

2.3显绿
宜昌作为公认的山水园林城市,城市
中自然少不了绿色。

夷陵广场、五一广场和
城市中的各大公园都种植了大面积的草
坪,东山大道两旁郁郁葱葱的桂花树,城区
中有成片的水杉林,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
开始。

但是仍旧存在缺憾和欠考虑的地方。

应当以景区建设为基础,强化多类型的植
被,形成多覆盖、多种类的绿化系统。

一是
生态保持性植被,作用为周边的山体保持
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植被;二是游览性质
的绿地,和景点充分结合;三是生态风景
林,是宜昌本地的乡土树种为主;四是生活
性绿地,为市民提供休憩和生活空地;最后
是水生湿地植被,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2.4夜景观设计
宜昌既是“水电之都”,又被誉为“三峡
明珠”,因此要营造出绚丽多彩的城市夜景
观,都市夜景观应当能够勾勒自然山体、大
型建筑的夜景轮廓,点亮城市街道与江岸
线;同时采用泛光照明的方式,突出标志性
的建筑或是建筑群。

最后还要使城市公共
活动得到延伸,烘托出宜昌城市的夜景气
氛。

让宜昌成为当之无愧的“水电旅游之
都”。

3 结语
21世纪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世纪,面
对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宜昌市的城市建
设宏伟蓝图正在逐步的实现,相信一个发
达、生态、繁荣美好的景观旅游城市必将展
示在世人的眼前。

参考文献
[1]宜昌市志编写组.宜昌市志[M].合肥:
黄山出版社,1999.
[2]武思标.浅谈宜昌城市景观特色塑造
[J].科教文汇,2009(25):269.
[3]陈韦,胡跃平,肖志中.一个全过程的城
市设计实践——宜昌市中心城区景观
规划[J].新建筑,2003(5).
浅析宜昌城市景观设计方法①
刘斯荣 刘春丽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8)
摘 要:借助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研究城区生态景观格局。

通过对宜昌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分析,对城
市进行定位,探讨城市景观格局与景观生态功能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本着建设具有生态景观特色的水电旅游城市的原则,探讨了宜昌城市
规划合理利用地理环境的方略与措施,并具体阐述了宜昌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方法。

形成了以突出宜昌市城区总体景观环境、建设城市景
观控制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改善宜昌市的生态环境并形成绿色、循环、可持续的生态景观建设格局。

关键词:宜昌 景观 设计 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98-01
①作者简介:刘斯荣,(1971—)女,湖北襄樊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生态景观、装饰设计、室内设计等。

刘春丽,(1990—)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方向:生态景观。

. All Rights Reserved.
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