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取向硅钢叠装系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取向硅钢叠装系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文章根据JJF1059-1999技术规范和CSM 01 01 02 01-2006推荐技术和方法,对无取向硅钢叠装系数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采用A类、B 类的评定方法对各种因素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并给出了评定结果。

标签: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
前言
测量不确定度用于描述测量结果的可疑程度。

不确定度越小,则测量结果的可疑程度越小,测量结果的水平和质量越高。

无取向硅钢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软磁合金,主要用作各种电动机、发动机和变压器的铁芯及其他部件,其叠装系数是非常重要和必须的评定指标,沙钢的硅钢已投产,为使硅钢的产品认证和测量设备审核认证顺利通过;为指导硅钢的顺利生产,提供科学的试验数据,为此文章对无取向硅钢叠装系数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1 试验条件及被测对象
(1)测量方法:GB/T19289-2003《电工钢片(带)的密度、电阻率和叠装系数的测量方法》。

(2)评定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3)环境条件:室温23±5℃,相对湿度<80%。

(4)使用仪器:PL2001-L型电子天平,d=0.1g,Max2100g;DZ-2007叠装系数测试仪。

(5)被测对象:标准样品,检测项目:叠装系数f。

(6)适用范围:文章评定结果适用于厚度为0.35~0.5mm的各类无取向硅钢片,符合上述条件的测量,一般可参照文章的评定结果以考察结果的准确性。

2 评定步骤
2.1 数学模型
叠装系数f的数学模型为:
2.2 不确定度来源
根据数学模型判断其不确定度来源:
(1)重复性测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rel(rep);(2)天平称量误差引起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rel(1);(3)尺寸测量引起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项,包括试样的平均长度l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引起的urel(2)和试样的平均宽度b采用数显卡尺测量引起的urel(3);(4)检测方法引起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rel(4)。

其中urel(rep)采用A类评定,urel(1)、urel(2)、urel(3)、urel(4)采用B类评定。

2.3 标准不确定度分项的评定
2.3.1 urel(rep)的计算
为获得重复性测量的不确定度,用被测样品连续测量10次。

测量结果见表1、表2。

2.3.3 urel(2)和urel(3)的计算
试样的平均长度l采用游标卡尺测量,最小单位0.02mm,其应
2.3.4 urel(4)的计算
依据GB/T19289,本检测方法的再现性用叠装系数的相对标准偏差表示为0.7%,则检测方法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rel(4)的计算如下:
2.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2.4.1 不确定度分項汇总
表3中汇总了影响硅钢片叠装系数f不确定度的相对不确定度分项
2.4.2 相对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
根据数学模型及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则有
2.5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取置信概率p=95%,按kp=2,
3 不确定度报告
硅钢片叠装系数f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报告如下:
4 结束语
(1)无取向硅钢叠装系数测量不确定度为f=99.9584%,U95(f)=0.02779,K=2,其意义说明其硅钢片的叠装系数在(99.9584-0.02779)%
至(99.9584+0.02779)%的区间包含了试验结果可能值的95%。

(2)无取向硅钢的叠装系数在(99.9584-0.02779)%至(99.9584 +0.02779)%符合其标准规定(100-0.1)%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