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_吴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 年,在原人事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
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检验。
基础上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全
( 二) 对于扩大消费需求途径研究的回顾
面走向社 会 化 和 去 单 位 化,独 立 于 企 事 业 单 位 之
而对于扩大消费需求途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 外,筹资渠道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成为改革旧
根 据 现 有 理 论 和 已 有 文 献,将 消 费 需 求 影 响
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 因素概括为九个。
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
1. 价格水平和价格预期。居民消费需求与物
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创造机会公 价水平呈负相关关系。物价的显著变动会引起消
民消费 需 求 不 足 的 研 究 形 成 了 以 下 几 种 主 要 观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始于 1997 年至 1998
点。
年,此后一 直 持 续。 而 上 述 第 二 种 观 念 所 述 的 中
1. 居民之间收入分配不公( 或居民之间的收 国居民消费行为特点由来已久,用一种长期存在
入差距扩大) 说。这种观点认为,由于中国改革开 的行为来解释在某一个阶段才开始出现的现象似
( 一) 对于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的 归因于中国的信用环境( 主要是消费信贷) 发展滞
回顾
后,中国政府 重 建 设、轻 消 费 的 发 展 战 略,中 国 居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 民投资选择渠道较少、资本 ( 财产) 收 入 不 多,等
足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概括起来,对中国居 等。
放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城乡之间、东中西 乎说服力不强。用居民之间收入分配不公来解释
部之间、城镇内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 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
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使得中低收入者的支付能力 与观察到的事实也不完全吻合: 因为中国居民收
受到限制,他们的消费需求增长缓慢,从而造成中 入分配差距扩大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不是
要泉源,才能保证经济稳定发展。 与许多发达国家的总需求不足主要起因于投
资需求不足 不 同,我 国 总 需 求 不 足 主 要 是 消 费 需 求不足,而消 费 需 求 不 足 主 要 是 由 于 居 民 消 费 需 求不足。这表现在,我国的消费率( 最终消费支出 占支出法 GDP 的比重) 偏低,而且自 2000 年以来 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见图 1) ; 在最终消费结构中, 居民消 费 和 政 府 消 费 呈 现 此 消 彼 长 的 变 化 趋 势 ( 见表 1) 。
一、引言 经济学家 常 把 投 资、消 费 和 出 口 喻 为 拉 动 经 济增长的 三 驾 马 车。 长 期 以 来,我 国 的 经 济 发 展 一直存在着内需不足、消费不旺的问题,主要依赖 出口和投资拉动。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我 国经济也受到了影响,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我国 GDP 急速下降,另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 出口为主的 外 向 型 经 济 受 金 融 危 机 影 响 巨 大,导 致实体经 济 遭 受 巨 大 冲 击。 因 此,我 国 在 深 化 经 济改革的进 程 中,将 消 费 需 求 作 为 经 济 增 长 的 重
析缺乏事实基础。各国的经济背景与基础不尽相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强调,继续提
同,单纯将 美 国、日 本 理 论 搬 到 中 国 是 没 有 意 义 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失业保险金和
的。
工伤保险金标准,提高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
( 三) 扩大内需政策的回顾
等保障水 平。 积 极 推 进 医 药 卫 生 体 制 改 革,力 争
入。
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
党 的 十 八 大 报 告 指 出,要 坚 定 不 移 地 坚 持 和
三、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完善按劳 分 配 为 主 体、多 种 分 配 方 式 并 存 的 分 配
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1978 年至
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 2011 年的相关统计年鉴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相
9. 人均医疗支出。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一直
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例如,藏旭恒、孙文祥的 90 年代中期; 并且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基尼系数高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 基于 ELES 模型和 AIDS 模型 于中国,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出现消费需求不足,
的比较分析》,彭小平研究的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 例如印度、印尼和韩国。
响。
现阶段对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研究绝大
3. 中国福利制度改革说。这种观点认为,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由图 1 可 以 看 出,中 国 的 消 费 率 一 直 低 于 中,逐步取消了城市干部职工的福利分房和全额
62% ,2002 年以来又进一步低于 60% ,而同期世 公费医疗,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实行了收( 学) 费制
后者下降的变化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宏 不敢花,通过增加储蓄来应对未来子女上学、自付
观经济中存在着消费( 需求) 不足的状况,而且居 医疗费用、购买住房和失业后维持生活的需要,这
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
就导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缓慢。
所以,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拉动
4. 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换代说。这种观点认
镇化、自主创新等方面,启动各级各类消费市场, 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本可直
收到了一定成效。
接投向资 源 稀 缺 及 满 足 多 远 需 求 服 务 领 域,多 种
1. 通过分配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政策调整培 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
育中等收入群体,通过扩大就业战略提高居民收 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取消
界平均 的 消 费 率 为 75% 左 右,其 中 发 达 国 家 为 度,加上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失业人
80% 上下。表 1 则显示,从 2000 年开始,中国总消 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使得中国居民的预防
费结构中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呈现出前者上升而 ( 或谨慎) 动机加强,对未来的预期悲观,人们有钱
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与西 方发达国 家 不 同,这 些 因 素 决 定 了 中 国 居 民 的 消 费( 或储蓄) 行为有自己的特点,例如崇尚节俭,喜 欢储蓄,厌恶借贷 ( 负债) 消费,在消费 观 念 上 谨 慎、保守,从而导致中国居民有较高的储蓄倾向或 较低的消 费 倾 向。 在 持 这 种 观 点 的 学 者 中,有 些 人还进一步研究了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 费行为的差异及其原因。这种观点见钟宏发表的 论文《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居民消费》。
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 费者购买量的显著变动,除非这种商品需求弹性
势。
较小。并且,人 们 对 价 格 的 变 动 会 作 出 自 己 的 预
2. 反周期的货币政策。包括调整存款准备金 期,如果预期价格水平上涨,消费者为避免将来消
率、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和出台消费信贷的 费支出损失,会增加当期的消费支出; 如果预期价
相关政策。
格水平下降,消费者会减少当期消费支出,增加储
3. 积极的财政政策。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 蓄。用消费价格指数 CPI 来表示总体价格水平。
央行对货币政策首先作了根本方向的调整,我国 为使数据具有可比性,将 1978 年我国居民消费价
也推出了以财政支出带动社会投资、总额达 4 万亿 格指数设为基期的 CPI( = 100) ,形成 1978 至 2011
据,设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然后通过对估计模型参数的统计准则检验和计量经济准则
检验得出最终模型,从而展开定量与定性分析,由此尝试提出刺激国内消费的建议。
关键词: 刺激国内消费; 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检验
中图分类号: F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9487( 2014) 04-0049-08
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仍然是国内需求,而扩大 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
国内需求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刺激国内消费。
的消费结 构 在 发 生 改 变,我 国 城 镇 居 民 的 消 费 结
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消费需求影 构接近饱和,新的消费结构尚未形成,同时现有的
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 供给结构也不能满足居民的消费需要,这使得经
学术研究层面,缺乏与时事政治的有效结合,大部 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建设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明确
分缺乏应用性。例如,师颖新,李桂荣的《论中国 目标。第一,推行了退休费用的社会统筹,缩小企
扩大内需的目标与途径》,将美国、日本现状与中 事业单位养老金差距,实行国家、企业、职工三方
国对比,提出扩大内需目标与途径,但这种比较分 合理分担,社保资金改为部分积累式。
为缓解商品供过于求的局面,促进经济持续 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
健康发展,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 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进一步深化医疗保
保障、假日消费、人力资本投资、促进消费、推进城 险制度的改革。《改革决定》提出“鼓励社会办医,
图 1 2000 年至 2011 年中国资本形成率( 投资率) 与最终消费率
收稿日期: 2014 - 06 - 25 作者简介: 吴迪( 1994 - ) ,女,现就读于江苏师范大学经贸学院,研究方向为金融管理。
— 49 —
表 1 2000 年至 2011 年中国最终消费结构变化( % )
2.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特点说。这种观点认
元的两年计划。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 年的 CPI 指数。
民生工程、铁 路 交 通 等 基 础 设 施、社 会 事 业、生 态
2. 居民收入。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需求呈密
环保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还推出了大规模 切的正相关关系。随收入增加,货币购买力会增
— 51 —
加,居 民 的 消 费 会 相 应 提 升。本 文 用 1978 年 至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政府消费占最终 消费的比重 25. 46 26. 14 26. 12 25. 79 25. 51 26. 57 26. 99 27. 15 27. 21 26. 99 27. 49
政府消费占最终 消费的比重 74. 54 73. 86 73. 88 74. 21 74. 49 73. 43 73. 01 72. 85 72. 79 73. 01 72. 51
— 50 —
多数是理论分析或逻辑推理,用中国的时间序列 的减税计划,一年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 5000
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计量检验或统计分析的不 亿元。
多,大部分 是 定 性 阐 述。 还 有 些 研 究 成 果 虽 然 建
4. 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立了自己 的 理 论 框 架 或 模 型,但 是 没 有 运 用 中 国
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 关年份的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
好效率和 公 平 的 关 系,再 分 配 更 加 注 重 公 平。 逐
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78 - 2011) 反映居
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 民消费需求。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
合,以期找到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为经济政 济生活 中 出 现 持 币 待 购 或 推 迟 消 费 的 现 象。例
策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从而制定相应的政 如,钟宏 的 论 文———《采 取 多 种 措 施 扩 大 居 民 消
策措施,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费》。
二、文献综述
还有些中国学者把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
2014 年 8 月 第4 期
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rbin Finance University
总第 126 期
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吴迪
(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摘 要: 为深入探究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运用 1978 - 2011 年中国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的时序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