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础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础卷: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按原文填空(9分)
①一堆堆乌云,,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

这些闪电的影子,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②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它深信, !
③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2.下列说法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当你的同学们做好事,同学们夸你时,你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
B、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来问我。

"
C、当你正在做作业时,妈妈叫你吃饭,你说:"没见我正忙着吗?"
D、当你走在路上,别人不小心撞了你,别人马上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你说:"对不起?以后当心点。

"
3.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许多好书都不是畅销书②因为畅销书毕竟是有一定道理的
③而畅销书也不一定是好书④否则他会与时代与社会脱节⑤但一个人必须要看畅销书
A、①③⑤④②
B、①③⑤②④
C、①③④②⑤
D、①⑤③④②
4.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1漉豉(chǐ):豆制品。

2萁(qí):豆茎。

3然:通燃。

(1)诗中“泣”字用得极为传神,请作具体分析。

(2)如何理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内涵。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紫藤萝瀑布(16分)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5.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在一般人的眼中不足为奇,但作者却视之为珍品,"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为什么?(3分)
6.作者为什么把紫藤萝花比喻为"瀑布"?(3分)
7. 文中作者对紫藤萝的描绘形象生动,请举一例,并做简要的分析。

(3分)
8.味是无色的,可文中却说"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样写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3分)
9.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4分)
(二)丁香赋 (15分)
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

"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

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

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春天交相辉映。

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不胜收。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

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

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

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妖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10.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赞美丁香花是为了赞美什么。

(3分)
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是根据写的《》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写而成。

(2分)
12.作者根据什么说丁香"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可用原文回答)(3分)
13.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任选一句)(3分)
①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②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14.丁香花、太阳岛、冰雪是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不同的特色。

请你选择具有你的家乡(含郊县)地方特征的一景或一物,写一段话,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

(不得直接套用文中的原句,不超过60字)(4分)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

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
地。

"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稿以死。

以其难致而又多稿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

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

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

是将不胜笑也。

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

"以此言之,事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15.翻译下列加点的字:(3分)
自绝徼海外
奇花石无所不致
或芟而去焉、
辄不惜数千钱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毋以是占我花石地
16.翻译下列句子:
然才遇霜雪,又稿以死。

以其难致而又多稿死,则人益贵之(2分)
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2分)
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2分)
此言之,事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2分)
17.请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4分每空1分)
师人对待竹的态度是:
江南人对待竹的态度是:
绝徼海外之人对待竹的态度是:
通过分析对比,作者得出的结论是:
18.同为竹,京师人视之为宝,江南人却视之为薪,这是为什么?(2分)
三、作文(30分)
万物靠泥土孕育,人类在泥土上繁衍。

泥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泥土是我们的衣食父
母。

无论是乡村、城市、农田、矿山,还是山脉、河流、森林、草原……无不与泥土息息相关。

泥土平凡而朴实,博大而厚重,默默奉献而不期回报,功高盖世而绝不张扬……然而,这弥足珍贵的泥土,常常被我们忽视,冷落。

面对泥土,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索呢?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叙述事情·,发表议论,说明事物,抒发感情。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标题中必须有"泥土"二字,如:"泥土的故事""想起那个泥土球场""家乡的泥土""小议泥土精神""泥土的启示""珍视泥土"等)。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础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略2.A3.A4. (1)“泣”字使用了拟人手法,极为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诗人面对兄弟残酷紧逼的现实表现出的极度痛苦和悲愤。

(2)1豆茎
与豆原本是同根相生,诗人用豆茎与豆比喻同胞兄弟、手足之情。

2面对兄弟紧迫地残酷相逼,诗人极度伤心而又深感无奈
二、现代文阅读(一)5.因为它虽属"小"景,却散发着芳香,焕发着勃勃生机,它驱除了"我"心头的不快之感,给"我"带来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使"我"领悟到生命长河永动不息的人生哲理。

6.因为紫藤萝花开得盛,开得繁密,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用"瀑布"一词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了生命长河的伟大。

7.略8.这样写把嗅觉转化为视觉,把飘逸无形的东西变得清晰可见,
表现花香带给作者那种飘渺轻柔的感受。

9.略(二)10.赞美哈尔滨人'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的精神 1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2.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13.略14.略
三、文言文阅读15. 边塞;求取;割除;就;把……当作柴草;不要16.略 18.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斩竹而薪之;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事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19.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