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四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忻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四次备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
A.诓(kuāng)骗游弋(yì)发怔(zhèn)根深蒂(dì)固
B.纶(lún)巾坍塌(tān)箴(zhēn)言矫(jiāo)揉造作
C.撩(liáo)逗褴褛(lǚ)忧戚(qì)自吹自擂(lèi)
D.娉(pīng)婷筵(yán)席亵渎(dú)强聒(guō)不舍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四处顿号都改为逗号。
B.“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句中画线部分是一个递进复句,这个复句作“觉得”的宾语。
C.“若毒之乎?”句中“若”古今异义,这里是“你”的意思;“毒”名词活用为动词,这里是“毒害”的意思。
D.“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是一个省略句,可译为“(桃花源中的人)看见渔人,竟十分吃惊,问(他)从哪里来,(渔人)仔细地回答了他”。
3.下列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狗·猫·鼠》中“我”曾经查考过猫和鼠成仇的“动机”,夏夜长妈妈还和“我”讲猫和老虎的故事,“我”的床前还帖着两张花纸,分别是八戒招赘和老鼠成亲。
B.《海底两万里》叙述了“我”和两个同伴在“鹦鹉螺号”船上经历过的所有快乐和不幸的事情:海下狩猎,搁浅,珊瑚墓地,克利特岛潜水人,受困冰层,大战章鱼……
C.八百里的通天河,悟空和八戒变童男、童女准备除妖,后来那妖逃回水宫,设计抓去唐僧。
悟空无奈请来观音,收伏妖怪,原来是观音池中金鱼走脱成精。
D.为了供应城市木材,保尔和同志们面对疾病、饥饿、寒冷和土匪的骚扰等不利因素,毫不畏惧忘我工作,如期修通了铁路,朱赫来感动地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还送给保尔一把枪。
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位高官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B.《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兑命》中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C.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我的妻子对我有私心,我的小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D.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以后遇到兵败,在兵败之际委我以重任,在危难之际我奉旨执行命令。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宽宥.(yòu)裨.益(bì)自诩.(xǔ) 崭露.头角(lòu)
B.确凿.(záo)客栈.(zhàn)镌.刻(juān)繁弦.急管(xuán)
C.脸颊.(jiá)光纤.(xiān)赫.然(hè) 期期艾.艾(ài)
D.旌.旗(jīng) 咫.尺(zhí)寒噤.(jìn) 姗.姗来迟(shān)
二、名句名篇默写
6.古诗文名句填写。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雉从梁上飞。
(《十五从军征》)同窗三载,毕业离别之际,大家依依不舍,脑海中不由得闪现出古人送别“峰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人画面。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人生需要修炼,既要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气度,也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远大抱负。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三、现代文阅读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湘云便取了诗题,用针绾在墙上。
众人看了,都说新奇,只怕做不出来。
湘云又把不限韵的缘故说了一番。
宝玉道:“这才是正理。
我也最不喜限韵。
”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命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坐着,拿着钓竿钓鱼。
宝钗手里拿着一枝桂花,玩了一回,俯在窗槛上,掐了桂蕊,扔在水面,引的那游鱼洑上来唼喋。
湘云出一回神,又让一回袭人等,又招呼山坡下的众人只管放量吃。
探春和李纨惜春正立在垂柳阴中看鸥鹭。
迎春却独在花阴下,拿着个针儿穿茉莉花。
宝玉又看了一回黛玉钓鱼;一回又俯在宝钗旁边说笑两句;一回又看袭人等吃螃蟹,自己也陪他喝两口酒,袭人又剥一壳肉给他吃。
黛玉放下钓竿,走至座间,拿起那乌银梅花自斟壶来,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
丫头看见,知他要饮酒,忙着走上来斟。
黛玉道:“你们只管吃去,让我自己斟,才有趣儿。
”说着,便斟了半盏,看时,却是黄酒。
因说道:“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吃口烧酒。
”宝玉忙接道:“有烧酒。
”便命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清代小说家_______________(人名)。
2.请根据选文中众人所做之事,概括大观园内的生活有怎样的特点。
3.选文中黛玉的两处语言描写各刻画出她怎样的形象?
8.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诗词修养是高层次的文化修养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可能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电视节目。
诗词大会虽然是个知识类的竞赛节目,考量的是对古典诗词的记忆和背诵能力,但在客观上掀起了一个学习古诗词的热潮,让更多
的人提高了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诗词的审美情趣。
记得几年前,在一次朋友聚会时,有一位先富起来的成功人士问我:‚学诗有什么用?‛我当时笑着回答说:‚学诗没有什么用,诗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钱花,确实无用。
苏东坡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但是,学诗之人与不学之人的言谈举止给人的印象毕竟不同。
孔夫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可见诗对于一个人的品位有多么重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诗词的普及应该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
毋庸讳言,学习诗词不能发财致富,但一个只知道发财的民族绝不是一个高雅的民族。
诗言志也。
原以兴、观、群、怨抒发感情、考量得失、交流思想、抨击时弊,从而体现其教育意义、认识作用和美学价值。
当今社会,人们大多重视美容,而忽略提高文化修养。
著名电影演员方舒说过:‚漂亮的面孔,仅仅是生理结构的组合,而美则是内涵气质的外露。
这种气质,不是具体能看到的现象,而是通过一个人的文化、道德和修养使你感觉到的。
‛诗词修养是最高层次的文化修养,诗词修养会使你气质高雅、谈吐不俗。
有人说:‚多一个诗人,就少一个腐败分子。
‛此说虽略显极端,但是,毫无疑问,多一个爱诗的人,社会就会减少一个庸俗的人。
有人说,很多人写诗词是附庸风雅。
其实附庸风雅也是好事。
附庸风雅的人多了,会让不懂诗词的人、轻视诗词的人和对诗词有偏见的人受到影响,从而对诗词刮目相看,对诗词的弘扬、发展不无好处。
诗词作为一门艺术,是要讲究艺术质量的。
任何时代的艺术都不是以数量取胜,而是以质量取胜。
粗制滥造的作品,必然会被历史冲刷得干干净净。
只有那些精品,才能经受历史浪潮的冲洗积淀下来,成为传之后世的优秀文化遗产。
平心而论,学习写诗并不困难,只要知道每个字的平仄(阴平、阳平:平声;上声、去声、仄声),按照格律的要求组合,就可以写诗。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学会写诗并不困难,但是要想写出好诗,真的很不容易。
现在有很多人想学习写诗,但又有畏难情绪,其实大可不必。
清代诗人和诗论大家潘德舆说:“诗有三境,学诗亦有三境。
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
先爱敏捷,次必艰苦,终归大适,学诗之三境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诗有三种境界,学诗也有三种境界。
先是清澄通畅,再是警策简练,最后乃自然天成,这是诗的三种境界。
最初一味求快,其次感觉作诗艰苦,终至于灵活自如,这是学诗的三种境界。
”
初学诗词者的作品往往类似白描,白描式的写法犹如照相,有物境而无意境。
诗人在创
作过程中头脑中涌现的意象或境界有三种,即物境、情境和意境。
物境偏于自然景色,情境偏于作者情感,意境是融合了物境和情境之长而形成的主客观交融的境界。
物境得其形,情境得其情,意境得其真。
王国维说:“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言,此大诗人之秘妙也。
”
文化修养的提高除了多读书,别无捷径,有深厚文化底蕴者,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如果我们不断加强诗词修养,就能写出情景交融的好诗,就能提升我们的文化修养。
链接1:《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
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中国诗词大会》大胆创新比赛机制和计分规则,每位上台的选手最多可回答9道题,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便停止答题,选手得分以每一题百人团中答错的人数叠加计算。
每场比赛,105位挑战者全部参赛,分为单人追逐赛、“飞花令”和擂主争霸赛三部分。
链接2: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中,16岁的武亦姝凭借强大的实力和淡定的气魄,成功夺冠。
网友纷纷为她的才情所折服,称其“这个00后美少女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武亦姝自我介绍里曾说过,她从小喜爱读诗词,只要是一聊到古诗词她就会抑制不住地兴奋:“我觉得古诗词里面有很多现代人给不了我的感觉。
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享受诗词带给我的快乐,就够了。
”武亦姝令周围师生印象深刻的不仅是才华,更是其淡定的心态。
“电视里在播放她的节目,家人在看,她也不看,只管自己写作业,不是一般的淡定”,她的邻居说。
武亦姝上一学期里读的书有《浮生六记》、《人间词话》、《聊斋志异》、《红楼梦》、《庄子》等古代经典,每星期还会交错着读《剑南诗稿》、《小山词》、《放翁词》。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诗词大会》是一个知识类的竞赛节目,受到热捧是因为它考量了选手对古典诗词的记忆和背诵能力。
B.当今社会,人们都重视美容,而忽略了提高文化修养,过分重视外在美,而忽视了内在美的提升。
C.有人说,很多人写诗词是附庸风雅。
作者认为附庸风雅的人多了,对诗词的弘扬、发展有好处。
D.诗词是一门讲究质量的艺术,任何时代的艺术都不仅是以数量取胜的,而且是以质量取胜的。
2.下列关于学习写诗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学习写诗并不难,只要知道了每个字的平仄,就能进行诗歌创作。
B.潘德舆认为诗歌创作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为先爱敏捷,次必艰苦,终归大适。
C.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头脑中涌现的意象或境界有三种,即物境、情境和意境,初学诗词者往往得其情而不得其真。
D.多读书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唯一途径,不断加强诗词修养,才能写出情景交融的好作品。
3.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成功人士之问--“读诗有什么用?”引出作者对诗词的论述,强调诗词对人的品味很重要。
B.文章引用电影演员方舒的话强调气质比漂亮的面孔更重要,气质是一个人的文化、道德和修养的呈现。
C.文章引用“多一个诗人,就少一个腐败分子”这句话是为了说明懂诗词的人就不会腐败,就不会庸俗。
D.文章引用王国维的话强调诗词创作的最高境界是融合了物境和情境之长而形成的主客观交融的境界。
4.品味“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一句的妙处。
5.有人说“武亦姝夺冠是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最好诠释”,你认同吗?请简述理由。
9.“龙之梦”马拉松活动通告
(一)比赛日期及出发时间
2019年4月7日上午7:30。
(二)比赛项目
全程马拉松项目(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项目(21.0975公里),迷你马拉松项目(5公里)。
(一)年龄要求
1.全程马拉松项目年龄限20周岁以上(1999年12月31日前出生)。
2.半程马拉松项目年龄限18周岁以上(2001年12月31日前出生)
3.迷你马拉松项目年龄限3周岁以上(2016年12月31日前出生)。
注意事项: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报名参加比赛,须由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现场签署参赛免责声明,方可参加比赛;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报名参加比赛须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报名相同项目并全程陪同参赛,否则不能检录参赛。
(二)参赛选手身体状况要求
参赛者应身体健康。
有以下身体状况者不宜参加: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2.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3.心肌炎和其他心脏病;4.冠状动脉病和严重心律不齐;5.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6.比赛日前两周以内患感冒;7.妊娠;8.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疾病。
参赛选手赛前须到县级以上医院进行身体检查,检查结论为身体健康者方能参加比条。
否则,因个人身体及其他个人原因导致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由参赛选手本人承担责任。
(一)报名时间
2018年12月28日10:00~2019年3月18日17:00。
(二)报名办法
1.马拉松项目限报3000人,半程马拉松项目限报5000人,报名人数超过限报名额实行候补退出机制;迷你马拉松项目限报7000人,报满即止,报名成功后不可退出。
2.报名流程:登录官网()填写报名资料→选择参赛项目→阅读参赛声明→填写参赛信息→支付报名费→获得参赛资格或获得候补资格。
(一)参赛物品领取时间、地点
时间:2019年4月5日13:00-20:00及2019年4月6日9:00~21:00。
地点:“龙之梦”文化中心广场。
(二)领物凭证
1.中国大陆籍选手须持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原件。
2.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籍选手须持港澳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原件。
3.中国台湾籍选手须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原件。
4.非中国籍选手须持护照原件。
5.无身份证的未成年选手,须由其监护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持监护人证件原件、户口等
原件,携选手本人办理领物手续。
无上述证件原件者,将拒绝为其发放参赛物品。
(三)领物及邮寄说明
1.比赛日当天平黑不安排现场领物,选手须在指定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领取参赛物品。
2.现场将会对选手与证件进行核对,如不匹配,组委会有权拒绝发放参赛物品。
3.报名时不收集选手服装尺码,服装尺码会根据赛事发放情况和申请顺序发放,先到先得,尽可能满足选手需求,不保证每位都能获得想要的尺码。
4.因故无法参赛的选手,可在赛后通过赛事网站中请除号码布、芯片、赛事手环以外参本物资的邮寄服务,由此产生的邮寄费用由选手自理,具体申领方式请在赛后关注官网公告。
5.本次赛事不接受代领。
(一)客服电话:400-9942195转1(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
(二)Email:kefu@
“龙之梦”马拉松活动组委会
2018年12月8日
1.下列选项中符合上面活动通告内容的一项是()。
A.1982年出生的张明具备此次马拉松报名资格,他要报名只能参加“全程马拉松”项目。
B.无身份证的未成年选手,在监护人陪同下可以在指定时间内凭必要证件领取参赛物品。
C.具备此次马拉松报名资格的选手,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按流程报名,就能成功报名参赛。
D.因故无法参赛的选手,赛后可以通过赛事网站向组委会申请全部参赛物资的邮寄服务。
2.李华已报名成功,但最后却没有领到参赛物品,请你结合文本内容,推断相关原因。
3.2008年3月4日出生的赵立现场观看比赛后,决心参加明年举行的下一届“龙之梦”马拉松活动。
他想顺利报名获取参赛资格,应注意哪些重要信息?请分点概述。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音乐能使我们更加聪明吗
①音乐能让人变得更聪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的!音乐对大脑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②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工厂,那么听音乐和演奏乐器就是一项大工程,许多个重要的车间都会被调动起来。
科学家们曾用核磁共振技术扫描乐手,发现各个重要的大脑区域都对音乐产生了强烈反应。
比如,弹钢琴之类的乐器演奏就刺激大脑的胼胝体,这个部分连接大脑左右两侧半球,如果长期受到刺激,人的协调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还有负责记忆功能的海马体、负责情绪控制的杏仁核、负责视觉感受和反应的视觉皮层等,这些重要部位在音乐声中共同运作,产生了和谐的脑电波,会使脑功能达到最优化状态。
在乐器的演奏中,双手互相配合的运动,对提高整个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极有益处,工作效率也得到提高。
③科学家通过比较音乐家们的大脑成像发现,早学乐器的人比晚学乐器的人胼胝体的白质含量明显更多。
白质区域相当于汇聚大脑中的“电线”部分,起着帮助位于不同大脑区域的神经元相互沟通、共同合
作的作用。
可以说,白质更多,则大脑不同区域的链接就更多,沟通更有效,高级的感知认知功能就会更好。
④当然,如果你对学习乐器演奏望而生畏,常常听听音乐,大脑也是获益匪浅。
音乐,尤其是复杂的古典音乐,对大脑各种功能也能产生良性刺激,增强我们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听觉处理能力。
普通人如果提高了这些能力,对考试、记住重要的信息、改善语言回忆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⑤科学家早就发现,音乐可对人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微妙影响。
英国的专家们通过一项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背景音乐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影响竟有天壤之别。
专家们将受试儿童分成B、C三个组。
A 组儿童欣赏轻柔优美的《慢板》,B组儿童聆听爵士乐《三位一体》,C组儿童什么也不听。
此后,三组儿童又都接受了文化测试,测试内容完全是刚学的知识。
结果显示,平均成绩最优的是A组,其次是C组,最差的是B组。
专家们的解释是:过分活跃或带有攻击性的背景音乐,不能像轻柔优美的背景音乐那样,对孩子的大脑认知机构起积极作用,相反只会起消极作用。
1.关于“音乐对大脑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听音乐和演奏乐器时,大脑的许多重要区域都会被调动起来。
B.在音乐声中,大脑中的胼胝体、海马体、杏仁核、视觉皮层等部位能产生和谐的脑电波。
C.演奏乐器有益于提高整个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D.经常听复杂的古典音乐,能良性刺激大脑的各种功能,增强人脑的空间分析能力。
2.对于“胼胝体”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胼胝体”连接大脑左右两侧半球,能影响人的协调能力。
B.“胼胝体”中白质的含量受人学习乐器早晚的影响。
C.“胼胝体”中的白质增多,有利于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共同合作。
D.“胼胝体”中的白质越多,大脑的高级感知认知功能就会更好。
3.关于“音乐能使我们更加聪明”的表述,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音乐让大脑重要的部位得到刺激,从而优化脑功能。
B.音乐能帮助我们记住重要的信息并改善语言回忆能力。
C.流行音乐对孩子的大脑认知机构起消极的作用
D.轻柔优美的音乐,对人的情绪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文言文阅读
11.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
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
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从先主就刘表。
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
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③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④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
羽
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中华书局《三国志·关羽传》,有删节)
(注释)①先主:指刘备。
②曹公:指曹操。
③孟起:马超的字。
④益德:张飞的字。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主于乡里合.徒众合:聚集
B.先主斜趣.汉津趣:奔赴
C.适.与羽船相值适:前往
D.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拒:抵御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A.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B.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C.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D.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羽流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帮助刘备抵御外侮。
B.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兄弟,同吃同住,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
C.曹操平定荆州后,刘备从樊城南渡长江,派关羽率战船到江陵会合。
D.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比肩,但两人的才能都不及关羽。
4.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12.(四)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郑人爱鱼
郑人有爱惜鱼者,列盆庭中,且实水焉,得鱼即生之。
鱼新脱网罟①之苦,惫甚,浮白而喁②。
逾旦,鳍尾始摇。
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未几,糁麦而食③,复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人曰:“鱼以江为命,今处以一勺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
未三日,鱼皆磷败以死。
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
君子曰:“民犹鱼也,今之治民者皆郑人也哉?”
(注释)①罟(gǔ):捕鱼的网。
②喁(yóng):鱼口向上,露出水面。
③糁(sǎn)麦而食:喂食饭粒和麦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得鱼即生.之________(2)郑人掬而观.之_____
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郑人开始后悔不应该听取有些人的话
B.郑人才开始后悔没有听取那个劝告人的话
C.郑人开始后悔不用或不听别人的话
D.郑人才悔恨听有些人的话是错误的
3.郑人哪些行为直接导致了“鱼皆磷败以死”的结局?作者借这则寓言想说的道理是什么?
13.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
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狄青为枢密副使,宣抚①广西。
时侬智高②守昆仑关,青至宾州,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燕③将佐,次夜燕从军官,三夜飨军校,首夜乐饮彻晓。
次夜二鼓时,青忽称疾.,暂起如内。
久之,使人谕孙元规④,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数.使人劝劳座客。
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是夜三鼓,青已夺昆仑矣。
”①抚: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
②侬智高:宋朝壮族首领。
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起兵反宋,自称仁惠皇帝。
③燕:通“宴”,宴请。
④孙元规:宋朝会稽人,为湖南安抚使兼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安抚使。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齐师败绩
..(2)既.克青忽称疾.
(4)数.使人劝劳座客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
3.甲文中的曹刿和乙文中的狄青两位军事家都善于抓住战机出奇制胜,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①以副元帅居蒲。
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
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②上,植市门外。
晞一营大噪,尽甲。
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
”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
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
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
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师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
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师。
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
”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哺食③,请假设草具。
”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
”命持马者去,旦日来。
遂卧军中。
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
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
邠州由是无祸。
(选自《柳河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