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第四版10.1侦查与强制措施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诉讼法
第十章 侦查与强制措施 10.1 侦查与强制措施的关系 10.1.1 侦查概述
10.1.1 侦查概述
本小节内容:
侦查的概念 侦查的法律特征(重点) 侦查的任务 侦查的意义
侦查的原则
10.1.1 侦查概述
一、 侦查的概念
侦查是指法定侦查机关在为证实犯罪和查获犯罪行为
村民甲说:“公安局怎么动不动就抓人去坐牢啊?”
10.1.2 强制措施概述

村民乙则是混淆了强制措施与行政处罚的区别。丙口 中的收容审查,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而非刑事诉讼强制措 施,在旧刑事诉讼法对强制措施的规定还未完善的特定 历史条件下,收容审查被公安机关普遍应用于刑事诉讼 当中,新刑事诉讼法把收容审查的适用对象纳入了拘留 的适用范围,从而使收审制度自然取消。
(三)侦查活动必须具有合法性。 合法性具有两方面的功能。
一是为了实现侦查的目,保证侦查机关能够发现和收
集与案件有关的各种证据,查明案件事实,查获犯罪 嫌疑人。
二是防范侦查权的滥用,以防止程度不同地带有强制
性的侦查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10.1.1 侦查概述
二、侦查的任务
侦查的任务是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和查获犯罪 嫌疑人,为打击和预防犯罪,为提起公诉提供可靠的 证据。
村民乙答道:“这你就不懂了,公安机关只有行政处罚
权,他们肯定是把他抓起来拘留了。“
另一村民丙又说:"我说他们是把陈某收容审查,抓回去
慢慢审。"
10.1.2 强制措施概述
第82条 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
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一、 侦查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的侦查阶段,有以下法律特征:
(二)侦查主体具有特定性 侦查权只能由法定的国家侦查机关行使,在我国, 享有侦查权的机关有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国家安全 机关、军队保卫部门和监狱。
(侦探所)
10.1.1 侦查概述
一、 侦查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的侦查阶段,有以下法律特征:
10.1.1 侦查概述
【评析】

陈某不是上述国家机关的成员,不属于可以行使侦 查权的法定主体。另外,陈某对吴某的监视、跟踪等行 为既不是按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的,又没有强制性地限 制吴某的人身自由。因此,陈某的行为不是侦查行为。 但他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与犯罪作斗争的积极行为,有 利于刑事侦查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意义的实现,因此其行 为是合法、正确的。另外,也要把陈某的偷听行为与侦 查机关的监听区别开来。
人而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采取的有关强制 性措施。
10.1.1 侦查概述
一、 侦查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的侦查阶段,有以下法律特征:
(一)侦查权具有强制性 侦查权是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结合,具有强烈的强 制性。

无强制性则无法完成国家追诉权的任务;不慎或 不当行使可能会伤及无辜。
10.1.1 侦查概述
10.1.1 侦查概述

意义P255
10.1.1 侦查概述
三、侦查的原则
P255
10.1.1 侦查概述
【阅读案例】陈某调查耕牛被盗案

某村经常发生夜晚耕牛被盗事件,村民陈某认为同 村的吴某有很大作案嫌疑,便经常暗中监视吴某的行动, 并暗中偷听吴在家中的话。一天深夜,吴某独自一人踱 到别人的牛棚,正在偷牛时,被陈某抓个正着,送到了 派出所。此事发生后,同村的群众议论纷纷,大部分人 赞扬陈某敢于同犯罪作斗争;也有群众认为,法律规定 只有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侦查人员依法才有权侦查, 陈某暗中跟踪监视他人的行为是违反了法律的规定,非 法行使了侦查权。
10.1.2 强制措施概述
本小节内容:
强制措施的概念、意义 强制措施的法律特征(重点)
强制措施的应当考虑的因素

10.1.2 强制措施概述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意义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又称刑事强制措施,是 指侦查、检察和审判机关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暂时 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法定的强制方法。

10.1.2 强制措施概述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意义
宪法第三十七条 不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 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 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10.1.2 强制措施概述
A.自诉案件 B.公诉案件 C.部分公诉案件 D.刑事诉讼
10.1.2 强制措施概述

4.适用种类和程序的合法性。

《刑事诉讼法》规定适用的强制措施有五种,即拘 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并且对每种强 制措施的适用条件期限等都有具体规定,适用时必须按 法定的条件、程序及期限进行。
10.1.2 强制措施概述
刑事强制措施的意义:
1.可以防止现行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 起诉和审判,防止他们给诉讼制造障碍。
【问题】 如果你是执行人员,应当怎样向村民解释呢?
10.1.2 强制措施概述
【评析】
本案中,可以这样说,村民的疑惑,都是源于对公 安机关强制措施性质的误解。首先,村民甲的错误有两 点,其一是歪曲了公安机关执行强制措施的意义和严谨 性,由于涉及到公民的人身自由的限制,公安机关通过 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 及案件的调查情况等因素,而决定强制措施的执行;其 二是混淆了强制措施与刑罚的区别。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实施的行为的性质和社会 危害性大小。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逃避侦查、起诉、审 判的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10.1.2 强制措施概述
三、适用强制措施应当考虑的因素
3.公安司法机关对案件事实的调查情况和对案件证 据的掌握情况。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情况。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一些个人情况有时也是适用强制措施应考虑的 因素,如他们的身体状况,是否为正在怀孕或哺乳自己 婴儿的妇女,是否未成年人等等。
10.1.2 强制措施概述
【阅读案例】陈某因涉嫌抢劫被逮捕案
陈某,前进村农民,与一宗抢劫案有重大的犯罪嫌 疑。县公安局经过立案侦查,掌握了大量证据,为防止 陈某继续犯罪或者逃跑,公安局依法执行了逮捕措施。 村民听到公安局要抓人,纷纷来到陈家围观。这时,村 民甲说:“公安局怎么动不动就抓人去坐牢啊?”村民 乙答道:“这你就不懂了,公安机关只有行政处罚权, 他们肯定是把他抓起来拘留了。"另一村民丙又说:"我 说他们是把陈某收容审查,抓回去慢慢审。 "

2.可以防止现行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继续犯罪 和危害社会。

10.1.2 强制措施概述
刑事强制措施的意义:
3.可以警示社会上的处于边缘地带的不安定分子, 威慑不法人员,令其不敢轻举妄动,以身试法。 4.可以稳定被害人及其家庭、社会关系的情绪,有 利于社会安定。
10.1.2 强制措施概述
三、适用强制措施应当考虑的因素
陈某是在行使侦查权吗?对其行为进行评价。
【问题】
10.1.1 侦查概述
【评析】

村民陈某不是在行使侦查权,但其行为是合法的, 正确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1款的规定,刑 事侦查是指国家专门机关为了收集证据,查明案件事 实,捕获犯罪人,而依法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 的强制性措施。可见,刑事案件的侦查权只能由国家 专门机关行使。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条、第4条和 第225条的规定,可以行使侦查权的国家机关包括公安 机关、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和 监狱。
(二)侦查内容的法定性 侦查活动的内容是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 措施。其中专门调查工作是指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讯 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 物证书证、鉴定、通缉等活动。(与民事、刑事审判中 调查的区别)
10.1.1 侦查概述
一、 侦查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的侦查阶段,有以下三)越狱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10.1.3 侦查与强制措施的关系
侦查与强制措施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二者又是相互独立
的,一个是刑事诉讼的程序,另一个是刑事诉讼的手段。
10.1.3 侦查与强制措施的关系
第一题 侦查是提起公诉和正确审判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
提。( )
强制措施法律特征如下:
1.适用主体的法定性。 2.适用对象的特定性。

强制措施的适用对象是特定的,即犯罪嫌疑人、被 告人。被扭送的现行犯和重大嫌疑分子也属于犯罪嫌疑 人之列。

10.1.2 强制措施概述
3.适用目的的特定性。

适用刑事强制措施的目的在于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 顺利进行,即防止被适用对象可能实施的逃跑、藏匿或 伪造、隐藏、毁灭证据及串供等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 否则,就没有必要适用强制措施。
A. 正确
B. 错误
第二题 只要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就应对其采取强制措
施。( )
A. 正确
B. 错误
第三题 侦查的特点有_______。
A.侦查权具有强制性
B.侦查主体具有特定性 C.侦查活动内容具有法定性 D.侦查活动具有合法性
10.1.3 侦查与强制措施的关系
第四题 侦查是_______的必经程序。
中国不实行缺席审判制度;
10.1.1 侦查概述

第113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 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 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 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 当依法逮捕。

10.1.1 侦查概述

侦查、预审与“侦审一体化” 第114条 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 事实的案件,应当进行预审,对收集、调取的证据材 料予以核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