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的诗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居的诗短
【1】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王维《竹里馆》
释义: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2】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释义: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
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创作背景: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
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
从此结束仕途,终老田园。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
本诗就是其中的第三首。
【3】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唐·李白《山中问答》
释义: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
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
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创作背景: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开始,李白在安陆(今属湖北)居住十年,曾隐居碧山桃花岩。
此诗当作于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或公元730年(十八年)李白在白兆山桃花岩隐居时期。
【4】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宋·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释义:我家住在有着苍茫如烟的云气和夕阳晚照的乡间,与世上的事情毫不相关。
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
贪图的是任意放纵,蔑视世俗的生活,任凭自己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中衰老,别妨碍自己的处处开心,本来就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就是使英雄无所作为地衰老就像是对待平常是一样。
创作背景: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陆游42岁,因为被人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弹劾,免去了隆兴通判的官职,退居在镜湖三山。
这首词就是这个时候所写的。
【5】
渔父,渔父,江上微风细雨。
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
归暮,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宋·苏轼《调笑令·渔父》
释义:捕鱼人啊,捕鱼人,你总是出没于长江上的微风细雨中。
身披青色蓑衣,头戴黄色箬笠,穿着黄色裤子。
你喝着红酒,吃着白鱼,直到傍晚回去。
傍晚回去,傍晚回去,长笛一声唤醒了你,此时竟不知身在何地?
创作背景: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
顺江而下途中,看到长江中游渔民的水上生活图
景,即兴词作,描绘出渔父与大自然为伍的形象。
【6】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宋·陈抟《归隐》
释义:十年的游历惟有一处曾到过的青山,时常出现在梦中。
高官厚禄金山银山都比不上安稳的睡眠和安贫乐道的生活。
世间最使人发愁的莫过于打打杀杀后新立了君主,而最使人苦闷的正是那人们用来醉生梦死的笙歌。
归隐去吧,带上喜爱的古琴,和平日常读的书籍就可以了,到山间赏野花,听鸟儿自由自在的鸣叫,享有这最自然最美好的春光去吧。
【7】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宋·魏野《寻隐者不遇》
释义:寻仙问道,没成想却来到了蓬莱仙岛,这里到处香气弥漫,松花自落。
仙人到底去了哪里呢?怎么到至今还不回来,这满地的白云幸好没人打扫。
【8】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
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
——唐·韦应物《闲居寄端及重阳》
释义:黎明山色渐明,郊外寺院的晨钟声若有若无地传来,大雪积满幽林,路上人迹罕至。
独居在此反而生出了闲情逸致,没事都不想冒着风尘回到城中。
创作背景:这首诗约是诗人于公元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冬在鄠县沣上所作,当时诗人辞官闲居沣上善福精舍,因闲居日久,有感而发,创作此诗寄赠自己的亲人。
【9】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宋·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释义:黄昏时分,凭栏何处,思绪才如此飘渺无际?就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的僧房。
纵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森森树林,阴阴寺院,暗淡得像一帧退了色的古画;而葑田块块,在水面上零星飘荡,又仿佛是棋盘上割下来的方格子。
秋色苍然,万物萧
索,惟有归鸟偶尔掠过;夕阳西沉,安谧、朦胧,但见寒烟缕缕升起。
更爱它与我的庐舍邻近。
等那雪花纷飞之时,我要重来,观赏那银装素裹的景致。
创作背景:诗人林逋隐居杭州时,结庐西湖之孤山。
孤山之上有孤山寺,这是他常常喜欢登览的胜地。
此诗是诗人在一个秋日的傍晚,在孤山寺端上人房饱览风景时有感而作。
【10】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唐·杜荀鹤《溪兴》
释义:垂钓时突然雨大风急,只能卷起钓丝,走进船舱,拿出盛酒的陶罐,对着风雨自斟自饮。
酒醉睡着后无人唤醒,待到酒醒,才知船儿已经顺着山溪漂流到前溪。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在动乱的晚唐,激情飞扬、疾恶如仇的诗人老来奔走无门,回到家乡九华山,过着清苦的隐逸生活。
创作这首诗时,诗人身处暗世,壮志难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