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答案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套:
A卷:
一、单项选择题(1-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B C C A A A B D C A C D C D B
二、多项选择题(16-3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CD ABCD CD ABCD ACD BD ABCD BCD ACD ABCD ABCD ACD ABCD ABCD ABCD
三、辨析题(31-33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
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答案要点]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既完全是中国的,又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2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它是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观、方法论,在宗旨、目标等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争取解放的思想武器。

3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完全是中国的。

中国革命和建设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是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许多问题靠熟读、背诵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照搬照抄外国经验是不能解决的,这就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正是这个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2、[答案要点]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这时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但是,社会主义因素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处于领导地位,这主要是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经济上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文化上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思想占指导地位,这些社会主义因素,保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3、[答案要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专指我国的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我国的社会主义起点低,它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极端落后的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间又比较短。

因此,当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就
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我们逾越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不能逾越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去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不可逾越的特定的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反映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四、分析题(34-36,每小题9分,37小题10分,共37分。

要求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答案要点] 1这一判断是正确的。

因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已经被打倒,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而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2因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要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统治的任务,民族资产阶级虽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有着反对它们的一面,革命的一面,是无产阶级应该争取和团结的力量,所以称为中间阶级。

3刘少奇所作的中共八大政治报告对“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分析是正确的,因为此时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4即把私营工商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对资本家进行思想改造,依据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2、[答案要点]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是绝对不能丢的,丢了就会丧失根本,就会走到邪路上去。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尽管创立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于不同的时代,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但从本质上看,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首先,它们在思想基础上是一致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在关键时刻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而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其次,它们在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

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毛泽东,都把人民的利益视为高于一切。

邓小平理论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再次,在根本任务的认识上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

邓小平一贯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告诫全党:“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邓小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又不拘泥于个别过时的结论;既珍惜已有的成果和经验,又不断地有所创新和发展,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答案要点]1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坚持党的先进性。

2社会主义要强大,体现优越性,实现民富国强,关键在发展。

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3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

4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只要正确坚持和贯彻发展的思想,我们就能从容应对挑战,克服困难,不断前进,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5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新世纪的历史使命。

4、[答案要点]1改革开放20年,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2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

就是说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向商品农业转变的阶段;由单一的经济结构向农工商综合发展转变的阶段;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的阶段;农民生活由温饱向比较富裕转变的阶段;文化教育由比较落后向比较发达转变的阶段;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向逐步缩小差距转变的阶段。

3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不利于农民,小康的实现和农村市场的开拓。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快速增长,潜力在农村。

开拓农村市场的关键,则在于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的购买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