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江南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成像更清晰,应该将两支蜡烛都点燃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时像将靠近玻璃板
C.做多次实验是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2.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
①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②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③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像距,烛焰的像变大
④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减小像距,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某科幻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太空中,神鹰号飞船发出一枚炮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神鹰号宇航员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只见天狼号火焰滚滚,显然已被炸毁,得意地笑了。
下列关于该场景的评述正确的是()
A.神鹰号宇航员能听到巨响,也能看到火焰滚滚
B.神鹰号宇航员既不能听到巨响,也不能看到火焰滚滚
C.神鹰号宇航员只能听到巨响,不能看到火焰滚滚
D.神鹰号宇航员只能看到火焰滚滚,不能听到巨响
4.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日食时,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
C.雨后,空中出现的漂亮彩虹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
5.关于超市里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光下的绿叶蔬菜看上去绿油油的,是因为蔬菜吸收了绿光
B.打开紫外灯消毒,能看见淡蓝色的紫外线
C.红外探头是通过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来识别体温高的顾客
D.多盏灯光的照射下,地面上几乎看不见人的影子,是因为光绕过了人体传播
6.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自己,镜中的“你”就是自己的像。
关于这个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个正立的实像B.你后退时,镜中的像就小
C.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你到镜面的距离相等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湖光倒影
B.狗的影子
C.筷子“弯折”
D.雨后彩虹
8.小明到湖边游玩,他看到了以下的现象。
其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水中的云朵B.阳光下树的黑影子
C.湖中的游鱼D.人在水中的倒影
9.如下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纸板、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纸板宜选用白色且表面粗糙的纸板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C.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可以为0°
D.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10.某同学通过一块平面镜观察到身后的某车牌为,则该车牌号码为
()
A.F62065 B.F65092 C.F92092 D.F92065
11.如图所示,关于国庆70周年阅兵场景,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B.士兵响亮的口号响彻云霄,是因为声音的音调高
C.周围观众能听到士兵响亮的口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周围观众从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迎风招展的红旗,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12.在实验中经常遇到现象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用的措施合理的是()
A.在测量沿斜面下滑的小车速度时,为方便时间的测量,将斜面倾角调大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用手电筒对着棋子照
C.在研究声音的产生时,为了更明显的看到音叉在振动,将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
D.在研究光的传播时,为了显示光在空气中传播路径,可以在空气中喷洒烟或水雾
二、填空题
13.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迎着月光走,地面上___处是水,背着月光走,___处是水。
(填“亮”或“暗”)
14.如图,小明用一束太阳光探究光的色散现象,AB间为彩色光带,则A处为______光,采用______(黑/白)色光屏实验效果好。
将温度计液泡放在_______(A外侧/AB间/B外侧)区域温度上升最快。
15.光在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km/s,地球跟太阳的距离约为1.5×1011m,那么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需要______s。
16.在暗室内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屏上如图所示,则II 区域为______,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______(选填“A”或“B”)点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上升,因为______具有热效应。
17.光学在生活中应用举例:
①旗杆的影子中午比清晨______(选填“长”或“短”);
②渔夫叉鱼时,鱼叉应对准看到的“鱼”的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③透过露珠可清晰看到细小的叶脉,露珠起到了______的作用。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18.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5°,则此时水面上的反射角会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若此时保持入射点不变,使入射光线顺时针转过10°,则此时的反射角为___________°。
19.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等于______ m/s。
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从地球发射到月球的激光经2.56s后返回地面,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______ m。
20.牛顿利用三棱镜使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_______、紫七种色光;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_______光,所以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
三、解答题
21.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1)请你帮助科学工作者们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______)
(2)海洋深度是多少?________(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3)这种办法能不能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
2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_________。
(2)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______反射。
(3)如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______。
23.现在,一些大厦都用许多大块的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幕墙”),这种外墙既能透射光线也能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1)从外面看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光线照射在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______反射,物体经玻璃幕墙反射后所成的像是_____(填实或虚)像.
(2)如下所示三幅图中,图____能真实反映太阳光线通过玻璃幕墙进入室内的传播途径.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 Up Display),简称HU
A.HUD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在高速行驶时,如果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在前方遇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因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事故.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的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同时驾驶员不必在观察远方的道路和近处的仪表之间调节眼睛,可避免眼睛疲劳,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挡风玻璃所成的是___像(选填“实”、“虚”).
(2)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___(选填“厚度”、“透明度”).
(3)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___度.
(4)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_____(选填“远离”、“靠近”)挡风玻璃.
(5)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
B.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C.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
D.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
25.请阅读《走马灯》回答问题。
走马灯
《燕京岁时记·走马灯》中记载:“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
”走马灯(如图所示)古称蟠螭(pán chī)灯(秦汉)、转鹭灯(唐)、马骑灯(宋),中国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
走马灯的构造是在一根立轴上部装有叶轮,其轴中央装两根交叉细铁丝,在铁丝每一端粘上人、马之类的剪纸。
立轴下端附近装一支蜡烛,蜡烛点燃后,热气上升,形成气流,从而推动叶轮旋转,于是剪纸随轮轴转动。
从外面看,在灯笼纸罩上,剪纸的影子就活动起来了。
根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立轴下端的蜡烛点燃后,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_______,随即上升,冷空气由下方进入补充,产生空气对流,从而推动叶轮旋转;
(2)立轴下端的蜡烛作用之一是提供热源,使空气产生对流;作用之二是提供光源,利用光的__________现象,在灯笼纸罩上形成剪纸的影子;
(3)走马灯利用了气体驱动的原理,如图所示的机器中,工作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____________。
26.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线垂直于地面MN照射,长为1m的轻质细杆一端固定在O 点,一端系着小球A,小球A在竖直面内绕着O点做圆周运动,图中虚线为小球运动轨迹.
(1)在图中画出小球A运动一圈时,其影子在地面MN上的位置范围.
(_______)
(2)若小球运动一周时间为5s,则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A.平面镜后面的蜡烛不能点燃,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时,像距等于物距,将蜡烛靠近玻璃板时像将靠近玻璃板,故B正确;C.做多次实验是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一致,故D错误。
故选B。
2.D
解析:D
①根据题意可知,自制针孔照相机是小孔成像,因此所成实像是倒立的像,故①正确;
②根据小孔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减小时,所成的像会变大,物距大于像距时,是缩小的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是放大的像,故②正确;
③根据小孔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不变时,像距变大,像也会变大,故③正确;
④当物距不变,向前推动内筒时,所成的像变小,光更加集中,会更亮,故④正确;
四句说法均正确,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D
解析:D
宇航员只能看到火焰,却听不到巨响,因为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A
解析:A
A.日食时,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属于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雨后,空中出现的漂亮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原理是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利用凸透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解析:C
A.蔬菜看上去绿油油的,是因为反射了绿光,而不是吸收了绿光,故A错误;
B.人眼看不到紫外线,看到紫外灯发出淡蓝色光为普通的可见光,故B错误;
C.红外线有热效应,可以用红外探头通过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识别体温的高低,故C正确;
D.光在密度均匀的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因此“光绕过了人体传播”错误,故D错误。
故选C。
6.D
解析:D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是实像,故A错误;
B.你后退时,自己的大小不变,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等,那么镜中的像大小也不变,故B错误;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即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你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7.A
解析:A
A.湖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狗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筷子放在水中,看起来像弯折了,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B
解析:B
A.水中的云朵,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故阳光下树木在地面上有影子。
故B符合题意;
C.湖水中的游鱼,是由于光的折射看到鱼的虚像。
故C不符合题意;
D.人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解析:D
A.纸板宜选用白色且表面粗糙的纸板,让光线发生漫反射,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观察到光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可以为0°,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多次实验,得出普遍性规律,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解析:D
平面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由题中图可知,该车牌号码为F92065,故选D。
11.A
解析:ACD
A.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故A正确;
B.士兵响亮的口号响彻云霄,是因为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周围观众能听到士兵响亮的口号,周围观众和士兵之间相隔的是空气,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C正确;
D.周围观众从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迎风招展的红旗,是因为光照在红旗上,红旗发生了漫反射,光进入周围不同角度的观众的眼中,故D正确。
故选ACD。
12.B
解析:BCD
A.在测量沿斜面下滑的小车速度时,为方便时间的测量,小车运动应该慢点,所以将斜面倾角调小,这样小车运动不快,方便时间测量,A项不合题意;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用手电筒对着棋子照,这样棋子反射的光线更多地射向平面镜,所成的像更清晰一些,选项B符合题意;
C.在研究声音的产生时,为了更明显的看到音叉在振动,由于音叉在振动,将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水也会波动起来,这样可知音叉在振动,选项C符合题意;
D.在研究光的传播时,为了显示光在空气中传播路径,可以在空气中喷洒烟或水雾,这样由于光在传播中发生漫反射,会看到光在空气中传播路径,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BCD。
二、填空题
13.亮暗
解析:亮 暗
[1][2]平静的水面,能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发生漫反射;
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多,人感觉水面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暗;
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
14.紫白B 的外侧
解析:紫 白 B 的外侧
[1]太阳光经三棱镜之后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故A 处为紫光。
[2]黑色光屏吸收所有色光,不反射光;白色光屏不吸收光,反射所有色光,故用白色光屏实验效果好。
[3]红外线的热效应最强,故放在红光之外B 的外侧温度上升最快。
15.同一种均匀3×105500
解析:同一种均匀 3×
105 500 [1][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合3×105km/s 。
[3]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的时间为
1135k 500s 1.51010m 310km/s
s t v -=⨯=⨯=⨯ 16.红橙黄绿蓝靛紫B 红外线
解析:红橙黄绿蓝靛紫 B 红外线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分布在II 区域。
[2][3]紫光比红光偏转能力强,所以白色光屏上从B 到A 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紫光之外是紫外线,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可以判断A 之外是紫外线,B 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较强,B 点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上升。
17.短下放大镜
解析:短 下 放大镜
①[1]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然而中午的时候太阳正对着我们,太阳光直射下来;清晨太阳光
斜射下来,所以旗杆的影子中午比清晨短。
②[2]我们从水面看鱼,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看到的是在鱼上方的虚像,所以应该将鱼叉对准“鱼”的下方。
③[3]露珠相当于一个水凸透镜,透过露珠可清晰看到细小的叶脉,看到叶脉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18.不变10°
解析:不变10°
[1]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5°,但水面总是水平的,所以入射光线与水面垂直,故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都不变,则反射角不变。
[2]保持入射点不变,在木板倾斜5°时,使入射光线顺时针转过10°,由于水面总是水平的,则此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入射角为10°;根据光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此时的反射角为10°。
19.3×108384×108
解析:3×108 3.84×108
[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等于3×108m/s。
[2]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s=ct=3×108m/s×1
2
×2.56s=3.84×108m
20.靛红透过的色光【分析】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透明物体
的颜色由其透过的颜色决定的
解析:靛红透过的色光
【分析】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其透过的颜色决定的。
[1]太阳光由红、橙、黄、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
[2][3]红色琉璃纸只能通过红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所以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其透过的色光决定。
三、解答题
21. 3000m 月球周围没有空气,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
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球,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1)在图中延长入射光线,找到入射点,过入射点画出法线,然后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最后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光路图如下:
(2)根据题意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是
1
42
2
t s s =⨯=,
由
s
v
t
=知道,海洋的深度是:1500m/s2s3000m
s vt
==⨯=;
(3)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周围没有空气,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超声波不能到达月球,即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22.漫光路是可逆的
【解析】
(1)在法线右侧,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反射角,由入射角等于40°,可知反射角
也为40°。
如图所示:
(2)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3)如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3.镜面虚 C
玻璃幕墙镜面光滑,所以会发生镜面反射;物体经玻璃幕墙反射后成像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光经过玻璃幕墙会发生折射,光由空气射入玻璃,应该是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玻璃射入空气,应该是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
24.虚厚度 45 靠近 C
【分析】
(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2)由于玻璃有一定厚度,所以产生重影。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分析解答;
(4)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5)为了使像到眼睛的距离大于2m应该充分利用平面镜成像增大视觉空间的特点,分析解答.
(1)[1]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由于光的反射成虚像;
(2)[2]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
(3)[3]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
(4)[4]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随着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减小而减小,当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挡风玻璃;
(5)[5]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利用平面镜成像与物对称,可以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故选C.
25.小直线传播AD
【解析】
【分析】
(1)根据
m
V
ρ=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即体积变大后,密度变小;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走马灯利用了气体驱动的原理,分析选项中分别用了哪种驱动方式。
(1)火焰上方空气加热后体积膨胀,根据
m
V
ρ=,可知空气密度变小,会向上运动;
(2)立轴下端的蜡烛作用之一是提供热源,使空气产生对流;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作用之二是提供光源,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在灯笼纸罩上形成剪纸的影子;(3)走马灯利用了气体驱动的原理,蒸汽机是利用气体驱动,水轮机是利用水的动能,电风扇是利用电能驱动,燃气轮机是利用燃气驱动,故AD符合题意。
26.8m/s
(1)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在地面MN上的位置范围如图所示:
(2)已知杆长为1m,小球运动轨迹的直径为2m,若小球运动一周,影子移动的距离为小球运动轨迹直径的2倍,即为4m,故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
4
5
s m
t s
==0.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