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地理章节程与教学研究-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气候类型——人教版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寒带气候
▼细到什么程度?以谁为准?
◆要不要细到中国气候类型? ——要说明中国气候复杂多样, 用温度带、干湿区也够
湘教版:中国气候类型图
人教版:中国气候类型图 降水柱状和气温曲线图
2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知识教学问题研究
2.1 知识深度的把握 新课学习时理解的深度
湘教版
保护聚落特色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记录历史经济、政治、 体现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精神、
文化、民俗信息
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
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哪个处理得好? ▼什么叫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物质 非物质
聚落 小件文物
语言 艺术 技术 宗教
意义
经济 文化 社会 政治
▼人教版、湘教版如何处理国际组织在国 际合作中的作用?
这些变革对地理教学有何影响?
自然地理教学要留下人文地理的伏笔、悬念
例如: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影响生产生活的哪些是天气, 哪些是气候?
人文地理教学要联系自然地理基础
例如: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从世界自然环境差异来理解
◆以气候为例,哪些是系统地理,哪些是区域地 理?
系统地理:天气与气候,大气环境 区域地理: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气候类型
地球运动
地理现象
自转
昼夜更替
时间差异
公转
四季太阳照射情况不同
五带太阳照射情况不同
◆这样的因果关系对不对?
◆这样讲能理解四季、五带吗?
◆有必要在初中讲吗?
2.2 内容重点的把握
什么样的内容是重点内容?
后续学习要用 重点内容 联系实际好用
考试常用
◆课程标准: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 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3.2 推理的双向性
推理
归纳——从多个个别案例归纳出一般规律 演绎——将一般规律用于个别案例
▼说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何种推理?
读图归纳:
人教版 赤道向两极
年均气温>20℃纬度范围 <-10℃
山顶气温
湘教版 最热、最冷大洲 寒冷区最大大洲
▼你是怎么处理的?
说出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是什么推理? 也是归纳推理
九年义务教育
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
袁书琪
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019.11 福州
工作依据
教育部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编订组成员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编制
组成员 国家考试中心地理高考考试说明编订组成成
员 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副主任 福建省地理高考自主命题专家组组长 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湘教版:只要求宗教与建筑连线 (判断)
▲你是如何处理的?
▼聚落的比较——人教版
东南亚 高架屋
西亚 村庄
建材 √
√
外貌 √
√
层次 √
√
墙厚 ?
厚
门窗 ?
小
因纽特 人冰屋
黄土高 原窑洞
傣族 竹楼
√
√√
√
√√
√
√√
?
??
?
??
▼聚落的比较——湘教版
东南亚民居
地基
?
外貌
?
门窗
?
材料
?
北非民居
? ? ? ?
放在一起——便于联系 相 关 知 识
分 开——难点分散
◆课程标准:用事实说明自转、公转产生的地理 现
象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湘教版 地球形状与气候
人教版 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与气候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哪一种好用? ◆不同学校是否不同?
高中地理没有气候成因
高考有气候成因
高考没有地球运动形成四季、五带的全过 程推导,但有黄赤交角的变式
依托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程标准研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生学业评价 中国教育学会规划课题:网讯技术支持课改研究 省教育学会规划课题:地理课程跨学习领域研究
研究团队
李 晴 南月省 叶回玉 杨亚娜 石 玉 杨晓晶
教 授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旅游学院 教 授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高级教师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硕 士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旅游学院 在读硕士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硕 士 厦门双十中学
人教版
湘教版
世界和平
联合国介绍 国际合作 发展
多个国际组织介绍
活动:收集政治、文化 、科技合作
活动:举例某个组织 的作用
■你是如何处理的?
经济——贸易
国 际
文化——交流
合
作
科技——互惠
政治——互信
▼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气候类型
国
家
海陆位置 交 通
地
理
位
海拔高度
置
相邻位置 国际关系
◆哪个好用?
世界地理在前 —— 由远及近 —— 现代学生对世界并不陌生
中国地理在前 —— 由近及远 —— 入门比较亲切
◆哪个好用?
旧教学大纲下的教材——先中国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材——多先世界 国外教材——多先世界 ▼关键在于,先世界之后,如何处理下列问题:
旧大纲 —— 中国地理 —— 新标准
▼不能只看所用的动词:
“分析”未必是综合分析 “说出”、“懂得”、“描述”等都
有可能是 综合分析
▼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如何综合分析?
数量 ——海多陆少——“水球”
海
陆
分 布
联系
特
陆断、连都有 海连通
点
陆北半球较多
集中
南极大陆/北极海洋
▼从哪些方面分析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 的负面影响?
一因一果
影响
多因一果
?
一因多果
多因多果
▼湘教版、人教版怎么处理?
▼多因多果(湘教版)
人类活动
改变地面状况 排放温室气体
森林 水库
负面影响
气候恶化 全球升温
排放氯氟化合物
臭氧层空洞
城市化
云雾
▼还缺什么?
还缺:
人类活动 废气
大气环境 污染
▼从哪些方面分析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人教版/湘教版如何处理?
人教版
经纬度位置
地理 海陆位置 位置
海拔高度
相关位置
地理位置与地理位置的 特点有什么区别?
▼课程标准: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4.2 纬度位置
纬度 位置
北半球 温带 热带
特点
纬度跨度大 以北温带为主 有热带,无寒带
有何 地理意义?
气温比较适中 气候优越 气候类型多样
有利于
人居 农业
还有何意义?
知识深度
中考、高考时答题的深度
◆课程标准: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湘教版
人教版
———————————————————
地球卫星照片
环球航线
地球真实形状
球面看船
是不规则的
月食时地球在月球
上的影子
——————————————————————
◆哪些要用?哪些不必?
◆课程标准: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 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一因一果 多因一果 一因多果 互为因果
▼以下哪些需要综合分析?
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举例说明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中 说出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 说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说出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
举例说出不同地区存在不同文化传统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说出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 说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说出某一国家语言的概况
有利于什么?
4.3 经度位置
经度位置
东半球 具体经度
特点
世界东方 经度跨度大
有何 地理意义?
经纬度跨度大——国土辽阔(国土与领土有何不同?) 世界东方——自然环境和发展与西方不同 东西时间差异大
4.4 海陆位置
海陆 位置
欧亚大陆东部 太平洋西岸
海陆兼备 特点 亚太中部 地理意义?
海陆大国
连接欧洲与太平洋 交通重要 连接亚太南北
———————————————————
知道气候复杂多样
说出我国气候的
和主要气候类型
主要特征
———————————————————
◆世界气候没有温度带、干湿区 有气候类型
◆中国气候有温度带、干湿区 还要不要气候类型?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没有气候类型 地理高考有气候类型 高考气候类型依据义务教育课程
◆义务教育气候类型要求到什么程度? 课程标准——在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 的分布地区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哪个更重要?
系统地理主要在高中 义务教育以区域地理为主 但区域地理差异要用系统地理解释 要记住一些区域地理事实
◆实用性、开放性,要到哪里去找课程资源?
乡土地理 新闻媒体 网络 图书 自己和有关人的旅行
老师不再有一桶水,但学生的桶里垃圾多
◆怎么知道学生头脑中的思考过程呢?
例如: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1.1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
外部——高中前唯一课程阶段 内部——不规定区域大小次序
这些变革对地理教学有什么影响?
义务教育1—6年级取消地理课程 基于小学完整的地理课程缩影→ 基于零散的科学课程、社会课程的学习
7—9年级地理课程——任务加重 ——课时更紧
——怎么办?
——要更多利用学生生活情境(天气、地震) ——要善于利用其他课程(语文、政治、数
变化不大
第一节 天气 第四节 气候
相对稳定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你是怎么处理教材的?
◆浅化——人教版较好
◆比较
同——大气状况
异——时间长短 变化大小
◆术语—— “状况”比“状态”好 “时间”比“时段”好 “大气”比“大气层”
▲好为什么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全球气候变化 而不是天气变化?
2.4 相关知识的联系
4 地理位置内容丰富
4.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中地理位置为什么重要?
地理课程两大特征之一 ——地域性
地理位置 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性质 ——以区域地理为主
地理位置影响到各种地理要素
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高中没有专门的地理位置教学内容 ——而高考常用到地理位置分析、推导
▼义务教育中地理位置包括哪些内容? ——从哪些方面分析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湘教版
Hale Waihona Puke 人教版海洋的生成和发展 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带(图)
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 在板块交界地带(图) 板块张裂、碰撞造成 的地表现象
◆课标的重点在哪里?哪些内容必要、不必要、缺失?
◆重点在“关系”上 ◆必 要——著名山系分布与火山地震分布的关系
(图上合一) ◆不必要——海洋的生成和发展
板块张裂、碰撞造成的地表现象(除 山系外) ◆缺 失——两者关系(湘教版) 著名山系名称(人教版、湘教版)
人教版
湘教版
读曲线图 ——速度加快 计算增长率 ——各地增速不同
读柱状图 ——速度加快
▼你是如何处理的?
3.3 比较的对应性(可比性)
一点一点对应比较 ——可以列表、表中不能留空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传统
人教版:世界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各有 什么特色,能说出哪些?
屋顶?颜色(灰、绿、白)?层次?(分析)
地形 气候
水量 流速 含沙量 冰期 流域
河流特点
▲要借助“思维导图”显示思考过程
1.3 课程结构
地球与地图
课程结构 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含乡土地理)
地球与地图 世界地理 国本课程 中国地理 乡土地理 地本课程
◆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哪个先那个后?
世界地理在前 —— 一般规律用到中国 —— 演绎法比较可靠 中国地理在前 —— 个别规律上升到世界 —— 归纳法不大可靠
报告提纲
1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总体态势 2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知识教学问题研究 3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4 地理位置内容丰富 5 气候的基础性 6 地形的背景性 7 河流的综合性 8 人口问题的辩证性 9 水资源的地理意义 10 地理课程的自主建设
1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 地理课程改革的总体态势
学)的学习成果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走过场 义务教育与高中地理脱节
——会造成什么后果?
高中地理教师不了解高中前地理学习 高中对义务教育地理返工重教 最重要的高考题基于区域地理(37分)
——用高中地理内容可解,但熟悉区域更 自信
1.2 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
综合性——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 地域性——以区域地理与乡土地理为载体 实用性——解决人地关系问题和生活问题 开放性——开发利用社会、家庭课程资源 过程性——将过程作为课程目标和评价目标
▼怎么处理?用在哪里?
◆各地区地形、高中地形的内、外力有用 ◆联系地质灾害有用 ◆高考有用
2.3 知识体系的构建
概念之间的关系 知 识 体 系
教材内容的编排
◆课程标准:知道“天气”和“气候”的 区别
人教版
湘教版
天气 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大气层在短时段内
多变
的具体状态
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气候 编排
3 九年义务教育 地理课程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3.1 综合分析的重要性
▼综合分析对于地理课程为什么重要?
综合性——地理课程两大特征之一 综合能力测试——当前地理高考 综合分析——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主
要内容 综合分析一般用于哪些方面?
分析地理特征 综 合 分 析
说明地理因果关系
■地理因果关系特别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