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光和眼睛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1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课件新版粤教沪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巩固练
4.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
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
离可能是( )
A.7.5 cm
B.12.5 cm
C.4.5 cm
D.10 cm
基础巩固练
【点拨】物体的高度是2 cm,在光屏上成的像的高度 是4 cm,说明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体应该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该凸透镜的焦距 为5 cm,则物体距凸透镜距离应该大于5 cm小于10 cm, 只有A选项在这个范围之内。 【答案】A
基础巩固练
2.【中考·淄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 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 cm 的光 屏上出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将该蜡烛移动到凸 透镜前25 cm处,则( )
基础巩固练
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
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
能力提升练
9.【中考·成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次实 验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小组成员提出“有哪些方法可以 让光屏上的像变大”的问题,经过讨论后形成两个方案, 而且结果都达到了目的。方案一: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 置不动,只将凸透镜向____左____移动适当距离;方案二: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 和光屏都向____右____移动。
【答案】小;远离;倒立
能力提升练
(4)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 凸透镜,在光屏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所戴的近视眼镜,若 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光屏向________(填“靠 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为 ________(填“实”或“虚”)像。
基础巩固练
3.【中考·咸宁】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将点燃的蜡烛
从离凸透镜40 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 cm处的过程中,像
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基础巩固练
【点拨】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 透镜40 cm 处沿主光轴移到20 cm处的过程中,物距始 终大于1倍焦距,因此凸透镜成实像,由于物距减小, 则像距变大,像变大。故选A。 【答案】A
(2)将蜡烛从1倍焦距外逐渐靠近1倍焦距时,像越来越大,由 于光屏的大小以及光具座的长度有限,可能无法在光屏上 找到清晰的像。
基础巩固练
1.【中考·百色】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15 cm 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蜡烛距透镜45 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蜡烛距透镜20 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蜡烛距透镜18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D.蜡烛距透镜6 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习题链接
素养核心练
12 C
答案呈现
新知笔记
1.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__物__距_____,用u表示。 ___像_____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用v表示。
新知笔记
2.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成像的特点 正倒 缩放 虚实
像物在透镜 同侧或异侧
像距(v)
u>2f u=2f 2f>u>f u=f u<f
能力提升练
7.【中考·眉山】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将焦距f=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 刻度线处后,应将光屏向___右_____(填“左”或“右”)移动, 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__倒__立____(填“正立”或“倒 立”)的像。
能力提升练
8.【中考·绵阳】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 再将焦距为30 cm的凸透镜甲放置在蜡烛和光屏之间适 当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实像;在透镜甲位置 上换上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乙,不改变蜡烛位置,将 光屏__靠__近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适当距离,就可 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缩__小___(填“放大”“缩小”或“等 大”)实像。
能力提升练
(2)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 焰的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 ____c____点上(P是该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此成像特点可 应用在__投__影__仪__上。
【点拨】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的像,蜡烛 应放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即图中的c点, 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投影仪上;
能力提升练
【点拨】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此时固定蜡烛和凸 透镜,在光屏和凸透镜间放上凹透镜,若仍要在光屏上 成清晰的像,由于光线发散,会延迟会聚,则需将光屏 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仍为实像。
【答案】远离;实
素养核心练
12.【中考·凉山】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木 棒,a端在2倍焦距之外,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 如图所示,那么木棒在光屏上的像是( ) A.a端变细,b端变细 B.a端变粗,b端变粗 C.a端变细,b端变粗 D.a端变粗,b端变细
能力提升练
10.如图A′B′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水平线是主光 轴,请在图中作出凸透镜和它的一个焦点的准确位置。 解:如图所示。
能力提升练
11.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 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1_0_.0___cm。
【点拨】根据焦距的定义,此时光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 离为焦距f=40.0 cm-30.0 cm=10.0 cm;
倒立 _缩__小_ 实像 倒立 _等__大_ 实像 倒立 _放__大_ 实像
不成像 _正__立_ 放大 虚像
异侧 异侧 异侧 —— 同__侧__
2f>v>f v=2f v>2f —— v>u
新知笔记
(1)当u=2f时,在透镜的另一侧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用 蜡烛做实验时,由于烛焰的大小变化不定且难以测量,因 此用发光二极管代替蜡烛效果较好。
能力提升练
(3)通过实验,小明发现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清 晰像越________(填“大”或“小”)。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 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_(填“靠近”或“远 离”)凸透镜,此时在光屏上成的清晰像是________(填“倒 立”或“正立”)的。
能力提升练
【点拨】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变化规律可知,蜡烛离凸透 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越小;把蜡烛向凸透镜靠 近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凸透镜,此 时在光屏上成的清晰像是倒立的;
素养核心练
【点拨】因此时b端位于凸透镜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 故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因a端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 之外,故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所以木棒所成的像 将是a端变细,b端变粗。故选C。
【答案】C
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基础巩固练
【点拨】在距离凸透镜2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与 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0 cm=2f,则f=10 cm。若将该 蜡烛移至透镜前25 cm处时,此时物距u=25 cm,则物距 u>2f,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如果将蜡 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 cm 处,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以 应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 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 【答案】B
能力提升练
5.【中考·十堰】小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 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u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能力提升练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 B.当u=15 cm时,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虚像,这是投影
仪的成像特点 C.当u=25 cm时,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
机的成像特点 D.把蜡烛从距凸透镜15 cm处移动到30 cm处的过程中,
像逐渐变大
能力提升练
6.【中考·盘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 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 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凸透镜焦距是15 cm B.照相机利用了此成像规律 C.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 D.保持蜡烛不动把凸透镜移动到35 cm刻度线处,光屏 向右移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HY版 八年级上
第三章 光和眼睛
第6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1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新知笔记
1 物距;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答案呈现
2
缩小;等大;放大; 正立;同侧
习题链接
1B 2B
基础巩固练
3A
4A
答案呈现
习题链接
能力提升练
答案呈现
5C 6B 7 右;倒立 8 靠近;缩小
9 左;右 10 见习题 11 见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