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名校作文审题立意及答案(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名校作文审题立意及答案(三)
姓名:班级:
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

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命题意图
作文题目属于“时事话题型”任务驱动式作文,这则材料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当今时代中有价值的人事,强化作文“文章和为时而著”的社会性。

考生由“英雄”引发的思维点也应该落在“当下”,不要跳脱“时代”的背景。

此外,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思辨、文化、审美能力,本材料也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思辨能力——学生对“英雄观”的表述涉及文化价值观的考查,对当今“英雄”的有无、“英雄”与“偶像”的比较、古今英雄的异同等分析,则考验学生的理性思辨力。

二、作文题解
本则材料涉及两个层次,两个选择,两个概念,一个是非问。

两个层次,首先是古典诗词即历史中的“英雄”。

杜甫与辛弃疾作品里的“英雄”,即传统英雄形象,他们聪明秀出,胆力过人,无私忘我,不辞艰辛……他们多生逢乱世,时势造英雄。

正如金庸在武侠世界中建构的,“侠之大也,为国为民!”英雄的个人机遇与家国情怀紧密联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泪流满襟”。

另一个层次,则是“而今时代”的英雄。

当今时代,远离战火,四方平定,百姓乐业。

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匡时济世的机遇,民智已启,民生已成,更强调“本我”,强调精神富足大于世俗“功业”的建立。

而这个时代的“英雄”,到底有何特质?有何内涵?
两种选择,体现命题的开放性。

选择“英雄辈出”,最重要的要明确“当今时代”的“英雄观”。

作文要求考生对“英雄”有清晰的阐释,廓清概念。

比如特别强调“利他”,在这个个人利益至上的时代,仍然有人以“自我奉献”甚至“终身奉献”为己任,就像“开山岛”;比如特别强调“引领”,不止于匠人精神,更多是在“精益求精”之上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甚至推动人类进步的高度,就像“袁隆平”;还有特别强调“个人信仰”,基于正向的信仰,会形成强大的人格力量,最终获取自我与时代的尊重,就像“田家炳”;再比如形同“最美教师”“最美司机”的列举,尽管身份平凡,但在人生的机要处为他人抛弃自我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做出常人难以做出的选择,这一定是英雄情怀在支撑……
两个概念,体现命题的思辨性。

选择“只有偶像,没有英雄”,要把“偶像”与“英雄”的异同写明白。

如果把“偶像”狭义地理解为“被追捧的作家、娱乐圈艺人或在某些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且,把“偶像崇拜”
解读为一种社会乱象,那么文章可以偏向“驳论”偏向“反思”,注意归因,集中笔墨于社会因素的挖掘。

如果把“偶像”与“英雄”辩证统一起来,“偶像”的类型有很多,可以是演艺明星,可以是科研专家,可以是大国工匠,也可以选身边的敬业标兵;那么神坛上的英雄落入人间,一个“英雄消解”“偶像丛生”的时代也是幸福的,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当成偶像,争做英雄!
“一个是非问”——“而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体现命题的限制性。

这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重要“标志”,行文一定要以此为切点,不要视而不见,缺乏对“考场作文”的敏感度。

同时结合上面关于材料的分析,具体且有层次地回答这个问题。

同时可以适当延展,结合时代特征,谈谈对于“寻找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等命题的呼唤,或对“抹黑英雄、盲目崇拜英雄”等现象进行批驳与深思。

起评分:44分。

三、行文偏差
1、对于宝贵的东西,我们需要“建构”,大于“解构”。

“英雄观”是个重要命题,如果粗暴地论断“而今时代个性自由,不需要英雄”,格调低下,文章会判低分。

当然,能与“偶像”放在一起辩证解析,则另当别论。

2、对“英雄”概念界定的不清楚或者不准确,英雄一定是做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品质;如果仅仅局限在“平凡世界伟大的小人物”,“人人皆可为英雄”,甚至是“父母亲朋同学邻里”的闪光点,这个认识高度是不够的。

3、材料堆砌。

感动中国、“金庸”跟“超级英雄”、科研界文体界标兵丛生,缺乏考生个人的整合与议理。

举例不当、举例俗套、举例篇幅比重不合理等都要注意。

4、材料贫乏,通篇论理。

受“事件型”任务驱动式作文的影响,有部分文章通篇道理论证,论证手法单一,没有兼顾议论文的三要素。

5、“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要求考生的作文中要有“我”的存在,“我”的口吻,我手写我心,表现“我”对“英雄”相关问题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6、书写端正。

注意字体间架结构,大小适宜。

不要涂抹。

标题要有,此外,不要写残篇。

四、下水文欣赏
装上一个英雄的内核,才能成为真的偶像和偶像崇拜英雄与偶像必然矛盾吗?而假定了他们对立也好,当偶像不是英雄,英雄不被视作偶像的时候,能形成思考驱动,英雄成不了偶像意味着被埋没,为什么?什么样的偶像才更值得我们去崇拜?
其实并不复杂,“漫威”里的钢铁侠如果可以被称为英雄,不只是胸口装了一个核动力的芯,其内心也是满满的英雄内核。

英雄的内核或者说内涵是什么?古今所同者,是拯救与引领,慈悲与抚慰。

今天的袁隆平们,让亿万民众吃饱肚子,然后大家才有精力欣赏偶像;程开甲们,默默奉献于国防,捍卫国土安全,然后才有大众放心听演唱会的静谧的夜晚。

当然世俗所谓“偶像”的古天乐,捐助的希望小学遍中国,这个时候,他也是英雄。

当然今天的英雄未必都得如诸葛亮有大功业,也不一定都得如孙仲谋身份显赫。

只要有英雄的内核。

火场上逆行的消防队员;大雨中在下水道口作标记的路人;还有台湾金马奖颁奖仪式上大家口中的世俗偶像,他们抵制台独口号的时刻,也是英雄的样子。

是不是英雄辈出?
而如果说没有英雄只有偶像,或者说英雄辈出却视而不见,是因为崇拜者也缺少了那个英雄内核。

鲁迅曾说:“拿破仑的战绩,和我们什么相干呢,我们却总敬服他的英雄。

甚而至于自己的祖宗做了蒙古人的奴隶,我们却还恭维成吉思汗……”当下那些以极端分子为偶像的青年,甚至穿着日本的军服照相的精日分子,行为上的偶像崇拜,皆因骨子里视极端者为英雄。

而这比简单的以金玉其外的小鲜肉为偶像更可怕。

他们自身黑化了那个本发着光的内核。

所以,我们担忧真正的英雄被冷落,也担心大家崇拜的偶像其实不配成偶像。

更担心偶像崇拜本身就很低水准——被所谓偶像带低,然后不识英雄。

就如我们有没有认识到钢铁侠成为偶像不该是核动力的内核驱动下的强大武力征服我们,而是他还告诉了我们那个英雄内核驱动他对谁使用武力。

不止如此,我们还应能辨清,可以把为救人命而闯红灯的司机当英雄,但绝不能在马拉松赛道上去递送国旗。

这个时代的英雄(偶像)和英雄(偶像)崇拜,不止不脱离英雄内涵,也绝不再是粗放的线条轮廓。

五、经典标题
1、《何人惜英雄?》(1班吴雨菡)
2、《英雄不死》(1班姚徽阅)
3、《无名!无悔!》(1班邢素)
4、《不识英雄是为哀》(3班袁颢宸)
5、《其真无英雄耶?》(4班王子冉)
6、《江山代有英雄出》(7班沙奕达)
7、《民族脊梁》(13班张明禛)
8、《古今英雄,其魂一也》(21班高硕)
9、《做时代的“超级英雄”》(29班王逸群)
10、《英雄与世长存》(32班王晨)
11、《时代英雄,伟岸且永驻》(33班徐雯琦)
12、《时代为英雄加冕》(35班王梓宁)
13、《英雄不老,赞歌长存》(36班李笑语)
14、《泱泱华夏,英魂不灭》(36班孟祺语)
15、《如今人杰依旧》(38班洪羽贝如)
16、《新时代,新英雄!》(42班陈文静)
17、《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50班刘璇)
18、《英雄辈出,成风化人》(54班张翰清)
19、《让英雄永存!》(56班陈萱)
六、经典素材
1、(“平语近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2016年11月,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

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2015年9月,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
2、中国的科学研究领域从不缺少默默奉献、潜心钻专研的英雄,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克勤克俭。

古稀之年还在苦心钻专研水稻品种的“水稻之父”袁隆平;一心扑在地球深探领域的“科研疯子”“拼命黄郎”黄大年;被网友称赞为龙之角、凤之冠,国之栋梁的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这些科学巨人身上无不具有敢为天下先的科研勇气、能为天下先的科研素养、必为天下先的科研决心。

他们是代表国家意志的“超级英雄”,中国拥有了这样一批科研英雄,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公交司机吴斌心系民众的安危,忍住钻心的疼痛,保住了一车人的性命,他是我们的英雄;天津爆炸事件中,年轻的消防队员忍受毒气的侵袭,冲进灼人的火焰,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歌,他也是英雄;南海领空被非法入侵时,是心系国家权益的王伟撞向敌机玉石俱焚震慑了敌人,他也同样是英雄……危难时刻,平凡人心底的星火被点燃了,瞬间划破了危难的阴霾,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这时候他们是觉醒的、伟大的,成为大众意志甚至国家意志的代言人。

4、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了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5、几百年前,在秦淮河的灯影中,杜牧曾感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而几百年后,“商女”已然成为光彩夺目的职业。

几百年的风云变幻,使一个曾经视之为草芥的身份,演变为聚集大众注意力的焦点行业。

一方面,我们欣喜于时代的发展带来了人人平等、职业无贵贱的观念;而另一方面,我们又沉思,这样的关注是不是过火?
6、近期走红荧屏的主旋律纪录片《我爱你,中国》,记录着激情燃烧的当代军旅传奇,向人们诉说我们时代的英雄故事。

“沙场之花”袁远、“雪域雄鹰”周宇峰、“草原战狼”满广志、“雷达兵王”刘卫民、“冰花男神”张书辉……有血有肉的人物,心有大我的情怀,至诚报国的志向,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出强烈的“英雄的气息”,让这部纪录片产生如此撼人的情感、引来如此强烈的共鸣,上线10天就获得3300多万次点击。

正如网友的感慨:“他们不过是平凡人,却替我们承受了难以承受之重,为他们点赞。


7、10月19日,2018年女排世锦赛半决赛打响,中国女排苦战五局,最终以2比3惜败意大利队,止步半决赛。

尽管输掉了这场关键比赛,但中国女排虽败犹荣,让中国观众不能不动容,她们在关键时刻的呐喊,临危之际的爆发,时时唤起国人内心熟悉的感觉——女排精神。

从1981年夺冠至今,37年来,女排精神总是与国家每个历史发展的节点相契合,女排顽强的拼搏精神最终汇聚成为一种民族的精神。

从几十年的发展道路看,女排也经历了跌宕起伏。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
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

8、路遥代表着严肃文学的尊严,以及茅盾文学奖的脸面,他比同乡陈忠实和贾平凹都更有资格得多。

路遥的谦逊、朴实、憨厚、乡土,是文学最纯粹的底色,给人最没有公害的亲和,以及最没有戒心的信赖。

路遥,在最好的年纪患上绝症,然后写啊写,写到死那一天,没有享受一天的尊荣。

夸父倒在逐日路上,舜帝死在南巡途中,都注定比寿终正寝多一份神性色彩。

写到死的路遥也是如此。

路遥的墓地上有一句话: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路遥只活了42岁。

好在文学的成就和年龄没有必然关系,可是,你还是不得不承认,对人生这本书,路遥又比谁都读得认真与痴情。

9、当今,崔永元冒着生命危险揭露这个社会的假恶丑,他是精神上的硬汉,代表这个时代的国家意志,代表广大人民的意志,他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

七、优秀样文及评点
请横屏欣赏样文图片
样文一:《何人惜英雄?》
样文一评点:
作者发问入题,着实令人心动,发人警醒。

继而对比引题,破题精准,不乏精彩修辞。

收之以设问,使读者再次陷入沉思。

三个“君不见”,化用得当,展开铺排,对仗工整,张弛有度,原来英雄就在当今,只因少了发现。

接着作者当头一喝——偶像横行,英雄冷落,义正言辞地抨击当下扭曲之怪现状。

不足之处,没有“乘胜追击”,少了“剥茧抽丝”之锐气。

此段大有重复二段之嫌;但亦有佳句,俳句得当,文字功底撑起了赘余之体。

虽有反思与感悟却只是“浅尝辄止”,顿显“强弩之末”之感。

可尝试从英雄主义在当今时代的消解之因探入深究。

样文二:《英雄不老,赞歌长存》
文二评点:
本篇文章,考生的思考高度从题目中已可见一斑,较有力量。

进而用排比句式开头,引出作者的态度,说明较好地理解了材料内容,且关注到作文的任务要求。

之后在行文中,考生用鲜活的实例,点明了“时代”和“英雄”,顺理成章的进入关于这个时代“偶像”与“英雄”的反思,点出“民族的高度在于内部高度”,整体论证比较有力,语言亦有文采,卷面漂亮。

同时文章虽骨架硬朗,但层次上略欠清晰,缺少对“英雄”“偶像”两个概念的厘定,相较于例证,语言气势略压过文章内容,且对“曾几何时”使用错误,应注意表达。

样文三:《英雄辈出,成风化人》
样文三评点:
开篇语言很强势,文白交错,整散结合。

紧扣了“英雄”“时代”等关键词,观点鲜明;“成风化人”,英雄效应的定位准确且独特。

正文中关于“英雄内涵”与“英雄使命”的界定与铺排非常漂亮,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学养跟宽阔视野。

文章中后段,对于“英雄缺失的时代”的探讨加强了文章深度,能多角度看待问题解构问题,值得所有考生学习。

结尾以“我辈”的口吻来重申“英雄”,作者与万千英雄遥遥呼应,具有很强的文字感召力。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①“我们太需要在银幕上看到一个中国的超级英雄了……电影表现的也不是具体的硬汉,而是国家意志的强硬。

”吴京谈到影片《战狼2》时这样对媒体说。

②“如果英雄意味着个人主义,那么我认为不需要。

如果英雄意味着觉醒,意味着伟大,那么我认为迫切需要。

”网友在“知乎”上如是说。

③有失败,有英雄,但没有什么失败的英雄。

文天祥、史可法都是大大的成功的英雄。

英雄从不失败,他在天塌时也会捞到天鹅。

一一李敖
④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⑤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罗曼•罗兰
⑥内心贫乏和感到自己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

一一萨特
有人说,今天是“后英雄时代”。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否还被需要?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
请从上面材料中选择两到三则材料为基础立意,谈谈你对“英雄”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勇于探究、批判质疑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审美情趣
健康生活:自我管理、健全人格
社会参与:社会责任
审题
限制性
1.“从上面材料中选择两到三则材料为基础立意”“谈谈你对‘英雄’的思考”,题目引导语要求联系两到三则材料来谈自己“对‘英雄’的思考”,如不能联系材料则为跑题。

2. “有人说,今天是‘后英雄时代’”“什么是英雄?英雄是否还被需要?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这个引导语暗示了考生的思考方向,万万不可丢掉的是“今天”二字,所有的问题离开这个背景就失去了论证的意义。

3.题目要求“选择两到三则材料为基础立意”谈谈你的思考,因此考生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表现思考的深度和论证的精彩。

开放性
1.材料组合是自由的。

不管是何种组合,只要理性分析“要不要英雄”以及“英雄应该有什么品质”,并恰当举例,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即可。

2.“谈谈你的思考”,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需要学生理性思考。

考生可以回答在今天“什么是英雄”“要不要英雄”以及“英雄应该有什么品质”,要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也可以根据现实多角度论证英雄在和平年
代不被需要的原因并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还可以从时代、国家的角度论述不同情况下需要不同的英雄……只要能自圆其说,有思考深度即可。

3.文体是自由的,可以通过记叙一个人的几件事来表明你对英雄的看法,也可以通过写议论性散文阐发你的观点。

但就“谈谈你的思考”这一要求来说,议论文体更容易表现思考的深度。

解题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思辨、文化、审美能力,本材料直接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思辨能力——阐释“你对‘英雄’的思考”体现文化价值观,分析“英雄是否还被需要”则考验学生的思辨力。

写作本题,关键是要确定“英雄”的标准,并要知道“代代英雄,标准不同”。

可以从各个时代的历史人物入手分析,还可以对现实人物进行分析,或在对比分析中感受英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

各式各样的英雄让我们拥有英雄情结,为我们战胜困难找到动力。

参考立意
①②⑥组合:这个时代依然需要英雄。

①②⑤组合:我们需要不自私、不被卑下情操屈服、代表国家意志的英雄。

③⑤组合:英雄永不失败。

③④组合:只要面对困难勇敢拼,即使失败也是英雄/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英雄。

……
范文展示
今天,中国仍需要英雄
反复品读材料中关于英雄的内容,我比较赞同吴京和“知乎”网友的观点,任何时候中国都需要“表体现国家意志的超级英雄”,他应该“不自私、能觉醒、够伟大”。

今天,中国依然需要英雄。

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英雄,当国家利益被忽略、民众权益受损害时,他们会挺身而出。

当年,鲁迅冒着生命危险揭露走狗文人及政府的丑恶嘴脸;鉴湖女侠秋瑾冒着被砍头的风险恶果宣传革命;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选择等待抓捕而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迈。

他们是英雄,面对生死,他们勇敢、无畏地站出来,维护大众利益,完成国家意志;当今,崔永元冒着生命危险揭露这个社会的假恶丑,他是精神上的硬汉,代表这个时代的国家意志,代表广大人民的意志,他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

有人说:和平年代,英雄的用武之地何在?发此疑问者只看到“世界安定如一潭幽幽湖水,宁静美好”,殊不知,这样的岁月静好正是仰赖于英雄的负重前行。

杨利伟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飞天英雄,我们只看到飞天归来时他收到的掌声和鲜花,却没看到他在飞天前艰苦卓绝的训练,以及飞行中要面临的许多未知的危险,他每向前迈进一步,都需要极强大的素质、智慧和勇气做支撑。

中国太空事业要发展,就需要更多的杨利伟这样的英雄。

从他们身上,我们才能看到国家未来光辉远大辉煌美好的前景和希望。

中国的科学研究领域从不缺少默默奉献、潜心钻专研的英雄,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克勤克俭。

古稀之年还在苦心钻专研水稻品种的“水稻之父”袁隆平;一心扑在地球深探领域的“科研疯子”“拼命黄郎”黄
大年;被网友称赞为龙之角、凤之冠,国之栋梁的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这些科学巨人身上无不具有敢为天下先的科研勇气、能为天下先的科研素养、必为天下先的科研决心。

他们是代表国家意志的“超级英雄”,中国拥有了这样一批科研英雄,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英雄,星火是学前故事的英雄情结,也是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更是惊世骇俗的精神源泉。

公交司机吴斌心系民众的安危,忍住钻心的疼痛,保住了一车人的性命,他是我们的英雄;天津爆炸事件中,年轻的消防队员忍受毒气的侵袭,冲进灼人的火焰,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歌,他也是英雄;南海领空被非法入侵时,是心系国家权益的王伟撞向敌机玉石俱焚震慑了敌人,他也同样是英雄……危难时刻,平凡人心底的星火被点燃了,瞬间划破了危难的阴霾,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这时候他们是觉醒的、伟大的,成为大众意志甚至国家意志的代言人。

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了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我们呼唤英雄情结,呼唤英雄横空出世。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①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

——法捷耶夫
②盲目地听从、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蠢物,他们的头脑只是别人的跑马场。

——闻一多
③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众多明星在微博上呼吁大家“守望和平”。

④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日韩两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也进入了我国的文化市场,形成了“日韩潮流”的现象。

一些中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的发型、服饰等。

⑤2017年,国内多家公司推出了10余位虚拟偶像(“画”出来的人物)。

业内确定虚拟偶像洛天依已经盈利,她的魅力也得到了青少年的认可。

⑥父亲辛苦打工卖面条,12岁少年小赵却沉迷快手直播,半个月狂刷支付宝3万余元打赏主播。

学校论辩社将举办一场以“偶像崇拜是否利大于弊”为辩题的论辩赛,请结合上述材料,选择正方或反方写一篇论辩陈词,或者以主持人的身份综合两方的观点写一篇总结陈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湖南省长沙市炎德·大联考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一)。

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请关注“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