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486529_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04.084
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行超声引导下髂
筋膜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的效果及对睡眠
质量的影响
杨艳1,孙贺1,方杰2
1.徐州仁慈医院麻醉科,江苏徐州221000;
2.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proximal femur fracture, PFF)患者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11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60例老年PFF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全麻)与观察组(30例,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全麻)。
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水平、疼痛及睡眠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为(150.32±10.23)、(0.42±0.02)mg均小于对照组的(265.56±20.45)、(1.15±0.06)mg,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为(12.45±1.02)、(10.32±1.05)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7.69±1.35)、(14.17±1.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04、63.220、16.962、13.039,P<0.05)。
在切皮时(T1)、手术开始30 min(T2)及术毕时(T3),观察组MAP、H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VA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PFF患者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全麻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关键词]老年股骨近端骨折;超声引导;髂筋膜神经阻滞;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2(b)-0084-04
Effect of Ultrasound-guided Iliac Fascia Nerve Block Combined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oximal Femur Fractures and the Effect on Sleep Quality
YANG Yan1, SUN He1, FANG Jie2
1.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Xuzhou Renci Hospital, Xuzhou, Jiangsu Province, 221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Hand Surgery, Xuzhou Renci Hospital, Xuzhou, Jiangsu Province, 22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ultrasound-guided iliac fascia nerve block combined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and the effect on sleep qualit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oximal femur fracture (PFF). Methods Sixty el⁃derly patients with PFF admitted to Xuzhou Renci Hospital from May 2020 to Nov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0 cases receiving femoral nerve block combined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under ultrasound guidance) and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receiving iliofascial nerve block combined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under ultrasound guidance)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Anesthesia effect, hemodynamic level, pain and sleep quality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osage of propofol and remi⁃fentanil in observation group (150.32±10.23) mg and (0.42±0.02) mg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265.56±20.45) mg and (1.15±0.06) mg, extubation time and recovery time of (12.45±1.02) min and (10.32±1.05) min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17.69±1.35) min and (14.17±1.23) min,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7.604, 63.220, 16.962, 13.039, P<0.05). MAP and H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time of incision (T1), 30 minutes after the operation (T2)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T3), and the
[基金项目]徐州市卫生健康委科技项目(XWKYHT20210550)。
[作者简介] 杨艳(1985-),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疼痛的基础和临床工作。
[通信作者] 孙贺(1986-),男,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围术期重要脏器保护的临床工作,E-mail:*****************。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VAS and PSQI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Ultrasound-guided iliofas⁃cial nerve block combined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FF,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patients' sleep quality.
[Key words] Elderly proximal femur fracture; Ultrasound guidance; Iliac fascia nerve block; Sleep quality
股骨近端骨折(proximal femur fracture, PFF)高发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骨骼退行性病变等是导致老年PFF发生的主要原因[1]。
近几年我国老龄化严重,老年PFF发病率较高,骨折后患者无法正常行走,骨折部位持续疼痛,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生理功能,还会导致患者滋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2]。
目前在实际临床中,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老年PFF患者的常用方式,该手术能有效缩短骨折恢复时间。
麻醉是手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操作,但受老年人身体素质、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患者会对麻醉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选择安全高效的麻醉方式,有利于降低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3-4]。
本研究选择2020年5月—
2022年11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60例老年PFF患者为研究对象,侧重分析全麻+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PFF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0~89岁,平均(70.45±2.15)岁;体质量48~79 kg,平均(58.15±2.16)kg。
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4~87岁,平均(70.52±2.19)岁;体质量47~78 kg,平均(58.23±2.19)kg。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编号:XZRCLL-LW-202302001)。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PFF的诊断标准;②符合手术指征;③年龄≥60岁;④精神状态正常;⑤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分裂、焦虑症等精神类疾病患者;②对本次使用药物过敏患者;③恶性肿瘤、凝血异常患者;④肝肾、心脏功能患者。
1.3方法
观察组采用全麻+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
全麻:术前禁食8 h、禁饮2 h,排空膀胱,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建立外周静脉通道,监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无创血压,桡动脉穿刺置管进行有
创血压监测等;采用咪达唑仑注射液(国药准字H10980025;规格:2 mL∶10 mg)+依托咪酯乳状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20511;规格:l0 mL∶20 mg)+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43314;规格:1 mg)+罗库溴铵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23188;规格:2.5 mL∶25 mg)进行全麻诱导,剂量分别控制为0.04 mg/kg、0.3 mg/kg、5 µg/kg、0.6 mg/kg,待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给予气管插管并进行机械通气。
手术期间实时监测心率、血压等变化,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乳状注射液(国药准字J20171055;规格:20 mL∶0.2 g)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状态。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如下: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调节为舒适仰卧位;使用SONIMAGE HS1型便携式超声,调节频率为4~8 MHz,校正参数后用一次性超声探头保护套包裹探头,消毒铺巾;在此间隙注入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0137;规格:10 mL∶100 mg);使用针具为一次性使用神经阻滞针(国械注准20163081782;规格:0.7×90 mm),进针定位于髂前上棘、耻骨结节连线中外1/3处向尾端2 cm处,探头与髂前上棘垂直放置,并缓慢顺时针旋转以寻找经典的“领结征”,由腹内斜肌、缝匠肌、阔筋膜、髂肌与髂筋膜构成。
在此位置找到髂筋膜间隙超声图像,行平面内进针,穿刺完成后注入5 mL生理盐水以确定间隙区域,注入罗哌卡因(0.3%)30 mL,在水分离技术辅助下,不断扩大邻近间隙,并观察局麻药扩散程度。
对照组采用全麻+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全麻操作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将于腹股沟韧带下方放置探头,滑动探头显现股动脉声像,外侧为股神经。
平面内进针,在股神经外膜下注入0.3%盐酸罗哌卡因30 mL。
术中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术后拔除气管后转入PACU复苏。
1.4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药用量,患者苏醒、拔管时间。
②在入室时(T0)、切皮时(T1)、手术开始30 min (T2)、术毕时(T3)监测PF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包括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率(heart rate, HR)。
③对比两组术后2、6、12、24 h疼痛评分: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5]量表评估,10分为剧烈疼痛,0分无痛。
④对比两组术后1、2、3、4周睡眠质量: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6]量表评估,0~3分/项,共7项,得分与睡眠质量负相关。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
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小于对照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对比
在T0时间点,两组MAP、H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时间点MAP、HR 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VAS与PSQI评分对比
观察组术后2、6、12、24 h的VAS评分以及术后1周、2周、3周、4周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在老年PFF患者治疗中手术与麻醉相辅相成,安全的麻醉方案能有效维持手术期间患者生理指标的稳定,降低患者应激反应[7]。
全麻、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等是近年来常用的麻醉方式,不同麻醉技术在老年PFF手术患者中的效果也有差异[8]。
髂筋膜间隙是位于髂筋膜和髂腰肌之间的一个潜在的筋膜间隙,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以及闭孔神经走行于其间。
在髂筋膜间隙注入局麻药有利于对大腿前侧的大收肌、长短收肌,外侧的股四头肌群以及大腿前外侧的皮神经支配区域进行有效阻滞[9]。
股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涉及的神经支配比较复杂,包括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以及部分坐骨神经。
只有将这些支配神经尽可能多地进行阻滞,才能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10]。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超声技术在老年PFF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广泛应用。
超声探头引导下,能够清晰观察到髂筋膜间隙,定位精准,能够有效保证麻醉药物的注射位置准确,促使麻醉药物均匀分布在髂筋膜间隙,操作简单且起效时间短[11-12]。
超声引导下的髂筋膜神经阻滞麻醉,且对患者的手术体
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对比(xˉ±s)
组别
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值
P值
MAP(mmHg)
T0
70.45±1.23
70.42±1.20
0.096
0.924
T1
89.36±2.16
97.25±1.23
17.386
<0.001
T2
88.12±1.25
96.37±2.23
17.676
<0.001
T3
89.11±1.45
97.11±2.15
16.897
<0.001
HR(次/min)
T0
74.11±1.34
74.08±1.30
0.088
0.930
T1
88.25±1.25
93.24±2.16
10.952
<0.001
T2
86.26±2.16
92.45±2.54
10.168
<0.001
T3
89.36±2.46
93.57±3.26
5.646
<0.001
表3 两组患者VAS与PSQI评分对比[(xˉ±s),分]
组别
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值
P值
VAS
术后2 h
5.12±1.12
4.25±0.65
3.680
0.001
术后6 h
4.25±0.36
3.16±0.19
14.666
<0.001
术后12 h
3.77±0.24
2.15±0.31
22.633
<0.001
术后24 h
2.10±0.25
1.10±0.11
20.054
<0.001
PSQI
术后1周
18.12±1.23
15.25±1.32
8.713
<0.001
术后2周
13.25±1.05
10.45±1.24
9.439
<0.001
术后3周
8.12±1.47
5.26±0.75
9.492
<0.001
术后4周
4.25±0.65
2.12±0.15
17.489
<0.00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xˉ±s)
组别
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值
P值丙泊酚用量(mg)
265.56±20.45
150.32±10.23
27.604
<0.001
瑞芬太尼用量(mg)
1.15±0.06
0.42±0.02
63.220
<0.001
拔管时间(min)
17.69±1.35
12.45±1.02
16.962
<0.001
苏醒时间(min)
14.17±1.23
10.32±1.05
13.039
<0.001
位无特殊要求,患者配合度高,可操作性强,适用性广泛[13]。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尽管对股骨近端骨折的手术也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其镇痛效果远不及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14]。
如果能将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股外侧皮神经以及闭孔神经进行麻醉也能达到类似的麻醉效果,但也势必会导致局麻药的使用剂量以及穿刺次数的增多,这也将增加患者的痛苦与感染概率[15-16]。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T1、T2、T3时间点,观察组MAP为(97.25±1.23)、(96.37±2.23)、(97.11±2.15)mmHg高于对照组的(89.36±2.16)、(88.12±1.25)、(89.11±1.45)mmHg,观察组术后2、6、12、24 h的VAS评分,术后1、2、3、4周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在史双友等[17]的研究中发现,研究组(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全麻)在镇痛后T1(1 h)、T2(2 h)、T3(3 h)时间点患者的MAP为(103.9±8.2)、(116.3±6.0)、(119.2±5.7)mmHg高于对照组的(94.6±10.2)、(97.7±10.1)、(99.6±10.2)mmHg (P<0.05),这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可见该麻醉方式的实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降低术后疼痛感,且麻醉药物使用量较少,缩短拔管和住院时间,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
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持续性疼痛会导致患者夜间难以入睡,精神疲劳,患者无法得到充足的休息,进而影响老年PFF患者的术后康复[18]。
综上所述,老年PFF患者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全麻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睡眠质量改善,降低患者疼痛感。
[参考文献]
[1] 楚双萍,朱忠权,蔡振,等.超声下髂筋膜神经阻滞对高
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血流动力与术后疼痛的影响[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2,25(2):218-221. [2] 张燕,陈海林,徐秋妹.髂筋膜-骶丛神经阻滞对老年
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22,20(35):154-157.
[3] 张苗,沈俊枫.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术中采用全麻联合
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的临床效果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22,27(4):785-786.
[4] 王建伟,林康,徐景友,等.超声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
合全麻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麻醉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21,26(1):191-192.
[5] 王静.静脉麻醉复合外周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近端
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21,48 (22):43-46.
[6] 张静泽.超声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老年股
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药前沿,2021,11 (17):98-99.
[7] 李亚林.神经阻滞麻醉降低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
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谵妄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 2020,29(18):57.
[8] 马宁.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股骨
近端骨折麻醉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 261-262.
[9] 龚钦.髂筋膜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在伴高血压的股
骨近端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22,34(2):120-124.[10] 葛昱宇,韩白璐.神经阻滞麻醉降低近端髓内钉治疗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谵妄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22,30(4):95-96.
[11] 秦元军.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不同角度多点阻滞
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医
药科学,2022,12(24):87-91.
[12] 李迅,刘小兵,吴绪才.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
于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外周阻滞麻醉的临床效
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4):546-547. [13] 王雅涵.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老年股骨近
端骨折患者外周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师
在线,2022,12(10):27-30.
[14] 高燕春,侯冠峰,谢言虎,等.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
阻滞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
响[J].中国医师杂志,2020,22(9):1381-1383. [15] 王皓,尚游.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
滞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锦州医科
大学学报,2019,40(4):48-51.
[16] 林澄,陈治军,秦朝生,等.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腹股
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对股骨近端骨折病人术前镇
静效果的影响[J].骨科,2020,11(5):427-430. [17] 史双友,靳红绪,王忠义,等.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
滞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早期镇痛的临床效果[J].重
庆医学,2016,45(35):5008-5010.
[18] 喻惠芬.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股骨近端骨折术前早期
镇痛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20,26(11):19-21.
(收稿日期:202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