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C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铁岭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2017·夷陵模拟)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酒精挥发
B . 钢铁生锈
C . 石蜡熔化
D . 胆矾研碎
2. (2分) (2019九上·甘井子期中)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缓慢氧化的是()
A . 醋的酿造
B . 动植物呼吸
C . 农家肥的腐熟
D . 酒精安静燃烧
3. (2分)(2017·玄武模拟)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 棉花
B . 陶瓷
C . 塑料
D . 蚕丝
4. (2分)(2019·南阳模拟)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 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
C . 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5. (2分) (2019九上·民勤月考)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6. (2分) (2016九上·寿光期末) 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A . 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119
B .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C . 只要温度到达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D . 扑灭森立大火,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7. (2分)食品安全关系人民健康,下列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是
A . 添加瘦肉精饲养的猪肉
B . 用化工原料染色的馒头
C . 用甲醛浸泡过的毛肚
D . 加碳酸氢钠焙制的糕点
8. (2分)(2017·内江模拟) 用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焚烧含氯塑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B . 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 .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 . 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9. (2分) (2018九上·江宁月考) 金属锶用于冶金、电子、化学和蓄电池等工业,是制取各类锶合金的优质原料。

锶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ⅡA族
B . 锶的原子序数为38,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8
D .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Sr2+
10. (2分) (2019八上·招远期中) 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 . 生成物中有2种分子
B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C . 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11. (2分) (2019九上·浦城期中) 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下列各图示示化合物的是()
A .
B .
C .
D .
12. (2分) (2017九上·沭阳月考) 镁在空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的是()
A . 4g镁和1g氧气发生反应生成5g氧化镁
B . 3g镁和2g氧气反应生成5g氧化镁
C . 2.5g镁与2.5氧气反应生成5g氧化镁
D . 2g镁和3g氧气反应生成5g氧化镁
13. (2分)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A . 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 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 . 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14. (2分)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少量硫酸和硫酸铜。

小军同学取适量废液放入盛有一定量锌粉的烧杯中,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少量滤渣和滤液。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前后液体的酸性减弱,pH变小
B . 实验所得滤液是纯水,可直接排放
C . 滤渣中一定含铜和锌
D . 发生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二、填空题 (共1题;共4分)
15. (4分) (2020九上·武昌期中)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氧气________;
(2) 7 个氮原子________;
(3)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4)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

某个铝原子簇由 13 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 40 时相对稳定。

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2题;共7分)
16. (4分)(2018·重庆模拟) 用化学方法改造物质——“二氧化碳变汽油”二氧化碳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汽油(主要成分为含有5个-11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是全球用量晟大的液体燃料。

如果有人告诉你“二氧化碳能变成汽油”,你相信吗?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图2示意的I、II、III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

(图中a、b是两种起始反应物的分子结构模型,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实现物质间的转化,往往需要有高效的催化剂。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编号)。

A . 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 .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C .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2)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I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该反应中,二氧化碳中的部分氧元素被氢气夺去,二氧化碳发生了________反应。

(3)从物质类别的角度看,环节II实现了________的转化。

(4)认真观察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试写出c物质的分子式________,c和d的分子式是否相同?________,二者是否为相同物质?________,d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5)“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

你认为该成果的现实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

17. (3分)如图是某同学在厨房里看到的食用纯碱(主要成分是Na2CO3)包装袋信息,他带了一包食用纯碱到学校实验室.
(1)为测定室温下Na2CO3的溶解度,在编号为A、B、C、D的四个烧杯中各加入室温下的水100g,并分别加入取自实验室的Na2CO3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烧杯编号A B C D
水的质量/克100100100100
加入Na2CO3的质量/克30354050
溶液的质量/克130135140140
分析上述数据,烧杯编号为C、D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室温下,Na2C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 .
(2)为确定食用纯碱的纯度,称取自带的食用纯碱5.4g放入烧杯中,再滴加盐酸至刚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盐酸25g,得溶质质量为28.2g(杂质溶于水且与盐酸不反应),通过计算判断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袋信息相符.(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四、流程题 (共1题;共2分)
18. (2分)(2019·鞍山) 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缩影。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蜂窝煤被加工成多孔形状的目的是________。

(2)天然气通常被称为“清洁能源”,主要是因为甲烷的含碳量较低,燃烧较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相对较少,对大气的污染较轻。

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丙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甲烷充分燃烧的产物相同,请写出丙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通过家用燃料由液化石油气发展到天然气,表明我国的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和________转型。

五、推断题 (共1题;共4分)
19. (4分) (2020九上·道里期末)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六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图(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A通常为无色液体,B为红棕色固体,C为单质, F、E、D分别属于酸、碱、盐,且F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F________;
(2)足量的F和B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
(3) 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写一个即可)
六、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6分)
20. (4分) (2018九上·深圳期中) 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②氯酸钾③二氧化锰④高锰酸钾
装置: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________(填序号);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________,观察木条是否________。

(3)已知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

(4)某同学制氧气,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填序号)。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加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忘了加催化剂⑤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5)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________口进(填“b”或“c”)。

21. (2分) (2020·金牛模拟)
(1)某研究性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该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

向烧杯中的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氢氧化钙溶液,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2)(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①:CaCl2和Ca(OH)2;猜想②:________;猜想③:CaCl2和HCl
(3)(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4)(反思)
a.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

b.若猜想③正确,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化学式)。

c.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或者方法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________)
A pH试纸
B 镁条 C检查导电性 D 铜片
七、计算题 (共1题;共3分)
22. (3分) (2020九上·道里期末) 小明在实验室加热57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7.4g。

小明继续加热剩余固体至完全反应,又收集到一些氧气。

为了回收催化剂,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第一次加热后收集到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
(3)列出求解两次总共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
(4)小明两次加热过程中,消耗氯酸钾的质量比为________;
(5)如将所得溶液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1题;共4分)答案:15-1、
答案:15-2、
答案:15-3、
答案:15-4、
考点:
解析:
三、简答题 (共2题;共7分)答案:16-1、
答案:16-2、
答案:16-3、
答案:16-4、
答案:16-5、
考点:
解析:
答案:17-1、
答案:17-2、
考点:
解析:
四、流程题 (共1题;共2分)答案:18-1、
答案:18-2、
考点:
解析:
五、推断题 (共1题;共4分)
答案:19-1、
答案:19-2、
答案:19-3、
考点:
解析:
六、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6分)答案:20-1、
答案:20-2、
答案:20-3、
答案:20-4、
答案:20-5、
考点:
解析:
答案:21-1、答案:21-2、
答案:21-3、
答案:21-4、考点:
解析:
七、计算题 (共1题;共3分)答案:22-1、
答案:22-2、
答案:22-3、
答案:22-4、
答案:22-5、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