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美术(人美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一)学习任务单
高一【美术(人美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一)学习任务单1

1.蒋勋《讲给大家中国美术史》
2.参观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区
问题讨论与评价
赏析传统绘画中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分析
绘画风格与造型手段有哪些?
造型特点受哪些手法的影响?
辨析
表情、姿态反应哪些特征?
讨论
造型特点与人物特征之间有哪些联系?
是如何传神?
评价
为了保护和传承经典绘画艺术我们该如何行动呢?
【学习任务二】
分析:《虢国夫人游春图》作品是通过哪些具体的“形”来展现画中人物身份地位的?人物中“神”的气质特征有哪些?
过程与方法:
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前准备和课堂展示内容之中。在鉴赏这一时期绘画发展阶段的风格作品时,利用不同时代出现的艺术作品进行比对,查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更快地掌握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对传统人物画作品的赏析与评述中,感受艺术作品体现出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文化内涵,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增加民族自豪感,更好的为下一单元做好知识储备,夯实鉴赏基础,达成审美情感的升华。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一)
教科书
书名: 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学习目标知源自与技能:通过对传统人物绘画表现形式的知识的学习提高审美感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绘画特点,领会传统人物画的以线造型、传神写照、俯仰自得和虚实相生意境。
教学重点:掌握传统人物画中的线条与传神的绘画特点及如何感受虚实相生的艺术风格境界是教学难点。
【教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设计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线造型的特点。
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欣赏和教师讲解等方法,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的重要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如何欣赏中国传统人物画,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深厚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特点:“以线造型”。
教学难点:“以线造型”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怎么表现出来,及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和历史。
教学过程活动一:知识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相关知识。
还记得哪些知识点吗?学生:(类别、技法)非常好!、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以线造型----中国传统人物画,看看它是怎么表现?活动二:新授课程1、请同学们看图,思考图中人物是用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学生:(不错,线条。
)教师总结:以线造型是中国传统人物画的重要表现特征之一。
中国人物画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人物画作为一种纹饰绘制在彩陶等生活用品上,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反映。
这两个陶盆上的人物造型极其简单、质朴,线条显得十分稚拙。
2 2、那下面这两幅人物画又是如何表现的呢?学生:(对了,它们同样也是运用什么(线条)勾画出人物形象。
)教师总结: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独幅人物帛画。
画中人物画造型相当的准确,线条圆转流畅。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物画逐渐走向成熟,代表画家如顾恺之。
他的作品《女史箴图》画家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着重描绘出不同身份、宫廷妇女们雍容华贵的特点。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3、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观察画中人物的线条有什么特点?学生:(线条非常的纤细、流畅)教师总结:不错,画中人物的线条绵延不息,仿佛行云流水一般,如同刚才视频里的背景音乐一样婉转而优美,人物衣带修长飘逸。
这种线条被称为“高古游丝描”,使画面典雅、宁静又不失明丽、活泼。
4、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画圣吴道子的作品《送子天王图》。
【教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借鉴,从绘画寻人生意趣,体会作品的审美观念、创作思想及文化背景。
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了解文人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借助画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分析文人画中包含的艺术特征及思想含义,着重了解青绿山水和诗书画印。
教学难点:中国传统文化是文人画的根基如何触发学生人文情感,认识文人画的程式特征,感受画家借物喻情之意教学过程活动一:(欣赏视频并提出相关问题)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几个问题,①你们平时有欣赏过中国文人画吗?其实呢,我们学生受西方艺术氛围影响较大,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我们反而了解的不是太清楚,那今天、大家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入隐逸文人的岁月丹青,感受中国文人画中的独特意境是如何体现的。
活动二:(欣赏视频:文人雅集)教师讲述:我们首先来欣赏一段视频,这个视频是由现代人还原演绎的文人集会,在此过程中,老师需要你们带着几个问题去进行欣赏并思考。
问题1:我国古代画家分为哪几类?分别是什么?问题2:文人指的是哪一类人?模块二(深入了解文人画)活动一:教师讲述:根据老师发布的学习任务来考考大家,这里有4道关于文人画知识的问题,老师给你们几分钟时间,你们先从课本上试着找找答案。
问题1: 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是谁?问题2:“诗画本一律”概念是谁提出的?问题3:“书画同源”之说是谁提出的?问题4: 文人画构成元素?教师总结:王维是文人画的鼻祖,苏轼评王维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以画入诗,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等都可以让我们读诗时联想到一幅幅赋有诗情画意的画面。
王维的《雪溪图》画面赋有诗情画意,清新淡雅,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
活动二:文人画的发展由中国传统文化诸多因素促成,它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唐代王维到宋代苏轼文人画形成理论到元代赵孟頫将文人画推向了顶峰。
高一美术(人教版)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学习任务单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墨梅图》
横幅卷轴画《墨梅图》似横空出世,呈一枝梅花于观者目前。蓓蕾初绽,英气飒飒。枝干甚长,以重墨绘出,蜿蜓于整个画面,舒展自然且极为挺秀。花朵颇清新,以淡墨轻染,仅花蕊处重墨加点。枝干与花朵浓淡对比较强,显出梅花丽质,又与挺秀的枝干一道创造了一种峭拔的视觉风格。画家在枝权间题诗道:“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题诗既道出了该作意旨,挺劲的书法也烘托了整体风格,题诗的位置还与梅树枝权成开合之势,造成画面一定的稳重感。只可惜乾隆御笔横加于诗画之间,破坏了艺术家的匠心追求。
王冕,字元章,号老村,又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诸暨人,贫苦农民出身。在民间传说与文学作品中,王冕被描写为孝顺母亲,勤奋好学之士。史家关于他的记载也颇有传奇色彩,说他“举进士不第,竟弃去,买舟下东吴,渡下江,入淮楚,历览名山大川,北游燕都”,最后隐居于家乡山中,过着“山中煮石乍归来,满树琼花顷刻开,仿佛暗香生卷里,夜寒明月与徘徊”的隐士生活。他不与统治者妥协,在诗画之中寄寓高情,所谓“冰花个个团如玉,羌笛朱元璋攻破婺州,请他作咨议参军,王冕未到任而卒。他的艺术,他的气节,他的人品,他的画品,可以算“留得清气满乾坤”
【教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主题一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主要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最重要的特点:传神写照,学会欣赏中国传统人物画,而不仅仅是看到人物画,首先关注的只是漂亮、好看、像不像的问题,了解怎样的作品才是一件好的作品。
2、本节微课主要是对人物画“传神写照”的了解,但本节微课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能在欣赏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同时也要了解西方人物画与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相通之处,甚至是美术作品与文学作品的相通之处,甚至是不同艺术作品之间的相通之处,以点到面,拓宽学生的视野,最重要的是要拓宽学生的思维。
3、中国传统绘画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元素,当今社会的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最近非常火的河南卫视的节目,作为学生更应该从现在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的重要特点:传神写照。
教学难点:以点概面,以中国传统人物画的“传神写照”为点,打开学生的思维,了解怎样的作品才是一件好的作品,不管是文学还是美术甚至是音乐舞蹈,好的作品一定是生动传神的,是需要慢慢品味的,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判断。
教学对象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只是大家了解的程度参差不齐,本课的设计从文学作品导入,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后面美术作品的欣赏,同时了解学科之间的关联性。
在作品欣赏部分没有选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如《步辇图》、《捣练图》、《韩熙载夜宴图》、《历代帝王图》等作品作为主要欣赏对象,而是选取了学生并不常见的苏汉臣的《秋庭婴戏图》,一为让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有一定的新鲜感,而不是老生常谈,最主要的是这件作品的欣赏相对比较容易,没多少欣赏经验的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步步深入,从而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的“传神写照”,能够恍然大悟了解美术作品的鉴赏也不是那么难的,只是我们要找对欣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去拓展其他作品,学生会有想要去了解更多的欲望。
第二单元 主题一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溪山行旅图) 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主题一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溪山行旅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微课了解溪山行旅图的基本信息,基本构图形式。
2.通过详细的欣赏能理解中国绘画的程式与意蕴以及北方山水的特征,了解溪山行旅图的独特艺术风格。
二、教学对象:高一学生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溪山行旅图的构图形式美感以及作品的人文意蕴难点,如何观看溪山行旅图。
四、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你知道那幅画被称为宋画第一?2.微课学习教师列举出微课学习的要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1、介绍溪山行旅图的基本信息提问:画作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画作表现了什么?这幅画长206.3cm 宽103.3cm,北宋范宽绘制,画面中一座巍峨的山峰几乎占满了大半个画面,给人以“高山仰止”之感。
山顶杂树丛生,一线飞瀑从山腰间直泄而下。
山脚下巨石纵横,林木葱茏,山路上有一行山间行旅者赶着驮货的驴群缓缓前进,它既给幽静的山林增添了生气,又起着点题的作用。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这就是诗情画意!诗意在一动一静中慢慢显示出来,仿佛听得见马队的声音从山麓那边慢慢传来,然后从眼前走过。
巍峨的山峰,葱茏的林木,突兀的巨石,描绘出雄伟的自然景色;山路间行商的小小驮队又显出了人世间生活的脉搏,自然与人世的生命活动处于和谐之中。
(见视频)2、分析溪山行旅图的构图提问:《溪山行旅图》这幅画的布局是怎样的?我们用怎样的视角来看它?(1、)三段布景这幅画还有着很独特的构图,前景、中景、远景的比例刚好是1:3:9。
等比级数的构图比例,造成视觉的跳跃:一方面产生节奏感,另一方面也成就了中轴主山的巨大感。
从最底部的前景来看,我们像是在俯视这些石头。
虽然它们把道路挡住了,但我们因为视角在高处,所以还能够纵览全局。
而从中间部分的中景来看,我们又像是在平视。
怪石越堆越高,我们似乎是站在了远端高处,因而能看见山峰上的树木,甚至路上有几头驴,我们都能看得清楚。
但整个画面最主体的部分,那座高山,我们却像是完全地仰视了。
教案 程式与意蕴 中国传统绘画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课程教学设计授课老师罗老师授课对象高一(9)班课题名称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课时一课时(40min)教材版本/ 学习模块选自人美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主题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产生的原因、主要类别,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1、在师生交流互动中,更加全面的认识中国传统绘画,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赏析传统中国画不同风格的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充分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文化内涵,陶冶爱国情操,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重点1、感受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风格,使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作品及其特点有基本的了解。
难点1、着重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色。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比较观察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分享教师旅游经历,吸引学生专注力,引导学生欣赏代表性的传统美术作品,引出本课内容——中国传统绘画。
(教师展示PPT,板书:中国传统绘画)学生专注听讲,欣赏美术作品。
引出课题。
新课讲授一、思考:中国传统绘画产生的原因1、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以下美术作品背后的意义。
(教师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享、探究)教师总结:表达了先人们对自然、生命的感知以及对生命的美好愿望和想像。
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二、思考: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画的关系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简单讲解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画之间的关系。
2、重点给学生介绍中国画。
A.国画的分类B.山水画的分类三、思考:山水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什么特殊含义呢?教师播放视频,并总结并介绍山水画中的三远法,并让学生进行灵活判断。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散思维,探索并总结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画的关系。
学生观看视频,感受该美术作品传递出的美,更深刻的理解山水一词的含义。
人美版 高中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 主题一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五代
问题一:为什么画这幅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什么内容? 问题二:这幅画分为几个部分?采用了怎样的构图? 问题三:画中的韩熙载是谁?他出现了几次?他在做什么?
他的表情怎样?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五代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
任务一:
中国绘画产生的原因 中国绘画的含义 中国画的含义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
——祭祀
人物龙凤图——帛画 战国
该作品为葬仪中引领墓主 人灵魂升天的祈祷性绘画。画 中右下方有一位侧身而立的中 年妇女,阔袖长裙,双手合十 像在祈祷,是中国现存最古老 的帛画。
——祈祷
你喜欢哪种形式的中国传统绘画? 从主题、题材、技法、笔墨特点等方面 进行阐述。
谢 谢!
分 析 两 幅 作 品 表 现 方 式 的 异 同
太白行吟图 梁楷 南宋
这幅画怎样表现出大诗人李白的精神气质?
张 卿 子 像
曾 鲸
明
捣练图 张萱 唐
簪花仕女图 周昉 唐
步辇图 阎立本 唐
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特点:
传神写照:既要描绘物象的外貌特征, 又要描绘物象的精神,反应作者的情 感态度。
——柳宗元
你认为哪幅作品更好?你更喜欢哪幅?为什么? 不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情感意境
郭熙 北宋 山水画表现的构图方式
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
即:从山下仰望山巅叫高远; 从山前看山后叫深远; 从近处的山看远处的山叫平远 。
踏歌图 马远
窠石平远图 山
美 景
石云
松
泉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高一【美术(人美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

高中美术高一上册
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一、以线造型的艺术语言 “以线造型”“以线传情”
高中美术
高中美术
高中美术高一上册
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一、以线造型的艺术语言 “以线造型”“以线传情”
• 铁线描 • 兰叶描
高中美术高一上册
高中美术
人物龙凤图 帛画 战国
女史箴图(局部) 顾恺之 东晋
高中美术
高中美术高一上册
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三、俯仰自得的艺术关照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高中美术
高中美术高一上册
高中美术
寒江独钓图(局部) 马远 宋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高中美术高一上册
高中美术
寒江独钓图(局部) 马远 宋
高中美术高一上册
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四、虚实相生的艺术法则
高中美术
五台山图(局部)敦煌壁画
高中美术高一上册
中国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写生珍禽图(局部) 黄筌 五代
高中美术
窠石平远图 郭熙 宋
高中美术
高中美术高一上册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吴道子 唐
高中美术
高中美术高一上册
中国绘画的艺术特点:
• 以线造型的艺术语言 • 传神写照的艺术趣味 • 俯仰自得的艺术关照 • 虚实相生的艺术法则
神灵时刻(局部) 岩画 旧石器时代晚期
人物龙凤图 战国
宴饮 汉
高中美术高一上册
中国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鹿王本生图(局部)敦煌壁画
高中美术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张萱 唐
高中美术高一上册
中国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魏晋隋唐时期的画家: 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张萱等画家
【教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设计高一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学案例一、课标分析:本单元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9年版)》,引导学生走进中国画。
目的是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断形成审美判断能力,掌握中国画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从多个角度欣赏与认识中国画作品及美术学科素养中的图像识读,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提高对中国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学习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并在学习过程中尝试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审关表现,通过观察、想象、构思,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表达白己的意图、思想情感,最终使我们对美术作品具备一定的审美判断,了解其艺术特征,感受其艺术魅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中国画。
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独特艺术魅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普通高中《美术鉴赏》必修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主题一《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
本课通过对中国画家作品的分析,从而理解笔墨韵味给人带来的美感。
通过画家对用笔用墨、用色等相关内容的鉴赏学习,认识中国画笔法墨法的独特表现力,进而理解中国画艺术所承载的思想境界与审美理想,学会从多个角度欣赏与认识中国画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提高对中国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学习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并在学习过程中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系统梳理,形成对传统绘画的历史脉络清晰的认识,最终使我们对经典作品具备定的审美判断了解其艺术特征,感受其艺术魅力。
引导学生提升图像识读的能力和自己的审美判断,在鉴赏学习过程中深化自己的文化理解水平。
本课教学完成三个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学生了解中国绘画发展的基本脉络;学习任务二:认识并逐步理解中国画的造型特点是什么?学习任务三:体会宋代山水画的笔墨和意境之美。
三、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
【高中美术】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

(3)俯仰自得的艺术关照。
(4)虚实相生的艺术法则。
课后拓展
写一篇小论文:你喜欢哪一种形式的中国传统绘画?从主题表现方式、题材、技法等方面进行阐述。谈你的理由。
完成49页的学习评价
课堂内容拓展、这是延伸。
实
践
设
计
1.观察分析郭熙的《早春图》,说出画面中的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景物?试着说出此画的意境?
2.了解笔墨纸砚的特点,掌握不同的表现手法,创作具有一定思想和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美术表现 创意实践)
3.从文化角度分析和理解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与自然及文化之间的关系,认同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价值。(文化理解)
学习重点
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作品及其特点有基本的了解,能够识别不同技法、不同风格的重要中国画作品,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学习难点
理解中国画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色,领会中国话的表现技法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之间的关系。
学习准备
教具:中国画、线描稿
学具:宣纸、毛笔、墨汁等中国画工具
教研共案
个性调整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
通过一组图片导入本课,教师展示一组包含国画、油画、水彩、素描等不同画种的图片,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课堂。
3、分别说一下这三种构图给我们的感受?
(二)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注重传神写照?
作品展示:阎立本的《
历代帝王.晋武帝司马炎》和《虢国夫人游春图》
1、思考:阎立本的《
历代帝王.晋武帝司马炎》给我们的感受?
2、经典解读《虢国夫人游春图》,体会画面给人的感受?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主题一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知识的学习提高审美情趣,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类别(山水画),运用前面所学过的四步法鉴赏山水作品《富春山居图》,体会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理念,感受中国文化深厚的魅力。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赏析,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前准备和课堂展示内容之中,鉴析《富春山居图》,掌握鉴赏中国山水画作品的方法,形成综合审美感知体验,促进审美活动个性化。
能够在鉴赏作品时有情感体验和理性分析;提高审美素养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的能力,提高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深入理解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创作理念,以及艺术家要表达的意境,感受作品的艺术内涵于审美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创作理念及情景交融的意境表达。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教学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要点组织课堂组织课堂,保持安静。
调整状态,保持安静。
组织课堂保持安静,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调整状态切换至上课模式。
启发视频直接导入,揭学生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课激发同学导入秘国宝。
《富春山居图》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我国的国宝,那这幅国宝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呢?让我们今天一起来揭秘国宝《富春山居图》受。
堂积极性。
们学习兴趣。
探究发现·揭秘一《富春山居图》描绘了什么内容?有何艺术特色?通过视频展示讲解《富春山居图》描述的内容,分析内在的艺术特色,引导同学们感知中国山水画的魅力。
学生倾听思考,识读美术作品。
引导同学们运用四步法鉴赏分析美术作品,感受美术作品《富春山居图》的美感及意境让同学中国山水画底蕴深厚。
以视频引导的方式引发思考,调动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激发探究的欲望。
·揭秘二《富春山居图》是真实山水的客观写照吗?体现了什么样的创作理念?学生讨论思考。
对比实景,或将绘画作品3D还原发现山水作品与真实绘画作品相差甚远,中国山水画并非对客观实景描摹再现,而侧重的是借景写意,抒情,追求情景交融的引导同学们理解中国山水画并非对客观实景描摹再现,而侧重的是借景写意,抒情,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是蕴含着画家主观感受意境,中国传统山水画并非是一时一景的自然再现,是蕴含着画家主观感受和审美趣味的意向的景观与自然。
2.1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第一部分着重山水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

课时教学设计写日记、跳舞等等,而古代的人们没有像我们如今一般那么多丰富的生活,他们大多以绘画的方式来抒发,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传统绘画的程式与意蕴之中。
一、中国传统绘画的渊源出示课题: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之初,首先根据渊源思考三个问题:1.中国传统绘画产生的原因?2.中国绘画的含义?3.中国画的含义?带着问题,学习了解以下课程内容:首先,要了解中国绘画发展的大致脉络,对历史进程要有一个先后顺序的认知,便于理解后面作品的解读。
展示《人面鱼纹彩陶盆》,古代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绘画,这是在半坡发现的。
引导学生了解其用途,是一种陪葬品,用于祭祀、宗教活动,在展示《宴饮》区分画像石与画像砖的区别。
由器皿到石头上画画,用于记录人类的生活状态;《人物龙凤图》,是现存最古老的帛画,让学生观察画作内容,猜想它的作用。
比如很多同学看过盗墓笔记,古代帝王为了长生不老寻找各种方法,也希望死后灵魂不灭、升天的想法,同理,也是一副墓主人升天的祈祷性作品,属于陪葬物。
在观看《鹿王本生图》在这幅壁画中,出于敦煌莫高窟,窟内所画的题材大多是佛教、神话传说故事,“经变”指的是佛教徒到各个地方演说,传播佛教文化,因此壁画中很多是具有教化作用。
由此欣赏这些作品,它们都是带有一定目的的,古时人们也有很多不同的想法,需要表达出来时,就会通过各种途径、形式、方式来表达情感,就有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
回归到问题上,中国传统绘画产生的原因就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绘画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社会生产、现实生活和人的精神观念的表达媒介。
引导学生在书本中找出中国绘画的含义与中国画的含义并朗读一遍,作为初步的了解。
总结出中国画从内容上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
并从技法与风格上分为工笔画、写意画、兼工带写。
并从技法上带领同学们欣赏几幅作品,学会区别它们的不同。
以展子虔的《游春图》为中间分界线,讲述山水画的发展,由人大景小转变为景大人小的变化过程,再到唐朝,花鸟画和山水画独立发展为一个画科。
高一【美术(人教版)】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学习任务单

查找相关资料,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为何别具特色。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思考为何彩陶的装饰纹样多位于器物上部?
【学习任务二】
思考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工艺水平与艺术水准是否成正比,工艺越复杂的作品越美吗?
学习
1.《天工开物》 作者:宋应星整理:邹其昌
2.《考工记 名物汇证》 作者:汪少华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1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理解传统工艺美术实用功能与审美创造相统一、材料与技术相协调的特点以及传统工艺美术所蕴含的人文思想。
高一【美术(人美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

高中美术
课后拓展
《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又一旷世杰作。 与《富春山居图》对读,二者在描绘对象、表现技法、创 作背景等方面有何异同?
用所学的鉴赏方法分析《千里江山图》长卷的形式, 呈现的方式和意境的传达,撰写400字的作品分析。
高中美术高一上册
《千里江山图》出自一位18岁少年之手,天才少年如何画出 巨幅名作?此画经历了九百多年为何依然色彩艳丽?很多未解 之谜等待我们去探索。预知详情,我们下回分解。
1、什么是“留白”
《 六 君 子 图 》 倪 瓒 元 高中美术
高中美术高一上册
《六君子图》写江南秋色。树 木背后中景部分大面积留白却 非无物,宽阔的太湖水面静水 深流,茫茫无际,沒有一丝的 人迹,大面积的留白显示出如 此的凄凉静寂。
高中美术高一上册
2、什么是“移情”?画家怎样做到“移情山水”?
高中美术
高中美术
三、因心造境
高中美术高一上册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情与景的统一。 “留白”和“移情”是表现意境的创作手法。
高中美术
三、因心造境
高中美术高一上册
• 分析:画家是如何表现山的高大和水的深远的? 留白
《 早 春 图 》 郭 熙
局部
北
宋
高中美术
三、因心造境
高中美术高一上册
1、什么是“留白”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它是利用纸的本色,不着一 笔。观察《青卞隐居图》和《六君子图》中的留白方式有何不同?
3 因心造境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情与景的统一。
高中美术
高中美术高一上册
山水情怀
画
中为
的什
山么
水 是 真 实 的 富 春 山 风 景 吗
高一【美术(人美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一教学设计

高一【美术(人美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一教学设计艺术语言在传统人物画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通过线条的勾勒,能够表现出人物的形态、神情和气质。
三、感受虚实相生的艺术风格境界虚实相生是传统绘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虚实的对比,能够营造出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在传统人物画中,虚实相生的运用尤为突出,能够表现出人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让观者感受到画面的深度和层次。
四、课堂展示与讨论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些相关的资料和作品,进行课堂展示和讨论。
通过比对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更好地理解传统人物画的绘画特点和艺术风格。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了解传统人物画的绘画特点和艺术风格,掌握线条和传神的绘画技巧,感受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同时,通过课堂展示和讨论,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人物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价值。
线条与同时代XXX的书法有密切联系。
在图像中,铁线描和兰叶描是线的两个特点。
铁线描的线条像铁丝一样粗细一致,行笔流畅。
兰叶描的线条则像兰草的叶片一样,流畅的线条在不间断的状态下有粗细变化。
XXX是典型的XXX描画家,敦煌壁画中的人物也是典型的兰叶描风格。
提神线是在人物面部进行更加准确精致的勾勒。
在定形线完成后,用深色线在人物面部描一次朱红线或墨线,和敷色结合表现出立体感。
传神写照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最高标准,画师们通过想象、理想画和精湛的艺术处理,把心中的美好生动的表现出人间真实的模样。
通过流畅的线条和巧妙的赋彩方式的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含蓄神韵的表达,更好地体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精神世界。
历代帝王像的气质、壁画中的人物传神特点、XXX和都督夫人两幅出行图的气氛是人物绘画的作品分析重点。
线条与赋彩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揭示作品内在的特点。
俯仰自得的艺术关照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法则也是人物画的重要特点之一。
小组活动中,可以选择同一题材不同载体的绘画作品进行讨论分析,如《历代帝王图》或《韩熙载夜宴图》。
高中美术: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

--中国传统绘画
人民美术出版社 高一年级必修(美术鉴赏)
目 录
01.教材分析
02.学情分析 03.教学方法 04.教学目标 05.教学重、难点 06.教学过程 07.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一)、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正是 为学生学习理解中国传统绘画、掌握中国画的理念以及 特征,从而体验中国画的魅力而设置的。 (二)、在本课主要有两个议题 ①为什么说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 ②中国画的主要艺术特征有哪些?
祭祀
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
祈祷
鹿王本生图 北魏
教化
荆轲刺秦王 汉
崇拜
(概念)中国传统绘画,广义上指中 国传统文脉下逐渐形成的艺术形式,最早 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 彩陶、 岩画、帛画、壁画、绢画,以及宫廷绘画、 文人绘画、宗教绘画、市民绘画和民间绘 画等,都称为中国传统绘画。
(概念)中国画是用毛笔蘸水、墨、彩 作画于绢或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
教学过程
导入
新授
总结
导入
情境导入
提问:假如身处古代你会用什么方式抒发情 感,表达对事物的态度?如何把这种 体会与情感留存下来?
新 授(一、中国画的产生和内涵)
1.中国绘画是如何产生发展的? 2.中国绘画与中国画的内涵有什么不同? 3.中国画的含义。
师生探讨: 以下作品的作用与意义?
人面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
学生小组讨论分类:
八十七神仙卷 唐 吴道子 白描
按表现手法分类
齐白石 兼工带写 出水芙蓉图 宋 佚名工笔 泼墨仙人图 南宋 梁楷 写意
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 张萱
按题材内容分类
墨梅图 元 王冕
高中高一美术人美版全一册第十六课 中国民间美术学习任务单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中国民俗文化
3.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节日
2.查找资料,整理民间美术当中有哪些象征、寓意的物象。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仕女娃娃是中国百姓最喜爱的年画题材之一。请观察年画《福善吉庆》思考为何画面能给人带来喜庆愉悦之感呢?
请与清代的人物画进行比较,从作品的题材、色彩、构图以及人物造型等方面加以分析。
【学习任务二】
众多民间美术伴随着岁时节令而产生,请试着找出这些节令所对应的民间民俗和民间美术形式。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中国民间美术
教科书
书 名:美术鉴赏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掌握民间美术表现形式。
2.认识学习“民间美术”的意义。
3.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
课前学习任务
1.去民俗街搜集一些民间美术,如剪纸、年画、泥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传统绘画中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分析
绘画风格与造型手段有哪些?
造型特点受哪些手法的影响?
辨析
表情、姿态反应哪些特征?
讨论
造型特点与人物特征之间有哪些联系?
是如何传神?
评价
为了保护和传承经典绘画艺术我们该如何行动呢?
【学习任务二】
分析:《虢国夫人游春图》作品是通过哪些具体的“形”来展现画中人物身份地位的?人物中“神”的气质特征有哪些?
教学重点:掌握传统人物画中的线条与传神的绘画特点及如何感受虚实相生的艺术风格境界是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的从不同角度感受到传统人物绘画中艺术的特点及艺术表现形式。
课前学习任务
1.自行前往当地博物馆·中国历史常设馆参观
2.查阅资料:蒋勋《讲给大家中国美术史》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分析:《历代帝王图》或《韩熙载夜宴图》
学习
1.蒋勋《讲给大家中国美术史》
2.参观博物馆古代展区课程基本信息课例Fra bibliotek号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一)
教科书
书名: 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传统人物绘画表现形式的知识的学习提高审美感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绘画特点,领会传统人物画的以线造型、传神写照、俯仰自得和虚实相生意境。
过程与方法:
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前准备和课堂展示内容之中。在鉴赏这一时期绘画发展阶段的风格作品时,利用不同时代出现的艺术作品进行比对,查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更快地掌握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对传统人物画作品的赏析与评述中,感受艺术作品体现出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文化内涵,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增加民族自豪感,更好的为下一单元做好知识储备,夯实鉴赏基础,达成审美情感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