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抚州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已知断开1mol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形成lmolN-H键放出的能量为391kJ,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 2NH3 ,反应完1molN2放出的能量为9
2.4kJ,则断开1molN≡N键吸收的能量是()
A . 945.6 kJ
B . 869kJ
C . 649.6kJ
D . 431kJ
2. (2分) (2020高一下·七台河期末) 下列制取硝酸铜的方法最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A . Cu+HNO3(浓)→Cu(NO3)2
B . Cu+HNO3(稀)→Cu(NO3)2
C . Cu CuO Cu(NO3)2
D . Cu CuSO4 Cu(NO3)2
3. (2分)下列的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 图1表示向100mL0.1 mol·L-l的AlCl3溶液中滴加1 mol·L-1的NaOH溶液时n [Al(OH)3]的变化情况
B . 图2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表示的溶液通过升温可以得到b点
C . 图3表示某一放热反应,若使用催化剂,E1、E2、△H都会发生改变
D . 图4表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产生n(CO2)的情况
4. (2分) (2019高二上·辽源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在25℃、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作该物质的燃烧热
B .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C . 燃烧热和中和热都属于反应热
D . 在稀溶液中,1 mol CH3COOH与1 mol NaOH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5.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只要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写上热量的符号和数值即可
B . 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 . 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D .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g) △H=-483.6kJ
6. (2分)已知反应A+B= C+D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 . 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C .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 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7. (2分)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 2NH3(g),若氮气浓度由0.1mol•L﹣1
降到0.06mol•L﹣1需2s,那么由0.06mol•L﹣1降到0.024mol•L﹣1需要的反应时间为()
A . 等于1.8 s
B . 等于1.2 s
C . 大于1.8 s
D . 小于1.8 s
8. (2分) (2016高一下·大庆期中)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故反应速率增大
B . 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C . 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不一定为有效碰撞
D . 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9. (2分)在常温、常压和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H2O发生反应:2N2(g)+6H2O(l) =4NH3(g)+3O2(g)。
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起始反应物用量相同,催化剂的使用情况也相同,控制不同温度分别进行4组实验,3h后测定NH3的生成量,所得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温度为303 K时,在3 h内用氮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4×10−7mol·L−1·h−1
B . 实验1和实验3中,3 h内N2的转化率之比为4:5
C . 分析四组实验数据可得出,温度升高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能减慢反应速率
D . 353 K时,可能是催化剂催化活性下降或部分水脱离催化剂表面,致使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10. (2分)用O2将HCl转化为Cl2 ,反应方程式为:4HCl(g)+O2(g)⇌2H2O(g)+2Cl2(g)+Q(Q>0)
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实验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min0246
n(Cl2)/10﹣3 mol0 1.8 3.7 5.4
A . 0~2 min的反应速率小于4~6 min的反应速率
B . 2~6 min用Cl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9 mol/(L•min)
C . 增大压强可以提高HCl转化率
D . 平衡常数K(200℃)<K(400℃)
11. (2分) (2019高二上·鹰潭期末) 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X和Y,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X(g) + Y(g) Z(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t/min n(X)/mol n(Y)/mol
0 1.200.60
10.90
20.80
4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1~2min末的平均速率v(Z)=0.2mol/(L·min)
B . 在2min~4min间,v(X)正>v(Y)逆
C . 生成1mol Z的同时,生成1mol X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D .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1.2mol X,X的转化率将增大
12. (2分)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H>0.现将1molA和2molB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C和2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 的浓度的2倍
B . 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加
C . 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
D . 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13. (2分) 2 mol A与2 mol 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3B(g) 2C(g)+zD(g);若2 s后,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 mol·L-1·s-1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 v(C)=v(D)=0.2 mol·L-1·s-1
B . z=3
C . B的转化率为75%
D . 反应前与2 s后容器的压强比为4∶3
14. (2分) (2018高二上·武汉期末) 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 红棕色的NO2 ,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 . 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C . 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D . 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15. (2分) (2016高一下·杭州期末) 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 . 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B . 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C . 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D . 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二、实验题 (共2题;共18分)
16. (8分) (2019高三上·黑龙江期末) 请应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NaCl的溶解热为3.8kJ·mol-1(吸热)
Na(s)-e-=Na+(aq) △H=-240 kJ/mol
Cl2(g)+e-=Cl-(aq) △H=-167 kJ/mol
写出钠在氯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5 mol CO2和3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 +H3O(g)
下图是反应体系中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已知在温度为500K的条件下,该反应10min达到平衡;
①该反应是__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在0~10min时段反应速率v(H2)为________。
③若改充入2 mol CO2和3molH2 ,图中的曲线会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
(3)根据下表数据回答问题:
①根据表1能不能判断出H2CO3与HClO酸性强弱? ________(填“能”或“不能”)。
②0.10mol·L-lNa2SO3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③H2SO3溶液和 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已知:t℃时,Ksp(AgCl)=1.5×10-10、Ksp (Ag2CrO4)=2.0×10-12;AgCl为白色沉淀,Ag2CrO4为砖红色沉淀,t℃时,向Cl-和CrO42-浓度均为0.1mol/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至过量且不断搅拌,实验现象为________。
17. (10分) (2018高一下·南平期末) 某实验小组通过铁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铁的质量相等,铁块的形状一样,盐酸均过量),设计实验如下表:
实验编号盐酸浓度/(mol/L)铁的形态温度/K
① 4.00块状293
② 4.00粉末293
③ 2.00块状293
④ 2.00粉末313
(1)若四组实验均反应进行1分钟(铁有剩余),则以上实验需要测出的数据是________。
(2)实验________和________(填实验编号)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和2是研究________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3)测定在不同时间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绘制出图甲,则曲线c、d分别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其中一组实验,发现产生氢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①其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②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5)实验1产生氢气的体积如丙中的曲线a,添加某试剂能使曲线a变为曲线b的是______。
A . CuO粉末
B . NaNO3固体
C . NaCl溶液
D . 浓H2SO4
三、填空题 (共1题;共5分)
18. (5分)
(1) I.在恒温、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0molN2和xmolH2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20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8.4kJ,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6mol,容器内的压强变为原来的80%。
请回答下列问题:
20min内,V(N2)=________。
(2)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下列叙述中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N2体积分数保持不变②单位时间断裂03tmolH-H键,同时生成0.6molN-H键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④2v正(H2)=3v逆(NH3)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4) II.1883年,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创立了电离学说,在水溶液范围内对酸、碱作出了严密的概括。
请回答下列有关水溶液的问题:
①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氨水溶液是碱性的原因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
四、综合题 (共2题;共15分)
19. (6分) (2019高一下·盐城期末) NOx、SO2是常用的化工原料,含NOx、SO2的烟气大量排放能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1)含NH3、NOx、SO2的烟气在大气中相互作用,产生的雾霾颗粒中有多种无机盐,其中无机铵盐主要是________(填化学式,只写两种)。
(2) SO2催化氧化反应2SO2(g)+O2(g) 2SO3(g)的能量与反应进程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热(填“放”或“吸”)反应。
②若该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SO2的v(正)=v(逆)
B.混合气体中同时存在SO2、O2、SO3
C.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内混合气体总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3) Wang c H等研究发现用Fe2O3/CeO2作催化剂,可用乙烯脱除烟气中SO2并回收单质硫。
反应原理为:CH2=CH2+3SO2 3S+2CO2+2H2O。
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该反应并检验产物中的CO2 ,实验
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如图所示:
①实验中所需SO2可由Cu与浓硫酸反应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已知:酸性KMnO4可将CH2=CH2氧化为CO2;装置Ⅱ、Ⅲ中试剂均足量;装置(Ⅰ)的尾气中还含有未反应的SO2和CH2=CH2。
检验CO2时,Ⅱ、Ⅲ、Ⅳ中盛放的试剂依次可以是________(填标号)。
A.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B.NaOH溶液、酸性KMnO4溶液、澄清石灰水
C.Br2的H2O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D.Br2的CCl4溶液、酸性KMnO4溶液、澄清石灰水
(4)取用氨水脱除烟气中SO2得到的副产品[只含(NH4)2SO4和NH4HSO4] 3.875g,与足量NaOH混合后加热充分反应,共收集到氨气 1.232L(已折合为标准状况),则该副产品中(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之比n[(NH4)2SO4]∶n(NH4HSO4)=________(写出计算结果即可)。
20. (9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电解质足量),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K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为________(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丙池中F电极为________(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该池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
(3)当乙池中C极质量减轻5.4 g时,甲池中B电极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________mL(标准状况), 丙池中________极(填E或F)析出________gCu。
(4)若丙中电极不变,将其溶液换为NaCl溶液,电键闭合一段时间后,甲中溶液的p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丙中溶液的p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实验题 (共2题;共18分)
16-1、
16-2、
16-3、
16-4、
17-1、
17-2、
17-3、
17-4、
17-5、
三、填空题 (共1题;共5分) 18-1、
18-2、
18-3、
18-4、
四、综合题 (共2题;共15分) 19-1、
19-2、
19-3、
19-4、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