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铸铁活塞环的铸造技术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球墨铸铁活塞环的铸造技术(下)
2.2 孕育处理
球墨铸铁活塞环生产中使用的孕育剂是特制的混合孕育剂,由定制的S孕育剂和M孕育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对单体双片球墨铸铁活塞环的孕育效果明显好于常用的FeSi75孕育剂。

试验中使用的S孕育剂成分为:73%~78%Si,0 7%~1 0%Sr,0 6%~1 0%Ca,Al≤1 0%。

M 孕育剂成分为:43%~47%Si,1 0%~1 5%Mg,0 6~0 9%Ca,Al≤1 0%。

混合孕育剂的最大特点是不仅能较好地防止铸态白口,促使生成铁素体,细化石墨球,减少铸造缺陷,而且特有的球化元素Mg、Sr、Ca在铁液温度相对较低情况下的微量补充,不但能显著增加石墨球的数量,而且能稳定球化,使球形更圆整。

表2是不同孕育剂加入量对球化处理合格的铁液进行孕育的结果。

对表2结果说明如下:①球数合格率是在球化合格基础上统计的;②孕育剂加入量<0 4%时,石墨核心逐渐减少,石墨球变大,数量减少,圆整度变差,出现自由渗碳体;③孕育剂加入量0 5%时球数不再增加,但总的石墨含量增多,球径加大,有开花现象;④加入量0 6%时
石墨球开花现象严重,由于相对含硅量增多,碳当量过高,出现了石墨漂浮现象。

总之,适当的孕育剂加入量,并采取瞬时孕育快速浇注,既可保证基体组织,又能有效地消除自由渗碳体,并且可使磷共晶弥散,降低终硅含量,有利于韧性的提高。

从表2也可看出,最佳的混合孕育剂加入量为0 4%。

3 原铁液碳、硅的控制
3.1 碳量
球墨铸铁活塞环中的碳不象灰铸铁环那样损害力学性能,只要不产生石墨漂浮,选择高碳反而有利:①碳高石墨结晶晶核多,使石墨球细化,能提高球的圆整度;②碳高石墨化膨胀大,使活塞环更致密,可减少缩性;③碳高使球墨铸铁更接近共晶成分,有利于流动性的提高。

但是过高的碳量,也就是超过共晶点的碳量会导致开花状石墨,使形态恶化,严重时会出现石墨漂浮,铁液流动性亦由此下降,铸环上表面气孔缺陷增多。

视环样V/o值,碳量宜控制在3 65%~3 8%。

3.2 硅量
硅是强烈的石墨化元素,由孕育剂进入铁液中的硅比铁液中原有硅的石墨化能力更强。

由于活塞环在铸型中的冷却速度非常快,只有达到GOETZE技术条件规定的石墨球数
(>30000球粒/cm2)才有可能达到铸态基体组织中渗碳体<5%。

所以孕育是至关重要的,应选择如上所述的有强烈孕育作用的孕育剂,但用量不宜超过0 6%,以免出现开花状石墨。

为具有足够的石墨化能力,视环样V/O比值,总硅量宜在2 4%~2 8%,扣除孕育剂、球化剂中带入的硅,控制原铁液中的硅含量见表3。

4 生产情况
目前,本厂已较成功地应用中频炉及电弧炉生产出桑塔纳轿车、“XF157”、“6105”等多种主机的单体双片球墨铸铁活塞环,其金相组织(球化合格率、石墨球数合格率及球径大小)均达到了国外同等要求,铸件废品率也极低,最终的球墨铸铁活塞环产品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见表4),满足了用户的需要(自1995年本厂给上海大众配套供货至今,共生产桑塔纳球铁活塞环千万余片,质量优良,供货稳定)。

5 结论
球墨铸铁活塞环的生产,首先应该选择含锰、磷、硫及硅尽可能低、其它元素非常少的新生铁,选择合适的球化剂、孕育剂和适宜的加入量。

其次在保证有合格的球墨铸铁原铁液的情况下,具有足够高的出炉温度和浇注温度,尽可能快的浇注速度,在工艺规定的浇注时限内结束浇注以确保
球化、孕育质量。

最后在环样、浇注系统设计方面还应该考虑能否保证快速充型和挡渣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合格的球墨铸铁活塞环的铸件。

另外,为保证机加工性能,还应该进行必要的退火热处理,这里就不再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