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老年人广场舞运动家庭认知度调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老年人广场舞运动家庭认知度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已不是奢求,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广场舞作为一种经济方便易学的休闲娱乐运动,得到广大老年人的喜爱及广泛参与,但同时也暴露出老年人在参与广场舞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家庭人员不允许老年人独自外出、老年人去了不敢参与到其中等等问题。
通过查阅文献,本文就广场舞家庭认知度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家庭成员的顾忌提出相应建议,旨在为老年人参与到广场舞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提供指导,减少家庭对老年人参与广场舞运动的隔阂。
关键词老年人;广场舞;家庭;认知度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⑴现实背景
我国老龄化的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从1999年开始,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了1.94亿人[1]。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
而广场舞作为一个群体项目,给中老年人带来了更多交流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老年人排解了孤独感,排除了不良的情绪,促进社会积极老龄化的发展。
然而在老年人参与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安全、社会问题,导致家庭的认知、认可度不高,限制了老年人参加广场舞运动的积极性。
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成都市六个区的中老年人参与广场舞的频率、家庭的认知度方面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目的在于加强成都市中老年人家庭对广场舞的认知认可度,建立他们对体育锻炼的相关认识,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广场舞体育锻炼之中来,消除子女家庭对老年人体育运动的隔阂,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满意度[2]。
现阶段我国老年人的年龄分期可按以下标准划分[3]:45岁—59岁为老年前期(又称初老期),60岁—89岁为老年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
这三个时期的人可分别称为中老年人,老年人和长寿人。
本文意是如此定位老年人群。
⑵政策背景
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精神,充分发挥体育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全民健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中提到,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基础和前提[4-5]。
推进健康关口前移,延长健康寿命,增强自主活动能力,对于老年人自
立自强、积极向上具有重要意义[6]。
体育健身活动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便捷、经济、有效方式,也是老年人保持健康、延缓衰老的理想途径。
老年人有迫切的健康长寿愿望,有强烈的体育健身热情,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因此,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对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⑴理论意义
a.通过对成都市老年人广场舞家庭认知度的调查分析,为成都市老年人家庭成员对老年人运动认知领域提供理论参考。
b.通过对成都是老年人广场舞家庭认知的调查分析,从老年人家庭成员在老年人锻炼方面的认知提供参考。
⑵实践意义
a.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成都市老年人家庭成员对老年人运动在体育认知度思维定性方面的重视。
b.调查成都市老年人家庭运动认知度,为成都市老年管理机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成都市5个区,锦江区,望江公园40份、金牛区,金牛公园40份、成华区,新华公园40份、青羊区、人民公园40份、武侯区,南郊公园40份
2.2 研究方法
⑴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和图书馆查阅相关学术论文、专著以及政府文件报告,收集国内有广场舞运动相关研究论文以为本研究提供研究参考[8-9]。
⑵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以成都市各区主要广场、公园参加广场舞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随机抽取的成都市各区主要广场舞、公园参与广场舞老年人发放200人,发放《成都市老年人广场舞家庭认知度调查问卷》发放200份,收回2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100%。
调查时间2016年4月-2016
年6月。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总体基本情况、调查广场舞老年人群体参与度、调查子女对老年人参与广场舞的认知度,调查家庭对广场舞认知度。
⑶实地考察法
通过对成都各区体育公园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相关专家及普通群众进行访问调查,获取相应的资料;通过活动内容、时间、项目进行观察询问并加以记录。
⑷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的材料进行基本的整理和校验,采用常规的数理统计发进行统计分析,并将调查所获得数据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据统计,参加广场舞的老年人中男性有82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41%,女性有118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59%,从年龄阶段来看,主要是集中在55-65岁和66-75岁这两个阶段,分别占到总调查人数的39.5%和51%。
从居住情况看,主要是以与配偶同居和子女同居为主,分别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41%和46%,这是由于处于这个阶段的老年人还具有一定的生活和社会能力。
⑴研究对象参与广场舞与家庭成员参与广场舞状态
据统计,成都市老年人广场舞运动调查中,不参加广场舞的老年人占到了67%,这一部分人大多处于观看,主要是碍于家庭成员对广场舞的排斥或一定的心因素,而使得这一部分老年人没有参加到广场舞的运动中去。
从调查中得知,老年人家庭成员中参与广场舞的人数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88%,主要是家庭年轻成员空余时间较少,工作较繁忙,社会交际多而导致参与不到广场舞运动中去的主要原因,这也使得老年人家庭子女对广场舞不了解有偏见。
⑵老年人参与广场舞的方式
从图3-1可以看出,老年人在参与广场舞的状态时,多种多样,独自参加广场舞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3%,与配偶参加的有78人,占到总调查人说的36%,与子女一同参加的只占到总调查人数的7%,这一低百分比,同时也说明了家庭子女在与老年人的业余体育文化生活中,占有率不高,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不多,这也导致了,家庭子女在对老年人参与广场舞的认知许可度不高。
⑶老年人参与广场舞家庭认知度
从表3-1可以看出,家庭成员中愿意老年人参加广场舞运动的有26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13,占到很小的比率,家庭成员不愿意老年人参加广场舞的人有127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63.5%,最主要的原因是广场舞运动一般都是在晚
间开始,家庭成员担心老年人的人生安全等各方面问题,在家庭成员是否愿意老年人独自外出中,不愿意老年人独自外出的有142人,占到了总调查人说的71%,这一比率说明家庭成员对于老年人的人生安全是相当不放心的。
⑷老年人家庭成员对广场舞的了解状态
从图3-2可以看出,从调查的总体来看,家庭成员对广场舞的认知态度处于一般了解状态,有89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45%,不了解广场舞的人有65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33%,从这一数据,侧面的反映出老年人家庭成员对广场舞的认知度不高。
⑸成都市老年人外出家庭成员主要担心项目
从表3-2我们可以看出,老年人在外出参加广场舞的过程中,家庭成员主要担心老年人受到意外伤害,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48.5%,其次是担心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占到了26.5%。
担心老人被骗钱财的有11%,这是由于老年人的知识能力,认知水平的下降,导致老年人容易受到欺骗。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⑴研究结果表明,在参与广场舞中,女性老年人的比率明显高于男性,与配偶同居、与子女同居的老年人参加广场舞的比例最大。
⑵通过对参与广场舞老年人与家庭成员状态对照,老年人参与广场舞的频率明显高于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也很少陪伴老年人参加广场舞运动,从而导致家庭成员对于广场舞的认知认可度不高,不仅自己不参加而且导致不让老年人参加的情况。
⑶家庭成员最主要担心老年人外出参与广场舞的原因是怕老年人受到意外伤害,担心人身财产安全。
4.2 建议
⑴家庭成员应该给老年人适当的支持,给予老年人更多些的自主思维,提高晚年生活质量[10]。
⑵社区做宣传,让老年人家庭成员知道广场舞的好处,让家庭成员也参与到广场舞的运动中去,感受其中的魅力与快乐,加强家庭成员对与广场舞的认知度[11]。
⑶开展多渠道的科学广场舞运动知识普及方式,利用互联网微信社区讲座等信息平台倡导科学广场舞运动,宣传运动不良事件的处理方法;鼓励中老年人及
家庭陪伴者共同参与广场舞运动,改善和维系良好的家庭支持体系[12]。
参考文献
[1]徐宗轩,徐首明,郑细萍.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法[J].中老年人保健,1994,(5):44.
[2]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 体育总局等12部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EB/OL].http:///n16/n1077/n1242/7188534.html,2015-10-29.
[3]王晶.广场舞锻炼对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验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4.
[4]冯金燕.广场舞对南京市老年人心境状态的影响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4.
[5]汪星梅,罗文建,陈小异.跳广场舞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477-478.
[6]欧阳昌旺.深圳市福田区中老年人广场舞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
[7]李月娥.西安市居民广场舞健身行为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
[8]郭凌云.广场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体质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4.
[9]彭雪玲.新时期将广场舞作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19):51,53.
[10]刘婷.论广场舞的文化内涵[J].当代体育科技,2014,(18):130-131.
[11]王超.健步走与广场舞锻炼对中年妇女健身效果的比较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
[12]刘芸.广场舞引发的社会问题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16):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