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诗两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咏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出示收集的柳叶)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板书:3 咏柳)齐读。

3、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

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4、(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5、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

(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

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

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看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

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

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

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

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

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

“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

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

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

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春日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重点:诵读,感受春日的美好。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老师就想起了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

那真是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

其中,最受人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师范读。

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

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学生板书题目)
3、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齐读,记住“南宋朱熹”)
4、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得意……)(学生板书)
6、猜测终归是猜测,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说明理由吗?(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二、再读诗歌,感受诗意。

1、胜日,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

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

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

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

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

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

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

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

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

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

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

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

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

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

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11、指导学生诵读古诗。

12、说说古诗的意思。

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

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

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三、惜春:书海求知
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
《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劝告大家努力学习,劝告大家多读书)。

(指着学生板书)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

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

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才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咱们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四、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