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原电池 (精讲课件)-高二化学《讲与练》课时同步全攻略(人教版选修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构成闭合回路:将电极用 导线 连接,使之构成闭
合回路。
原电池
(5)图示
即时应用
1.在如图所示的 8 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D )
A.①④ B.③④⑤ C.④⑧ D.②④⑥⑦
即时应用
2.原电池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1)某兴趣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
①a 和 b 不连接时,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Z_n_+__2_H__+_=_=_=_Z_n__2+_+__H__2_↑_____。
即时应用
②a 和 b 用导线连接,Cu 极为原电池____正____极(填 “正”或“负”),Zn 极发生__氧__化____(填“氧化”或“还 原”)反应。
③a 和 b 用导线连接,Zn 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___Z__n_-__2_e_-_=_=_=_Z__n_2+_______,Cu 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______2_H_+_+__2_e_-_=_=__=_H_2_↑__________。
原电池
(3)闭合回路 特别提示:电子只在外电路移动,不在内电路移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原电池
(1)反应类型 负极发生 氧化 反应,正极发生 还原 反应。 (2)电子的移动方向 电子从 负极 流出,经导线流向 正极 。 (3)离子的移动方向
阳离子 向正极移动, 阴离子 向负极移动。
原电池
3.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 (1)比较金属的活泼性强弱 有两种金属 a 和 b,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观察
到 a 极溶解,b 极上 有气泡产生 。根据电极反应现象判 断出 a 是 负 极,b 是 正 极,因此,金属活动性 a
> b。
原电池
(2)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例证:实验室利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通常向
稀硫酸中滴入几滴 硫酸铜 溶液。 原理:锌与置换出的 铜 及稀硫酸构成原电池,使产
生氢气的速率加快。
原电池
(3)设计原电池 以 Cu+2AgNO3===Cu(NO3)2+2Ag 为依据,设计一个 原电池。
原电池
①将氧化还原反应拆成 氧化 反应和 还原 反应两个半反 应,分别作原电池的 负 极和 正 极的电极反应式。本例的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学习目标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 2.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3.掌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4.能够根据要求设计原电池。
原电池
1.构成条件 (1)具有两个 活泼性 不同的电极。 (2)合适的 电解质 溶液。 (3)形成 闭合 回路(外电路用导线相连或互相接触并 将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或使用盐桥)。 (4)能自发地发生 氧化还原 反应。
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Cu-2e-===Cu2+,正极: 2Ag++2e-===2Ag 。
②确定电极材料。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为 金属 单质,可用该 金属 直接作 负 极;如为气体(如 H2)或溶液中的还原性离子,可用惰性电 极(如 Pt、碳棒)作 负 极。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材料一般 不如 负极材料活泼。 本例中可用铜棒作 负 极,用银棒作 正 极。
原电池
2.原电池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原电池
[重点解读]
1.原电池的设计 从理论上讲,能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
反应均可
以设计成原电池,实际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外电路 负极( 还原性 较强的物质)―导―e-线→正极( 氧化性较强的
物质)
(2)内电路 将两电极浸入 电解质溶液 中,阴、阳离子作 定向移动 。
(2)若 a 和 b 相连接,导线上转移 0.2 mol 电子时,理论 上 Zn 片质量减轻____6_.5___g。
o ver
原电池
③确定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是使 负 极放电的物质,因此电解质溶液一般 要能够与 负 极发生反应。或者电解质溶液中溶解的其他 物质能与 负 极发生反应(如空气中的氧气)。但如果两个
半反应分别在两个容器中进行(中间连接盐桥),则左右两个 容器中的电解质溶液选择与电极材料相同的阳离子。
如本例中可用 AgNO3 溶液作电解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