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家风》读后感三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好家风》三篇
《中国好家风》三篇
中国好家风一中国有句谚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虽然有点夸大,但也真切地反映出了一个家庭对孩子成长所产生的宏大影响。

我们常言“养不教,父之过”,在史书典籍中也有“孟母三迁”的教育故事,这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

这种影响,并不是父母长辈所拥有的财富或是人脉势力导致的,而是父母长辈潜移默化中的一种性格品质的培养,也就是家风。

读《中国家风》这本书,就如同与一位长者在一块儿,静静地听他述说一个个关于家风的动人故事。

当我读到《父亲的遗言》时,我读懂了自力更生、自我奋斗是一种家风;当我读到《妈妈是家风》时,我读懂了宽厚待人、助人为乐是一种家风;当我读到《家中有善风自扬》时,我读懂了尊老爱幼、心存善念亦是一种家风。

我不禁思索,我家的家风又是什么?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

在我小时候,总会看到爷爷带着老花镜拿着一本书读的很认真,后来爷爷眼睛看不见书上的字了,便会让我念给他听。

而我的奶奶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却为家人操劳了一辈子,勤劳仁慈在她身上表达的淋漓尽致。

他们将
爱读书、乐意助人的特性传承到了我母亲身上,而后又传递给了我。

我想,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

在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听到父母教育自己子女“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站有站样坐有坐样”,“吃饭不能左挑右拣”,“看到长辈要有礼貌”。

仔细想来,这些通俗易懂的大俗话同样是家风的传递。

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件小事,举手投足间,经过一代代的传递,就形成了一个家庭的传承。

而一个人人格的起点恰恰是在家庭的传承中形成的,凭借着这些点滴传承,我们才能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不同文化高速交融传播的今天,直面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所作出的积极应对,坚守住内心的安宁和纯洁。

其实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是很重视家风的,国有国威,家有家风。

家风会影响社会风气,家风正,社会风气自然而然就正了。

反过来国风也会影响家风,国家的风气好了,社会风气清了,能感染社会中的个体,进而影响他们的家风。

正如《杂说“中国家风”》里谈及的“作为假设大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细胞,家庭的风气、家庭的教养,小那么是家传代继、香火延续之本,大那么是国之兴废、民族盛衰之要。

”可见,家风的意义不仅关乎个人与家族,更是一个古老民族能否延续辉煌的关键。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让我们在好的家风的熏陶下,“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兴趣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中国好家风二暑假里,我看了中国好家风这套书,这里的一系列故事使我受益匪浅,其中有一个故事《妙聪井负救主》让我印象深化。

妙聪是伺候张夫人的一个小丫环,她做事勤劳,从不偷懒,即使两个大丫环经常欺负她,她也从不计较。

有一天,两个大丫环偷走了张夫人心爱的玉佩,并栽赃给妙聪,妙聪并没有辩白,被罚去干更脏更累的活,她也毫无怨言。

直到有一次,匪徒来了,张夫人因为身怀六甲,所以走路不便,两个大丫环不管不顾张夫人,急忙逃跑。

张夫人怕受匪徒欺凌,跳入井中,妙聪毫不犹豫跳进去,幸好井里的水不深,但却很冷,妙聪让张夫人坐在自己的身上,防止井水冻伤主人,一直坚持到亲人发现并挽救了她们。

可是妙聪因为体力不支而劳累致死。

妙聪很仁慈、勤劳,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

妙聪的故事使我想起陈嚣让地的事迹:陈嚣与纪伯为邻,纪伯趁夜晚偷陈嚣地,陈嚣等到纪伯分开后,又让步一丈地,纪伯后来惭愧不已,自还所侵,又让步一丈。

回想自己在生活中,总是受不了一点点委屈。

记得有一次,我的好朋友误认为我偷了她的橡皮,我气得满脸通红,非常委屈,心想:你怎么这么信任我呢?我还是不是你的好朋友?我越想越气,一气之下,朝她吼到:“你才不配和我做朋友呢!”
如今回想起来,真是懊悔不已,为了一块小小的橡皮,我失去了一个好朋友。

假如我早点读到妙聪的故事,学会她的宽容与仁慈,那我的生活,将会是另一番天地了。

幸好如今也不晚,今后我一定在生活中,学会关心别人,理解别人,真诚的与朋友交往。

中国好家风三《中国好家风》这本书以“夫妻情
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持家有友”“注重家教”等五个方面,通过小故事和大道理讲述了当代和传统的结合,深化浅出,生动活泼地诠释了中华优秀家庭的伦理文化。

读了这本书其中我最喜欢是《做人的尊严》这一篇故事。

这一篇故事中的唐雪嫣看见了一起卖香烟老板偷梁换柱的把戏,而被骗的爸爸并没有因为老板的强势而退缩,坚持自己的原那么并要求老板抱歉。

最后老板在证据和众人质疑中向爸爸抱歉了。

这位爸爸并没有因事小而不为。

我特别欣赏这位爸爸说的这名话:“钱是小事,可假如我让步了,我在儿子心里的
地位就垮了。

我必须保住爸爸的`尊严。

”爸爸说的没错,假如向老板屈从了,他儿子的小小心灵就会种下失败的种子。

所以家教最重要,无家教无规矩。

无论人生的路怎么走,都要保持培养自己的良好家风。

家风好,社会风气便好,国家风气也就好了!而如何培养好的家风,曾仕强教师一语道破天机:“家风就是在家里能发挥多少儒家的思想。

”千家万户来理论、落实儒家思想。

那么儒家思想是什么?只有我们理解了儒家思想,我们才能去理论,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经》等经典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所以在我看来,家家户户都要开场读儒家经典。

因为只有知道了儒家思想的内涵,我们才能按照经典去行。

先知再行,知行合一。

“学而时习之,不易说乎!”把儒家思想学到了,并去践行练习,一定是快乐的,一定是幸福的,因为家庭和谐了,家和万事兴!所以我说,培养好家风,从读好经典开场!每天去读经典,假以时日,整个家庭的风气必然有大的转变。

而读经典在塑造好的家风的同时,是在修养个人,个人好了,家庭才能好。

先修身、再齐家,而读经典是修身最好的方式。

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言语无味。

”不读经典,个人的面目可憎,何以修身,何以养成好的家风。

“自
天子以致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是形成家风的本和根底,而读经是修身的途径和不二法门。

为何如今的家风不和,是因为修身不够,而修身不好,是因为读经缺乏。

那么读经缺乏是什么原因呢?是我们很久都没有读经了,不读经,不知儒家先贤思想,何以践行儒家思想,何以养成好的家风?现行教育在培养好的家风中起到什么作用呢?看看如今的教育,不管是何等资质,全部用一个标准答案去丈量,学校消费出来的只不过是标准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