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提高班日常训练题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提高班日常训练题集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阅读古诗,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完成练习。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雪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1]节日不同,《元日》描写(____),《除夜雪》描写(____)。
A.除夕B.春节
[2]景象不同,《元日》描写了(____)的景象,《除夜雪》描写了(____)的景象。
A.热闹欢快、万象更新 B.宁静祥和、喜盼丰收
[3]天气不同,《元日》中的天气是________,《除夜雪》中的天气是
________。
[4]习俗相同,都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节日习俗。
但《元日》还描写了__________的节日习俗。
2. 古诗阅读。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解释下列重点字。
依:_________ 尽:__________
穷:_________ 更:__________
[2]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诗人所______,短短十个字,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后两句是诗人所______,要想看到更远处,就得登上更高一层楼。
[3]“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常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
请你写出两句劝告人们上进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与感悟。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 )、( )、( )和( ),动态的景物有( )和( )。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芦芽:芦苇的嫩芽
B.蒌蒿:一种高大的树木
C.欲上:想逆江而上
D.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
(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描写的是时节的景物。
(3)请你展开想象,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
(4)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作者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B.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然后,由江中写到江岸。
C.诗的前两句咏画面的景物,后两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
D.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用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1]补全古诗。
[2]第一句中“怜”的意思是()。
A.可怜、怜悯
B.喜爱
[3]“诗中有画”,请你发挥想象,试着把后两句诗所表现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课内阅读。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山行( ) 白云生处( )
2.把词语和对应的解释连一连。
寒山因为
径小路
坐指深秋时候的山
3.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深山、、人家、、红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4.诗中表示“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意思的诗句
是。
5.对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这首诗主要表现了秋天的严寒天气
B.这首诗展现出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令人赏心悦目
7. 延伸阅读。
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1]理解,填空。
(1)这首诗写的是的情景。
(2)孩子读的是《》。
(3)第一句中“喧闹、声高”写出了的外界环境,“听不见、哪管”写出了。
[2]按要求找出相应的字词
(1)第二句中的“”一词说明孩子懂得爱护书,一个“”字说明孩子的笑是不自觉的,他一定是觉得书中的故事有趣而情不自禁地笑了。
(2)第三句中的“”通过阳光的移动来说明时间在流逝;“”指
李逵,“”指张顺。
8. 古诗阅读。
清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是_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写的,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这一天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习俗。
[3]诗句中__________写出了清明的天气特点,__________写出了行人的神态特点。
[4]“借问酒家何处有”中“借问”的意思是__________。
[5]下面加点词和古诗中“欲”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求知欲
B.随心所欲
C.摇摇欲坠
[6]想一想,在横线上写出杜牧的一个诗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所见
[清]袁枚
______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字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
(用诗句来填)
10. 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沙白
湖波上,
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
上面坐着秋天。
[1]填一填。
①这首诗中诗人把一片________比作一叶________,把红叶在湖面上荡漾的情景写得很生动。
②诗人通过观察________知道秋天来了,正可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2]“上面坐着秋天”中的“坐”字用得真好!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坐”字,把秋天当作人来写,表明秋天悄然而至
B.轻轻悄悄的一个“坐”字,写活了秋天,写动了风景
C.诗人通过一个“坐”字表现出对秋天的失望和落寞之情
11. 阅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回答问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这首诗描写的是西湖月的景色。
[2]诗中描写了绿色的和的荷花,鲜艳的色彩令人赏心悦目。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2. 课内阅读。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________的。
诗的前两句________,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________的萧瑟景象。
后两句________,揭示赠诗的
_______。
()
A.宋轼;写景色;秋天;议景;原因
B.刘景文;写景;秋末冬初;议景;目的
C.刘景文;议景;秋末冬初;写景;目的
[2]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_______的初冬景色。
而橘树和______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______和______。
()
A.橘黄橙绿;松柏;高尚品格、坚持的节操
B.橙黄橘绿;松柏;高尚品格、坚贞的节操
C.橙黄橘绿;松柏;不畏严寒、与众不同
[3]作者眼中的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________,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________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________、________,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
A.人到老年;收获成功;乐观向上、继续努力
B.人到青年;大有作为;淡泊名利、安居乐业
C.人到壮年;大有作为;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4]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________情绪。
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________景象,显露了________,给人以昂扬之感。
()
A.悲秋;丰硕;勃勃生机
B.悲秋;美丽;喜人的果实
C.赞秋;凄凉;悲秋
1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给生字注音。
屏()烛()晓()偷()
2. 根据内容填写诗句。
(1)《嫦娥》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嫦娥》这首诗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这首诗里你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季节)的景色。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绝句》是_____________代大诗人________________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视觉感受,又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嗅觉体验;既有“_________________”的动态描摹,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态刻画,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好动人的春色图。
15. 古诗阅读。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______。
长恨春归无觅处,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所写。
诗人登山前为春光逝去而遗憾,登山后发现大林寺桃花盛开又感到惊喜。
[3]诗人用________(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表现了自己发现山上桃花盛开的惊喜之情。
16.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一)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1.第一首诗描写的日子是___________,第二首诗描写的日子是___________,都与新年有关。
2.对第一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给人一种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朝气蓬勃之感
B.描写了年节的欢乐气氛,展现了一幅生活气息浓厚的民间风俗画卷C.“总”和“换”字表达了除旧布新、时间前行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坚定信念D.诗中只描写了春节放鞭炮的习俗
3.这两首诗的区别是()。
A.第一首诗给人心情舒畅的感觉,第二首诗令人觉得悲伤痛苦
B.第一首诗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愿望,第二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寂寞和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