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_质量管理的发展与现代质量管理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页,共七十四页。
11/28/2023
一次计数抽样检验判断过程
抽检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 统计样本中不合格(品)数d
d≤A
d≥R
批接收
批拒收
图中:(A,R)为接收准则,其中A为接收判定数(记为 Ac),R为拒收判定数(记为Re)。
第九页,共七十四页。
有一批不合格生 产不正常等之一
检验开始
连续5批或少于5批 中有两批不合格
• 直得注意的是,ISO 9001标准只是一个符合 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起码要求,获得 认证就意味着迈出了通向成功的一步。不是 最高要求。因此,对现代企业而言,仅仅满 足ISO 9001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以其它 优秀模式为指南,追求组织卓越绩效的实现。
第三十三页,共七十四页。
• (二)卓越绩效模式(质量奖评价准则) • 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不
第二十二页,共七十四页。
• 二、现代质量管理
• 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以质量为中心的现 代质量管理理念,为引导现代企业综合 运用质量管理思想、管理体系和管理方 法开展系统的管理活动奠定了基础。在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产生了ISO
9000族标准,卓越绩效模式、6σ管理
、精益质量管理等现代质量管理模式或 方法,并加以综合运用,质量管理的有 效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第二十八页,共七十四页。
PD
CP D A
CA
PD CA
PD CA
第二十九页,共七十四页。
第三十页,共七十四页。
第三十一页,共七十四页。
目标管理流程
11/ 28/ 20
32
第三十二页,共七十四页。
• ISO 9000族标准吸收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 成果,为企业搭建起质量管理的基础平台, 把难以衡量的质量管理转变为易于衡量的管 理过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践性和指导 性。
别于1994、2000、2005、2006年对系列标
准实施了换版修订。
第二十四页,共七十四页。
• 我国最初于1988年等效采用了1987版ISO 9000系列标准,其后一直跟踪其变化,由等 效采用发展到等同采用1994、2000、2006版 标准,先后发布了GB/T 19000族标准。在国 家标准的基础上,还发布了相应的国家军用 标准,ISO 9001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要 求》,ISO 9000系列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 了最广泛的应用。
•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大批量生产成为生 产企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对所有产品 实施全数检验,从中筛选出合格品和不合 格品的质量管理方法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 。
11/28/2023
第七页,共七十四页。
• 其主要原因是:事后把关的质量控制方法已在 生产过程中起不到预防和控制作用,而且100%的 事后检验方法,不仅导致检验费用大,特别 是 必须实施破坏性检验才能确认其满足规定要 求 的产品检验费用更大,质量管理方法的变革 需 求逐步提上了议事日程,既不需要全数检验,又 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的全新质量控制方法呼门组织休哈特等 一批质量管理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对策, 并于1941至1942年先后制定并发布了《质量 管理指南》、《数据分析用控制图》等一系 列美国战时质量管理标准,在美国军工企业 强制推行,并收到了显著效果。
第十六页,共七十四页。
• 二战结束后,美国二战时的军工企业继续推 行统计质量管理方法,许多民营企业也纷纷 效仿,其它国家如加拿大、法国、德国、日 本等也相继推行统计质量管理,并取得显著 成效。
第十九页,共七十四页。

他们认为:质量管理工作应突破传统观
念,不能只局限于制造过程这一框框,要
把质量管理的范围扩大到与产品质量形成过
程有关的部门;把预防措施渗透到与产品质
量形成过程有关的工作环节中去;把企业各
部门的质量活动,包括研制质量、维持质
量和提高质量活动有机结合为一个有效的运
行体系。这一理论产生后,逐步被世界各国
第三十五页,共七十四页。
• 经过多方努力,当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签发 了《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提高法》, 从而使美国国家质量奖有了法律依据。美国 国家质量奖推出了卓越绩效模式,成为企业 管理成熟度的评价标准。自美国议会在1987 年发布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以来, 共有64个美国企业获得68个波多里奇奖。这 些企业的实践证明:波多里奇模式确实给企 业带来了卓越绩效。
同类型的质量奖,比较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 有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1987年设立、 卓越绩效模式)、欧洲质量奖(1991年设立、 卓越绩效模式)和日本的戴明质量奖(1951 年设立,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其中卓越绩 效模式最具国际影响力。
第三十四页,共七十四页。
•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在国际上的领先地 位受到日益崛起的日本经济的严重威胁,为 提高生产力和美国经济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 力,当时任美国商务部长的马尔科姆.波多 里奇等呼吁设立一项表彰对提高生产力有贡 献者的国家奖项,而且由美国总统参加颁奖 典礼。
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独立的质量检验机构建立以后,质量检验职 能由工长转移到了质量检验部门的专职检验 人员。因此,也有人将这一阶段称之为“检 验员的质量管理”。
11/28/2023
第四页,共七十四页。
• (一)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40 年代)
• 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的理解仅限于质量检 验,并强调工长在质量保证方面的作用,将 质量把关的责任由操作者转移到工长,所以 被称为“工长的质量管理”。
11/28/2023
第十七页,共七十四页。
• 该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行 抽样检验,以降低检验成本;其次是利用控 制生产过程的方法对生产过程实施动态控制, 有效地预防并减少了废品的发生。但是,统 计质量管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它过分地强 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人们误认为质量 管理就是统计方法,因此,有人认为质量管 理是统计专家的事,使很多人感到高不可攀。 而统计质量管理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只局限 于制造和检验部门的控制和管理,不能充分 发挥其它部门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第十一页,共七十四页。
• 1924年,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统计专家休哈 特(W.A.Shewhart)提出,质量管理除监督 检查职能外,还应具备预防废品发生的职能 的新概念,并成功地创造了预防废品发生的 “控制图”。
第十二页,共七十四页。
• 控制图的出现是质量管理由事后检验转入检验加预防相
结合的科学管理阶段的标志。1931年,休哈特编写的 第一本质量管理专著《工业产品质量经济控制》正 式出版。控制图出现后,数学家道奇(H.F.Dodge) 和米罗格(H.G.Romig)编制出第一批抽查数表, 并联合提出抽样检查法。
过 程 方 法 模 式 如
图1 所 示
• 由上图可以看出,GB/T 19001《质量管理体 系 要求》第四章由产品实现(第七章)、 管理职责(第五章)、资源管理(第六章), 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第八章)四大典型 过程构成。它以产品实现过程为主线,四大 过程彼此相连,相互作用。从水平方向看, 顾客要求为产品实现过程的输入,其输出为 最终产品。而整个过程的管理采用了PDCA循环 ,通过PDCA循环,以大循环套小循环的形式 ,逐步提高,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充 分 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累计五批 不合格
放宽 检查
正常 检查
加严 检查
暂停 检查
按放宽检查 条件
11/28/2023
连续5批合格
GB/T 2828.1
第十页,共七十四页。
采取措施后 并经主管部
门同意
• (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到 20世纪50年代)
• 20世纪20年代,随着应用数学的兴起,概率 论和数理统计逐渐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一些 统计学家和质量管理专家开始尝试运用数理 统计理论来解决质量检验问题。
第三十六页,共七十四页。
• 我国从2001年起引进卓越绩效标准,启动了 全国质量管理奖评比工作,其目的是:促使 我国企业管理理念和经营理念与国际接轨, 从而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于是,2004年 8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 委员会发布了GB/T 19580-2004《卓越绩效 评价准则》和GB/Z 19579-2004《卓越绩效 评价准则实施指南》两项标准化指导性技术 文件,并于2005年1月1日起采用《卓越绩效 评价准则》,在全国开展国家质量奖评奖和 表彰活动。
第二十三页,共七十四页。
• (一)ISO 9000族标准(质量管理的国 际化——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成为打开全
球化市场的金钥匙)
• 为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ISO/TC 176
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总结各国先 进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于1987年3 月发布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
准,并根据质量管理发展变化的需求,分
第五页,共七十四页。
• 1911年,美国工程师泰勒(F.W.Taylor)提出 质量管理的“科学管理”理论,其核心是将生 产和检验两个职能分开,单独建立专职检验人 员队伍和检验部门。
11/28/2023
第六页,共七十四页。
• 质量检验阶段的特点是:强调检验工作的 监督职能,产品合格判定权属于检验人员 及其职能机构。其检验方法是对所有产品 实施全数检验,从中筛选出合格品和不合 格品。
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中心思想是:突破传
统的把质量管理职能控制在少数专业人员、
局部职能部门和生产现场手中的狭碍观念,
扩大质量职责范围。
第二十一页,共七十四页。
•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三全一多样,即全 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 加的质量管理,以及多样化的质量管理方法。
•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一切为用户服 务、一切以预防为主、一切用数据说话、一 切按PDCA循环办事。
第三十七页,共七十四页。
•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引言明确指 出:本标准可作为组织追求自我评价的准则, 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价。
• 卓越绩效模式主体内容含:卓越绩效核心价 值观(11项)、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 效评分系统。其中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 准框架如图2所示。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分为7 个类别计22个条目,43个着重点。其中, 4.5~4.6称为“过程形”要求(分值600 分),用于评价组织过程管理的成熟度; 4.7称为“结果形”要求(分值400分),用 于评价组织的过程输出及其效果。评价总分 1000分,按得分高低来对企业管理方法的成 熟度进行评价。
第二十五页,共七十四页。
• ISO 9001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为需要证实其质量保证能力和不断 追求顾客满意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 理体系要求。
• 该标准采用了“过程方法模式”,
质量管理方法从过去的结果管理转变 到过程管理,并成为审核和评价质量 管理体系的依据。
第二十六页,共七十四页。
第二十七页,共七十四页。
• 一、质量管理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 质量管理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 展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手工业发展 时期产生的原始质量管理,就做“操作者的 自我管理”。操作者集加工、检验于一身, 产品质量主要靠操作者的手工艺水平和生产 经验保证。
第三页,共七十四页。
• 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二十世纪初,质量管 理已发展为一门科学。从二十世纪初开始, 质量管理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也就是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
11/28/2023
第十三页,共七十四页。
11/28/2023
第十四页,共七十四页。
• 然而,受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统计质量管 理的思想和方法当时没有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休哈特等人的创见只有少数美国企业采用。 二战开始后,由于战争的需要,美国军工生 产急剧膨胀,在大幅度增加检验人员的情况 下,仍然出现待验产品日趋积压的严重问题, 而且废品损失惊人,经常发生武器弹药质量 事故。
所接受,并在运用时各有所长。
第二十页,共七十四页。

我国从1978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简称TQC或TQM),它是一个以质量为中心,
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并通过让用户满意和让
企业所有成员和社会各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
功的目的。由此可见,全面质量管理不只是
一种新的质量管理工具或方法,它是当时质
量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总和,代表了质量管理
第十八页,共七十四页。
• (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开 始)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人们
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运用检验和统
计技术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已难以适应提高
产品质量的需求,从而促进了“全面质量管
理”理论的形成。
•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
(A.V.Feigenbaum)最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 理的概念。与此同时,朱兰等人也提出了相 同的主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