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七大关键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筑巢引凤”七大关键词
“筑巢引凤”七大关键词
近几年,重庆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步伐,为吸引人才、留驻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以下是《才富》杂志整理出的重庆市政府在三年内为打造重庆“人才集散中心”,所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我们试图用关键词的形式来进行总结和概括。
关键词1:组团赴海外进行人才招聘
2005年11月26-27日,由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儒沛任团长的重庆市赴香港人才招聘团在香港港岛香格里拉酒店举办人才招聘会。
此次招聘会共有44家单位参会,包括18家企业、23家事业单位和3家政府机关,共提供招聘职位876个,提供人才和科技合作项目11项,重点招聘企业经营管理高层次人才和金融、物流、城市规划、高薪技术、法律、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这是重庆市组织团赴海外招聘规模最大的一次,不仅对应聘人才层次要求高、专业涉及广、薪酬待遇优,而且招聘方式也非常灵活,来渝定居、专职聘用、兼职、项目合作、技术合作、讲学、智力服务等各种方式均可,反映出重庆市的用人观念正向“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2:大学毕业生的“三支一扶”计划
2006年6月,重庆市人事局会同组织、财政、教育、卫生、农业、扶贫、团委等8部门,共同启动了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的“三支一扶”计划。
计划从06年起连续5年,将每年招募200~300名高校毕业生安排到重庆市区县(自治县、市)所辖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对参加“三支一扶”志愿服务的高校毕业生,将采取四个方面的优惠政策加以鼓励,包括:一、在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交通补贴,统一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二、原服务单位有职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应优先考虑接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三、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可以优先录用;四、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根据本人意愿可以回到原籍或到其他地区工作,凡落实了接收单位的,接收单位所在地区应准予落户;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由接
收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职务工资标准;其服务期限,计算为工龄,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
关键词3:“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
2006年11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人才发展重点专项规划》。
《规划》确定了“十一五”全市人才发展五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大力实施“巴渝人才工程”;加大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推动区域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和扩大人才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预计到2010年,将重庆市建成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人才集聚高地。
关键词4:打造四大引智平台
2007年9月,重庆市被批准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重庆市人事局、市外专局积极调整引智工作思路,着力打造四大引智工作平台。
一是打造汽摩产业引智平台。
重点引进国际上重量级的汽摩专业人才,开展赴国外名校名企培训,以扶持重庆汽摩产业的发展。
二是打造生物产业引智平台。
以国家批准重庆作为全国生物产业基地为契机,积极开展调研并举办专家座谈会;拟协同重庆市发改委和市科委等部门,组织实施一批生物产业引智项目。
三是打造信息产业引智平台。
把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外包服务列为重点发展对象,拟与市信产局签署合作备忘录,为引进软件业团队和风险投资提供支持。
四是打造中小企业引智平台。
与市中小企业局合作开展“双百工程”计划,即通过聘请国际上知名管理专家来渝指导,选送优秀企业高管进行国内外培训,在三年内培养100名优秀企业CEO或高管,扶持打造100个发展型中小企业。
关键词5:创建留学生创业园
2008年4月21日,重庆市留学人员创业园揭牌仪式在北部新区举行,这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新建的。
目前,创业园已有孵化场地22万平方米、留学人员86名、创办企业67家,年技工贸收入达20亿元。
该园计划到2015年,入园创业留学创业人员达500人,创办企业150家,年技工贸总收入达80亿元;建成西部地区创业政策最优、投资环境最好、发展速度最快的留学人员创业园。
关键词6: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08年5月,重庆市首次将高技能人才纳入政府特殊津贴的评选范围。
凡是具有高级技师技术职称,且有突出贡献的工人均可推荐。
经层层推荐和审核,我市共有12名高技能人才进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评审。
这一举
措,在重庆市企业中产生了较大反响,将有利于推动重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
关键词7:千名优秀人才引进计划
2008年6月,重庆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先后在北京、上海举办了千名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和招录优秀大学毕业到基层工作现场洽谈活动。
洽谈会参会用人单位300家,提供需求职位5826个,其中4736个岗位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
京沪两地现场洽谈会共吸引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北京和上海市级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共计5000人次参观洽谈,达成初步意向1282人。
其中,院士1人,博士学位以上242人,高级职称147人。
现场洽谈会上,正式签约引进3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