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优化教学—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写结合,优化教学—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阅读与写作能

摘要:阅读与写作分占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发展。

初中
语文教师必须在落实开展语文教学中有效利用读写结合教学法,要以读促写、以
写带读,这样才能够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实现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有
效提升。

文章将深入分析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积极作用,从语文教学
的整体层面把控阅读与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采取有效对策落实读写结合,实现
教学优化。

关键词:初中读写结合落实对策
读写结合作为新型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具有积极作用。

它巧妙联系
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是对原有“偏颇式”教学的突破,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发
展有着重要作用。

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把握读写结合这一新教法在初中语文阅读与
写作课堂的应用必要性,深化教学认知、落实教学应用。

一、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顾名思义,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实
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首先,该模式的出现打破了原有初中语文课堂“重阅读、轻写作”的教学现状,改变了“偏颇式”的语文课堂,能够实现语文课堂单一到多元的转变,是对原有语
文课堂的教学突破与创新;
其次,该模式的出现尊重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够让学生
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学生能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获得正确
的学习方法,感受到语文阅读与写作的魅力,弱化了阅读与写作学习的难度,能
够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
其三,该模式的出现能够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它能够让学生从读的角
度去审视写,从写的角度去思考读。

实际上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了多条通经,
降低了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时的难度;
二、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课堂的应用对策
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正确把握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课堂的积极
作用,发挥该模式的独特教育功能,从以下几个角度落实应用:
1.初读文本,有法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许多学生在完成语文写作活动时常常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即“无话可写”,导
致文章空洞、乏味、拼凑,作文分数不高。

实际上,这是因为学生脑海内的写作
素材“库存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写作需要。

为了改变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这
一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阅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在感知文章的同
时积累好词佳句,补充写作素材库,实现读写结合。

积累阅读素材一般都在学生“初读”阶段,即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方法,边
读边批注、变勾画、边记录,将其中的好词佳句以及文章精髓都标注出来。

这样
的阅读活动能够让学生对阅读文本有一个大体的把握,也能够让学生积累丰富的
写作素材,为学生后续的写作活动做素材准备。

如在学习《世说新语》时,该课文阅读难度较大。

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
遇到一个又一个的阻碍。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课下资料以及注释,进行阅读文
本的解释性阅读,并且在边读边批注、边注释的基础上,将其中觉得优美的句子、词句摘录下来,做写作积累。

2.文本细读,深入探究,掌握写作方法
一篇好的作文,不仅要具有足够的字数、充分的叙述,更要具有一定的艺术
色彩,即学生能够用合适的表达技巧来表达内容。

传递给学生写作方法以及写作
技巧,也是初中学段开展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

初中学段所选取的文本,都是名
家名篇,其表达手法、表达技巧十分精妙。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文本细读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文本。

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文章结构,并且通过深入探
究文章,掌握其写作方法。

这样既能够实现语文深度阅读,又能够以读促写。

如在学习《春》时,作者朱自清以优美的语言、灵动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春”的喜爱之情,文章整体充满艺术色彩,让人读起来叹为观止。

为了加深学生对文
本的理解,引导学生真正领会并学习作者在写作时的表达方法和写作技巧,教师
可以通过有效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文本细读,深度剖析。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篇的两个“盼望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什么情感?
(2)作者描述了春日的各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些景物?
(3)文章景物的各段描写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
问题的提出着重强调了作者的写作手法与写作技巧,同样也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深度、细致探究文章,能够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统一。

3.整体剖析,适当留白,进行写作练习
初中学段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发展较为稚嫩,他们在写作时习惯采用口语或
者简单的书面语,其表达方法单一、结构松散。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解决
学生在写作时的上述问题。

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基于阅读文本,进行写作练习。

这样的练习活动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升写作水平;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深入理解文章,整体剖析文章。

(1)仿写:上述我们也提到初中学段语文课堂上的文章都具有较高的写作价值。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其写作价值,感受其写作艺术气息。

更要在教学实践
中引导学生模仿,开展仿写训练。

正所谓“写作从模仿开始”。

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文本时,作者以优美的写作手法,展示了“冬日图”,
让人仿佛跟随作者的脚步进入了济南的冬天。

教师可以抓住其中的关键句,如“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让学生们进行仿写训练,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续写: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开展续写活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续写、创写,也能够基于阅读对学生进
行写作练习。

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把握“我”、“爸爸”、“妈妈”的人物形象上,创写“我的叔叔于勒”是一个真正的生意人,进行故事展开。

学生
们的思绪彻底被打开,能够根据阅读学习与理解,进行趣味的写作活动。

学生的
写作积极性相对于以考试形式进行写作练习更突出,写作训练的效果也更突出。

当然,为了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同时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出中能
够语文教师也可以基于阅读文本,做教学内容的横纵向延伸拓展,实现知识补充
认识,支撑深层阅读与写作。

结束语: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以积极的眼光看待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要利用读写结合,优化语文教学。

这样才能够冲破原有教学阻碍,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同时推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瑞.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探索[J].中华杀念,2020(01):167-167.
[2]张成琳,李民.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报,2020(09):239-240.
[3]林雪燕.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03):36-37.
[4]郜志刚.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科研办,2019(08):18-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