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东城2018高三期末非连续性文本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注:按小点给分,不考虑是否分条陈述, 也不考虑材料的对应,意思对即可。
学生作答问题 1.答题不规范。不分条陈述,不按原文条 理梳理要点,导致答案混乱,要点不突出。 2.阅读不全面。没有兼顾三个材料的内容, 导致要点缺漏。 3.机械照抄原文不概括。
例如:材料一第2段和第4段开头都是概括性的中心句, 但是没有关注,只是摘取列举性的事实。(答案繁琐) 材料二第1段最后一句话: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其 说是奔向理想中的人间天堂,不如说是在重重危险中 的弦歌不辍,为自身寻找一线生机。(这种带有比喻 性的表述不能直接明确地表达要点,不是答题语言。)
示例(2分) 因为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 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外星文明的入侵, 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人们要么等待 灭绝,要么移民到其他星球,为了生存, 人类必须离开地球,地球将变得不再适合 人类居住,躲过几百万年一次的生物大灭 绝。想要继续人类文明无线冒险的历程, 有预测未来的能力。 (表述啰嗦,缺乏概括。)
4.字迹潦草难辨。
示例(6分) 地球可能会因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人为 因素或外星文明入侵,在太阳熄灭前提前 毁灭,(1分)人类若想繁衍生息,必须 移居其他星球;(1分)人类开始相信、 研究、面对未来, (2分)人类移居外星 球是未来,我们便要面对;科技的发展已 使许多科幻变为现实, (1分)若想继续 发展,必须探索太空。 (1分)
C. 李商隐《乐游原》惋惜美景将转瞬即逝
D. 朱熹《偶材料,概括人类决心探 索太空的原因。(6分) 要点一:(依据材料一) ①与自身(地球)危机有关(1分)
(列举环境恶化等各种危机) ②为了人类的生存(1分)
(为了人类繁衍生息) (地球已不适合人类居住、不适合生存)
示例(4分) ①与人类自身安危有关,环境恶化、资源 枯竭,人类若不想等待灭绝,为了生存, 只能太空移民。②研究未来的热潮愈演愈 烈,在灭绝的危险中寻找生机的时代精神, 引导人们探索宇宙,研究未来。③技术精 英认为人类未来应开启无限时空,向宇宙 中拓展,开拓银河帝国,而不是追求永恒 时空与绝对安全。
注意:要体现出科技发挥作用。(随着科技的 进步、科技给了我们更多自信,此处不得分。)
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人类决心探 索太空的原因。(6分) 要点三:(依据材料三) ②人类的未来在于开拓宇宙 (探索太空、开启人类的无限时空、向宇 宙中拓展、开拓银河帝国、开启更大的生 存空间)
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人类决心探索 太空的原因。(6分)
示例(5分) ①人类自身拥有诸多严重的危机。②人类 为了生存,在未来必须离开地球。③人类 中相信未来、研究未来的热潮正愈演愈烈。 ④人类现今普遍拥有乐观和顽强的“游戏 精神”。⑤“未来”正通过技术变成现实, 给我们自信。
示例(4分) ①与自身危机有关。在面对环境恶化、基 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等危机时,只能 移居其他星球。②人类关心、意识到未来, 就务必要探索宇宙,适应前所未有的生存 环境。随着人类科技发展,相信未来并研 究未来热潮正盛。③人类的未来,就是要 开启无限时空,向宇宙开启冒险之旅。
反映了孔子的反战思想。
D.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由于快乐而忘 记了忧愁。” 形容十分勤奋,非常快乐。
选择题
5. 寓意:材料二最后一段 “关心未来,学会面对
机会和危险”
A. 苏轼《题西林壁》置身其中,不识真意, 认识真相,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
B. 陶渊明《杂诗》珍惜光阴,奋发向上,积 极进取。
非连续性文本
文本特点:非连续性文本 科技类 说明文
文本内容关键词: 人类未来 探索宇宙 科技发

材料一: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宇宙以及火星探 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材料二:人类对未来的广泛关注。 材料三:未来的不确定性促使人类不断探索, 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探索宇宙提供了可能。
选择题
1.结合原文,逻辑推断。 原文第2段 外星文明的入侵是地球的可能终局
6. 7. 结合原文,提取信息,概括理解。
选择题
4.“游戏精神”:材料二第2段“乐观”“顽强”
“含有最终必须通关的信心”“坚信未来必定更好”
A.死生由命,富贵在天 《论语·颜渊》
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B.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做”,赞扬孔子那种孜孜不倦 的执着精神。
C.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季氏》
示例(1分) ①找到合适的星球移民,避免人类灭绝。 ②开启人类的无限时空,继续人类文明无 线冒险的历程,向宇宙中拓展。③在重重 危险之中为自身寻找一丝生机。
补充说明:“为了减少对于未来的焦虑”没有给分。
材料三第1段:如果我们有准确预知未来的能力,必定 不会像今天这样,浸泡在广泛和普遍的焦虑中。 (1)逻辑关系:探索太空 了解未来 解开预知 的谜团 减少或缓解焦虑
因此,减少焦虑是目的或者结果,不是原因。 (2)焦虑和预知未来有直接关系,而预知未来不等同 于探索太空。探索太空只是预知未来的一种途径。原文 中没有说到探索太空和焦虑的直接关系。
简答题
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人类决心探 索太空的原因。(6分) 要点二:(依据材料二) ①关心未来,研究未来(1分)
(关心未来、意识到未来的存在或者研 究未来) ②相信未来必定美好(1分)
(相信未来、对未来有信心、有了面对 未来的自信、科技给了我们更多自信)
(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简答题
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人类决心探 索太空的原因。(6分) 要点三:(依据材料三) ①意识到未来可以由科技创造(1分) (想象中的未来正通过技术变为现实) (材料二:人类正处在技术爆发的节点上, 各种想象正成为现实。)
外星文明的入侵可能导致地球灭亡
人类在外星文明的入侵中不一定能取得 最终胜利 2.结合原文事实,对应题干要求“绝非 易事”。 原文第3段
选择题
3.结合上下文。 原文第1段 人类文明的出现和繁荣可能只是地球周 期性物种大灭绝之间的一朵浪花。
4. 5. 结合原文,延伸课外,彼此对应。 学生理解选项有困难。
示例(3分) ①人类探索宇宙与其自身的危机有关,以 及地球环境的恶化。②人类相信未来是美 好的,以及人们有克服困难去适应的“游 戏精神”。③现代科技的进步,使得未来 不断变为现实。
示例(2分) ①人类自身的危机,环境恶化、文明入侵、 太阳裂变等对地球毁灭性的打击。②人类 文明相信自己与未来,不断克服进步道路 上的困难。③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安全感和 危机感,本应发明出来的东西却为成功以 及人们对未来预测的不准确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