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骨缺损患者应用早期修复序列治疗对口腔功能相关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颌骨缺损患者应用早期修复序列治疗对口腔功能相关生活质
量的临床影响分析
徐淑江
【摘要】目的:探讨上颌骨缺损患者应用早期修复序列治疗对口腔功能相关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将在医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诊治的上颌骨缺损患者
中抽取43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实施早期修复序列治疗,并对比其治疗前、后的口
腔功能相关生活质量变化.结果:经治疗,本组患者在语言、进餐、社交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上颌骨缺损患者应用早期修复序列治疗,有助于提升其口腔功能相关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8(031)014
【总页数】2页(P2133-2134)
【关键词】上颌骨缺损;早期修复序列治疗;口腔功能相关生活质量
【作者】徐淑江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科,河南省洛阳市 4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2.2
咀嚼、语言交流和支撑面型为人体口腔重要生理功能,且与个体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然而,对于因外伤、肿瘤导致其上颔骨被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的患者而言,其咀嚼功能、语言功能以及面型均遭受到程度不等的影响,进而影响各个方面的生活质量。

据报道[1],早期修复序列治疗方案能够恢复患者口腔功能与面型,但国内关于上
颔骨缺损患者在早期修复序列治疗后的口腔功能相关生活质量问题的报道较罕见,缺乏实验数据支持。

本文为明确上颌骨缺损患者应用早期修复序列治疗口腔功能相关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对43例上颔骨缺损患者实施早期修复序列治疗,现报道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口腔功能相关生活质量变化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纳入本文的43例上颔骨缺损患者均为医院2015年4月—2016年
4月收治,并完成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

排除接受过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影响其生活质量者,有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

本组患者均在参与此次观察前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
(55.63±3.26)岁;上颔骨缺损类型:Ⅱ类2亚类15例,Ⅴ类20例,Ⅵ类8类;余留牙齿数量为4~11枚。

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均应用早期修复序列治疗方法,其具体操作如下:(1)对患
者口腔进行全面检查,对于术后需要保留或者存在病损的牙齿予以常规治疗。

根据患者面型制备上下颔模型,并参考其上颔骨缺损大小、形状等制备腭护板,并将其固定在患者的上颌。

术后2周,即可拆除其外科包扎,评估其创面的愈合效果;
术后第3周,在患者腭护板上应用无刺激性自凝树脂材料,在其口腔内直接形成
一个临时阻塞器,并在术后第4~12周予以跟踪随访,并及时调节其临时阻塞器;术后第12周,为患者制备支架型永久堵塞器并在术后第15周使用。

最后,本组
患者需定期到医院接受口腔检查。

1.3 观察指标自拟上颌骨缺损患者口腔功能相关生活质量可视量表,并采取问卷
调查方式评估患者治疗前、后15周在语言、进餐和社交方面的生活质量,该量表
评分范围是0~100分,具体操作如下:指导患者根据自身主观感受进行评分,评分高低和生活质量呈正比。

一共发出问卷43份,回收43分,回收率是100.0%。

1.4 统计学方法本文中资料均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则接受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本组患者治疗后15周的进餐、社交和语言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时间n语言进餐社交治疗前4323.85±6.4719.82±7.4924.18±7.41治疗后15周
4390.48±2.3385.52±4.4595.67±2.35t16.56315.95417.587P0.0000.0000.000
3 讨论
上颌骨缺损作为颌面部缺损最常见类型之一,其发生率较高,可根据发病原因分成先天性上颌骨缺损、后天性上颌骨缺损[2]。

其中,后天性上颌骨缺损比较常见,
患者多因肿瘤切除术、外伤等引发,而其缺损面积和部位等往往因肿瘤大小、部位或外伤程度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3]。

上颌骨位于人体面部中间,其不但是整体颜
面部外形支撑结构,还是语言器官、咀嚼器官、呼吸器官重要组成部分[4],一旦
缺损可导致个体颜面部畸形,并出现语言、咀嚼功能障碍,为患者造成心理、生理方面的双重痛苦[5]。

目前,早期修复序列疗法为本病常规治疗手段,其可通过修复患者所缺失前牙支撑其口唇,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面容。

经大量临床实践可知,早期修复序列疗法要求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序列治疗,从而逐步恢复患者面容及口腔功能[6]。

其中,根据患者上颌骨形状和大小制备适宜的腭护板并予以2周固定,可增加腭
护板在患者上颌骨上稳定性,且可为其创面愈合提供有利条件。

随后,临时堵塞器能够分隔患者的口鼻腔,从而大幅度提升其语言功能[7]。

同时,因恢复了患者口
腔外形,可使其在吞咽食物流体、团块时形成压力,改善其吞咽功能,提升其进餐质量。

此外,临时堵塞器能够重新支撑其下陷的面颊部位,进一步恢复患者面容。

最后,佩戴永久堵塞器表示患者进入了长期修复期间,永久堵塞器在口鼻分隔功能上优于临时堵塞器[8],可使患者在发音时的气流流动趋于自然,并恢复其牙列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固定性,较临时堵塞器更加美观、舒适,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患者在进餐、社交和语言等方面的生活质量。

本文结果提示,本组患者治疗15周后的进餐、社交和语言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有大幅度升高,证明了上颌骨缺损患者应用早期修复序列治疗对口腔功能相关生活质量具有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吴跃煌,李德志,王晓雷,等.肩胛骨肌皮瓣在上颌骨缺损修复的初步应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10):814-817.
[2] 林青,任卫红.上颌骨缺损患者心理及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北京口腔医学,2013,
21(2):116-118.
[3] 石勇,宋玮,马婵娟.功能性印模技术用于上颌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评价〔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6,32(3):412-416.
[4] 周敏,崔崇富,曹锐.套筒冠及附着体固位赝复体应用于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评价〔J〕.口腔医学,2013, 33(9):623-626.
[5] 高银亮.赝复体用于上颌骨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
21(2):201-203.
[6] 侯艳,姜菲菲,卢利,等.CAD/CAM赝复体同期修复上颌窦癌上颌骨全切除后缺损的功能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3,11(4):319-324.
[7] 白冰,朱静涛,代炜.球帽附着体在上颌骨Ⅱ类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21):1824-1828.
[8] 罗云,任杰.临床食物嵌塞病症的常见病因分析及序列治疗〔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6,43(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