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儿科小组合作制教学模式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儿科小组合作制教学模式探索
刘宇
【摘要】小组合作制教学作为一个有活力的教学模式,体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改变了"填鸭式"教学,注重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了人际
合作关系,形成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总结教学得失,提高了课堂效率.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5(013)018
【总页数】2页(P111-112)
【关键词】小组合作制教学;护理专业;教学模式;高职高专
【作者】刘宇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南阳473061
【正文语种】中文
在以往的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重点放在对护理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

鉴于此,我校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小组合作制”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

是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一种学习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

将班级临时划分为若干个有工作能力的小团队,共同完成由教师布置的或者是自行设计的学习任务,并且其学习成果可在后面的课程阶段中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倡导在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集体性[1]。

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其探索能力。

经了解,在国内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大班教学。

经过分析研究,大班教学往往存在以下缺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面对整个班级进行讲授,教师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同学,学生的层次有差别,坐在后排的学生与教师距离太远,师生之间很难进行互动;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教师不能对学生的监督全部到位,又缺乏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总结教学得失。

在小组合作制教学中,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关注学生,及时辅导到位,并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1.1 科学划分小组科学划分小组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
前提。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素质等,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来分配。

保证每个小组的水平大致相同,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才会有“旗鼓相当”的感觉,才会增加学习动力,增强取胜信心。

1.2 重视学生预习工作预习是学好课程的前提条件。

在一次课结束时将下次要学
习的内容提前告知学生,并布置在下次课中要解决的问题,每个小组在下次课上都有机会为大家讲解。

如果是新的护理操作项目,则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找相关操作视频,到实训室先自行练习。

对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则记入笔记,待课堂上解决。

1.3 课堂小组间交流互助提高经过学生自主预习,学生们对课程内容有了一定认识,也有了思考后的疑问。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请各组学生对新课进行讲解,每组讲解一部分(每组讲解内容由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定,为了让所有学生全面预习),
护理实践操作方面,则由老师随机抽查学生操作。

最后将所有小组的问题总结到一块儿,小组之间交流研讨,解决问题。

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则由教师启发引导,操作演示,帮助解决。

1.4 课堂练习及评价检测课堂练习及评价检测能及时发现学生是否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及时暴露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应用上的不足,以使师生双方及时改正错误和不足。

随机抽取小组内成员进行检测,被抽取的学生成绩代表整个小组的成绩,平时的课堂测验成绩将要计入期末总评。

这样做,则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组内学生的合作意识,促使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所以这部分内容是这门课程的重中之重。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前一周先提供给学生一个病例:上午9时接到
门诊电话,有一名男贫血患儿将收住入院。

患儿由家长抱入病房,面色苍白,呼吸急促。

通过问诊,获取病史资料:患儿,男,早产儿,9个月。

生后纯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近1个月来逐渐出现面色苍白,且食欲不佳,精神不振。

查体:营
养差,皮肤、黏膜苍白,精神不振。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0 g/L,红细胞
3.5×1012/L,MCV 70 fl,MCH23 pg,MCHC30%。

末梢血涂片显示:红细胞
大小不等,中心浅染,以小细胞为多。

入院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根据这个病例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问题让大家下去查阅资料,下次课每个组推荐一名同学就各自分配到的问题进行讲课,教师将对每个同学讲课的效果进行评定打分,分数代表整个小组的成绩,计入期末总评。

问题有:该患儿诊断为贫血的依据有哪些?贫血的严重程度如何?缺铁性贫血对机体有何危害?如何对该患儿进行护理?……
分到任务后,学生们课下查阅资料,热烈讨论,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积极询问老师,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是前所未有的。

在各自讲课过程中都能讲述清楚、透彻。

对于其
他组同学提出的质疑,同学们激烈讨论,寻求正确答案。

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教师进行解答,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模式正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此模式教学中,由于护生需要查阅文献以了解相关知识新进展,可发掘护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潜能[2],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真正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经过实践,小组合作制在护理教学中显现出以下优点:
3.1 更好地达到护理教学目标现代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教师应
改变传统的信息传递者,转向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学习成果分享者。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育对象由一个个学生转变为数个小组;师生交流过程中,由单一的“填鸭式”转变为师生间多向式的交流。

教师从而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总结教学得失。

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

3.2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此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展示、锻炼自我以及交流提
高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锻炼了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有一次以上的发言机会,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听取别人见解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反思,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3.3 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教学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习效率提高。

将全班分为若干学习小组,以小组成员共同学习、探究、讨论为教学活动基本形式,为每个同学创造了平等机会,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的表现机会增加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自信心得到了加强。

教师可以充分地关注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弥补了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

3.4 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重点关注如何讲解课本,而在于如何组织学
生去学习、去探讨。

教师的位置不再固定在讲台,而经常在学生中间来回的走动,倾听,及时给以指导。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拉近了师生、生生
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有活力的教学模式,小组教学模式更多关注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人际交往,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品格。

其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体,力求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3]。

小组合作制教学对教师的备课、教案的编写、教师知识掌握程度、课后辅导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教师准备充分,调配、控制得当,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教学才能顺利进行,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1]HilbertMeyer.课堂教学方法实践篇.冯晓春,金立成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92.
[2]朱亚丽,泮桂叶,陈三妹.研究性学习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3,18(3):220-221.
[3]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