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并行心律酷似室性早搏三联律一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景永明,黄焰.并行心律的心电散点图特征[J].实用心 电学杂志,2015,24(3):158-160.
[2]张夏琳,莫林宏,孙晓丹,等.双源性并行心律心电散点 图图形特征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23(5): 569-573.
பைடு நூலகம்
作者单位:201199上海,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心电图室 作者简介:张晓明,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研究,Email:252149350@qq.com
·224·
实用心电学杂志
第 27卷
脏 病 是 最 常 见 的 病 因 ,常 合 并 心 力 衰 竭 。 近 年 来发 病 率 有 逐 年 升 高 的 趋 势 ,与 一 般 早 搏 治 疗 不 同 ,并 行 心 律 对 抗 心 律 失 常 药 物 有 耐 药 性 ,部
完全排除交界性异位搏动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其 联律间期不等,相差 >80ms;仔细看可以发现 R9的 形态与窦性心律的 QRS波及室性异位搏动不同,考 虑为室性融合波;其中 R3R6、R6R9和 R9R12都相 等;R6、R12伴 RonP现象(图 1)。结合 Lorenz散点 图,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室性并行心律,T波改变。
图 1 常规心电图
Lorenz散点图(图 2)特征:早搏点集沿垂直于 等速线的方 向 向 等 速 线 延 伸,早 搏 前、后 点 集 分 别 沿垂直、水平方向向等速线延伸,总体呈斜倒的“Y” 字形,为典型的并行心律散点图特征[1]。
讨论 并行心律常见于 老 年 人 和 器 质 性 心
脏 病 患 者 ,也 见 于 健 康 人 群 (占 15% 左 右 ),发 病年 龄 多 在 50~70岁 ,约 65% 的 患 者 在 60岁 以 上 ,男 性 约 为 女 性 的 两 倍 ,冠 心 病 、高 血 压 心
患者女,56岁,心悸 20d,于 2018年 1月 21日 来院就诊,略有胸闷,步行稍快或情绪激动时明显。 入院后常规 心 电 图 诊 断:窦 性 心 律,提 示 室 性 并 行 心律,频发室性早搏呈三联律,T波改变。
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71次 /min。R3、R6、R9形 态宽大畸形,酷似右束支阻滞型室性异位搏动(不能
于动作电位 4相,也不能侵入异位起搏点。若 3相 和 4相之间无传导窗,则产生完全性传入阻滞,并行 节律点不受主导节律的影响。若 3相和 4相之间有 一或宽或窄的传导窗,适时的主导节律的激动通过 此窗传入并行节律点使其节律重整,便形成间歇性 并行心律[5]。因此,我们在分析常规心电图时要仔 细看图,即 使 发 现 不 完 全 符 合 典 型 并 行 心 律 的 图 形,亦不能 完 全 排 除 并 行 心 律,因 为 常 规 心 电 图 描 记时间太短;异位搏动间期过长有可能无法测量最 大公约数,且 较 多 的 并 行 心 律 具 有 变 异 性、不 典 型 性,因此,对 于 见 到 异 位 搏 动 形 态 相 同 而 联 律 间 期 不等的患 者 建 议 加 做 动 态 心 电 图,排 除 一 般 的 早 搏,从而让患者得到恰当的治疗。
第 27卷第 3期 2018年 6月
实用心电学杂志
JournalofPracticalElectrocardiology
Vol.27 No.3 June2018
室性并行心律酷似室性早搏三联律一例
张晓明
[摘要] 常规心电图易将室性并行心律误诊为普通早搏,而长时间检测动态心电图往往可以 显示并行心律的特征性改变。室性并行心律 Lorenz散点图特征:早搏点集沿垂直于等速线的 方向向等速线延伸,早搏前、后点集分别沿垂直、水平方向向等速线延伸,总体呈斜倒的“Y”字 形;时间散点图特征:呈瀑布样改变。掌握这些特征有助于快速诊断室性并行心律。 [关键词] 室性早搏;并行心律;倒“Y”形 [中图分类号] R540.41 [文献标志码] C [文章编号] 2095-9354(2018)03-0223-02 DOI:10.13308/j.issn.2095-9354.2018.03.015
分 学 者 称 为 耐 药 性 “早 搏 ”(易 发 生 在 老 年 患 者 中 ),常 提 示 并 行 心 律 的 存 在 ,其 预 后 取 决 于 基 础心脏病。
图 2 患者 3月 5日的动态心电图
对于使用洋地黄的患者,室性早搏与室性并行 心律的鉴别有重要临床意义,前者由洋地黄中毒引 起,后者非洋地黄中毒所引起[2]。并行心律与早搏 是不同的概念,有学者认为并行心律为早搏与逸搏 之外的第 3种重要异位心律;并行心律沿用的所谓 偶联间期仅仅是借用的名词,实际两者绝无偶联关 系;也有学者认为并行心律本质是逸搏[3]。我们在 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区分并行心律与普通早搏的关 系,两者既 有 本 质 区 别 又 常 同 时 存 在,普 通 室 性 早 搏常见机 制 为 折 返,也 有 自 律 性 增 高 性 及 触 发 性。 而并行心律是心脏某部分组织发生舒张期自动除 极化,达到 阈 电 位,成 为 异 位 起 搏 点 而 有 规 律 地 发 放激动,具有保护性传入及传出阻滞。传统诊断标 准为:① 异位 QRS波形态 相 同 而 联 律 间 期 不 等; ② 两个相邻的异位 QRS波之间等距离或成倍数关 系,即存在最大公约数;③ 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融合 波。近年来随着散点图的应用,并行心律的检出率 有大幅度提高,结合时间散点图呈瀑布样、Lorenz散 点图呈倒“Y”字 形 (室 性 并 行 心 律 )或 呈 变 形 的 倒 “Y”字形(室 上 性 并 行 心 律 )[4]。 此 例 属 于 经 典 并 行心律且全程出现,是比较少见的。笔者观察动态 心电图时发现全程呈并行心律者较少,绝大多数都 是间歇性并行心律,且有些是不典型的。因传入阻 滞是由 3相和 4相阻滞共同组成的,这两者之间可 以有或无狭窄的正常传导窗。当主导节律的激动 较早到达异位起搏点周围时,受阻于动作电位 3相 而不能侵入;若较晚到达异位起搏点周围时又受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