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措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提高;母猪繁殖力;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养殖业的大力扶持,养猪业得到了 突飞猛进的发展,母猪繁殖力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 资料显示,就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而言,我国仅 17 头,美国 20 头,日本为 24.92 头,巴西为 25.96 头;仔猪存 活率我国为 84%,美国为 95%;生猪出栏率我国为 125%, 世界平均水平为 160%。从我国当前的养猪生产水平看,母 猪的繁殖力比较低是养猪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提高母 猪繁殖力是每一个猪场应密切关注的问题。
农业科学
N O N G Y E KE XU E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措施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程 征 冯会利 王海棚
摘 要:母猪繁殖力是指母猪维持正常繁殖性能、生育后代的能力,母猪的繁殖力直接关系到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有些养殖户由于缺乏 科学的饲养管理知识,对母猪繁殖力没有正确认识,导致母猪发情率、受胎率、产仔率等降低,给猪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下面结合猪场 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母猪繁殖力进行阐述,以期为猪场提高母猪繁殖力提供参考。
饲料类型 空怀母猪料 怀孕母猪前期料 怀孕母猪中期料 怀孕母猪后期料
初产母猪 2.0~2.6 1.8~2.4 2.2~2.6 2.5~4.0
经产母猪 1.8~2.6 1.5~2.2 1.8~2.6 2.5~4.0
率为 25%~35%,一般不超过 40%。控制初配年龄,适宜 的初配年龄既能获得初配后较高的受胎率和产仔率,又能延 长种猪的利用年限,正常饲养情况下,母猪初配年龄和体重 为:引进猪品种 8~10 月龄,体重 80~90kg;地方猪品种 6~8 月龄,体重 60~70kg。第二,预防胚胎早期死亡。针 对胚胎死亡的三个高峰期 (受精后 9~13d 着床起、妊娠第 21d、第 60~70d),加强护理,做好防寒降温工作,防止机 械损伤,不喂发霉变质及有毒的饲料,减少环境应激刺激。 第三,做好猪舍内外卫生工作。每天早晚各清粪 1 次。每隔 5~7d 冲洗消毒猪舍 1 次,保持食槽清洁。多在猪舍内观察 母猪,发现病猪及时治疗。详细做好发情、返情、病猪治 疗、温度、湿度等日常工作记录。保证母猪每天 2~3h 自由 运动,以促使母猪发情、排卵、受孕及顺产。
影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主要是母猪自身因素和猪场管理 因素。猪繁殖力的评估依赖于猪场的记录与本地区繁殖指标 的比较。猪繁殖力评定的指标包括公猪群的配种能力 (精液 品质)、母猪发情率、配种率、空怀率、窝产子数、仔猪初 生重、疾病因素引起的反情、死胎、流产等方面。现以猪场 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结合临床经验,对提高母猪繁殖力 的措施进行探讨。
蚊虫到来之前应给母猪注射乙型脑炎疫苗,一般 4~5 月份 肌肉或皮下注射 1 头份。对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的防 疫,无论公猪、母猪还是后备猪,每年接种两次,每头每次 1 头份。做好以上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疫苗防疫,可提高母猪 的发情率、受胎率和分娩率,减少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的 发生,降低返情率,提高其生产性能。
河 南 农 业 2020 年 第 1 期(下)
CorNveOd.N G Y E 53
教农育业管科理学
N O N G Y E KE XU E
表 1 母猪不同阶段饲喂量 (单位:kg/d)
时间 配前 配后 0~21d 配后 22~84d 配后 85~107d
一、做好种猪的品种选育 选择种猪时既要突出重点性状,又要兼顾全面。重点性 状不能过多,一般 2~3 项,以提高选择效果。选择瘦肉率 高且生长速度快的长白公猪和大约克母猪杂交,杂交出的二 元母猪,其生产性能显著提高,窝产子数 10 头以上,生长 速度快,耐粗饲,适应性强,泌乳性能好,瘦肉率 65%以 上,只有选好品系的父本和母本才能保证有良好的生产性 能。在选择后备母猪时,除符合品种特征外,奶头排列均匀 整齐,7 对以上,奶头饱满,无副乳头等特征也是关键。 二、做好种母猪繁殖障碍疫病的防治工作 第一,猪瘟可引起母猪流产。因此,应加强对猪瘟的预 防。后备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经产母猪在断奶时用国产猪 瘟兔化弱毒疫苗,肌肉注射,每头母猪 2 头份。第二,细小 病毒对种公猪和初产母猪危害严重,会导致母猪的怀孕率及 分娩率降低,引起母猪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因此,后 备母猪在配种前 15d 和 30d 应各注射疫苗一次。第三,猪伪 狂犬病可引起母猪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胎等。针对该病, 种公猪每年春秋季应各免疫一次,每头接种 1 头份,后备母 猪配种前 25~30d 接种 1 头份,一年两次。第四,猪乙型脑 炎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蚊虫叮咬为传播途径,故在每年
三、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提高精液品质 第一,种公猪饲喂要用公猪专用料,7~12 月龄 2.0~ 2.5kg/d,12 月龄以上 2.5~3.5kg/d,每头公猪的喂料量要 依据其体况来确定,每周调整一次喂料量并做好详细记录。 对于公猪的体重要求是体质健壮而不过肥,达到中等偏上的 膘情。第二,公猪舍内卫生要每天打扫,定期冲洗,保持猪 舍内干净卫生无积粪,猪体清洁,每周进行猪舍、猪体消毒 两次。控制好猪舍内环境温度与湿度,温度一般控制在 25℃ 左右,做好冬季保暖、夏季降温工作,依据季节和天气情况 适当开窗通风换气,保证猪舍内空气新鲜。第三,做好公猪 健康检查和疾病治疗。公猪 7 月龄时,要训练它的爬跨动 作,模拟交配。到 8 月龄时,开始对公猪进行人工采精,并 记录其精液量,精液质量检测结果为优时方可使用。另外, 要注意采精频率,后备公猪 (8 月龄) 每周采精一次,生产 公猪 (10~12 月龄以上) 每周采精两次,必要时采精三 次,一般要依据公猪的使用状况和精液质量而定,为保证精 液品质,严禁对公猪进行过度频繁的采精。 四、加强种母猪的饲养管理,促使其排卵 (一) 做好母猪饲养管理 根据母猪的体况及不同阶段的母猪营养需求给予相应的 饲料配方,在实际生产中饲喂母猪专用料,并根据营养含量 控制饲喂量,母猪不同阶段饲料的饲喂量见表 1。 每周依据母猪体况定期调整饲喂量,每天按标记量给 料,以减少饲料浪费,及时清除料槽中的剩料,防止饲料发 霉变质。另外,供给清洁而充足的饮水,适时补充青绿饲 料,保证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均衡,还要定期添加微生 态制剂,增加有益菌群,提高母猪自身抵抗力。 (二) 做好母猪管理工作 第一,及时淘汰高龄母猪并补充后备母猪。合理的淘汰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养殖业的大力扶持,养猪业得到了 突飞猛进的发展,母猪繁殖力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 资料显示,就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而言,我国仅 17 头,美国 20 头,日本为 24.92 头,巴西为 25.96 头;仔猪存 活率我国为 84%,美国为 95%;生猪出栏率我国为 125%, 世界平均水平为 160%。从我国当前的养猪生产水平看,母 猪的繁殖力比较低是养猪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提高母 猪繁殖力是每一个猪场应密切关注的问题。
农业科学
N O N G Y E KE XU E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措施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程 征 冯会利 王海棚
摘 要:母猪繁殖力是指母猪维持正常繁殖性能、生育后代的能力,母猪的繁殖力直接关系到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有些养殖户由于缺乏 科学的饲养管理知识,对母猪繁殖力没有正确认识,导致母猪发情率、受胎率、产仔率等降低,给猪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下面结合猪场 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母猪繁殖力进行阐述,以期为猪场提高母猪繁殖力提供参考。
饲料类型 空怀母猪料 怀孕母猪前期料 怀孕母猪中期料 怀孕母猪后期料
初产母猪 2.0~2.6 1.8~2.4 2.2~2.6 2.5~4.0
经产母猪 1.8~2.6 1.5~2.2 1.8~2.6 2.5~4.0
率为 25%~35%,一般不超过 40%。控制初配年龄,适宜 的初配年龄既能获得初配后较高的受胎率和产仔率,又能延 长种猪的利用年限,正常饲养情况下,母猪初配年龄和体重 为:引进猪品种 8~10 月龄,体重 80~90kg;地方猪品种 6~8 月龄,体重 60~70kg。第二,预防胚胎早期死亡。针 对胚胎死亡的三个高峰期 (受精后 9~13d 着床起、妊娠第 21d、第 60~70d),加强护理,做好防寒降温工作,防止机 械损伤,不喂发霉变质及有毒的饲料,减少环境应激刺激。 第三,做好猪舍内外卫生工作。每天早晚各清粪 1 次。每隔 5~7d 冲洗消毒猪舍 1 次,保持食槽清洁。多在猪舍内观察 母猪,发现病猪及时治疗。详细做好发情、返情、病猪治 疗、温度、湿度等日常工作记录。保证母猪每天 2~3h 自由 运动,以促使母猪发情、排卵、受孕及顺产。
影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主要是母猪自身因素和猪场管理 因素。猪繁殖力的评估依赖于猪场的记录与本地区繁殖指标 的比较。猪繁殖力评定的指标包括公猪群的配种能力 (精液 品质)、母猪发情率、配种率、空怀率、窝产子数、仔猪初 生重、疾病因素引起的反情、死胎、流产等方面。现以猪场 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结合临床经验,对提高母猪繁殖力 的措施进行探讨。
蚊虫到来之前应给母猪注射乙型脑炎疫苗,一般 4~5 月份 肌肉或皮下注射 1 头份。对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的防 疫,无论公猪、母猪还是后备猪,每年接种两次,每头每次 1 头份。做好以上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疫苗防疫,可提高母猪 的发情率、受胎率和分娩率,减少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的 发生,降低返情率,提高其生产性能。
河 南 农 业 2020 年 第 1 期(下)
CorNveOd.N G Y E 53
教农育业管科理学
N O N G Y E KE XU E
表 1 母猪不同阶段饲喂量 (单位:kg/d)
时间 配前 配后 0~21d 配后 22~84d 配后 85~107d
一、做好种猪的品种选育 选择种猪时既要突出重点性状,又要兼顾全面。重点性 状不能过多,一般 2~3 项,以提高选择效果。选择瘦肉率 高且生长速度快的长白公猪和大约克母猪杂交,杂交出的二 元母猪,其生产性能显著提高,窝产子数 10 头以上,生长 速度快,耐粗饲,适应性强,泌乳性能好,瘦肉率 65%以 上,只有选好品系的父本和母本才能保证有良好的生产性 能。在选择后备母猪时,除符合品种特征外,奶头排列均匀 整齐,7 对以上,奶头饱满,无副乳头等特征也是关键。 二、做好种母猪繁殖障碍疫病的防治工作 第一,猪瘟可引起母猪流产。因此,应加强对猪瘟的预 防。后备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经产母猪在断奶时用国产猪 瘟兔化弱毒疫苗,肌肉注射,每头母猪 2 头份。第二,细小 病毒对种公猪和初产母猪危害严重,会导致母猪的怀孕率及 分娩率降低,引起母猪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因此,后 备母猪在配种前 15d 和 30d 应各注射疫苗一次。第三,猪伪 狂犬病可引起母猪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胎等。针对该病, 种公猪每年春秋季应各免疫一次,每头接种 1 头份,后备母 猪配种前 25~30d 接种 1 头份,一年两次。第四,猪乙型脑 炎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蚊虫叮咬为传播途径,故在每年
三、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提高精液品质 第一,种公猪饲喂要用公猪专用料,7~12 月龄 2.0~ 2.5kg/d,12 月龄以上 2.5~3.5kg/d,每头公猪的喂料量要 依据其体况来确定,每周调整一次喂料量并做好详细记录。 对于公猪的体重要求是体质健壮而不过肥,达到中等偏上的 膘情。第二,公猪舍内卫生要每天打扫,定期冲洗,保持猪 舍内干净卫生无积粪,猪体清洁,每周进行猪舍、猪体消毒 两次。控制好猪舍内环境温度与湿度,温度一般控制在 25℃ 左右,做好冬季保暖、夏季降温工作,依据季节和天气情况 适当开窗通风换气,保证猪舍内空气新鲜。第三,做好公猪 健康检查和疾病治疗。公猪 7 月龄时,要训练它的爬跨动 作,模拟交配。到 8 月龄时,开始对公猪进行人工采精,并 记录其精液量,精液质量检测结果为优时方可使用。另外, 要注意采精频率,后备公猪 (8 月龄) 每周采精一次,生产 公猪 (10~12 月龄以上) 每周采精两次,必要时采精三 次,一般要依据公猪的使用状况和精液质量而定,为保证精 液品质,严禁对公猪进行过度频繁的采精。 四、加强种母猪的饲养管理,促使其排卵 (一) 做好母猪饲养管理 根据母猪的体况及不同阶段的母猪营养需求给予相应的 饲料配方,在实际生产中饲喂母猪专用料,并根据营养含量 控制饲喂量,母猪不同阶段饲料的饲喂量见表 1。 每周依据母猪体况定期调整饲喂量,每天按标记量给 料,以减少饲料浪费,及时清除料槽中的剩料,防止饲料发 霉变质。另外,供给清洁而充足的饮水,适时补充青绿饲 料,保证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均衡,还要定期添加微生 态制剂,增加有益菌群,提高母猪自身抵抗力。 (二) 做好母猪管理工作 第一,及时淘汰高龄母猪并补充后备母猪。合理的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