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科版信息的加工与表达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蛋白起着生物催化剂的作用;有些膜蛋白起着细胞 标志物的作用,这些标志物中有些能识别来自细胞内 外的化学物质,有的能识别其他细胞,有的则与病原 体作斗争有关。所以,可以认为质膜在细胞控制和细 胞通讯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人---鼠细胞融合实 验:
根据这个实验你可以得出什 么结论? 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细胞膜的(功从细能胞膜的结构组成上去考察) 物质交换 细胞识别 细胞控制 细胞通讯 免疫
……
所有细胞的细胞膜都位于最外层吗?
并非都是细胞膜位于最外层,像植物细胞的细胞 膜外面还有细胞壁。
三.细胞壁
①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作用?
----电镜下细胞壁 •主要成分---纤维素; •作用---支持和保护。 •(说明:不同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不同,真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 是几丁质;细菌是肽聚糖。) 水、离子和其他分子都极易通过纤维之间的空隙,所以细胞壁 没有选择透过性
结论:细胞膜是由脂双层组成的。
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分子:
注意与甘油三脂的结构比较
发挥想象画出:
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单分子铺展情 况、磷脂分子置于水中铺展情况、磷脂分 子在细胞表面的排列铺展情况。
1.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
3.磷脂分子置于水中:
4.磷脂分子在细胞表面的排列:
(1)189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 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类的物质透过 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 有 脂类物。质
(2)1925年,Corter Grendel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脂,并 将它在空气认为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 组成。
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3.1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3.3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节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一节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课程内容标准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 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2、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 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未煮的玉米种子胚只染上很浅的红色
①为什么这两组籽粒的胚着色情况不同? ②是不是周围的物质都不能进入到活细胞内部?
“红墨水分子”可以进入死细胞内部而 不能进入活细胞的内部。
有些物质可以进入活细胞,而有些物质则 不能进入细胞,即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 性。
第二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
生科 051 戴琼妍
一.细胞膜
磷脂分子的这种的结构是否是静态,僵化的呢?
脂肪酸分子的尾部可以摇摆,整个磷脂双分子 层像轻油般流体能向两侧滑动,具有流动性。但 这种流动性并不是无限的,因为在磷脂双分子中 间夹杂着“刚性”的胆固醇,它像弹簧一样连接 磷脂双分子层,这样使得质膜既有一定流动性, 又比较坚实。
科学家通过化学分析还发现膜成分除了脂质还有蛋白质。 那么,膜蛋白怎样分布在磷脂分子层中的? 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 4、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A )
A.纤维素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质 • 5、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
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 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 胞是否死亡。你能解释“染色排除法”的原理吗?
“染色排除法”利用了活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 胞的原理。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通过 细胞膜进入细胞,所以活细胞不被染色。而死细胞的细胞 膜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所以台盼蓝染色剂能 够进入死细胞内,使其被染色。
A.具有选择透过性
B.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
C.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与细胞的识别、
免疫等有密切关系
B
• 2、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这种结构特点是指( )
A.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细胞膜中磷脂和蛋白质大都具有流动性
C.细胞膜上磷脂是静止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
D.细胞膜上蛋白质是静止的,磷脂具有流动性
• 3、根据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可以得出哪些有关细胞膜结 构的结论?
1.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2.蛋白质分子有的嵌插、有的覆盖、有的贯穿在磷脂 双分子层中。 3.膜中的各种成分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运动的。
这就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
迄今为止主要的生物膜模型:双分子片层模型 单位膜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 晶格镶嵌与板块模型
罗伯特森看到这样的结构后,提出什么样的观点?
质膜的结构如同夹心饼干一样,由两层蛋白质夹着中间的油脂层。 -----错误的观点
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进步,发现质膜的结构 应该是怎样的?
蛋白质并非都在两侧,而是有的整个贯穿在膜中; 有的一部分镶嵌在膜中,一总分露在膜外;还有的 整个露在膜表面。
膜蛋白的功 能:有些膜蛋白控制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有些
(3)1970年,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
小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相结合,使它们分别
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将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
开始时一半呈绿色,另一半呈红色,但在37℃保温40min
后,在融合细胞上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均匀分布。这个实
验说明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其原因是
。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大多可以运动
后,冷却,作为对照的实验材料 3.分别取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籽粒放在培养皿中,用刀
片沿胚的中线纵向切开籽粒。用稀释20倍的红墨水 染色。2min后,倒去红墨水,用水冲洗籽粒数次, 直到冲洗液无色为止。 4.观察籽粒中胚的颜色。
--------纵切
根据所学知识,猜想两组籽粒染色效果 实验现象:煮熟的玉米种子胚染上很深的红色
酵母菌
存在于质膜外表面,由多糖和蛋白质结合而成,对 质膜起保护作用,而且在细胞识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磷脂双分子层:流动性 细胞膜:选择透过性
流动镶嵌模型
膜蛋白:细胞控制,细胞通讯
细胞壁:
成分:纤维素(真菌:几丁质;细菌:肽聚糖)
作用:支持保护细胞
C
• 1、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一节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二、了解常见的文本类型。 例如:信函、报告、杂志、报纸…… 按文本组织形式的复杂程度,我们可把文本信息的加工分为日常文本信息的
加工与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两类。
三、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观摩实例,评价作品。
四、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电子报刊是电子板报和电子刊物的合称,根据表现主题和内容不同,其表现
• 你认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否已经完 美无缺?说说你的看法,并写成300字的表 述报告。
• 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一节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学内容 一、加工信息是为表达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在加工信息之前,要明确以 下问题。
图3-1 信息加工前需明确的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形式和风格也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其加工制作过程通常都经过五个阶段,如 图3-3所示:
图3-3 报刊一般制作过程
目的要求:观察种子中胚的染色特点
材料用具:玉米籽粒 红墨水 镊子 刀片 培养皿 烧杯 酒精灯
方法步骤: 1.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度的温水中浸泡36h 2.取四粒已经泡涨的籽粒,将其中两粒在沸水中煮5min
质膜为什么会有选择透性?
材料一:1895年,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 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 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 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进入细 胞膜。
欧文顿认为:细胞膜是由一层连续的脂类物质所组 成。
材料二: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 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 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两倍。
细胞膜:又称质膜(plasma membrane)
是将细胞与外环境区分开的界面。
承担着为细胞把守大门的任务。
细胞膜(质膜)像海关或边防检查站,对进出细 胞的物质进行严格的检查。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 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或者对细胞 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如激素等物质在细 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氨基酸分子可以从 细胞的周围环境中穿过质膜进入细胞。细胞与周 围环境分隔开的边界是细胞膜,活细胞吸收物质 具有选择性归根到底是因为质膜具有选择透性
人---鼠细胞融合实 验:
根据这个实验你可以得出什 么结论? 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细胞膜的(功从细能胞膜的结构组成上去考察) 物质交换 细胞识别 细胞控制 细胞通讯 免疫
……
所有细胞的细胞膜都位于最外层吗?
并非都是细胞膜位于最外层,像植物细胞的细胞 膜外面还有细胞壁。
三.细胞壁
①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作用?
----电镜下细胞壁 •主要成分---纤维素; •作用---支持和保护。 •(说明:不同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不同,真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 是几丁质;细菌是肽聚糖。) 水、离子和其他分子都极易通过纤维之间的空隙,所以细胞壁 没有选择透过性
结论:细胞膜是由脂双层组成的。
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分子:
注意与甘油三脂的结构比较
发挥想象画出:
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单分子铺展情 况、磷脂分子置于水中铺展情况、磷脂分 子在细胞表面的排列铺展情况。
1.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
3.磷脂分子置于水中:
4.磷脂分子在细胞表面的排列:
(1)189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 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类的物质透过 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 有 脂类物。质
(2)1925年,Corter Grendel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脂,并 将它在空气认为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 组成。
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3.1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3.3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节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一节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课程内容标准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 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2、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 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未煮的玉米种子胚只染上很浅的红色
①为什么这两组籽粒的胚着色情况不同? ②是不是周围的物质都不能进入到活细胞内部?
“红墨水分子”可以进入死细胞内部而 不能进入活细胞的内部。
有些物质可以进入活细胞,而有些物质则 不能进入细胞,即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 性。
第二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
生科 051 戴琼妍
一.细胞膜
磷脂分子的这种的结构是否是静态,僵化的呢?
脂肪酸分子的尾部可以摇摆,整个磷脂双分子 层像轻油般流体能向两侧滑动,具有流动性。但 这种流动性并不是无限的,因为在磷脂双分子中 间夹杂着“刚性”的胆固醇,它像弹簧一样连接 磷脂双分子层,这样使得质膜既有一定流动性, 又比较坚实。
科学家通过化学分析还发现膜成分除了脂质还有蛋白质。 那么,膜蛋白怎样分布在磷脂分子层中的? 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 4、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A )
A.纤维素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质 • 5、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
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 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 胞是否死亡。你能解释“染色排除法”的原理吗?
“染色排除法”利用了活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 胞的原理。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通过 细胞膜进入细胞,所以活细胞不被染色。而死细胞的细胞 膜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所以台盼蓝染色剂能 够进入死细胞内,使其被染色。
A.具有选择透过性
B.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
C.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与细胞的识别、
免疫等有密切关系
B
• 2、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这种结构特点是指( )
A.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细胞膜中磷脂和蛋白质大都具有流动性
C.细胞膜上磷脂是静止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
D.细胞膜上蛋白质是静止的,磷脂具有流动性
• 3、根据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可以得出哪些有关细胞膜结 构的结论?
1.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2.蛋白质分子有的嵌插、有的覆盖、有的贯穿在磷脂 双分子层中。 3.膜中的各种成分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运动的。
这就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
迄今为止主要的生物膜模型:双分子片层模型 单位膜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 晶格镶嵌与板块模型
罗伯特森看到这样的结构后,提出什么样的观点?
质膜的结构如同夹心饼干一样,由两层蛋白质夹着中间的油脂层。 -----错误的观点
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进步,发现质膜的结构 应该是怎样的?
蛋白质并非都在两侧,而是有的整个贯穿在膜中; 有的一部分镶嵌在膜中,一总分露在膜外;还有的 整个露在膜表面。
膜蛋白的功 能:有些膜蛋白控制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有些
(3)1970年,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
小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相结合,使它们分别
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将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
开始时一半呈绿色,另一半呈红色,但在37℃保温40min
后,在融合细胞上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均匀分布。这个实
验说明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其原因是
。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大多可以运动
后,冷却,作为对照的实验材料 3.分别取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籽粒放在培养皿中,用刀
片沿胚的中线纵向切开籽粒。用稀释20倍的红墨水 染色。2min后,倒去红墨水,用水冲洗籽粒数次, 直到冲洗液无色为止。 4.观察籽粒中胚的颜色。
--------纵切
根据所学知识,猜想两组籽粒染色效果 实验现象:煮熟的玉米种子胚染上很深的红色
酵母菌
存在于质膜外表面,由多糖和蛋白质结合而成,对 质膜起保护作用,而且在细胞识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磷脂双分子层:流动性 细胞膜:选择透过性
流动镶嵌模型
膜蛋白:细胞控制,细胞通讯
细胞壁:
成分:纤维素(真菌:几丁质;细菌:肽聚糖)
作用:支持保护细胞
C
• 1、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一节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二、了解常见的文本类型。 例如:信函、报告、杂志、报纸…… 按文本组织形式的复杂程度,我们可把文本信息的加工分为日常文本信息的
加工与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两类。
三、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观摩实例,评价作品。
四、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电子报刊是电子板报和电子刊物的合称,根据表现主题和内容不同,其表现
• 你认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否已经完 美无缺?说说你的看法,并写成300字的表 述报告。
• 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一节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学内容 一、加工信息是为表达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在加工信息之前,要明确以 下问题。
图3-1 信息加工前需明确的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形式和风格也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其加工制作过程通常都经过五个阶段,如 图3-3所示:
图3-3 报刊一般制作过程
目的要求:观察种子中胚的染色特点
材料用具:玉米籽粒 红墨水 镊子 刀片 培养皿 烧杯 酒精灯
方法步骤: 1.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度的温水中浸泡36h 2.取四粒已经泡涨的籽粒,将其中两粒在沸水中煮5min
质膜为什么会有选择透性?
材料一:1895年,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 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 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 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进入细 胞膜。
欧文顿认为:细胞膜是由一层连续的脂类物质所组 成。
材料二: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 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 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两倍。
细胞膜:又称质膜(plasma membrane)
是将细胞与外环境区分开的界面。
承担着为细胞把守大门的任务。
细胞膜(质膜)像海关或边防检查站,对进出细 胞的物质进行严格的检查。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 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或者对细胞 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如激素等物质在细 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氨基酸分子可以从 细胞的周围环境中穿过质膜进入细胞。细胞与周 围环境分隔开的边界是细胞膜,活细胞吸收物质 具有选择性归根到底是因为质膜具有选择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