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动力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经何种途径吸收进入眼内 , 依赖于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 、 给药剂 量和剂型 。 脂溶性药物一般经角膜渗透吸收 , 亲水性药物及多肽蛋白类药物不易通 过角膜 , 主要通过结膜 、 巩膜途径吸收 。 亲水性药物的渗透系数与其分子量相关 , 分子量↑ ,渗透系数↓ 。
三、影响药物眼部吸收的因素
• (一) 角膜的渗透性
混合 , 也有利于药物与角膜上皮接触 , 药物越容易渗入
• 4.应用软膏、膜剂以及其他新剂型
• 混悬型滴眼剂: 其中的药物微粒在结膜囊内 , 能不断地 提供药物透入角膜 , 能够产生较高的药物浓度;混悬粒 子的粒度不应过大 。过大会引起眼部刺激和流泪,药物 易于流失。 • 眼膏和膜剂: 与角膜接触时间都比水溶液长 , 有利于吸 收 , 作用时间也延长;注意基质的选择 。 • 眼用新剂型:生物黏附凝胶 、 亲水凝胶 、 脂质体 、微
(3.)玻璃体为透明、无血管、无神经具有一定弹性的胶体。
•
3.眼附属器
(1.)眼睑覆盖于眼球外部,起到保护眼球的作用。眼睑的开闭可协助泪液的铺 展,并可减少泪液的蒸发。 (2.)结膜覆盖眼球前部除角膜以外的整个外表面,并与眼睑的内表面相连,其 间构成结膜囊。 (3.)泪液的容量为7ul,pH为6.5-7.6,并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 (二) 角膜前影响因素
• (三) 渗透促进剂
• (四) 给药方法挥局部作用的眼用药物 ,如散瞳 、扩瞳、抗青光眼药 物,需要透过角膜进入房水 , 然后分布于周边组织 ,如睫状体、 晶状体、玻璃体、脉络膜、视网膜等。 角膜的厚度为0.5-1mm,主要由脂质结构的上皮 、 内皮及两层之 间的亲水基质层组成 , 实际上为脂质- 水- 脂质结构 。 角膜上皮对大多数亲水性药物构成扩散限速屏障 , 亲脂性很高的药 物难以透过角膜基质层 。 因此 药物分子必须具有适宜的亲水亲油 性才能透过角膜 。 角膜受到损伤 , 药物通透性增大 , 造成局部药物浓度过高 , 带 来不利影响 。
• 减少滴入体积 , 适当增大滴入药物的浓度, 能够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
• 家兔眼内角膜前流失速度与滴入体积的关系
滴入体积 (ul) 50 25 10 5 2 4 6 7.5 90%剂量流失的时间 (min)
• 3.调节pH 、渗透压和表面张力
• 根据pH 对流泪而引起的药物流失的研究 , 在中性时流 泪最少 , 所以无论解离型或分子型药物 , 在pH 中性附 近范围内吸收都有增加 。 • 等张溶液不引起流泪和不适 , 一般生物利用度好;高张 时流泪显著增加,生物利用度下降。低张时对流泪无明显 影响,生物利用度也较高。如阿替洛尔滴眼剂 • 滴眼剂的表面张力越小 , 越有利于泪液与滴眼剂的充分
渗透
合适的渗透促进剂必须经过严格的实验筛选
四、给药方法的影响
• 滴眼液给药后眼前部组织中(角膜、结膜、巩膜、房水、 睫状体 )药物浓度比眼后部组织高,此时眼表面给药很 难达到治疗眼后部组织疾患的作用; • 治疗严重的眼后部疾病宜采用结膜下注射、玻璃体内注射 和球后注射。
• 药物注射入结膜下或眼较后部的特农氏囊(眼球囊)时,
二、药物眼部吸收的途径
• 1. 角膜渗透
• 角膜
•
最主要途径
虹膜、睫状肌
(局部作用)
前房
局部血管网摄取
• 2. 结膜渗透 进入体循环的主要途径
• 结膜 巩膜 眼球后部 ( 全身作用)
• 结膜内血管丰富 , 结膜和巩膜的渗透性比角膜强 , 药物在吸收过程 中可经结膜血管网进入体循环 , 不利于药物进入房水 , 同时也可能 增加全身吸收后的副作用 。 所以 , 治疗眼局部疾病的药物 , 应尽 量避免结膜吸收 。 • 有些角膜透气性差的药物有明显的非角膜吸收,如菊粉、庆大霉素、 前列腺素等都有明显的非角膜吸收。
二、角膜前影响因素
• 大部分溢出
• • 角膜前流失
如何避免?
增加药物与角膜 的接触时间
• 鼻泪导管排除
生物利 用度低
• 1.增加制剂黏度 • 应用亲水性高分子材料 ( 如:MC ,PVA 等 ) 增加水溶液粘度 , 延长保留时间 , 减少流失 ,
有利于药物与角膜接触 , 有利于药物透过 。
• 2.减少给药体积,适当增大药物浓度
可借助简单扩散过程通过巩膜进入眼内,对睫状体、脉络 膜和视网膜发挥用。
• 若将药物做球后注射,则药物同样以简单扩散方式进入眼 后端,可对球后的神经及其他结构发挥作用。
谢谢
小组成员: 彭雅君,杨倩,苗梦 尧,张澜,虎然,杨 桂雨,高娟稳,侯梦 妍
眼部给药的 药物吸收
• 1.主要发挥局部治疗作用 , 如缩瞳 、 散瞳 、 降低眼 压 、抗感染 • 2.常用剂型:各种灭菌的 水溶液 、 水混悬液 、 油 溶液 、油混悬液 、 软膏 、 眼用膜剂等
• 生物利用度低 • 进入体循环
目录
一、眼的结构与生理
二、药物眼部吸收的途径
三、影响药物眼部吸收的因素
一、眼的结构与生理
外层 中层 内层
眼球壁
眼球
房水 眼内容物 晶状体 玻璃体
眼睑 结膜 泪器
眼 眼附属器
添加标题
1.眼球壁 (1.)外层主要由角膜和巩膜组成,两者结合处称角巩膜缘; (2.)中层自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3.)内层为视网膜;
2.眼内容物 (1.)在角膜后面与虹膜和晶体前面之间的空隙叫前房;在虹膜后面,睫状 体和晶状体赤道部之间的环形间隙叫后房;充满前、后房的透明液体叫房水。 房水的主要成分为水,含有少量氯化物、蛋白质、维生素c 、尿素及无机盐 类,房水呈弱碱性,比重较水略高。 (2.)晶状体为双凸透镜状的富有弹性的透明体。
球 、 毫微粒 、 眼部植入剂等 (提高生物利用度,缓控释, 眼内靶向)
三、渗透促进剂的影响
• 眼用渗透促进剂对刺激性要求很高。
• 渗透促进剂种类不同,主要作用部位也有区别。
• 例如:EDTA ,牛磺胆酸、癸酸、皂苷—— 促进β- 受体阻断剂眼部
•
同时增加 阿替洛尔 的角膜吸 收和结 膜吸收 对结膜 作用比 角膜强 对角膜 作用 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