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高二化学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宾三中高2014级高二上期1月月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F-19 S—32 Ca-40 Ti —48 Fe—56 K—39 Ni—59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013年11月22日宣布,该中心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拍到氢键的
“照片”,实现了氢键的实空间成像,为“氢键的本质”这一化学界争论了80多年的问题提供了直观证据.这不仅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也为在分子、原子尺度上的研究提供了更精确的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分子中氢氧键角是104.50°
B.氢键是自然界中最重要、存在最广泛的化学键之一
C.由于氢键的存在,沸点:HCl>HBr>HI>HF
D.正是氢键的存在,冰能浮在水面上
2.下列粒子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A.NH2﹣和H3O+B.NO和O2C.CH4和NH4+D.HCl和H2O
3. 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电负性:④>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4.BeCl2熔点较低,易升华,溶于醇和醚,其化学性质与AlCl3相似。
由此可推测BeCl2( ) A.熔融态不导电 B.水溶液呈中性 C.熔点比BeBr2高 D.不与NaOH溶液反应
5. 据报道,大气中存在一种潜在的温室气体SF5—CF3,虽然其数量有限,但它是已知气体中吸热
最高的气体。
关于SF5—CF3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有σ键也有π键
B.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C.CF4与CH4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D.0.1 mol SF5—CF3分子中电子为8 mol
6.有关物质结构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碘升华时破坏了共价键
B.PH3沸点低于NH3沸点,因为P﹣H键键能低
C.HF的分子间作用力(含有氢键)大于HCl,故HF比HCl更稳定
D.氯化钠固体中的离子键在溶于水时被破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S8 分子中 S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sp3
②C2H4分子中只有以s轨道与sp2杂化轨道“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的σ键
③SnBr2分子中Sn—Br的键角<120°
④H3O+中H-O-H键角比H2O中H-O-H键角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下列物质的熔点或沸点由高到低顺序正确的是 ( )
A.HBr>HCl>HF B.锂>钾>钠
C.NaF>NaCl>NaBr D.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过渡金属配合物远比主族金属配合物多
② Cu(H2O)42+中的Cu2+提供空轨道,H2O中的氧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6N A
③配位化合物中必定存在配位键
④配位键仅存在于配位化合物中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②③
10.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恒温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②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活化分子浓度也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③使用催化剂可改变反应速率,从而改变该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④3mol•L﹣1•s﹣1的反应速率一定比1mol•L﹣1•s﹣1的反应速率大
⑤正反应速率越大,反应朝正反应方向进行的程度越大
⑥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活化分子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都增大
⑧若在一定条件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变大
⑨化学平衡常数越小,说明正反应进行程度越小,即该反应进行的就越不完全,转化率就越小
⑩温度越高,化学平衡常数就越大
A.①②④⑥⑧⑩B.②③⑦⑧⑨C.②⑤⑨D.②⑥⑨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CO2(g)═2CO(g)+O2(g)△H=+566.0 kJ•mol﹣1,则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
B.H2SO4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1molH2SO4和1molBa(OH)2反应的反应热△H=﹣114.6kJ•mol﹣1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可知金刚石的燃烧热更大
D.在恒温时,压缩容器的体积,则2SO2+O22SO3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的△H减小
12.某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④B 的物质的量浓度则能表明该反应一定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只有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下列措施或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 在合成氨的反应中,高温、高压有利于氨的合成
B. 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C. 保存FeSO4溶液时需要往里加入光亮的铁钉
D. 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1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饱和氯水中:Cl-、NO3-、Na+、SO32-
B. c(H+)=1.0×10-13mol/L溶液中:S2-、K+、SO32-、Br-
C. Na2S溶液中: SO42-、 K+、Cl-、Al3+
D. pH=12的溶液中:NO3-、I-、Na+、Al3+
15、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待测浓度的盐酸(盐酸置于锥形瓶中),以下操作会造成所测盐酸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A.酸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C.锥形瓶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D.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5分)
16.反应PCl 5(g) PCl 3(g)+Cl2(g)①
2HI(g) H 2(g)+I2(g)②
2NO 2(g) N2O4(g)③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
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反应物的转化率
A.均不变 B.均增大
C.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少 D.①减少,②不变,③增大
17.已知25 ℃时,K sp[Mg(OH)2]=5.61×10-12,K sp[MgF2]=7.42×10-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 ℃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 ℃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1氨水中的K sp比在20 mL 0.01 mol·L-1NH4Cl 溶液中的K sp小
D.25 ℃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
18.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 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 A 、4molB 和1molA 、2molB .相同条件
下,发生下列反应:A (g )+2B (g ) xC (g )△H <0。
测得两容器c (A )随时间t 的变
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可能等于3
B .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可使A 的转化率降低
C .将乙容器单独升温,c (A )可达到0.78mol/L
D .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 、4molB ,平衡时甲容器
中c (A )大于1.56mol/L
19.25℃时,取浓度均为0.1mol •L ﹣1的醋酸溶液和氨水溶液各20mL ,分别用0.1mol •L ﹣1
NaOH 溶液、
0.1mol •L ﹣1盐酸进行中和滴定,滴定过程中pH 随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曲线Ⅰ:滴加溶液到10mL 时:c (CH 3COO ﹣)>c (Na +)>c (H +)>c (OH ﹣
)
B .曲线Ⅱ:滴加溶液到10 mL 时:c (CH 3COO ﹣)﹣c (CH 3COOH )=2[c (OH ﹣)﹣c (H +)]
C .曲线Ⅱ:滴加溶液在10 mL ~20 mL 之间存在:c (NH 4+)=c (Cl ﹣)>c (OH ﹣)=c (H +)
D .曲线Ⅰ:滴加溶液到20 mL 时:c (Cl ﹣)>c (NH 4+)>c (H +)>c (NH 3•H 2O )>c (OH ﹣)
20.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NaCl 晶体(图甲)中,距Na +最近的Cl -
形成正八面体
B .该气态团簇分子(图乙)的分子式为E 4F 4或F 4E 4
C .在CO 2晶体(图丙)中,一个CO 2分子周围有12个CO 2分子紧邻
D .在碘晶体(图丁)中,碘分子的排列只有一种方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21.(16分)
(1)将等质量的Zn粉分别投入:试管A: 10mL 0.1mol·L-1 HCl和试管B: 10mL 0.1mol·L-1 醋酸中:开始时,反应速率A___B(填>,=或<,下同),若Zn过量,产生H2的体积A_____B。
(2)将等质量Zn粉分别投入pH=1体积均为10mL的试管A: 盐酸和试管B: 醋酸中:
开始时,反应速率A______B(填>,=或<,下同),若Zn过量,产生H2的体积A____B。
(3)常温下,将0.01mol NH4Cl和0.002mol NaOH溶于水配成1L混合溶液,
①该溶液中存在的三个平衡体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溶液中共有种不同的粒子。
③这些粒子中浓度为0.01mol/L的是,浓度为0.002mol/L的是。
④物质的量之和为0.01mol的二种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和两种粒子数量之和比OH-多0.008mol
(4)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①KNO3 ②Na2CO3 ③NaHCO3 ④NaHSO4 ⑤CH3COOH⑥NaOH
⑦Ba(OH)2⑧NH4Cl,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数字代号)
22.(14分)
(1)通过实验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如在KMnO4与H2C2O4反应中,可通过测定
来测定该反应的速率;在Na2S2O3和H2SO4反应中,该反应的速率可通过
来测定,写出KMnO4与H2C2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药品:铜,铁,镁,0.5mol/L H2SO4,2mol/L H2SO4,18.4mol/L H2SO4
Ⅰ.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表:
(1)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②为。
(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
条件是。
Ⅱ.乙同学为了更精确的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
(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2分)
Ⅰ.高温下,炼铁高炉中存在下列平衡:
FeO(s)+CO(g)Fe(s)+CO2(g) △H>0。
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
⑵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将(“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⑶已知1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263。
在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c(CO)
=0.1mol/L。
此时的化学反应速度是v(正) v(逆)(“大于”、“小于”或“等于”)。
⑷保持高炉温度为1100℃,向高炉中补充大量的空气,重新达到平衡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
______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0.263。
Ⅱ.在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mA(g)+nB(g)pC(g)+qD(g)。
(1)若开始时加入A物质m mol,欲使A与B的转化率相等,则加入B物质_______mol 。
(2)相同的压强下,充入一定量的A、B后,在不同温度下C的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则该反应的正反应的△H____0 (填“>”、“<”或“=”)。
(3)一定条件下,从正反应开始达到化学平衡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4所示,测得达到平衡时A、B、C、D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
①若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向原平衡体系中再通入A、B、C、D各1 mol,则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②若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向原平衡体系中再通入A、B、C、D各1 mol,则体系中气体的密度(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24.(13分)
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且A—和B+的电子相差为8;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
回答下列问题:
(1)D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
(2)A、B和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D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
②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g·cm-3。
(3)A—、B+ 和C3+三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B3CA6,其中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该化合物中存在一个复杂离子,该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配位体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