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之全回流精馏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回流精馏实验报告
【篇一:精馏实验报告完成版】
化工基础实验精馏实验报告
摘要:欲将复杂混合物提纯为单一组分,采用精馏技术是最常用的
方法,也是化工过程最重要的单元操作。
本文研究了精馏塔在全回
流条件下,塔顶温度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精馏塔在全回流和
部分回流下理论塔板数和全塔效率;并主要对乙醇—水混合液精馏
过程中的不同实验操作条件进行研究,得出不同回流比对操作条件
和分离能力的影响。
并由图解法确定出理论塔板数和最适宜的分离
操作条件。
关键词:精馏回流进料插入法图解法
前言: 精馏技术作为化工过程中重要的单元操作之一,是将复杂化合物提存为单一组分最常用的方法。
精馏过程的实质就是迫使混合物
的气、液两相在塔体中作逆向流动,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具有不同
的挥发度,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液相中的轻组分转入气相,而气
相中的重组分则逐渐进入液相,从而实现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目前
发展了膜分离法、吸附分离法和萃取法等分离技术,但其生产操作
都产生大量废物,因此通常采用精馏法实现物质分离,而且从技术
和经济上考虑,精馏法也是最有价值的。
在实际生产应用时,精馏操作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精馏塔操作问题。
本文就此研究了全回流和部分回流条件下理论塔板数和全塔效率,
同时对不同回流比对操作条件和分离能力的影响,采用图解法求取
全回流和不同回流比下部分回流理论塔板数。
通过等板高度(hetp)的大小来评价填料塔的分离能力,并找出最优进料量及回流比,等
板高度越小,填料层的传质分离效果越好。
对解决化工生产实际问
题有重要意义。
1.实验部分
1.1基本原理
填料塔属连续接触式传质设备,填料精馏塔与板式精馏塔的不同之
处在于塔内气液相浓度前者呈连续变化,后者层逐级变化。
等板高
度(hetp)是衡量填料精馏塔分离效果的一个关键参数,等板高度
越小,填料层的传质分离效果就越好。
1.等板高度(hetp)
hetp是指与一层理论塔板的传质作用相当的填料层高度。
它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填料的类型、材质与尺寸,而且受系统物性、操作条件
及塔设备尺寸的影响。
对于双组分体系,根据其物料关系xn,通过
实验测得塔顶组成xd、塔釜组成xw、进料组成xf及进料热状况q、回流比r和填料层高度z等有关参数,用图解法求得其理论板nt后,即可用下式确定: hetp=z/nt (9-1) 1
化工基础实验精馏实验报告
2.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数nt
图解法又称麦卡勃-蒂列(mccabe-thiele)法,简称m-t法,
其原理与逐板计算法完全相同,只是将逐板计算过程在y-x图上直观地表示出来。
精馏段的操作线方程为: yn?1?
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为: xrxn?d (9-2) r?1r?1
wxl
ym?1? xm?w(9-3)l?wl?w
加料线(q线)方程可表示为: y?xqx?f (9-4) q?1q?1
其中, q?1?
回流比r的确定: r?cpf(ts?tf)rf (9-5) l (9-6) d
式(9-6)只适用于泡点下回流时的情况,而实际操作时为了保证
上升气流能完全冷凝,冷却水量一般都比较大,回流液温度往往低
于泡点温度,即冷液回流。
(1)全回流操作
在精馏全回流操作时,操作线在y-x图上为对角线,如图9-1所示,根据塔顶、塔釜的组成在操作线和平衡线间作梯级,即可得到
理论塔板数。
图9-1 全回流时理论板数的确定
2
化工基础实验精馏实验报告
(2)部分回流操作
部分回流操作时,如图9-2,图解法的主要步骤为:
a. 根据物系和操作压力在y-x图上作出相平衡曲线,并画出对角
线作为辅助线;
b. 在x轴上定出x=xd、xf、xw三点,依次通过这三点作垂线分别交对角线于点a、f、
b;
c. 在y轴上定出yc=xd/(r+1)的点c,连接a、c作出精馏段操作线;
d. 由进料热状况求出q线的斜率q/(q-1),过点f作出q线交精
馏段操作线于点d; e. 连接点d、b作出提馏段操作线;
f. 从点a开始在平衡线和精馏段操作线之间画阶梯,当梯级跨过点
d时,就改在平衡
线和提馏段操作线之间画阶梯,直至梯级跨过点b为止;
g. 所画的总阶梯数就是全塔所需的理论踏板数(包含再沸器),跨
过点d的那块板就
是加料板,其上的阶梯数为精馏段的理论塔板数。
图9-2部分回流时理论板数的确定
1.2 实验装置与流程
本实验装置的主体设备是填料精馏塔,配套的有加料系统、回流系统、产品出料管路、残液出料管路、离心泵和一些测量、控制仪表。
本实验料液为乙醇溶液,从高位槽利用位差流入塔内,釜内液体由
电加热器加热汽化, 3
化工基础实验精馏实验报告
经填料层内填料完成传质传热过程,进入盘管式换热器管程,壳层
的冷却水全部冷凝成液体,再从集液器流出,一部分作为回流液从
塔顶流入塔内,另一部分作为产品馏出,进入产品贮罐;残液经釜
液转子流量计流入釜液贮罐。
精馏过程如图9-3所示。
填料精馏塔主要结构参数:塔内径d=68mm,塔内填料层总高z=1.6m(乱堆),填料为?环。
进料位置距填料层顶面1.2m处。
塔釜
为内电加热式,加热功率3.0kw,有效容积为
9.8l。
塔顶冷凝器为盘管式换热器。
示意图:
图9-3填料塔精馏过程示意图
4
化工基础实验精馏实验报告
1.塔釜排液口;
2.电加热器;
3.塔釜;
4.塔釜液位计;
5.填料;
6.
窥视节; 7.冷却水流量计;8.盘管冷凝器; 9.塔顶平衡管; 10.回流
液流量计; 11.塔顶出料流量计; 12.产品取样口; 13.进料管路;14.塔釜平衡管; 15.盘管换热器; 16.塔釜出料流量计; 17.进料流
量计;18.进料泵;19.料液储槽;20.料槽液位计; 21.料液取样口
1.3实验步骤
全回流操作:
1)配料:在料液桶中配制浓度20%~30%的料液。
取料液少许分析
浓度,达到要求后将其装入原料罐中。
2)打开仪器控制箱电源,仪表开关,仪表开始自检,完毕,按功能
键调整显示界面到所需工作界面。
3) 进料:常开所有料罐放空阀,打开泵出口的旁路阀,打开进料阀
和管路阀,关闭部分回流进料阀阀,启动泵,把料液打入塔中。
为
了加快进料速度可以把旁路阀关闭。
液位至容积的2/3处时,打开旁路阀,停泵,关闭管路阀。
3)加热:关闭进料阀、塔釜出料流量计阀门、塔顶出料流量计阀门,全开回流液流量计阀门,启动电加热管电源。
4)调节冷却水流量,建立全回流:当塔釜温度缓慢上升至78摄氏
度时,在微开冷却水水龙头控制阀,使冷却水流量为80l/h,待回流
液流量计流量读数稳定后,再通过调节冷却水转子流量使之为一合
适值,进行全回流操作20分钟左右。
建议冷却水流量为40-60l/h左右。
5)读数、取样分析:当塔顶温度、回流量和塔釜温度稳定后,记录
加热电压、电流、冷凝水流量、回流量、塔顶温度和塔釜温度,并
分别取塔顶样品、塔底样品送分析仪分析其塔顶浓度xd和塔釜浓度xw。
部分回流操作:
1)把原料储罐中的料液添够。
2)待塔全回流操作稳定时,打开上部进料阀,在旁路阀开通状态下,启动泵。
再慢慢打开进料阀,调节进料量至适当的流量,建议6-
14l/h左右,然后打开塔出料流量计至某个流量,此时仍然关闭塔顶
产品流量计的阀门,待系统稳定后,打开塔顶产品流量计的阀门,
调节一回流比(r=1~4),进行部分回流操作。
操作中要使进料、出料
量基本平衡,釜液残液出料量的调节要维持釜内液位不变。
3) 当塔顶、塔釜温度稳定,各转子流量计读数稳定后,记录加热电压、电流、各流量计流量、塔顶温度和塔釜温度,并分别取塔顶样品、塔底样品、原料液送分析仪分析浓度。
5
【篇二:精馏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2. 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气-液接触状况;
3. 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4. 测定全塔的浓度分布。
二、摘要
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主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与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对于双组分混合液的蒸馏,若已知汽液平衡数据,测得塔顶流出液组成xd、釜残液组成xw ,液料组成xf及回流比r和进料状态,就可用图解法在y?x图上,或用其他方法求出理论塔板数nt。
塔的全塔效率et为理论塔板数与实际塔板数n之比。
精馏塔的单板效率em可以根据液相通过测定塔板的浓度变化进行计算。
本实验在板式精馏塔全回流的情况下,通过测定乙醇丙醇体系混合液在精馏塔中的传质的一些参数,计算精馏塔的总板效率和某几块板的单板效率(液相单板效率),分析该塔的传质性能和操作情况。
三、实验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混合液的蒸汽逐板上升,回流液逐板下降,气液两相在塔板上接触,实现传质、传热过程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如果在每层塔板上,上升的蒸汽与下降的液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该塔板称之为理论塔板。
然而在实际操做过程中由于接触时间有限,气液两相不可能达到平衡,即实际塔板的分离效果达不到一块理论塔板的作用。
因此,完成一定的分离任务,精馏塔所需的实际塔板数总是比理论塔板数多。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
塔顶的回流量与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
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
本实验处于全回流情况下,既无任何产品采出,又无原料加入,此时所需理论板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可以很好的分析精馏塔的性能。
影响塔板效率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归结为:流体的
物理性质(如粘度、密度、相对挥发度和表面张力等)、塔板结构以及塔的操作条件等。
由于影响塔板效率的因素相当复杂,目前塔板效率仍以实验测定给出。
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有两种定义方法。
(1)总板效率e
e?
n
ne
式中:——总板效率;
n——理论板数(不包括塔釜);
——实际板数
(2)单板效率eml
xn?1?xn
eml?
xn?1?xn*
式中:eml ——以液相浓度表示的单板效率;
xn,xn?1——第n块板和第n-1块板的液相浓度;
*xn——与第n块板气相浓度相平衡的液相浓度。
总板效率与单板效率的数值通常由实验测定。
单板效率是评价塔板
性能优劣的重要数据。
物系性质、板型及操作负荷是影响单板效率
的重要参数。
当物系与板型确定后,可通过改变气液负荷达到最高
的板效率;对于不同的板型,可以在保持相同的物系及操作条件下,测定其单板效率,以评价其性能的优劣。
总板效率反映全塔各塔板
的平均分离效果,常用于板式塔设计中。
实验所选用的体系是乙醇—正丙醇,这两种物质的折射率存在差异,且其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与折射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使用阿贝
折光仪来分析料液的折射率,从而得到浓度。
在实验温度下,该混
合料液的折射率与质量分数(以乙醇计)的关系如下:
m?58.2068?42.1941nd
式中:——料液的质量分数(
——料液的折射率(
);
)。
四、实验装置流程图及主要测试仪器表
图1、精馏实验流程
1.塔顶冷凝器2.塔身 3.视盅4.塔釜 5.控温棒 6.支座
7.加热棒 8.塔釜液冷却器 9.转子流量计 10.
回流分配器 11.原料液罐 12.原料泵 13.缓冲罐14.加料口15.液位计
设备参数:
(3)冷凝器-----采用不锈钢蛇管式冷凝器,换热面积0.7m2。
管内
走物料,管外走冷却。
(6)原料----进料为乙醇-丙醇系统,乙醇的摩尔分率为0.3。
五、实验操作要点
(1)对照流程图,先熟悉精馏过程的流程,并搞清楚仪表柜上按钮
与各仪表相对应的设备与测控点。
(2)全回流操作时,在原料储罐中配置含量20℅~25℅(摩尔分数)左右的乙醇—正丙醇料液,启动进料泵,向塔中供料至塔釜液面达250~300mm。
(3)启动塔釜加热及塔身伴热,使加热电压达到最大,观察塔板上
的气液接触情况,当塔顶出现回流液且塔顶温度保持稳定不变时,
全回流15分钟,使其充分传质,再取液测量。
(4)同时在塔顶塔釜及相邻两块塔板上取样,用阿贝折光仪进行分析,分别测取数据,重复两三次,当折光率误差小于0.001时,记
录各组数据。
六、实验数据处理
1、40℃料液的质量分数与折光率的关系:
m?58.2068?42.1941nd 2、全回流状况下实验测得数据并经过计算
机数据处理得到下表:
实验数据处理结果
以塔顶数据计算为例:折光率平均值:
nd?
乙醇质量分数:
1.3565?1.3580
?1.3573
2
m?58.2068?42.194*nd?28.2068?42.194*1.3573?0.934
乙醇摩尔分数:
0.934x??0.948
0.9341?0.934
?4660
3、全回流计算⑴逐板计算:
实验数据
乙醇——正丙醇气液相平衡数据
由数据计算得塔顶、塔釜组成:塔顶组成xd?0.948,塔釜组成
xw?0.228,全回流的情况下的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合,即
xn?yn?1
由乙醇——正丙醇气液相平衡数据经过数据拟合可得平衡方程
x?0.5677y3?0.129y2?0.5645y?0.0004
将y1?xd?0.948代入平衡线
x?0.5677y3?0.129y2?0.5645y?0.0004,得
x1?0.5677*0.9483?0.129*0.9482?0.5645*0.948?0.004?0.899 再将y2?x1?0.899代入平衡线,得
x2?0.5677*0.8993?0.129*0.8992?0.5645*0.899?0.004?0.812 同理,依次逐板计算,可得下表
【篇三:精馏实验报告】
北方民族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院(部):化学与化学工程姓名:郭俊雄学号: 20082995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 081 同组人员:林艺明、胡鹏、秦开勉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实验名称:精馏实验实验日期:2010.12.01 批阅日期:成绩:教师签名: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实验名称:精馏实验
一、目的及任务
1、了解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2、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板上液—汽接触状况;
3、测定全回流时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4、测定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
5、测定精馏塔在全回流条件下塔体浓度(温度)分布;
6、测定再沸器的传热膜系数。
二、基本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板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与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
塔顶的回流液与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
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
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需要有无穷多块塔板的精馏塔。
当然,这不符合工业实际,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一个操作限度。
若操作处于全回流时,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任何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无实验意义。
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工业装置中的开停车、排除故障及科学研究时采用。
实际回流比常取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
在精馏塔操作中,若回流系统出现故障,操况会急剧恶化,分离效果也将变坏。
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有以下两种定义方法。
(1) 总板效率e
e=n/ne
式中 e——总板效率;
n——理论板数(不包括塔釜);
ne——实际板数。
(2)单板效率eml
eml?
xn?1?xnxn?1?xn*
式中
eml——以液相浓度表示的单板效率;
xnxn-1——第n块板和第(n-1)块板的液相浓度;
xn——与第n块板气相浓度相平衡的液相浓度;
总板效率与单板效率的数值常由实验测定。
单板效率是评价塔板性能优劣的重要数据。
物系性质、板型及操作负荷是影响单板效率的重要因数。
当物系与板型确定后,可通过改变汽液符合达到最高的板效率;对于不同的板型,可以在保持相同的物系及操作条件下,测定其单板效率,以评价其性能优劣。
总板效率反映全塔各塔板的平均分离效果,常用于板式塔设计中。
若改变塔釜再沸器中电加热器的电压,塔内上升蒸汽量将会改变。
同时,塔釜再沸器电热器表面的温度将发生变化,其沸腾给热系数也将发生变化,从而得到沸腾给热系数与加热量的关系。
由牛顿冷却定律,可知 *
q??a?tm
式中
q——加热量,kw;
a——传热面积,m2;
?tm——加热器表面与温度主体的温度之差,℃。
若加热器的壁面温度为ts,塔釜内液体的主体温度为tw,则上式可改为
q??a(ts?tw)
由于塔釜再沸器为直接电加热,则其加热量q为
u2
q? r
式中
u——电加热器的加热电压,v。
三、装置及流程
本实验的流程如图所示,主要有精馏塔、回流分配装置及测控系统组成。
精馏装置流程
示意图
1、顶冷凝器
2、塔身
3、视盅
4、塔釜
5、控温棒
6、釜液冷却器
7、塔釜加热棒
8、回流分配器
9、转子流量计
10、原料罐 11、稳压罐 12、原料泵
1.精馏塔
22
2.回流分配装置
回流分配装置由回流分配器与控制器组成。
控制器由控制仪表和电磁线圈构成。
回流分配器由玻璃制成,它由一个入口管、两个出口管及引流棒组成。
两个出口管分别用于回流和采出。
引流棒为一根∮4mm的玻璃棒,内部装有铁芯,塔顶冷凝器中的冷凝液顺着引流棒流下,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塔顶冷凝器的回流或采出操作。
即当控制器电路接通后,电磁圈将引流棒吸起,操作处于采出状态;当控制器电路断开时,电磁线圈不工作,引流棒自然下垂,操作处于回流状态。
此回流分配器可通过控制器实现手动控制,也可通过计算机实现自动控制。
3.测控系统
在本实验中,利用人工智能仪表分别测定塔顶温度、塔釜温度、塔身伴热温度、塔釜加热温度、全塔压降、加热电压、进料温度及回流比等参数,该系统的引入,不仅使实验跟更为简便、快捷,又可实现计算机在线数据采集与控制。
4.物料浓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