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汉中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2016·杭州模拟) 请选出下面短文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英雄陨落,逝者为大。
曼德拉官方追悼会上,南非人并没有如一些人预想的那样,泪水涟涟、呼天抢地。
相反,整个追悼活动气氛轻松、哀而不伤。
南非的黎民百姓用非洲民族传统的方式悼念曼德拉,讴歌他的丰功伟绩,称赞他是南非民族的脊梁。
A . sǔn qiāng diào jǐ
B . yǔn qiāng dào jǐ
C . yǔn qiǎng dào jí
D . sǔn qiǎng dào jǐ
2. (2分)选出下列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
A . 憨睡溺爱役除
B . 秀花盎然唾津
C . 恹恹锤炼坦荡如抵
D . 魁梧简陋纵横决荡
3. (2分) (2017七上·东台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 10月1日,东台西溪景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国庆活动,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前去观看。
B . 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C .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 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
4.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厂方通过实施节能降耗措施,将生产成本降低了一倍,终于在年末扭转了亏损的局面。
B . 铃声一响,饥肠辘辘的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冲向食堂,相比走路的孩子,那些善跑的当然首当其冲了。
C . 南方科技大学的自主招生能力测试不涉及任何高中理化知识,而是主要考察与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的注意力、想象力和洞察力。
D . 近期随着黄浦江死猪事件的曝光,引发了人们对那些病死动物如何善后这个重要话题的热议。
5. (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B .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C . 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说:“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
D .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6. (2分)(2015·咸宁)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 《藤野先生》《孔乙己》和《故乡》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都选自小说集《呐喊》。
C .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成功塑造了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和聪明机智、见义勇为的鲍西娅等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D .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由老实、健壮、坚韧变得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经历,折射出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现实。
二、新添加的题型 (共3题;共14分)
7. (4分) (2017八上·库尔勒期末)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
(2)仍怜故乡水,________。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4) 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8. (5分) (2017九上·昌平期末) 《水浒传》精心塑造了一群梁山好汉形象。
请选取其中一个人物,结合他的主要事迹说说你对“好汉”一词的理解。
9. (5分) (2019八上·阳江月考) 请以“我在______________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读书”、“挫折”、“友爱”、“宽容”等;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10. (8分) (2018七下·仪征期中)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①席:竹席。
②流莺:即莺。
流,指其鸣声婉转。
(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_______、树阴满地、________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________的心情。
(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11. (10分)班级开展“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写出一句含有比喻修辞手法的格言警句作为此次课外读书活动的宣传语。
(2)请为“我读经典名著”读书交流活动写一段开场白。
五、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8分)
12. (25分) (2017八上·平昌期中) 阅读《一着惊海天》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①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②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③“航向××,航速××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④×时××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
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⑤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⑥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
⑦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
⑧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
⑨着舰指挥员:“航向××,航速××……”
⑩飞行员:“明白!”
……
⑪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非常默契。
⑫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
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⑬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
⑭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
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⑮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着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⑯“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
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
⑰战位上,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
⑱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
⑲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理解:
①“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②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
(3)选文⒀段开头化用古诗,有什么作用?
(4)品析句子。
①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②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5)段⒅引用某大国上将的一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3. (20分) (2017八上·平昌期中) 阅读《回忆我的母亲》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2)文中谈到“无法补救的”和“能做到的”各指什么?
(3)课文的体裁是________,运用的表达方式________,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
(4)课文运用了第________人称的写法,其作用是________ 。
(5)作者为什么在“我能做到的”之后,还要写上“一定能做到的”?
14. (23分) (2017八上·平昌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背
高巧林
①乡下老家的屋檐下,夕阳斜斜地照着。
②趴在木椅后靠背上的父亲衣襟反穿,赤裸着略显肥胖而皮肉松弛、“雀斑”点点的背。
母亲操着一枚让我感
到既陌生又眼熟的刮痧板,一下一下刮着父亲的背。
那专注的神情一如她在菜园里耕种那一垅贫瘠而濒临荒芜的地。
一道道“痧痕”显现在父亲背上,乍一看,犹如挂在西边天空中的一片片红彤彤的云霞。
③我一震!难道,这就是我年少时经常见到的那个宽厚壮实的背吗?
④第二天,经我再三撺掇,从不肯轻易花钱看医生的父亲才答应去医院就诊。
⑤我背着父亲,匆匆走向停在环村公路上的轿车。
一路上,尽管父亲的身重压得我气喘吁吁,但我的内心却是踏实而欣慰的。
走过村前的小路,跨过河边的小桥,我尽力让自己的脚步迈得稳健些。
父亲趴在我像他当年一样壮实的背上,浅浅地呻吟着,带着难挨的病痛与满心的幸福。
⑥走着,走着,在我恍惚的记忆里,突然泛起一幕与此时此境何等相似的情景:40多年前,我目睹父亲也曾这样背着他的父亲——我的爷爷,一步步地走向镇上的医院。
那是夏熟上场季节的一个中午,父亲弓着壮实的背,背起一声声呻吟的爷爷。
可惜那时条件差,爷爷的病又犯得重,父亲才蹲身放下爷爷,爷爷就咽气了……这样幽幽想着时,我的眼眶禁不住湿润了。
有什么办法?这是无法逆转的生命轮回啊!父亲背着儿子,儿子背着父亲,就是这样。
⑦或许,我背上的父亲感受到了我的凝重、我的伤感,也就开始一遍遍地说:“歇一会儿吧,要不,让我自己慢慢地走。
”我说:“没事,我背你。
”
⑧大叔大婶们见我如此背着父亲,啧啧称赞:“你看,老头有福,生了个多么孝顺的儿子。
”我一听,反倒不安起来,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把父亲背在自己的背上!而仅仅这一次,又何以偿还我儿时父亲无数次背着我时积下的深深父爱?孩子们也来了,嘻嘻哈哈笑个不停,而这笑声分明因好奇而生,挟揶揄而来。
我边背着父亲走,边在心里嘀咕:“孩子,你还小,等你长大后也当上父亲或者母亲时自然会明白的。
”
⑨吊了几天盐水后,父亲终于枯木逢春一般慢慢康复起来。
只是,父亲那张苍白、稍显浮肿的脸依然催人怜悯、惹人伤感。
⑩中午,病榻上的父亲望着一缕温暖的阳光,喃喃自语:“我已经好久没有换内衣了,身上黏糊得难受。
”我马上接话说:“让我替你擦个背,然后把你的内衣换了,好吗?”父亲用深透而充满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好一阵后才说:“儿,你在城里清洁惯了,还是等你妈来了再说。
”
⑪我完全懂得父亲这话的意思,而事实也是这样,父亲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老人,从皮屑剥落、皱褶纵横的体肤上,或者从残牙稀疏、胡子拉楂的嘴沿边透出点什么气味来也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我是无论如何也要替父亲好好擦个背的。
⑫于是,我慢慢扶着父亲,让父亲坐起身来,轻轻地替父亲脱去内衣。
果然黏糊得很,让酸臭的汗液渍湿了的内衣豆腐一般贴着父亲的背。
父亲有些不好意思,说:“看我有多脏。
”我说:“还好。
”说着,我把热气腾腾的毛巾盖在父亲背上,然后,是一阵小心翼翼地左拭右擦。
顿时,细面条似的污垢从父亲背上纷纷滚落。
父亲问:“都生出污泥条了?”我答:“嗯。
”
⑬其实,我并不在用心回答父亲,而是躲在下意识里的条件反射又让我追忆起儿时的情景——或许在夏天村边的河埠头,或许在冬天镇上的澡堂里,父亲一边替我擦背,一边笑着嬉骂:“你看有多脏,那些污泥条都可以肥上
三亩地啦。
”
⑭我乐着,默认,而背上的那份爽快与惬意实在让人无法形容。
⑮现在,我但愿,父亲也能享受到我儿时的那份爽快与惬意。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全文故事情节均围绕“背”字展开,可依次概括为:________——“我”背父亲去看病——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的主题。
(2)请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短语的含义。
但我的内心却是踏实而欣慰的。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⑥段父亲背着爷爷去看病的情节,属于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5)以文章第⑫段为例,分析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15. (17分) (2018八上·腾冲期末)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________
②晓雾将歇歇: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两文都写到了“猿鸣”,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4)甲文划线句子写出了三峡山的什么特点?就描写方式谈谈作者是如何来表现山的特点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二、新添加的题型 (共3题;共14分)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答案:7-4、
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答案:10-1、
答案:10-2、
考点:
解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答案:11-1、
答案:11-2、
考点:
解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8分)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答案:12-4、
答案:12-5、解析:
答案:13-1、
答案:13-2、
答案:13-3、
答案:13-4、答案:13-5、解析:
答案:14-1、答案:14-2、答案:14-3、答案:14-4、
答案:14-5、
解析: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答案:15-1、
答案:15-2、
答案:15-3、
答案:15-4、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