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生物(新高考版)一轮复习考点考法精练:第五单元 专题十二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Wor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律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
时间:
律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十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
[202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规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B.正常情况下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有两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
C。
图丙、丁所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
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这属于孟德尔实验中假说—
演绎的实验验证阶段
2。
[2020安徽六校联考]某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植物,对其 4 对相对性状(均由单基因控制)如株高、种子形状等的遗传很感兴趣,通过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
下列解释或结论不合理的是()
A。
题述4对基因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
B。
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可导致题述不同对基因之间发生基因重组
C.该种植物细胞的一个染色体组中至少含有 4 条非同源染色体
D。
培养这种植物的花粉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显示题述4对性状的所有表现型3。
[2020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质检]假如水稻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稻瘟病对易感稻瘟病为显性,两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
现用一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中( )
A.不同于亲本与F1表现型的个体占3/8或5/8
B。
高秆抗稻瘟病个体中纯合子占1/16
C.表现为既抗倒伏又抗稻瘟病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16
D.高秆抗稻瘟病个体的基因型与F1相同的概率为4/9
4。
[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拉布拉多猎犬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毛色,其中黑色(B)对棕色(b)为显性;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毛颜色的表达,颜色表达(E)对不表达(e)为显性。
无论毛色是哪一种(黑色或棕色),e基因均使拉布拉多猎犬的毛色表现为黄色。
一位育种学家连续让一只棕色的拉布拉多猎犬与一只黄色的拉布拉多猎犬交配,子代犬中有黑色和黄色两种。
根据以上结果判断亲本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
A.bbEe×bbee B。
bbEE×Bbee C.bbEe×BBee D.bbee×Bbee
5.[2020湖北四校联考]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Aabb:AAbb=3: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A。
5/11 B。
7/16 C。
7/13 D.25/64
6.[2020江西南昌模拟]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性状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
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6
C.子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D.亲代紫花植株的测交后代中紫花∶白花=1∶1
7。
[2020陕西百校第一次联考]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籽粒饱满对籽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让纯合的红花高茎籽粒皱缩植株与纯合的白花矮茎籽粒饱满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则F2中理论上()
A。
有27种基因型,16种表现型
B。
高茎籽粒饱满∶矮茎籽粒皱缩=15∶1
C。
红花籽粒饱满∶红花籽粒皱缩∶白花籽粒饱满∶白花籽粒皱缩=9∶3∶3∶1 D.红花高茎籽粒饱满∶白花矮茎籽粒皱缩=27∶3
8。
[2019齐鲁名校第一次联考]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的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R的精子的数量之比为1∶1 C。
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D。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自由组合
9.[2019山东师大附中二模]如图表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以下对该过程及其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aBb AB、Ab、aB、ab受精卵子代:N种表现型(9∶6∶1)
A。
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B。
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
M、N分别代表9、3
D.该植株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2∶1
10。
[2019河南洛阳第一次联考]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基因A(决定产生豌豆素)对基因a为显性,基因B对豌豆素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而基因b没有。
下面是利用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乙)及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多次杂交实验的结果。
实验一:野生型×品系甲→F1不能产生豌豆素→F1自交→F2中能产生豌豆素∶不能产生豌豆素=1∶3.
实验二:品系甲×品系乙→F1不能产生豌豆素→F1自交→F2中能产生豌豆素∶不能产生豌豆素=3∶13。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据实验二可判定与豌豆素产生有关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
品系甲和品系乙两种豌豆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
C.实验二的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7种,其中杂种植株占的比例为10/13
D.让实验二的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全部自交,单株收获F2植株上的种子并进行统计发现,所结种子均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6/13
11。
[2020山东青岛模拟,12分]麝香豌豆的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D/d表示,三对基因中至少有一对基因隐性纯合时,白色前体物质就无法通过酶促反应转化,表现为开白花,否则开红花;豌豆褐斑病的抗病和感病分别由基因T、t控制。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通过控制,进而控制麝香豌豆的花色。
(2)现有甲、乙两种白花麝香豌豆品系,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若以甲、乙品系为亲本杂交,F1的表现型为开,让F1自交,F2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某同学利用麝香豌豆进行实验时,发现抗病豌豆的后代都是抗病:感病=1:1,该同学分析后确定有两种假设可对此进行解释。
假设一:抗病豌豆都是杂合子,只能产生一种雄配子,即雄配子T致死.
假设二:抗病豌豆都是杂合子,只能产生一种雌配子,即雌配子T致死.
请设计杂交实验方案证明上述哪种假设正确(写出杂交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
杂交方案:。
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
12。
[2020四省八校联考,10分]回答下列关于豌豆杂交实验的问题。
(1)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孟德尔所说的“成对的遗传因子”位于(填“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上。
(2)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抗病和感病分别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D/d、T/t 控制.现让两纯合豌豆进行杂交,获得F1,再让F1自交,得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抗病∶高茎感病∶矮茎抗病∶矮茎感病=5∶3∶3∶1.针对F2出现该比例的原因,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假说,认为F1产生的某种基因型的花粉败育,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败育花粉的基因型为,若该假说成立,则在F2高茎抗病植株中,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已知某种豌豆籽粒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
现让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子代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4∶2∶2∶1,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13。
[2019河北唐山三模,11分]家蚕体色的黑色和淡赤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茧的黄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用D、d和B、b分别表示控制家蚕体色和茧色的等位基因.不同杂交组合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数量如表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杂交组
合亲本
黑蚕黄
茧
黑蚕白
茧
淡赤蚕
黄茧
淡赤蚕
白茧
一黑蚕黄茧×黑蚕
白茧
45201550
二黑蚕黄茧×黑蚕
黄茧
45016015050
三黑蚕白茧×淡赤
蚕黄茧
15016016015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判断茧色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杂交组合是。
(2)组合二的子代纯合子中与亲代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
(3)某同学仅根据组合三的结果得出如下结论:控制家蚕体色和茧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 (4)用遗传图解解释组合一的杂交现象。
14。
[2019河南开封模拟,8分]科研人员对某种热带鱼的尾色、尾长进行了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让浅红色尾和紫色尾个体进行杂交(相应基因用A、a表示),多次重复实验。
子一代都是深红色尾;子一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所得子二代有浅红色尾、紫色尾、深红色尾,且比例为1:1:2.
①科研人员认为“子一代都是深红色尾”的现象不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请阐述理
由:。
②该热带鱼尾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定律.
③深红色尾与浅红色尾不易区分.现有一条该热带鱼(深红色尾或浅红色尾),让其与多条尾鱼进行杂交实验,即可凭子代尾的颜色来确定该热带鱼的尾色,如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该鱼是深红色尾鱼。
(2)该热带鱼尾长由四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b、C/c、D/d、E/e控制,且它们对鱼尾长度的作用相等。
已知基因型为bbccddee的该热带鱼尾长为4 cm,每多一个显性基因增加1 cm尾长.现有该种热带鱼甲(BBCcDdee)和乙(bbCcDdEE)杂交,则F1的尾长范围是。
一、选择题
1。
[2020三湘名校第一次联考]某植物的红花、白花这对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一红花植株和一白花植株杂交,F1中既有开白花的植株又有开
红花的植株且两种植株均只有一种基因型。
F1中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红花:白花=9:7,F1中一红花植株和一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开红花和开白花的植株的比例为3:5。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亲本中的白花植株一定为纯合体
B.F1中开白花和开红花个体的比例为1:1
C。
F1中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均开白花
D.F1中红花植株与亲本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开红花的比例为3/4
2.[2020广东惠州二调]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等人在海南岛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该水稻外部形态和普通水稻相似,但它的花粉不育、雌蕊正常。
该发现为杂交水稻的研究打开了突破口。
研究发现:这种雄性不育现象是由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共同控制的(细胞核基因:R—可育,r—不育;细胞质基因:N—可育,S—不育),只有核质基因均为不育时,才表现为雄性不育。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N(S)基因的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
B。
控制水稻雄性不育的这两类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雄性不育植株在杂交育种中最显著的优点是不用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
D。
水稻细胞质基因与核基因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均遵循中心法则
3.[2020四川五校联考]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用A、a,B、b表示)决定,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让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相互交配,其后代中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对应的表现型未知),则亲本基因型的组合是()
A。
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4.[2020安徽合肥调研]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培育不同口感的鲜食玉米成为育种的新方向。
若选择多对纯合的玉米亲本杂交(玉米中控制甜性状的基因用D或d表示,控制糯性性状的基因用E或e表示),让获得的F1自交,所得F2中非甜非糯:非甜糯:甜非糯=9:3:4,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F2中d基因纯合时,籽粒不表现糯性性状
B.F2的甜非糯种子中,纯合子占1/2
C.亲本的表现型为非甜非糯与甜糯或非甜糯与甜非糯
D。
若要探究F2中甜非糯种子的基因型,可让其与亲本中非甜糯植株杂交
5。
[2020河南洛阳第一次联考]黑腹果蝇的复眼缩小(小眼睛)和正常眼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基因A和隐性基因a控制,但是显性基因A的外显率为75%,即具有A基因的个体只有75%是小眼睛,其余25%的个体为正常眼睛.现让一对果蝇杂交,F1小眼睛∶正常眼睛=9∶7,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比例说明控制果蝇眼睛大小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亲本表现型都为小眼睛
C。
只考虑控制眼睛大小的基因,F1正常眼睛个体都是纯合子
D。
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中小眼睛和正常眼睛的比例仍然是9∶7
6.[2020湖南四校联考]果蝇的翅型(长翅、残翅和小翅)由位于Ⅰ、Ⅱ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W—w、H—h)控制。
科学家用果蝇做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
表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杂交组
合
亲代F1
组合一纯合长翅果蝇×纯合残翅果
蝇(WWhh)
残翅果蝇
组合二纯合长翅果蝇×纯合残翅果
蝇(WWhh)
小翅果蝇
组合三纯合小翅果蝇×纯合长翅果
蝇
小翅果蝇
A.分析上述杂交组合,纯合小翅果蝇的基因型仅有1种
B。
分析上述杂交组合,纯合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仅有1种
C。
让杂交组合二中F1小翅果蝇自由交配,子代小翅果蝇的基因型共有4种
D.让杂交组合二中F1小翅果蝇自由交配,子代小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9/16
7.[2020山东统考][不定项]鲜食玉米颜色多样、营养丰富、美味可口。
用两种纯合鲜食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F2, F2籽粒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甜=27:9:2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色与白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性状的表现型不可能是紫色甜和白色非甜
C。
F1的花粉离体培养后经秋水仙素处理,可获得紫色甜粒纯合个体
D。
F2中的白色籽粒发育成植株后随机受粉,得到的籽粒中紫色籽粒占4/49
8。
[2019湖南湘潭一中、岳阳一中等四校联考]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控制,显性基因A和B 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同,并且可以累加。
一个基因型为AaBb 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可产生4种表现型
B.与母亲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
C.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
D。
肤色最深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
9.[2019安徽十校第二次联考]有一种名贵的兰花,花色有红色、蓝色两种,其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现将亲代红花和蓝花进行杂交,F1均为红花,F1自交,F2红花与蓝花的比例为27:3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兰花花色遗传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
兰花花色遗传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C。
若F1测交,则其子代表现型与比例为红色:蓝色=1:7
D.F2中蓝花基因型有5种
二、非选择题
10.[202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10分]果蝇的翻翅对正常翅为显性(A、a),星状眼对正常眼为显性(B、b),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同学甲用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翻翅星状眼雌果蝇(记为M)与一只正常翅正常眼雄果蝇杂交,同时也让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翻翅星状眼雄果蝇(记为N)与一只正常翅正常眼雌果蝇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都为翻翅正常眼∶正常翅星状眼=1∶1。
请回答: (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分析,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填“一”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
(2)若让M、N果蝇杂交,后代雌雄果蝇只有AaBb一种基因型,最合理的解释
是。
根据这一解释,以M、N两果蝇杂交的后代雌雄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A基因的频率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同学乙用基因型为Aabb的雌果蝇和基因型为aaBb的雄果蝇杂交,发现子代果蝇中翻翅星状眼∶翻翅正常眼∶正常翅星状眼∶正常翅正常眼=1∶1∶1∶1,于是得出了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结论。
你同意该同学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11。
[2020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4分]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 和B、b控制。
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
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
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控制花色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
定律。
(2)在第1组杂交实验中,白花亲本和红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F2粉红花的基因型为。
在第2组杂交实验中,F2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
(3)若让第1组F2的所有个体随机交配(理想条件下),F3中红花∶粉红花∶白花的比例为,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4)若让两组F2中的粉红花植株杂交,后代中纯合红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12.[2019江西红色七校第一次联考,13分]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白色两种。
为探究该植物花色的遗传规律,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该植物的纯种进行了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亲本F1F2
紫花×白
花全为紫花
紫花:白花=255:
1
对此实验结果,该兴趣小组内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最后对该植物的花色遗传作出了如下解释:①由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雄配子(花粉)部分不育;②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A、a, B、b, C、c……).
(1)如果假设①正确,上述实验F1紫花植株产生的可育雄配子含a的概率是。
(2)为验证上述假设,该小组一致同意对F1进行测交实验,请预测两种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①:(F1♀) ;(F1♂)。
假设②:(F1♀) ;(F1♂).
如果实验证明假设②是正确的,则上述实验F2中的紫花植株中纯合子
占。
(3)以上同学探索花色性状遗传方式的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法.
13.[2019湖南名校第三次大联考,10分]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与无眼、正常刚毛与小刚毛、正常翅与斑翅分别为三对相对性状,且分别受常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E/e)控制。
现有三个纯合品系:aaBBEE、AAbbEE和AABBee。
已知A对a、B对b、C对c为完全显性.
(1)请在上述三个纯合品系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探究无眼性状的显隐性,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2)有人为证明上述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用以上三个纯合品系进行杂交:①aaBBEE×AAbbEE,②AAbbEE×AABBee,③aaBBEE×AABBee,假设实验中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交叉互换,则F1表现型相同的杂交组合是(写序号);F1自交得到F2,如果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F2出现的结果将是。
一、选择题
1。
[易错,科学思维]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现用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实验,后代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错误的是( )
A.测交后代中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的相同
B。
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中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3种
2.[科学思维]古比鱼尾形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决定,相关基因、酶以及尾形关系如图所示(基因D存在时,基因A无法正常表达).据此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图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型相同的杂合三角尾鱼相互交配,子一代的基因型最少有3种、最多有27种
C.圆尾鱼与扇尾鱼杂交,子一代可能有圆尾:扇尾:三角尾=2:1:1
D.让圆尾鱼相互交配,子一代中出现其他尾形的鱼的原因可能是基因重组
3。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某实验室培养了多种隐性突变纯合果蝇品系(每种突变品系包括雌、雄个体且只有一个隐性突变性状,其余性状均为野生型性状),如表为相关突变性状及其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突变品系种类甲突变
品系
乙突变品
系
丙突变品
系
丁突变品
系
突变性状白眼残翅细眼黑檀体
突变基因所在
染色体X染色体
2号常染色
体
3号常染色
体
3号常
染色体
A。
以果蝇翅型验证分离定律,可选择乙突变品系与甲突变品系杂交,所得F1再与乙突变品系交配,进而统计F2中翅型的性状分离比
B.以果蝇体色验证分离定律,可选择丁突变品系与乙突变品系杂交,而后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进而统计F2中体色的性状分离比
C.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丙突变品系与丁突变品系杂交,而后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进而统计F2中眼型与体色的性状分离比
D.若要验证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可选择甲突变品系(雌性)与乙突变品系(雄性)进行杂交,而后观察子代雌、雄果蝇中眼色表现情况
二、非选择题
4。
[新情境,科学思维、社会责任][11分]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称为“红脸人”;有人能喝较多酒,刚开始脸色不变,越喝脸色越白,称为“白脸人”;还有人被称为“酒仙”,酒量又好,喝酒又不脸红,称为“正常脸人”。
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红脸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饮酒后血液中含量较高,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图中体现的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2)“红脸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白脸人”体内两种酶都没有或只有乙醛脱氢酶,被称为“酒仙”的人体内两种酶都有。
在人群中“红脸人”的基因型有种.现有多对“红脸人”夫妇,任选一对,分析他们孩子的情况:①若一对基因型不同的“红脸人”夫妇,他们所生后代都是“红脸人”,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型组合有种。
②若一对基因型不同的“红脸人”夫妇,他们所生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型组合是。
③若一对“红脸人"夫妇,所生后代有三种表现型,这三种表现型及比例为 .
(3)若“红脸人"各种基因型出现的概率相等,“白脸人”各种基因型出现的概率也相等,则“红脸人”与“白脸人"婚配所生的后代为“酒仙"的概率是。
5.[新角度,科学思维][14分]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果实有毛和无毛受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其中均含有某种基因的雌、雄配子不能结合.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
P 红花无毛植株×白花有毛植株
↓
F150%红花有毛植株 50%红花无毛植株
↓自交
F2红花有毛:红花无毛:白花有毛:白花无毛=6:3:2: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F2出现这种性状分离比的主要原因:
①
;
②。
(2)亲本中红花无毛植株和白花有毛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3)若F1中红花有毛植株和红花无毛植株杂交,则后代中白花无毛植株所占的比例为.取图中F2中一红花有毛植株,若以F2植株为材料并通过一次实验判断其基因型,则检测方案有种。
(4)请利用上述杂交实验中的材料以及秋水仙素溶液、硫酸二乙酯(可诱发基因突变),结合所学育种知识来培育F2中所缺少基因型的植株:
(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