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武将官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宋武将官职
北宋武将官职
北宋的官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最混乱、最让人难以琢磨的一套官制系统,难住了多少票英雄汉已不计其数。

其军官名目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北宋开国,鉴于五代战乱相寻、武将夺权、藩镇割据蔚然成风。

那时侯,节度使就是半个皇帝,弄好了称帝,弄不好也能称王,实在弄得太糟了被人兼并了那是你没能耐。

宋朝开国后,决策层就致力于结束这种混乱局面。

于是,先通过一系列手段将节度使的权力化为乌有,再将禁军里有威望的大将派到地方当节度使。

将地方精锐收归中央,建立起一支强大精锐的禁军,直接由皇帝统辖。

地方只有老弱残兵供官府差使,称为厢军。

这么一来,节度使成了空壳子,厢军都是老弱病残,地方上闹不起来了。

禁军归皇帝统辖,轮流驻防京师,将领也要轮换,“山转水也转”,京城也闹不起来了。

这些其实大家都知道,我还是说正题吧-----北宋军官。

由于复杂到了一定程度了,我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说,只好随意说,说到哪算哪。

环卫官左右卫、骁卫、武卫、威卫、领军卫、金吾卫、监门卫、千牛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唐朝的十六卫,到了宋朝也成了虚衔。

一般被授以环卫官的有这么几种人:
1、从藩镇退下来的节度使,一般授以环卫大将军、或上将军。

如武行德、杨廷璋等。

2、被贬的将官。

如曹彬,歧沟关败后就去天平节度使衔,绶环卫官。

3、统一战争俘虏来的小国国君。

如湖南周保权,入宋后封为右千牛卫大将军。

4、驸马、国舅一类的人。

如王承衍,王审琦的长子,封左卫大将军,又将公主下嫁与他,这也是杯酒释兵权时承诺的婚约。

★禁军三衙禁军为北宋时期的正规军队,包括皇帝亲兵。

集中于京师,有
捧日、天武、龙卫、神卫等号。

也曾屯驻,驻泊、就粮于各地,是人数最多、素质最好、武备精良的军种。

分别由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步军司三衙统属。

捧日等军又以兵力情况分为厢、军、指挥、都四级编制。

后又特立粮禁兵,常戍地方。

宋朝武将的品级和名称
北宋后期的武将制度中央直属部门兵部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是啥都管的总指挥(兵卫、仪仗、卤簿、武举、民兵、厢军、土军、
蕃军,四夷官封承袭之事,舆马、器械之政,天下地土之图。

) 长官兵部尚书。

副职兵部侍郎。

志第一百一十五职官三枢密院
相当于现在的总司令部主要职能就是把持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

分为十二
房,类似现在的国防部下属诸司。

包括北面房(北方战区司令部),河西房(西方战区司令
部),支差房(调拨军队的总指挥),在京房(中央警备局),教阅房(训练基地),广西
房(南方战区司令部),兵籍房(官兵档案局),民兵房(预备役和武警),吏房(人事局
),知杂房(司令部办公厅),支马房(专职训练装甲部队:骑兵),小吏房(士官的管理 ),长官为枢密使,经常为宰相兼任。

这个部门不要和兵部搞混了。

两者是互不隶属的
都承旨副都承旨代表皇帝处理一些军政事务,可以任命文臣。

军器监军器少监相当于现在的后勤装备部。

负责各种武器装备的采购。

中央直属部队武将官职
殿前司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

首都警备司令及副职殿前司属下骑兵有殿前指挥使、内殿直、散员、散指挥、散都头、散祗候、金枪班、东
西班、散直、钧容直步兵有御龙直、骨朵子直、弓箭直、弩直殿前司直
属有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候
殿前司所属部队建制四支,称为四指挥。

每指挥有指挥使、副指挥使,每都有军使、副兵马使、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北宋后期殿前司权力很大。

中央政府另设精锐部队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

环卫官皇家宗室担任的荣誉官职左、右金吾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郎将左、右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郎将左、右骁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
左、右武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左、右屯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左、右领军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左、右监门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
左、右千牛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郎将各路地方武将官职大都督设置在各地节度使驻地,一般为节度使或长史兼任
副官为长史左右司马录事参军司户、司法、司士、司理、文学参军助教制置使没什么用处的边境要职不常置宣谕使传达上意的钦差宣抚使传达和军队有关的上意的钦差副职为宣抚副使(曾有宣抚使兼任副使) 宣抚判官总领各路掌管军用钱粮运输的留守副留守中央派至重要城市的特派员
经略安抚使各路负责民政政的经略安抚都总管各路负责驻军行政的走马承受经略安抚司向中央传达军情的。

因为时常谎报军情而起民愤发运使负责各地特产上送中央的都转运使负责各地钱粮上送中央的招讨使剿灭盗贼的招抚使收编盗贼的抚谕使调查民情的
镇抚使对盗贼“恩威并施”的上述四官在靖康之变后才逐渐重要各路部分行政武官路分都监本路负责卫戍训练的巡检司负责和盗贼作战的武警提举弓箭手负责统计本地弓箭手的情况提举保甲司训练民兵的府州军监实施军政合一的州的行政长官总管州的训练军队长官县尉县城公安局长诸军都统制副都统制统制统领等职在岳飞传里很吃香,但北宋时没什
么特别有一个大略的宋朝武将品级骠骑大将军从一辅国大将军正二上镇国大将军正二
冠军大将军正三上怀化大将军正三云麾将军从三上归德将军从三忠武将军正四上壮武将军正四宣威将军从四上明威将军从四定远将军正五上
宁远将军正五游骑将军从五上游击将从五昭武校尉正六上昭武副尉正六振威校尉从六上振威副尉从六致果校尉正七上致果副尉正七翊麾校尉从七上翊麾副尉从七宣节校尉正八上宣节副尉正八御武校尉从八上御武副尉从八
仁勇校尉正九上仁勇副尉正九陪戎校尉从九上陪戎副卫从九另外宋史志第一百二十一职官八有个合班之制,上面有各年代文武百官一揽子解决方案
宋钱是存世最多古货币,其基本特征是量大、类多、版别繁杂,市场上绝大多数北宋钱币价格大都在1~3元之内,南宋铜钱存世稍少,但交易价也在数元左右,同时宋代历朝都有珍品存世。

宋代年号更换勤速,几乎每种年号都有通宝、元宝、重宝之别,如徽宗在位25年,建年号有六个之多,铸钱11种,有的年号为时很短,此间铸造年号钱更少,经过千年汰选存世更稀,价格居高不下,如建国元宝传世仅有一枚白铜钱;其余如宋仁宗使用9个年号,铸钱11种,南宋理宗改元8次,铸钱16种等等,留下很多孤品罕品,如重和通宝、靖康元(通)宝、纯熙元宝等,尤其是宋钦宗所铸靖康钱历来被泉界所推许。

宋钱钱文书法丰富多彩,真、草、隶、篆、行品种俱全,如徽宗瘦金体手书的崇宁、大观、宣和等钱在中国书法和铸币史上享有盛誉,更有某些年号某种书法钱币罕见异常,如仁宗年间仅见之九叠篆皇宋通宝,另有隶书绍圣、元府、圣宋、圣和铜品、右挑宋元、缩水淳化、大字崇宁等皆为罕见之珍品,价格远超侪辈。

另外宋钱宝文有的只限于铸造铁钱,有的则铸量极少,此类铜钱不是珍贵的铁母铁范铜,即为有价无市之珍品,如熙宁通宝、元封、元府重宝,圣宋通
宝、宣和元宝等。

还有一些特异形制古钱,如广穿铁母、临安府铜、铅牌,折二皇宋通宝、小平崇宁、大型至和、折十祥府、咸平等珍铅罕品价值不菲。

宋钱中还有一些特殊背文者,如背星月祥符,背"十"崇宁重宝、背"当五"皇宋,背"永"庆元,背"虢""坊"至元,背巨星太平皆身价百倍宋代钱币一般是每换一次年号就新铸一种钱,其铸量、种类之多,为历朝罕有。

两宋300年间,通行以小平及折二钱为主,间亦行用大钱,其轮廓、大小都有一定标准。

自南宋淳熙七年开始,钱背以数字纪年,钱文书体也逐渐以宋体为主。

总的来讲,两宋钱币的铸工考究,徽宗时期尤为突出,独创一格的瘦金体见于钱文,秀纤的书法配以精湛的铸工。

常使伪制品相形见拙。

宋钱的另一个特征就是版别多,如宣和、政和共有数百种版别。

南宋的嘉定铁钱除大小不同外,又红又专有通宝、元宝、重宝、新宝、永宝、真宝、珍宝、正宝、之宝、万宝等10余种,而背文以有纪地、纪年、纪值的区别,历朝以来,实属创见。

普通宋钱无人伪造,而康定、至和重宝背坊、虢,圣宋通宝、靖康等品种的伪钱较多,凡遇到这类钱币时必须慎重对待,要仔细观察有否做伪痕迹,是否与大量的普通宋钱形制相合,南宋的临安府钱牌有三种式样;一种是上下圆角;另一种是上下方角;第三种是上圆下方。

清代仿造者取其钱翻砂,制成的赝品几能乱真,唯锈色、色浆不及,个别字文走形。

宋朝时1两银子=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古代的金银铜等货币的购买力一直是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这部闲话水浒也将宋代的货币转换成今天的人民币以符合现代语境。

无斋主人不是研究宋代货币的专家,要完全精确的换算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里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估算数字,让读者可以有个基本的概念。

一般说来,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

而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是不作为货币使用的。

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

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

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

比方说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曾用当三钱来让杨志试刀,当三钱顾名思义就是一钱当作三钱,而蔡京当宰相的时候甚至出过当十钱。

为了简化我们的计算方法,无斋主人忽略
这些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