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4: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边讲解边板演。
师:刚才我们用多种方法解决了参观博物馆情境中的问题,还学习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学会了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同学们今后解决问题时注意运用哟!
(3)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
2、完成练习二中的第1、2题
(四)总结提升
1、说说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指名详细说说。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
学校:
xx小学
年级:
二年级
姓名:
xx
学科:
数学
一、问题标题: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中,探究计算算理的教学方式。
二、问题描述/呈现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主要是探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的基础,竖式的书写格式及笔算的计算顺序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2、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知识是相通的,以前我们学过的计算法则,对于现在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仍然是适用的。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积累和运用,做个学习上的有心人。
6、实施成效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及笔算的计算顺序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会正确的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学习数学是一件非常快乐、有趣、充满挑战的事情。
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借助小棒摆一摆,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在独立尝试算出结果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计算方法。
教材没有直接呈现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目的是为了给学生自己探究的空间,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及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时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自主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尝试计算例题之后,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概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
(2)自主பைடு நூலகம்作,探究新知
1、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
师:求“二(1)班的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该怎么列式呢?
学生说出算式:35+2=
师:下面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和计算结果呢?
生1:我是口算的:我想35如果摆小棒是3捆和5根,加2根就是37根,所以35+2=37。
生2:我是用竖式计算的:35表示3个十和5个一,加2就是加2个一,所以个位上的5和2对齐,相加就是7,十位上是3,所以是37。
师:是啊,以前我们学习加法时一再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
2、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师:如果求“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该怎么列式计算呢?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领域。明确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即不是与数学课程无关的教育目标,也不是数学知识的副产品,其本身就是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需要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之中,需要长期的积累,一旦形成对学生将终生有益。因此,教材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小结,既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又帮助学生体会到利用以前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是学习的重要方法。
结合问题需求学习数学,需求就是动力,由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引出新知识的学习,不但能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学数学,还能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良好体验,培养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经历知识发展的阶段性本课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提取信息,从而提出问题,结合具体问题,思考怎样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定义,深刻领悟加法的算术理论。为学生的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探索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解决新问题,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租住学习的能。这样既是学生个性化算法的展示,又可以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3、原因追溯
在数与代数领域知识的教学中,计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比较枯燥,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理解算理是教学的难点,
四、方法/策略选择或者技能应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写,可以只写方法策略或者技能)
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借助小棒摆一摆,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原理。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示范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以及笔算的运算顺序,学生先模仿,然后在自己动手练习实践。
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算法。
(用竖式计算时,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结合摆小棒可以知道,小棒的捆数与捆数相加,单根数与单根数相加,计算的时候要个位上的数字加个位上的数字,十 位上的数字加十位上的数字,所得的结果与加数的相同数位对齐)
师:同学们的算法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用竖式计算的,写竖式时,首先要将两个加数的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算起。
五、实施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参观活动吗?如果想参加的话,就要先通过今天这一关。
(出示教材第11页情景图)
2、师:大家看,这就是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是集合的照片。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交流知道:二(1)班35人,二(2)班32人,二(3)班37人,二(4)班34人,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七、评价与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这既是对前面学习加减知识的拓展延伸,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笔算加减法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面对一个新的知识,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思考、去探索、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标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提倡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不同的人对数学理解的个性化表现,也是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体现。认识不同的算法,既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又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在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础上突出笔算的方法,既传承了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