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脑钠素和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试验研究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试验研究
医技杂志 2 1 年 2月第 l 卷第 2期 01 8

! ! £

cJ a
g 壁!
r 2 !! !1 . u Q! . , 2

1 77 ・
M h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 , 耐药率不断上升 。由于支原体轻 度感染症状较轻或无 症状 , 患者未能及时选用 敏感药物及给 药剂量不足或 患者 自行停药 , 以致不 能彻底 治愈 , 不敏感 使 药物 、 浓度药物 与支原体长 期接触 , 导支 原体耐药 基 因 低 诱 产生突变 , 不断 出现新的耐药 株 , 而且 不 同地 区使用抗 生素 的频率不 同, 耐药率亦有所差异 。由表 1 可见 , 单纯 u u感染 者, 司帕沙星和氧氟沙星耐药率 为 1 . %和 1 . %, 80 6 47 其余都 6
检测前荧光衍生 , 消除了由于衍 生而造成的误 差 , 操作简便 、 灵敏度高 、 线性范围宽 、 抗干扰 因素强 、 精密度较好 , 可利用全 自动生化分析仪快速 、 简便测定血清 H y 。 cN
f1 董艳玲 ,王风. 1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中国误诊学杂志,
2 0 . ( 1 :4 2 — 1 1 0 6 6 2 ) 10 4 2 .
1 统计学处理 : - 3 使用 S S 20软件进行 t P S1 . 检验和 检验 , 以 P 00 <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加入反应 , 而放 大了检测信号 , 从 生成物腺昔 ( d ) 即水解 A o 为次黄 嘌呤和氨 , 氨在谷 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 , 使烟酰胺腺 嘌
( BA ) H s g 、抗 HB 、乙 型 肝 炎 e抗 原 ( B A ) s H e g 、抗 H e抗 B、 HB ] 用 试 剂 购 自上 海 荣 盛 生 物 技 术有 限公 司 , 用 酶联 免 c所 采 疫 吸 附 试 验 ( LS 法 ; E IA) 甲胎 蛋 白测 定 方 法 为免 疫 化 学 发 光 法 , 剂 及 仪器 均 由美 国 B cm n 司提 供 。严 格 按 试 剂 盒 试 ek e 公

同型半胱氨酸、血浆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血浆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1 () 5— 3 4 3 :3 23 . 5
[ 沈秀华 .围化疗 期 消化道 反应 的 中医药护 理和 预 防 9] [ ].现代护理 ,2 0 ,5 (8 :10 1 1 J 08 1) 3 — . 3 ( 收稿 日期 :2 1 0 00— 3—3 ) 1
[7]陈凤 .穴位敷 பைடு நூலகம்治疗 化疗 病人 胃肠 道反 应疗 效观 察
cnrl ru , hr w r s nf atd f ecs ( <00 ) . C n ls n H m cs i ,f f oe ,L ort n ( ) o t o p tee ee i icn ie ne P og g i fr .5 o c i o oyt n i i gn i po i a uo ee bn p e
【 e od】 K y rs w
Hy g p( ) Cr a e i a c;F ;L a ; o nr a r d es o y ry s e t
合 WH O标准 ,其 中男 4 8例 ,女 3 5例 ;年 龄 5 8—8 0岁 , 平均年龄 6 . 9 8岁 ,排除肝 、胆 、肾及 感染等疾 病。对照组 为我院 同期体检 的健康人 5 4例 ,男 2 8例 ,女 2 6例 ,年龄 5 7 2~ 0岁 ,平均年龄 6 3岁 。 12 仪器 和试剂 :应用 1本 奥林 巴斯公 司生产 的 A 4 0 . 3 u5 0 全 自动生化分析仪 ,测定 血浆 H y和 L a c p( )的水平 ,H y c
(H C D). Meh d H y F n p ( )w r ectdadcm ae H ae t ( 8 )adi cnr s ( 5 ) to s c , g dL a eedt e n o p r i C Dpt ns n= 3 n ot l n= 4 , a c dn i n o

血浆脂联素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血浆脂联素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h i z A GX a . eate tf C ril y teF r f l t o i l Z egh uU i r t, hn zo u 。 H N io Dp r n o adoo , h it i i e H s t , hn zo nv sy Z egh u m g sA a d p a ei
韩延 辉 张 晓
( 州大 学第一 附属 医院心 内科 , 州 4 05 ) 郑 郑 502
【 摘要】 目的 探讨人血 浆脂联 素水平与急性冠 脉综合征 ( C ) 间的 关 系。方法 AS之 依据 临床表现 及冠状 动脉 造影
等, 9 将 2例冠心病( H 患者分为 A S组 (2例 ) C D) C 7 与稳定型心绞痛 ( A ) 2 S P 组( 0例 ) 并进一步将 A S组分为 s , C T段抬 高
【 关键 词】 脂联素 ; 急性冠脉综合征
Clnia i n fc nc fpl s on e r to fa p ne tn n c e c o r y r m e i c lsg i a e o a ma c c nt a i nso di o c i i a ut or na y s nd o i HAN an Y —
吸烟 史等相 关资料 。结果
①A s组血 浆脂联素 水平显著低 于 S P组与 对照组 (P < .5 ,A c A 0 0 ) S P组 与对照组 比较 差异
无统计 学意 义。②A S 个亚组血浆脂联素 水平均低 于 S P组及对照组 ( < .5 , C三 A P 00 )而三个亚组之 间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③ 血浆脂联素水平与 B 成 负相关 ( MI r:一 , 3, < '5 , 高密度脂蛋 白( L—C 浓度 呈正相 关(r= ,2 02 P o0 )与 HD ) 03 , P< , 1 ; 0 0 ) 男性人群 中有吸烟 史者的血 浆脂联 素水平较无吸烟史者降低 (P <00 。结 论 ,5) 显著降低 , 检测血 浆脂联 素水平可预 测 A S的发生。 C A S患 者血浆脂联素 水平 C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日U ANG Gu o z h u De p a r t me n t o f Eme r g e n c y ,t h e S i x t h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o f Na i h a i Di s t r i c t i n F o s h a n C i t y ,G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F o s h a n 5 2 8 2 4 8 , Ch i n a

临床研究 ・
中 国 医 药 导 报2 0 1 4 年 2 月 第 1 1 卷 第 5 期
血清 同型半胱氨酸Hale Waihona Puke 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的 临床意义
黄 国 柱
广东省 佛 山市南 海 区第 六人 民 医院急诊 科 , 广东佛 山
5 2 8 2 4 8
【 摘要 】目的 探 讨 血清 同型半 胱 氨 酸水 平 对 急性 冠 脉综 合 征 的 临床 意义 。 方 法 选 择 佛 山市 南海 区第 六人 民医 院 急诊 科 2 0 1 0年 6月~ 2 0 1 2年 6月 收治 的 1 4 6例 急性 冠 脉 综 合征 ( AC S ) 患者 , 分 为 不稳 定 性 心绞 痛 ( u A) 组( 8 5 例) 以及 急性 心 肌梗 死 ( A MI ) 组( 6 l例 ) ; 依 据 冠 脉数 量将 1 0 7例分 为一 支 组 ( 2 9例 ) 、 二 支组 ( 3 7例 ) 、 三支 及三 支
以上组 ( 4 1 例) 。对患 者 的血清 Hc y水平 进行 测定 , 并 选择 6 0例健 康体 检 者作 为对 照组 。 结 果 UA组 和 A MI 组 患 者血 清 Hc y水平 分 别为 ( 1 6 . 1 2  ̄ 5 . 4 9 ) 、 ( 2 1 . 0 1  ̄ 6 . 5 2 ) I x mo l / L, 高 于对 照组 的 ( 1 0 . 8 9  ̄ 3 . 9 . 1 ) I  ̄ mo l / L, 差 异 有统 计 学意 义( P<0 . 0 5 ) ; AMI 组患 者血 清 H c y水平 高 于 U A组 ,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P<0 . 0 5 ) 。 冠脉 一支 组 、 二 支组 和三 支及 三 支 以上 组 患者 He y水 平 分 别 为 ( 1 3 . 1 8  ̄ 4 . 9 2 ) 、 ( 1 6 . 0 4 ± 3 . 2 1 ) 、 ( 2 1 . 8 6  ̄ 4 . 9 3 ) I x mo l / L, 组 间 比较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血浆脑钠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意义

血浆脑钠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意义
样 硬化 基础 上 , 块破裂 , 面 出现裂纹 、 斑 表 溃疡 , 继而
扩 张 。影 响 B P分 泌 的关 键 在 于心 室 负荷 及 室 壁 N
张 力 的改变 , N B P的 mR A水平 表达 和 B P合 成量 N N
பைடு நூலகம்
会 在几个 小 时内 随心 室 负荷 的增 加而 增 加 , 可 以 它 作 为左 室功 能障碍敏 感 和特异 的指标 。 B P与脑 钠 肽受 体 A( P . 结合 后 , 活鸟 N N RA) 激 苷 酸环 化酶 , 细胞 内环 磷 酸 鸟苷 (G ) 成 增 使 c MP 生 加 ,G c MP作 为第 二信使 引发一 系列 生理效 应 。B P N 通 过增 加 肾小 球 滤 过 率 和 抑 制 肾小 管 对 钠 的重 吸 收, 产生 排钠 利尿 效应 , 与调 节 水 和 电解质 平衡 , 参 减 少血浆 容量 ; 同时可扩 张血管 , 降低 体循环血 管 阻 力- 。B P通 过 舒 张 血 管 平 滑 肌 , 张 动 脉 和 静 4 N 扩
胡 昊 , 晓梅 丁
(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 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心 内科 , 合肥 20 0 ) 30 1
[ 中图分类号】R 4 . 5 14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62 59 (0 9 0 -100 17 47 0 2 0 ) 1 0 -3 0
脑 钠肽 ( N ) 主要 由心室 肌细胞 分泌 的一种 B P是 神经激 素 , 主要在 心 室 出现 容 量 扩 张和 压 力 负荷 时 分泌 。具有 利尿 、 】 利钠 、 张血 管 等 作 用 , 扩 在心 力 衰竭 中具有 极高 的诊 断 和 预 后评 估 价 值 , 已成 为 国 际上公 认 的心力 衰竭血 浆标 志物 。急性冠 脉综 合征 ( C ) 冠心 病 的特 殊 疾 病谱 , A S是 是指 在 冠 状动 脉 粥

同型半胱氨酸及其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及其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与其临床意义----心脑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子一:同型半胱氨酸理论虽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提到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但Hcy理论的真正奠基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病理学家McCully。

McCully在翻阅麻州总医院历史资料时偶然发现一个奇特的病例,一名8岁的男孩死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颈动脉狭窄。

基于历史中有关该男孩尿中含有大量Hcy的记载引起了McCully的注意。

经过大量实验研究,McCully于1969年首次向外界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真正原因不是脂质代谢紊乱而是血中Hcy过高,即氨基酸代谢紊乱。

遗憾的是,McCully 的理论整整被忽略了26年,McCully本人也因为哈佛大学禁止他以哈佛的名义发表“异端邪说”而辞去了其在哈佛大学和麻州总医院的职务。

90年代,在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对8万人跟踪研究14年得出的结论证明了McCully的理论之后,1995年以McCully论述Hcy的理论专著《心脏革命》的出版和第一届Hcy国际学术会议的召开为标记,Hcy理论正式被医学界接受。

最近10年有关同型半胱氨酸的研究论文,在MEDLINE数据库中就有7000篇之多;研究证实,高浓度的Hcy是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子。

血Hcy增高与多种疾病相关,如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等),静脉栓塞,肾脏疾病,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肿瘤,妊娠并发症,习惯性流产与新生儿缺陷等。

因此监测和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同型半胱氨酸简介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分子的氨基酸。

本身不参与蛋白质合成,也没有特异的三个DNA碱基对其进行编码,食物中不含Hcy,在体内经蛋氨酸脱甲基化生成,主要通过再甲基化和转硫途径代谢。

需蛋氨酸合成酶、胱硫醚β合成酶(CBS)与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6参与。

同型半胱氨酸和其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和其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和其临床意义同型半胱氨酸及其临床意义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9年第26卷第3期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100034)李健(综述)李晓玫王海燕(审校)摘要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属于蛋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

近年的研究发现,该物质是闭塞性血管疾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

本文对其代谢、测定、诊断和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动脉硬化慢性肾功能不全氨基酸代谢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又称高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去甲基后形成的一种含硫氨基酸,属于蛋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

有关其代谢紊乱的报道最早来源于先天性胱硫醚合成酶缺乏导致出现同型半胱氨酸尿患者的观察。

此后,又相继发现其他几种参与HCY代谢的酶或辅酶改变所引起的代谢紊乱。

近几年来,随着测定技术方法的改进,已经能够对正常人血浆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HCY进行测定,并且发现在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牛皮癣、维生素B缺乏等疾病的患者中存在HCY的代谢紊12乱[1~3]。

本文就HCY的代谢、致病作用机制及其在肾脏疾病时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同型半胱氨酸的生化特征与代谢[4]HCY来源于饮食摄取的蛋氨酸,是蛋氨酸循环中S-腺苷HCY水解反应后的产物,同时,又是胱硫醚β合成酶合成胱硫醚的底物。

血液中的总HCY包括HCY、HCY二硫化物和胱氨酸-HCY3种形式,它们大部分以蛋白结合方式存在,小部分处于游离状态。

HCY代谢途径有3条:①HCY被重新甲基化为蛋氨酸:又称为再甲基化途径,再甲基化反应需要蛋氨酸合成酶参与,同时需要维生素B作12为辅酶,在此条件下,HCY与5′-甲基四氢叶酸合成蛋氨酸和四氢叶酸。

肝脏中存在着另一条再甲基化途径,该途径以甜菜碱为甲基供体,在甜菜碱HCY甲基转移酶催化下合成蛋氨酸和二甲基甘氨酸。

②HCY与丝氨酸缩合为胱硫醚的反应:又称为转硫化途径,反应由胱硫醚合成酶催化,维生素B为辅酶,缩合成胱硫醚及水。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2.在肾移植中旳应用
• 在肾移植术中,移植肾旳GFR可作为 观察急、慢性排斥反应及免疫克制剂旳 肾毒性指标之一,靠缓慢升高旳血清肌 酐(Scr)来检测GFR,不能及时、精 确反应移植肾功能。所以,CYS-C可 作为肾移植中肾功能监测指标。
3.在糖尿病中旳应用
• 伴随社会生活水平提升,糖尿病人数不断增 长,需要一种敏感、可靠旳GFR监测指标来 评价糖尿病患者旳肾功能。Mojiminnyi等 以为,假如将微蛋白尿以为是检出糖尿病旳 “金指标”,那么,与之相比CYS-C检出糖 尿病肾病旳敏捷度为40%,特异性为100%。 所以血CYS-C是一种比较敏感和实用旳指标。 在刚患糖尿病而无证据有肾病旳患者中,定 时开展血清CYS-C检测以观察其与糖尿病血 管病变旳关系,是必要旳。症(PIH):妊娠中期 血浆Hcy水平升高发生PIH风险性增长3.2倍。 所以,妊娠中期Hcy水平能够作为早期PIH旳 指标。

Hcy与胎盘血管疾病:胎盘血管病变患
者体内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

Hcy与胎儿畸形:在体外研究发觉,高
浓度旳Hcy具有胚泡毒性,从而造成畸胎发生
敏捷指标之一;
• 2.血清RBP: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 小球肾炎,糖尿病性肾病和慢性肾功能 衰竭疾病等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旳水平 均升高。
• RBP与肝脏病旳关系:
• RBP与血清胆红素、谷草转氨酶和碱性 磷酸酶活力均明显负有关,坏死后肝硬 化、胆汁性肝硬化及急、慢性肝炎旳血 清RBP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提 醒血清RBP水平能反应肝功能变化。
E.Hcy与肾脏疾病协同对心脑血 管疾病旳影响
• 近来Mallamaci等对195名意大利旳血 透患者进行观察, 平均30个月旳跟踪调 查,Hcy tertile 值最高组患者,心血 管疾病发生旳危险性是最低组旳8.2倍。 证明了Hcy是透析患者心血管死亡率独 立旳,很强旳危险因子。

血浆脑钠素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意义

血浆脑钠素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意义
t no i f o AM Ip t n s wa i n f a ty h g e h n t a n p te t t n t b e a g n ( a i t s sg ii n l i h rt a h ti ai n s wih u s a l n i a UAP)a d BNP lv l fUAP e c n e e o
文章 编 号 :1 0 - 0 4 ( 0 8 20 3 — 3 0 80 7 2 0 )0 — 1 10 中 图分 类号 :R 4 . 0 5149 文 献 标识 码 :A
Efe t fbann tir t e t elv l nrs taiiaini c t oo aysn rme F fc r i aru ei p pi ee i srtf t a uec rn r y d o / ENG W e — u / C ieeJ u n l o c d o k c o n n h a / hn s o r a
00) . 5 。结 论 :A S患 者血 浆 B C NP水 平 明显 升 高 ,血 浆 B NP水 平 是 A S患 者 预 后 的预 测 因 子 ,亦 可 作 为 判 断 AC C S
患 者 疗 效 及 指导 治 疗 的指 标 。 关 键 词 :冠 状 动 脉 疾 病 ;利 钠 肽 ,脑 ;预 后
g o p wa ih rt a h to o to r u ( r u shg e h n t a fc n rlg o p P< O 0 l 。 Th . 5 a1 ) eBNP lv lwa inf a t ih ri ainswi e e ssg ic n l hg e n p t t t i y e h
浆 B NP水 平 :AC S患 者 S E 组 、 N T MI 的 明显 高 于 UA T MI SE 组 P组 ,UAP组 的 高 于对 照 组 ( P< O 0 ) . 5 ;发 生 心 衰 、死 亡患 者 的 血浆 B NP水 平 高 于 未 发 生 者 ( P< O 0 ) . 5 ;AC S患 者 经 过 治 疗 后 血 浆 B NP水 平 低 于 治 疗 前 ( < P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和意义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和意义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发布时间02年09月11日09时20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肖飞郭健由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技术的发展,对其研究逐渐深入,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作为判断心务管疾病危险性的独立指标,并认为与传统的指标相比,同型半胱氨酸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本文综述了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

1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蛋氨酸分子含有S甲基;在与ATP作用生成S腺苷蛋氨酸后,可通过各种转甲基作用为体内已知的约50多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质提供甲基。

S腺苷蛋氨酸在甲基转移酶作用下将甲基转移至另一物质后,生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后者进一步脱去腺苷,生成同型半胱氨酸。

而同型半胱氨酸则可通过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EC1.1.1.68)及其辅酶维生素B12的催化作用,接受N5甲基四氢叶酸提供的甲基,重新生成蛋氨酸。

而此过程又是已知的体内能利用N5甲基四氢叶酸的唯一反应。

故同型半胱氨酸与体内一碳单位代谢有着密切关系。

另外,同型半胱氨酸在胱硫醚-β-合成酶(EC4.2.1.22)催化下也可与丝氨酸缩合生成胱硫醚,后者近一步生成半胱氨酸和α酮丁酸。

2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因素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约70%与白蛋白结合,为结合型。

其余的游离型则主要以二硫同型半胱氨酸和以二硫键结合的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化合物形式存在,只有少量以还原型同型半胱氨酸存在于血浆中。

我们通常所指的是总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最主要的因素莫过于遗传与食物营养缺乏。

遗传因素主要包括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及胱硫醚-β-合成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现在已经证明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的缺陷,在体内叶酸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引起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明显升高。

而根据Mudd等的研究,由遗传缺陷引起的胱硫醚-β-合成酶的活性降低,可导致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超过正常值的十倍左右。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由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技术的发展,对其研究逐渐深入,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作为判断心务管疾病危险性的独立指标,并认为与传统的指标相比,同型半胱氨酸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本文综述了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

1?? 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蛋氨酸分子含有S甲基;在与ATP作用生成S腺苷蛋氨酸后,可通过各种转甲基作用为体内已知的约50多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质提供甲基。

S腺苷蛋氨酸在甲基转移酶作用下将甲基转移至另一物质后,生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后者进一步脱去腺苷,生成同型半胱氨酸。

而同型半胱氨酸则可通过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及其辅酶维生素B12的催化作用,接受N5甲基四氢叶酸提供的甲基,重新生成蛋氨酸。

而此过程又是已知的体内能利用N5甲基四氢叶酸的唯一反应。

故同型半胱氨酸与体内一碳单位代谢有着密切关系。

另外,同型半胱氨酸在胱硫醚-β-合成酶()催化下也可与丝氨酸缩合生成胱硫醚,后者近一步生成半胱氨酸和α酮丁酸。

2?? 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因素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约70%与白蛋白结合,为结合型。

其余的游离型则主要以二硫同型半胱氨酸和以二硫键结合的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化合物形式存在,只有少量以还原型同型半胱氨酸存在于血浆中。

我们通常所指的是总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最主要的因素莫过于遗传与食物营养缺乏。

遗传因素主要包括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及胱硫醚-β-合成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现在已经证明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的缺陷,在体内叶酸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引起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明显升高。

而根据Mudd等的研究,由遗传缺陷引起的胱硫醚-β-合成酶的活性降低,可导致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超过正常值的十倍左右。

对近1200名老人的研究表明,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浆中维生素B6、B12和叶酸的浓度越低,其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越高。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人体内含硫氨基酸的一个重要的代谢中间产物,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

Hcy水平升高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独立的渐进性致病因素,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遗传因素、营养因素、雌激素水平、年龄因素等有关,同型半胱氨酸又称为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Hcy的正常参考值随测定方法和种族人群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正常空腹血浆总Hcy水平为5~15μmol/L。

研究表明:Hcy每升高5umol/L脑卒中风险升高59%,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升高32%;Hcy每降低5umol/L 脑卒中风险降低24%,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16%.Hcy水平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呈正相关。

引起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主要原因有遗传和环境营养两种因素:遗传因素主要是一种命名为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及胱硫醚-β-合成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现在已经证明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的缺陷,在体内叶酸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引起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明显升高。

由遗传缺陷引起的胱硫醚-β-合成酶的活性降低,可导致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超过正常值的十倍左右。

环境营养因素指代谢辅助因子如叶酸、维生素B6、B12缺乏,这些因子在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反应中为必需因子,均可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吃煮熟的食物(叶酸主要存在于蔬菜、肉类、动物肝脏等),食物在煮熟的过程中90%以上的叶酸被破坏,导致中国人普遍的叶酸缺乏,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以及血清叶酸、维生素B6、B12水平下降治疗:补充叶酸、B6、B12治疗高Hcy血症非常简便,只需在日常膳食中补充叶酸、维生素B6和B12通常能降低Hcy水平。

对于高Hcy的人群建议少吃动物蛋白多吃植物蛋白。

鉴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合并高Hcy血症的特点,其正常血浆水平的叶酸、B12对Hcy代谢是不够的,增加了患者心血管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吸及 卧位 变 立 位 时 也 无 多 大 变 化 , 而 呈 固定 心 率 , 所 以 常 把
心 率 变 化 作 为 判 断 心 脏 植 物 神 经 病 变 的 简 单 试 验 。具 有 自
主 神 经 病 变 症 状 与 试 验 结 果 异 常 的糖 尿 病 患 者 2 . 5 年 内 病 死率约 5 O , 试 验异 常程度 最 重 的患者 病 死率 最高[ 6 ] 。2 型糖尿病首先导致 迷走神 经活 性降低 , 并 使 交 感 神 经 处 于 相对兴奋状态 , 进 而使 心 率加 快 , 削弱 迷 走 神 经 对 恶 性 心 律 失常 的抑制作 用 , 心 肌 细 胞 的 自律 性 增 加 , 不应 期缩短 , 使 心室颤动域下 降, 易 发 生 猝 死 ] 。
l _ 3 统计学 处理 : 采用 S P S S 1 3 . 0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计
症状 , 发生率达 6 4 . 7 。 由于 患 者 缺 血 性 疼 痛 的 感 觉 下 降 , 易延 误 诊 断 , 猝死、 难 治性心 力衰竭发 生率高 , 急 性 期 病 死 率 高, 预后差 。 糖 尿 病 心 脏植 物 神 经 病 变 的 临 床 表 现 是 多 种 多 样 的 ,
[ 6 ] 章结楼 , 吕雪峰 , 毕连英. 4 4例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心 脏 植 物 神 经
功能检8 — 2 8 9 .
[ 7 ] 于红 , 王斌, 郭继鸿. 冠 心 病 患 者 心 电 图 与 冠 状 动 脉 病 变 的 关
[ 2 ] 刘英华 , 丰立忠, 杨亚波. 2型 糖 尿 病患 者 心 脏 植 物神 经 功 能 改 变 与 血 糖代 谢 的 关 系 . 吉林 大学学报 ( 医学版 ) , 2 0 1 0 , 3 6 ( 1 )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意义

2 1 A S各 组 与 对 照 组 Hc 检 测 结 果 比 较 . C y
对 照 组 进 行 Hc y检测 , 果 显 示 。AC 各 组 明 显 高 于 对 照组 , 结 S
P<0 0 。 A S各 组 间 , .5 C AMI 高 于 uAP组 及 s 组 AP组 , 组 各
通 讯 作 者 ,E malx z 4 8 1 3 c m。 i z0 1 @ 6 .o :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6 3 4 3 ( 0 1 1 0 40 1 7 ~10 2 1 )722 2
急性 冠 脉 综 合 征 ( c t c r n r y d o , C ) 一 组 a u e o o ay s n rme A S 是
间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 0 0 ) 见 表 1 P .5 , 。
12 1 标 本 采 集 ..
取 清 晨 空 腹 静 脉 血 3mI, 置 3 n后 , 静 0mi
离 心 分 离 血 清 ( 0 / n 1 i) 30 0 r mi , 0r n 。 a
12 2 同型 半 胱 氨 酸 的测 定 采 用 循 环 酶 法 , 于小 分 子 捕 . . 基 获技 术 ( MT) s腺 苷 同型 半 胱 氨 酸 的 方 法 。使 用 Ol u s 的 一 y mp s AU50 4 0全 自动 生 化 分 析 仪 。O y u 配 套 试 剂 及 质 控 血 清 。 lmp s
ma o d n iy l o r t i fh moc s enee p r e r m n o n L w e st i p o en o o p y t i x o t d fo e d —
( ) 氨 酸 负荷 后 的 血 浆 He 4蛋 y中度 增 加 , 坏 机 体 凝 血 和 纤 溶 破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指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指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

分 别 放 在 含 有 2 E T — a 0 L的试 管 中 , 其 离 心 得 到 % D A N 2 10u 将
血 浆 , 得 到 的血 浆 置 于 一 8℃的 冰 箱 里 冷 藏 。采 用 高 效 液 相 色 把 1
的相关性, 认识到当血浆中 同型半胱氨酸( e ) H y 的含量高时 , 能导
( y的含量 和 6 Hc ) O例 对 照 组 血 浆 中 同 型 半 胱 氨 酸 ( c ) 含 量 H y的
的测定 与比较 , 讨血浆 中同型半胱氨酸( e ) 探 H y 的含 量 与急 性 冠
的 同 型 半 胱 氨 酸 含 量 明 显 比对 照 组 高 , 对 照 组 比较 差 异 有 统 与 计 学 意义 f< .1。 自身 缓 解 期 时急 性 冠 状 动 脉 综 合 征 患 者 血 浆 P OO )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f> .5。结 论 血 浆 中 同型 半 胱 氨 酸 的 含 量 与 急性 冠状 动脉 综 合 征 的发 生 有 相 关 性 . 动脉 粥样 硬 化斑 尸 00 ) 是
块 不 稳 定 的 标 志 【 键 词】同型 半胱 氨 酸 ; 关 急性 冠 状 动 脉 综 合 征 ; 临床 分 析
的 独 立 危 险 因 素[ ” 。遗 传 因 素 和 许 多 非遗 传 因 素影 响血 浆 中 同型
准 为 : 1 近 5 d内 没 有 静 息 或 自发性 的 心 绞痛 。
12 方 法 .
分 别 采 集 对 照 组 和 实 验 组 急 性 冠 状 动 脉 综 合 征 ( C ) 者 A S患
[ 中图分 类号】R 4 . 51 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7 — 7 2 2 1 )8 C 一 1 1 0 6 4 04 (020 ()07 — 2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临床意义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临床意义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临床意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又称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同型半胱氨酸于1932年由DeVgneaud发现,其结构式为 HSCH2(NH2)CO2H。

血浆中存在氧化型和还原型HCY 两种形式,氧化型含二硫基,包括同型胱氨酸和胱氨酸;还原型含硫基,包括同型半胱氨酸及半胱氨酸。

正常机体存在少量同型半胱氨酸,还原型仅占 2%。

Hcy 在细胞内代谢途径有三条:(1)Hcy在蛋氨酸合成酶(Methioninesynthase,MS)及辅酶维生素B12参与下,与5-甲基四氢叶酸合成蛋氨酸和四氢叶酸,而5-甲基四氢叶酸是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 MTHFR)催化下还原而来;(2)Hcy在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及辅酶维生素B6参与下,与丝氨酸缩合成胱硫醚,胱硫醚进一步断裂成胱氨酸和α-酮丁酸;(3)Hcy 在细胞内形成后排出至血浆参加循环。

Hcy合成和代谢途径及其相关的酶系统、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的缺乏、MTHFR、甲硫氨酸合成酶(MS)、CBS的缺陷都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由于维生素B12是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叶酸是体内甲基的供体,当两者缺乏时可导致MTHFR及CBS活性的降低,阻碍蛋氨酸的再生成,从而造成了Hcy在体内的蓄积。

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血浆Hcy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水平越低,血浆Hcy水平越高。

Hcy合成和代谢途径及其相关的酶系统缺陷、营养缺乏(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都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除营养、遗传因素外,年龄、种族、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咖啡、高蛋氨酸饮食等)、地区、药物(氨甲喋呤、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和其他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因素均会影响血浆Hcy的水平。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检测及其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检测及其意义
EF a FS n if r n g o s f A CS. Con l son: Pls a e l f nd i dfe e t r up o cu i a m lve o BN P S s nstv f c or i a e ii e a t whih c i ia e he d g e fic m i d m a d ne r ss o y a dum n t a int CS ndc t s t e r e o s he a、 a gean c o i fm oc r i i he p te sofA
摘 要 目的 : 讨 急性 冠脉综 合征 ( S 患 者血 浆脑 钠肽 ( NP 水平 的变化 及 其 临 探 AC ) B ) 床 意 义 。方 法 :5例 AC 8 S患者按 临床 类 型 分为 : 不稳 定型 心 绞痛 ( UAP 组 2 ) 8例 ,急性 非 S 段抬 高性 心肌梗 死 ( TE ) 2 T NS MI组 5例 ,急性 S 段 抬 高性 心肌梗 死 ( TE ) 3 T S MI 组 2例 ,
( UAP) 、急 性 非 S 段 抬 高 性 心 肌 梗 死 T
( TE )和 急 性 S 段 抬 高 性 心 肌 梗 死 NS MI T ( TE ) 者 血 浆 B S MI 患 NP水 平 , 讨 不 同 临床 类 探
ABS TRACT Obe t e jci :To e po e t e v rain a d sg ic n e o r i aru ei p pie v x lr h ait n inf a c fb an n tirtc e td o i
( BNP) lv l i a in s wi c t o o a y s n r me ( S) . M e h d : 8 a in s o e es n p t t t a u e c r n r y d o e h AC to s 5 p te t f ACS we e r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临床意义与诊疗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临床意义与诊疗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临床意义与诊疗一、临床意义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简称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受到叶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 B12)等营养素的严格调控,以维持其在较低水平。

然而,当这些营养素缺乏或遗传因素导致相关酶活性降低时,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受阻,其在血浆中的浓度会显著升高。

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其机制可能涉及氧化应激、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聚集及脂质代谢紊乱等。

2.神经系统损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相关。

它可能通过促进氧化应激、干扰神经递质代谢等途径影响神经系统健康。

3.妊娠期并发症:孕妇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增加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胎盘早剥等并发症的风险,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也有不利影响。

4.其他系统影响:高同型半胱氨酸还可能影响骨骼健康,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同时,也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联。

二、诊疗方法1.诊断:o实验室检查:主要通过血液检测来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对于疑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应同时检测叶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的水平,以便明确是否存在营养素缺乏。

o遗传筛查:对于有家族史或高度怀疑遗传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可进行相关基因筛查,以明确病因。

2.治疗:o补充营养素:针对叶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缺乏者,应给予相应的补充治疗。

通常推荐补充叶酸(每日0.4-5mg),维生素B6每日10-50mg)和维生素B12 每日0.5-1mg),具体剂量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o改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增加富含叶酸、维生素B族的食物摄入,如绿叶蔬菜、全谷物、肉类及豆制品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变化的临床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变化的临床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变化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的变化。

方法:选择62例ACS、稳定型心绞痛(SAP)59例及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HCY及叶酸(FA)浓度,及治疗后HCY浓度,并将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

结果:治疗前HCY浓度ACS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SAP组也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

而ACS组较SAP组也显著增高(P<0.001)。

FA浓度ACS组及SAP组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

而ACS组较SAP组也显著降低(P<0.001)。

治疗前后ACS 组与SAP组之间HCY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HCY浓度增高可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可能作为预测斑块不稳定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同型半光氨酸叶酸资料与方法2007年5月~2008年4月收治ACS患者62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2~85岁,平均59.97±9.81岁。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41例,心肌梗死21例;SAP患者59例,男37例,女22例,年龄36~78岁,平均57.86±8.87岁。

诊断标准均符合WHO1979年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同时必须排除贫血及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不合并其他心脏疾病及肝肾疾病。

对照组:对照组为我院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样选出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3~76岁,平均49.86±11.26岁。

经体检、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证实无心脑血管疾病及血液、肝、肾疾病。

各组之间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所有入选者均空腹12小时以上,于清晨抽取肘静脉血2~3ml加入试管内,放入-70℃深冷冰箱保存。

ACS患者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4周后采血。

检测时所有样本离心后留取血清,一次性检测。

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判定价值

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判定价值

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判定价值陈义才;张强;梁凤焱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16(023)003
【摘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缺血事件[1]。

ACS患者的预后变化很大,临床上只有准确地判断其预后,才能对高危患者采取更积极的治疗策略,减少其不良事件的发生,并避免对低危患者过度治疗[2]。

有研究提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水平与ACS密切相关。

Hcy水平和血管危险之间呈剂量依赖关系,血浆Hcy 每升高3μmol/L,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增加11%,卒中发生率增加19%[3]。


研究旨在探讨血清Hcy水平与ACS患者预后的关系。

【总页数】3页(P263-265)
【作者】陈义才;张强;梁凤焱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海大医院 264200;山东省威海市立第二医院;山东省威
海市立第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髓过氧化物酶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研究[J], 魏庆民;程敏静;程敏菊;何磊;王世杰;李璞
2.血浆脑钠素水平测定对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 闫晓临;郝玉明
3.B型利钠肽测定在ICU呼吸困难患者诊断和判定预后中的价值 [J], 刘全良;杜立清
4.B-型钠尿肽系列测定判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价值 [J], 张强;梁凤焱;杨玉香;刘仲华
5.B型尿钠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判定的意义 [J], 王海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 要】目的 探 讨 B N P及 He y在 A C S中 的 临床 作 用 。 方 法 回顾 性分 析 2 0 1 2年 l 0月 ~ 2 0 1 4年 5月 在 我 院 就 诊 的 1 0 7例 A C S患 者 , 将 其 作为 A C S组 , 将患 者 再次 分 为 A MI 组( n = 5 0 ) , U A组 ( n = 5 7 ) , 选取 与 A C S组 患者 同期 来 医院 进 行 健 康 体 检 的健 康对 象 5 5例 作 为对 照 组 , 比较 A C S组 、 对 照组 、 AMI 组及 u A组 B N P、 Hc y水 平 , 并 分 析 两者 之 间 的
【 中 图分类 号】R 5 4 1 . 4
【 文献标 识 码】 B
Hale Waihona Puke 【 文章编 号]1 6 7 3 — 9 7 0 1 ( 2 0 1 4 ) 3 0 — 0 0 5 5 — 0 3
Cl i n i c a l s i g if n ic a n c e o f p l a s ma b r a i n n a t r i u r e t i c p e p t i d e a n d h o mo c y s -
t e i ne i n pa t i e nt s wi t h a c ut e c o r o n a r y s y ndr o me
C A0 Gu o r o n g
Eme r g e n c y De p a r t me n t ,Gu a n g d o n g Me d i c i n e Af il f i a t e d S a n s h u i Ho s p i t a l ,F o s h a n C i t y S a n s h u i Di s t r i c t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 F o s h a n 5 2 8 1 0 0 ,C h i n a
t o t h e h o s p i t a l f o r p h y s i c a l e x a mi n a t i o n a s t h e s a me p e io r d a s t h e AC S g r o u p p a t i e n t s a n d c o n s i d e r e d t h e m a s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l e v e l s o f BNP a n d Hc y i n ACS g r o u p 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ro g u p ,AM I g r o u p a n d UA g r o u p we r e d e t e c t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 t wo a d e x e s . Re s u l t s BNP a n d Hc y l e v e l s o f ACS g r o u p ,AMI g r o u p a n d UA ro g u p w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ACS s e l e c t e d f r o m Oc t o b e r 2 01 2 t o Ma y 2 01 4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w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a n d c o n s i d e r e d t h e m a s t h e ACS
g r o u p , t h e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a g a i n d i v i d e d i n t o AMI g r o u p( n = 5 o ) , U A g r o u p( n = 5 7 ) , a n d s e l e c t e d 5 5 h e a h h y s u b j e c t s w h o c o me
【 Ab s t r a c t 】0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l a e f f e c t o f B N P a n d H c y i n t h e AC S . M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 1 0 7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中 国 现 代 医 生2 0 1 4 年 l 0 月 第 5 2 卷 第3 0 期
检验与临床 ・
血浆脑钠素和同型半胱氨酸在急 冠状动脉综合征中 的临床意义
曹 国 荣 广 东医 学 院附属 三水 医 院 广 东省 佛 山市三水 区人 民医 院急诊 科 . 广 东 佛 山 5 2 8 1 0 0
相关性。 结 果 AC S组 、 AMI 组 及 UA组 B N P、 Hc y 水 平 均显 著高 于对 照组 , 差 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 P < O . 0 5 ) 。 A MI 组 B N P水
平 显著 高 于 U A组 ,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 AC S组患 者血 浆 B N P水 平与 H c y水 平呈 明显 正相 关 ( P < 0 . 0 5 ) 。 结 论
A C S患者 的病 情程 度越 严重 , B N P 、 Hc y水平 也 越高 , 二者 呈正 相关 。联合 检 测血 浆 B N P及 H c y对急性 冠 状 动脉综 合 征 的 预测及 治 疗 、 预后 的评 估均 具有 重要 的意义 。 【 关键 词】急性 冠状 动脉 综合征 ; 血浆 脑钠 素 ; 同型半 胱氨 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