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思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一所指及研究对象
1 时刻:与现代文学一致,指二十世纪前半叶(五四到1949年)出此刻中国的文学思潮。
它代表着现代文学的魅力。
2 内容:大陆学术界以为它是指中国现代文学中显现的各类思想偏向的总和,有两种明白得:广义上,指1919到1949年间显现的各类不同的文学事实中显现的有必然阻碍的思想偏向;狭义上,指五四以后到1949年间中国现代文坛显现的有特色有必然阻碍的文学主张。
两种研究格局:一是从理论主张动身注意结合一按时期有必然阻碍的文学创作研究,揭露思潮的内涵和特点;二是对各时期有必然阻碍的有特点的文学主张研究。
思潮不是中国传统文论中所有的,是入口货,指思想或意识的一种偏向。
文学思潮是指在文学中包容的思想偏向,指由文学的两种形态(理论形态和创作形态)所显示出来的在一按时期有必然阻碍的并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思想偏向,这种阻碍包括踊跃的和消极的,不涉及价值取向。
成为文学思潮的条件:有必然的哲学基础;有较为明确、大约相同的文学主张;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或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指:从五四到新中国成立在文学领域以理论或创作形态显现的有必然阻碍的思想偏向。
3 研究对象:思想偏向。
理论形态是重点,其偏向的标准较严谨,创作中相对照较多义,因为作品中的偏向性往往不只是一种,而且有些思潮是有理论而无创作,或创作不成气候,如林纾的复古主义,而有创作无理论的思潮不存在,弥洒社(缪斯社)宣称不谈主张只创作,但实际不然。
4 思潮与流派的关系:文学流派是在文学主张、创作方面偏向大致相同的创作主体。
流派必然有思潮的内容,思潮不必然以流派的形式显现,如个他人的主张有阻碍创作了潮流却不属于任何流派,就像鲁迅的创作。
它们的研究对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思潮要紧研究思想偏向,流派既研究思想偏向,也有艺术偏向与风格。
丹麦的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研究了各类偏向与创作的成绩。
二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本质及特点。